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起源於什麼時候,易經最早起源於什麼時候?

時間 2021-07-18 19:50:21

1樓:匿名使用者

書的起源

圖書是記錄語言的,語言是用文字表達的。沒有文字就不可能有書。文字是怎樣

起源的呢?

在遠古時候,文字還沒有產生,人們只能依靠語言來表達思想,傳達訊息。但是

聲音不能傳得很遠,也不能儲存和記錄下來。人們需要交流思想,需要積累和傳播

知識。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只有靠口傳記憶了,可是,時間長了,事情多了,就

會忘記,就會記錯,那怎麼辦呢?我們的祖先為了補救這個缺陷,曾經

創造了許多幫助記憶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利用實物來喚起記憶,這

就流行了「結繩記事」、「刻木記事」和「堆石記事」等等各種方法。

「結繩記事」,就是在繩子上打結,用結子的大小、多少和位置來表

示不同的意義。現在,這種記事方法在漢族中已絕跡了,可是在我國兄

弟民族中,如雲南的僳僳族、哈尼族,台灣的高山族,都還有這種結繩

記事的習慣。

除了結繩,刻木記事也非常流行,就是在木頭上刻上許多不同的符號來表示不

同的事物。

這種結繩和刻木是幫助回憶記事的符號,是書的前身,但還不算文字,如果要

說「文字」,就是以後發展起來的「圖畫文字」。我們的祖先把從事生產勞動,與

周圍環境有著密切關係的事物畫在他們所居住的洞穴壁上。在我國周口店山頂洞以

及法國、西班牙的深山古洞中,都發現和留存著舊石器時代人所繪的畫,這些畫畫

得很逼真,使人一見就知道是什麼意思。後來,就慢慢地只用幾根線條來組成乙個

大概形似的輪廓,把原來複雜細緻精確的圖畫,簡化為一定形式的圖案符號,使人

們看到這個符號,就能知道代表什麼事物,這麼一來,這些簡化的原始文字元號就

和語言有了意象關係。以後就逐漸地用它來代替語言表達思想,進而交流經驗、傳

播知識,這樣,便出現了原始的圖畫文字。

這種圖畫文字,起初是很不統一的。有繁有簡,後來就有人進行整理、統一、

簡化,也使書寫方便了。當時,整理創造文字的人很多,這裡要說的就是傳說的倉

頡造字。我國古代曾有這樣的記載,說倉頡長有4只眼睛,非常聰明,生下來就會

字。他上觀日月星辰,下看山川鳥獸,倉頡就根據它們的形象,創造出文本來。但

是話又說回來,歷史上是否真有倉頡這個人呢,這就很難說了,這都是根據傳說和

古書的記載流傳下來的。不過,說它長有4只眼睛,文字是他一人創造,這是不符

合事實的。因為文字是勞動人民經過長期的社會生活共同創造的,倉頡只不過對文

字進行蒐集和整理罷了。

2樓:匿名使用者

很早很以前,大約是新石器時代,那時沒有文字,許多大小的事情都是經由口傳,久而久之事情總是會忘記,以前人就拿繩子打上結,大結代表大事;小結代表小事,這就是現金我們所說的「繩結記事」

那時還有一種和繩結記事類似的方法,就是在木條上用刀刻出一條的刻痕,同樣地,越深越大的刻痕代表越大的事。

殷商時期,我們發現了最早的文字--甲骨文,這種純熟的線條文字絕對並非第一種,甲骨文是用刀刻在龜甲、獸骨上,主要是祭祀、占卜用,字型有稜有角,刻完後,在中間打孔並用火燒考,依紋路判斷吉凶。

中國到了殷商時期以學會使用青銅器,青銅器又稱重器,是代表王宮貴族權力的象徵,若有重大的要事需永久記載, 就 記 錄 在 青 銅 器 上 , 這 類 文 字 叫 做 「 銘 」 , 也 稱 為 「 金 文 」 , 它 已 具 有 書 籍 的 作 用 。

又過了一段時間後,人們將竹片、木片劈成狹長狀,在上面用墨汁寫上文字,再放在火上烤乾,蒸去水份,最後再將竹面的綠皮削去,可打洞串成一冊,這就是書的最早形式了,多 流 傳 於 戰 國 秦 漢 時 期。

3樓:匿名使用者

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後期,就出現了有關占卜吉凶的書。當時紙尚未發明,人們就地取材,以龜甲和獸骨為記錄材料,把占卜的內容刻在龜甲或獸骨上,這就是最早的圖書---甲骨的書。

我國最早的書還有「簡策」、「版犢」、「帛書」。用竹做的」稱「簡策」。把竹筒破成一條條又窄又平的細分籤,就可用筆在上面寫字,當紙使用。

一條竹籤叫「簡」,許多條竹籤鏈結在一起叫「策」。「簡策」最早出現在南朝中葉。

用木頭做的書稱「版牘」。把樹鋸成若干段,再將段鋸成薄片就叫「版」,在「版」上寫字後,就叫牘。把薄片編起來,就是「版牘」。「帛書」是寫在絲織品帛上的書。

易經最早起源於什麼時候?

