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絲綢之路,指西漢(前202年-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長安(今西安)和洛陽為東起點(一說以洛陽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
廣義的絲綢之路指從上古開始陸續形成的,遍及歐亞大陸甚至包括北非和東非在內的長途商業**和文化交流線路的總稱。除了上述的路線之外,還包括在南北朝時期形成,在明末發揮巨大作用的海上絲綢之路和與西北絲綢之路同時出現,在元末取代西北絲綢之路成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絲綢之路等等。
絲綢之路(德語:die seidenstrasse)一詞最早來自於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2023年出版的《中國》,有時也簡稱為絲路。
雖然絲綢之路是沿線各國共同促進經貿發展的產物,但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張騫兩次通西域,開闢了中外交流的新紀元。並成功將東西方之間最後的珠簾掀開。從此,這條路線被作為「國道」踩了出來,各國使者、商人沿著張騫開通的道路,來往絡繹不絕。
上至王公貴族,下至乞丐獄犯,都在這條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這條東西通路,將中原、西域與阿拉伯、波斯灣緊密聯絡在一起。經過幾個世紀的不斷努力,絲綢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
廣義上絲路的東段已經到達了南韓、日本,西段至法國、荷蘭。通過海路還可達義大利、埃及,成為亞洲和歐洲、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友誼之路。
目錄 1 路線
1.1 東段
1.2 中段
1.3 西段
1.4 其他
2 歷史發展
2.1 西元前1世紀以前
2.1.1 上古時期
2.1.2 最初的發展
2.1.3 小結
2.2 西元前1世紀到7世紀
2.2.1 張騫的西行
2.2.2 大規模的**
2.3 7世紀到12世紀
2.3.1 二度繁榮
2.3.2 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
2.4 12世紀以後
3 經濟文化交流
3.1 商品交流
3.2 文化交流
3.2.1 中國古代技術西傳
3.2.2 宗教思想交流
4 從西方到東方
5 參看
6 參考書目
7 外部鏈結
路線絲綢之路一般可分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為北中南三條線路。
東段:從長安到玉門關、陽關。(漢代開闢)
中段:從玉門關、陽關以西至蔥嶺。(漢代開闢)
西段:從蔥嶺往西經過中亞、西亞直到歐洲。(唐代開闢)
以下為絲路各段上的重要城市名稱(括號內為古地名)。
東段東段各線路的選擇,多考慮翻越六盤山以及渡黃河的安全性與便捷性。三線均從長安出發,到武威、張掖匯合,再沿河西走廊至敦煌。
北線:從涇川、固原、靖遠至武威,路線最短,但沿途缺水、補給不易。
南線:從鳳翔、天水、隴西、臨夏、樂都、西寧至張掖,但路途漫長。
中線:從涇川轉往平涼、會寧、蘭州至武威,距離和補給均屬適中。
參見 西安(長安):須彌山石窟、麥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
武威(涼州)
張掖(甘州)
酒泉(肅州)
敦煌(沙州):莫高窟、榆林窟
公元10世紀時期北宋**為繞開西夏的領土,開闢了從天水經青海至西域的「青海道」。成為宋以後一條新的商路。
參見 天水
西寧 伏俟城
索爾庫里盆地(索爾庫里)
中段往返於絲綢之路上的商隊。中段主要是西域境內的諸線路,它們隨綠洲、沙漠的變化而時有變遷。三線在中途尤其是安西四鎮(640年設立)多有分岔和支路。
南道(又稱于闐道):東起陽關,沿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經若羌(鄯善)、和田(于闐)、莎車等至蔥嶺。
陽關 若羌(鄯善)
且末 尼雅(精絕),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之一。
