同樣是藩王,吳三桂 耿精忠與尚可喜誰的官最大

時間 2025-03-29 03:25:24

1樓:歷史有趣壇

我們分別來說說這三位。

吳三桂吳三桂投降清廷。

十幾年間,從山海關。

打到雲貴,緬甸,消滅了南明。

最後乙個政權桂王永曆政權,清廷給予他極大的權力,吳三桂不僅獨承方面之任,而且在一切軍事活動中也"假以便宜,不復中制,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財,戶部不得稽遲"。

吳三桂開藩設府,鎮守雲南,總管軍民事務,也就是說有軍事管理和人事任免的權力。康熙元年(1662年)十一月,晉爵親王,兼轄貴州。其世子吳應熊。

也選尚公主,號稱"和碩額駙",加少保兼太子太保。直到這時吳三桂的權力和地位達到頂峰,吳三桂最厲害的地方是他手下還有十幾萬能征善戰的軍隊。

耿精忠耿精忠為耿仲明之孫、耿繼茂的長子,世襲靖南王爵位,是第三代靖南王。順治十二年(1655年),耿精忠與肅親王豪格女成婚,封和碩額附。

耿精忠藩地在福建,自此割據一方。當時在福州,建有"耿王莊",王府非常奢華,並在王府的附近豢養幾隻印度象,至今留下「象園」。

當時福建有總督範承謨,臺灣還有鄭氏父子,故耿精忠也有軍政大權,但所部和所轄,沒有吳三桂多。

尚可喜順治六年(1649年)封"平南。

王"。順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破廣州城,斬首六千餘級,並將餘下的人逐到海邊,溺死者非常多, 盡殲廣州少壯男子 ,死者七十萬人,史稱"庚寅之劫" 。

尚可喜在廣州開府建第,故址為今廣州市越秀區。

的人民公園。尚可喜駐粵26年,是藩王中統治時間最長。壟斷了鹽、礦及一切**,是三藩。

中最富有的。

時至吳三桂反叛,康熙十四年(1675年)正月,康熙帝。

下旨,晉封尚可喜為平南親王。尚可喜未曾反叛,還幫助朝廷鎮壓反賊,只是後來被其子尚之信奪取最高指揮權。

故吳三桂在當時官當的最大了,實力最強,尚可喜最富有,耿精忠生活最奢靡。

2樓:蕾蕾

吳三桂的官兒最大,因為吳三桂有這樣的實力,他的家人給他立下了戰功,他的戰功也很大。

3樓:複雜世界認真看

吳三桂官最大,當時吳三桂擁有的地盤和軍隊最多,他們三個藩王以吳三桂為首。

4樓:可樂聊數碼

肯定是吳三桂的官最大,畢竟他開放道路讓清兵入關,擁有著很大功勞。

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分別是什麼王?

5樓:對方考慮看過

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

清朝初年『三藩』,是指三個割據一方的漢族藩王,即雲南『平西王』吳三桂、廣東『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清軍在進入山海關後,介於自身八旗兵兵力不足和中國地域的廣大,所以扶植了三藩軍隊,作為攻擊李自成大順軍和南明偏安小朝廷的先鋒,即『以漢制漢』。

但全國統一後,三藩卻已成『尾大不掉』之勢,擁有過大的兵權、財權和地方政治影響力。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與清廷分庭抗禮,成為了清王朝內部的極大不安定因素。

所以,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春,年輕的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決定,戰爭爆發。而康熙二十年(1681年)冬,清軍攻入雲貴省城昆明,吳世璠自殺,歷時8年的三藩之亂結束。

6樓:予意在山水

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

7樓:網友

吳三桂是平西王、尚可喜是平南王、耿精忠是靖南王。

康熙撤藩時,吳三桂為何不做個富家翁,反而61歲高齡起兵造反

康熙撤藩時,吳三桂為何不做個富家翁,反而61歲高齡起兵造反?衝冠一怒為紅顏,這說的是吳三桂,但具體情節也只能是當成個故事聽。不可否認,在某一階段吳三桂還算得上是一代梟雄,亦是有名的抗清將領,無論這位陳圓圓多漂亮,也不可能光為了她就引清軍入關的。眾所周知,彼時的明朝已經腐爛至極,連守城的 都不肯為皇帝...

同樣是削藩,為何建文帝敗的一塌糊塗而明成祖朱棣卻成功了

從古至今,附庸王一直令歷代統治者頭疼。作為血緣的近親,附庸王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使用得當,這是宮衛皇權的鋒刃。當朝鮮和中國有叛徒或強大敵人時,附庸王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如果附庸王勢力過於強大,野心擴張,也會對皇權構成威脅。導致建文帝削藩失敗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就是過於心急,行動太快 太簡單 太粗糙。皇...

吳三桂起兵反清時是得到四方響應了嗎

吳三桂不管是反明還是反清,其本質都是維護固有利益,長久對抗北方少數名族的過程中,戍守北方的大軍日益成為了大明朝最大的武力山頭,而這其中,駐紮遼東的明軍更成為了所謂的姓氏軍!而吳家則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們首先維護的是自有利益,而不是所謂的朝廷,誰損害了他們的利益,就是他們的敵人,這就是到了清朝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