4樓:匿名使用者

1、《易經》產生的年代:

關於《易經》的產生年代,目前說法不一,據學者們考證,應該是五千年前,也有人說是七千年前,而成書的年代則是在商末周初。

2、《易經》的起源:

文王周易是最早的。

而關於《易經》的起源,傳統上則一般認為《易經》起源自「河圖、洛書」。

傳說在遠古時代,黃河出現了背上畫有圖形的龍馬,洛水出現了背上有文字的靈龜,聖人伏羲因此畫出了「先天八卦」。

殷商末年,周文王被囚禁在羑(yǒu)裡【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湯陰縣北】,又根據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繹出了「後天八卦」,也就是「文王八卦」,並進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並作卦辭和爻辭。《易傳》是春秋時期的孔子所作。

所以《易經》又有「人更三聖,世歷三古」的說法。意思是說:《易經》的成書,經歷了上古、中古、下古三個時代,由伏羲、文王、孔子三個聖人完成。

3、歷史上的《易經》,據說有三種,即所謂的「三易」:

(1)、一曰《連山》,產生於神農時代的《連山易》,是首先從「艮卦」開始的,象徵「山之出雲,連綿不絕」。

(2)、二曰《歸藏》,產生於黃帝時代的《歸藏易》,則是從「坤卦」開始的,象徵「萬物莫不歸藏於其中」,表示萬物皆生於地,終又歸藏於地,一切以大地為主。

(3)、三曰《周易》,產生於殷商末年的《周易》,是從「幹、坤」兩卦開始,表示天地之間,以及「天人之際」的學問不同。

《易經》是中國最古老的文獻之一,下面我們再來追溯它的起源及歷史。易經被儒家尊為「五經」之首;上古三大奇書:《黃帝內經》、《易經》、《山海經》。

《易》事實上是集合了古代的《連山》、《歸藏》和《周易》,但《連山》和《歸藏》已經失傳。《易經》以一套符號系統來描述狀態的變易,表現了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學和宇宙觀。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陰陽兩種元素的陰陽一元論去描述世間萬物的變化。

擴充套件資料

《周易》是中國本源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民族智慧型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是中國古代傑出的哲學巨著,歷經七千多年的歷史至今經久不衰,奠定了中華文化的重要價值取向,開創了東方文化的特色,對中國的文化產生不可取代的重要價值和巨大影響。

《易經》的思想智慧型已經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無論孔孟之道,老莊學說,還是《孫子兵法》,抑或是《黃帝內經》,《神龍易學》,無不和《易經》有著密切的聯絡。

《黃帝內經》是元素論五行文化和陰陽文化結合的典範,解決了大易「醫病」的問題;思孟學派的《五行》是德性論五行文化與陰陽文化融匯的淵藪,解決了大易「醫人」的問題。一言以蔽之:大易醫國、醫人、醫病。

《周易》研究被稱為「易學」,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三易》在周朝不是隨便可以見到的,孔子在得到周易之後愛不釋手,《漢書·儒林傳》記載:「孔子讀易,緯編三絕,而為之傳。」

《易經》代代相傳,釋家林立,許多學者皓首窮經,考證訓詁,留下了三千多部著作,蔚為大觀。

5樓:曉星後勤部

對一部流傳

六、七千年的書,要追溯它出於何年何月,作者何入,恐怕不是一件尋常之事。但對於像《易經》這種震動世界的寶典,人們去追溯它,考證它,以便找出更能破譯寶籍 的理論依據,情之所鍾,自然無可非議。於是千百年來,無數學者窮經皓首,花畢生的精力去論證、考究它,但如果僅是為了論證誰是《易經》的作者,追蹤其具體成書年月,卻實在沒有多大的意義。

有的學者甚至為孔子對《易經》說的一句話「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竟也引出大規模的爭論,如清朝康有為據經摘典地對孔子《論語》中的這句話一再提出質疑,便是一例。筆者認為,今天我們重視學易,主要是充份理解《易經》的本質意義及其運用,不必要在《易經》的旁支側流上爭長論短,也大可不必對幾千年前的歷史細節處處考證,為此而耗盡畢生精力。