和田(于闐)
中道:起自玉門關,沿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經羅布泊(樓蘭)、吐魯番(車師、高昌)、焉耆(尉犁)、庫車(龜茲)、阿克蘇(姑墨)、喀什(疏勒)到費爾干納盆地(大宛)。
玉門關樓蘭(為鄯善所兼併,現屬新疆若羌縣)
吐魯番(高昌):高昌故城、雅爾湖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焉耆(尉犁)
庫車(龜茲):克孜爾千佛洞、庫木吐喇千佛洞
阿克蘇(姑墨)
喀什(疏勒)
北道:起自安西(瓜州),經哈密(伊吾)、吉木薩爾(庭州)、伊寧(伊犁),直到碎葉。
哈密,水道縱橫盛產哈密瓜
烏魯木齊,回文意思解作美麗的草原
伊寧(伊犁)
碎葉 西段
自蔥嶺以西直到歐洲的都是絲綢之路的西段,它的北中南三線分別與中段的三線相接對應。其中經裡海到君士坦丁堡的路線是在唐朝中期開闢。
北線:沿鹹海、裡海、黑海的北岸,經過碎葉、怛羅斯、阿斯特拉罕(伊蒂爾)等地到伊斯坦堡(君士坦丁堡)。
烏魯木齊
阿拉木圖(哈薩克)
江布林城(怛羅斯,今哈薩克城市)
托克瑪克(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城市)
薩萊(俄羅斯)
薩克爾伊斯坦堡(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城市)
中線:自喀什起,走費爾干納盆地、撒馬爾罕、布哈拉等到馬什哈德(伊朗),與南線匯合。
喀什或喀什葛爾
白沙瓦:哈拉和林大道
喀布林巴公尺揚:著名的巴公尺揚大佛在2023年被塔利班摧毀。
南線:起自帕公尺爾山,可由克什公尺爾進入巴基斯坦和印度,也可從白沙瓦、喀布林、馬什哈德、巴格達、大馬士革等前往歐洲。
馬什哈德(伊朗)
薩卜澤瓦爾
赫卡托姆皮洛斯(hecatompylos,番兜,和櫝,可能位於如今的伊朗達姆甘和沙赫魯德之間。)
德黑蘭哈馬丹克爾曼沙汗
巴庫拜(伊拉克)
巴格達阿布哈里卜
費盧傑:沿幼發拉底河至阿列頗。
拉馬迪阿列頗(敘利亞)
大馬士革
阿達納(土耳其)
科尼亞安條克布林薩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堡)
其他此外還有,還有主要與南亞交流的南方絲綢之路和沿海路行進的海上絲綢之路。
2樓:匿名使用者
自從張騫通西域以後,中國和中亞及歐洲的商業往來迅速增加。通過這條貫穿亞歐的大道,中國的絲、綢、綾、緞、絹等絲織品,源源不斷地輸向中來和歐洲,因此,希臘、羅馬、人稱中國為「賽里斯」國,稱中國人為「賽里斯」人。所謂「賽里斯」即「絲綢」之意。
19世紀末。德國地質學家李希霍芬將張騫開闢的這條東西大道譽為「絲綢之路」。德國人胡特森在多年研究的基礎上,撰寫成專著《絲路》。從此,絲綢之路這一謂稱德到世界的承認。
絲綢之路,概括地講,是自古以來,從東亞開始,經中亞,西亞進而聯結歐洲及北非的這條東西方交通線路的總稱。
絲綢之路,在世界史上有重大的意義。這是亞歐大陸的交通動脈,是中國、印度、希臘三種主要文化的交匯的橋梁。
吐魯番,就是絲綢之路上的一顆璀燦的明珠。
絲綢之路,在新疆按其路線分為南、中、北三道。
絲綢之路的來歷,絲綢之路的來源
地煞 來歷 絲綢之路通常是指歐亞大陸北部的商路,與南方的茶馬古道形成對比,西漢漢武帝時張騫從長安帶隊出使西域,聯合大月氏人,共同抗擊匈奴。首次開拓絲綢之路,被稱為 鑿空之旅 此後,漢朝頻繁的派出使節出使西方,漢武帝時期最遠的漢使到了犁軒 今埃及亞利山大港 羅馬人征服敘利亞的塞琉西帝國和埃及的托勒密王...
關於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問題
陶瓷之路 中國的著名歷史地理學家陳橋驛教授曾在給 龍泉市地名志 作的序中寫道,從中國東南沿海各港口起,循海道一直到印度洋沿岸的波斯灣 阿拉伯海 紅海和東非沿岸,無處沒有龍泉青瓷的蹤跡。這條漫長的 陶瓷之路 實際上就是中國青瓷,特別是龍泉青瓷開拓出來的。在今天世界上的各大博物館,都以收藏中國的青瓷,尤...
絲綢之路歌詞,絲綢之路走洪荒歌詞
歌名 絲綢之路 演唱 徐千雅 作詞 陳萌萌,何沐陽 作曲 何沐陽 歌詞 駝鈴聲猶在耳邊,記不清你說的語言 壁畫上曾刻下的願,斑駁歲月往事卻浮現 長河落日大漠孤煙,從東往西本無界 一路綿延千生百劫,去換一朵花開的時間 踏過萬里的足印,讓我再遇見你 任千年風沙漫襲情未息,穿越隔世的夢境 愛如絲綢般飄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