對於《易經》的起源。今天我們完全可以用歷代為大多數學者認可的理論依據與事實來達成共識。 《易經》一書,最早由伏羲氏創立先天八卦,到周朝周文王(西伯侯姬昌)改變了伏羲氏的座標系,創立了後天八卦,推演出六十四卦,並寫了每一封的卦辭,歷史上稱為《周易》。

這也可以說是最早的《易經》。 至於《易經》中的繫辭按當代大易學家劉大鈞教授考證了很多歷史資料,得出的結論是,《繫辭》成書於老子以後,莊子以前,而《彖傳》、《說卦》、《文言》等文也應在莊子以前。《文言》早於《繫辭》,《彖傳》早於《文言》,《大象》早於《彖傳》,《說卦》早於《繫辭》也早於《彖傳》和《大象》。

中山大學楊維增教授認為,《周易古經》成書於殷周之際。這是一知占筮書,通過一定的筮法起卦和占斷,即利用六十四封和三百八十四爻( yao)的變化來**吉凶。這標誌著古人開始意識到自身的力量,由迷信轉向科學的人類覺醒,是科學與迷信相混淆的—種認知體系。

春秋戰國的大聖人孔子及其**們熟讀《周易古經》,創作《周易大傳》,把蘊藏在占筮之中的哲理提公升上來,並且發揮得淋漓盡致,使《周易》成為一本關於宇宙和人類的充滿偉大哲理的書,標誌著哲學從神學中脫胎而出的人類新覺醒。自從漢武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周易》一躍而為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之首,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首要代表作。 總而言之,《周易》包括經和傳(《易經》講占筮,《易傳》講哲理)是—本充滿著中國古代人智慧型的重要經典。

話說神秘的著作《易經》 《易經》是中國古代一部神秘的著作,因為流行在周朝,所以叫《 周易 》,並被儒家尊為群經之首,從其編排體例及文字內容看,是占卜用書。本條目討論寬泛的易經,即包括《易經》和《易傳》在內;在古籍裡僅提到名字的「連山」、「歸藏」(無論是否事實存在)則不予討論。 秦始皇焚書坑儒之時,李斯偷偷將《易經》列入醫術占卜之書而得以倖免。

關於其作者,《史記》載「文王拘而演周易」,故古人多依司馬遷之說而認同《易經》乃周文王所著,今人則有不同觀點。由於成書很早,文字含義隨時代演變,《易經》的內容在春秋戰國時便已不易讀懂,為此古人專門撰寫了《易傳》以解讀《易經》。今天我們所說的「周易」通常指《易經》和《易傳》二者的結合。

有人認為,占卜之書的性質並不能掩蓋《易經》作為一部偉大著作的價值。占卜起源於人類解釋世界的渴望,哲學的萌芽從原始宗教中生髮出來,《易經》為此提供了很好的例證。中國哲學中陰陽相生相剋、對立統一的基礎理論,便是根植於《易經》。

後人從《易經》中發展出了複雜的哲學系統,儒家和道教的學說均明顯受到《易經》的影響。今人更是從《易經》中解讀出哲學、政治、歷史、軍事、民俗等諸多方面的研究價值。 根據《周禮》的記載,占卜有「三易之法」,《易經》只是其中之一,另兩部《連山》、《歸藏》均已失傳。

《易》被其後的諸多研究者所推崇,許多易學研究者都是當時公認的淵博學者。研究周易的大致可分為兩個學派:義理派和象數派。

義理派注重發掘周易的哲學價值,象數派則著重將周易用於占卜。前者如東漢王弼、北宋程頤,後者如西漢京房、北宋邵雍。像廣為人知的河圖洛書、太極圖(含陰陽魚的圓形圖案)等,都是《易經》原著中所無、後人根據對《易經》的理解新增進去的。

中國儒家典籍 ,六經之一 。原名《易》、《周易》,漢代人通稱為《易經》。「易」字,一說為「簡易」之義;另一說為「變易」之義,意為以揲蓍數目之變,推求問事之變,藉以釋疑。

「易」前「周」字,一說指周代人的筮法;一說指周遍之易,即探求普遍的變易法則。漢代人所說的《周易》,包括經、傳兩部分 ,傳是對經的解釋。《易經》則指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辭、爻辭而言。

《易經》成書於何時,作於何人,迄今無定論。《漢書·藝文志》提出「人更三聖」說,認為伏羲氏畫八卦;周文王演為六十四卦,作卦辭和爻辭;孔子作傳以解經。「五四」運動以後,史學界對傳統說法提出懷疑,認為卦和爻辭中講到周文王以後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足證《易經》成書非出於一時一人之手,因此出現了周初說、春秋中期說和戰國說,所據不一。

《易經》的卦象指卦的影象,由陽爻「-」和陰爻「--」兩種爻象,按每卦六畫排列組合而成,共六十四種卦象。卦中六畫的排列從下到上,用初、

二、三、

四、五、上表示位序,陽爻稱九,陰爻稱六,爻象共三百八十四。解說卦象的辭句稱為卦辭,繫於卦象之下,解說爻象的辭句稱為爻辭。卦辭共六十四條,爻辭三百八十四條,加上乾卦「用九」,坤卦「用六」,總稱為筮辭,共四百五十條。

六十四個卦象的排列順序,現傳有兩種本子:一是通行的《周易》本,分上下經,上經始於乾卦,次為坤卦,下經終於未濟卦;二是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本,首卦為幹,次卦為否,終於益卦。卦辭和爻辭的內容大致有三類;一是講自然現象的變化,用來比擬人事;二是講人事的得失;三是判斷吉凶的辭句。

據研究,卦、爻辭反映了奴隸制的社會生活。 《易經》雖屬占卦書 ,但在其神秘的形式中蘊含著較深刻的理論思維和樸素的辯證觀念。例如,它承認事物存在著對立面,六十四卦由三十二個對立卦組成,其卦的爻象和爻辭反映了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的「大人」和「小人」、吉和兇、得和失、益和損、泰和否、既濟和未濟等一系列對立統一的現象,它還承認對立事物的互相轉化。

從《易經》中可以看出中國古代辯證法思想的萌芽,因而在中國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戰國後期,對《易經》的研究逐漸成為一種專門學問,一些系統闡釋《易經》的文字陸續被收集起來 ,匯成《五傳》。至漢代,經學興起,其中關於《周易》經傳的解釋,稱為易學。

易學源遠流長,歷時2000餘年,形成了許多流派,如象數學派、義理學派等。許多著名哲學家,依據《周易》經傳提供的思想資料,建立起自己的哲學體系。 《易經》的版本,流傳下來影響大的是三國魏王弼注本、唐孔穎達疏,亦稱《周易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中。

宋朱熹撰《周易正義》,為宋代以後通行本。202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帛書《周易》,抄寫於漢文帝初年,與傳世各家《易》本均不同,是現存《周易》中最早的別本。古今解易者影響較大和具有特色者有:

唐朝李鼎祚《周易集解》、唐朝孔穎達《周易正義》、宋朝程頤《程氏易傳》、宋朝朱熹《周易本義》、現代聞一多《周易義證類纂》和高亨《周易古經今註》。 參考資料: http:

//www.fx120.net/astro/200809/42115.

html

毒品最早起源於哪個國家,毒品最早起源於哪個國家?

洞察最前沿 金三角作為亞洲地區的三不管地帶,常年來令亞洲各國十分頭疼,那麼為何從來不派軍隊剿滅金三角的毒梟呢?很多原因讓眾多國家不敢妄動。 有小谷 應該是美國的研究人員發現的 中華軍將 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在小亞細亞及地中海東部山區發現了野生罌粟,青銅時代後期 約西元前1500年 傳入埃及,公元初...

臘腸的起源,臘腸最早起源於什麼時候

臘腸俗稱香腸,是指以肉類為原料,切絞成丁,配以輔料,灌入動物腸衣經發酵 成熟幹製成的中國特色肉製品,是中國肉類製品中品種最多的一大類產品。中國臘腸約創制於南北朝以前,始見載於北魏 齊民要術 的 灌腸法 其法流傳至今。香腸的起源 香腸亦稱灌腸,用豬的小腸灌上碎肉和佐料等製成的肉食品。香腸以豬或羊的小腸...

煉丹起源於哪個朝代,中醫最早起源於什麼朝代

但最注重煉丹的是嘉靖。嘉靖中國明代皇帝。即朱厚璁 1521 1566 年在位。憲宗之孫,興獻王朱佑之子。武宗正德十六年 1521 四月即位,次年改年號為嘉靖。即位之初,革除先朝蠹政,朝政為之一新。但不久與楊廷和等朝臣在議興獻王尊號的問題上發生禮議之爭。他打擊舊朝臣和皇族 勳戚勢力,總攬內外大政,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