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信佛的,按佛教如何去修才能證得果位,歷代的高僧都是怎麼證得果位的

時間 2021-09-08 01:12:59

1樓:匿名使用者

1. 看大乘佛經,以盡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嚴經》,都看文言文 、白話文對照的:《金剛經》《大般涅磐經》《法華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圓覺經》《楞伽經》《淨土諸經》等。

2. 看修行的書,明理不求實證,則無意義。目前時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區的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大圓滿法,天賜眾生福澤,能修習,當累世修的機緣,甚難得!

六祖以後,禪宗已不適合人的根性,能度脫現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圓滿法了。正如蓮華士大師所預言:鐵鳥(飛機)飛翔時,大圓滿法將傳遍世界。

推薦修行的兩本書:母音老人著《大手印淺釋》。

丹貝旺旭仁波切著《金剛密乘大圓滿》。

修習大圓滿法,須拜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為師,灌頂修行。

有「仁波切」稱謂的大師,不僅僅是開悟,且證量足,能夠灌頂加持,並非是普通意義上的活佛摩頂。

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縣的德合隆寺

去拜: 丹貝旺旭仁波切 為師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縣阿宗寺 :江央確吉寧瑪仁波切

修習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 !

3.所謂念念修行,就是終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亂。從而能往生極樂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業障;二是佛力感應加持)

(當然要持戒、行善、發願、生菩提心)

(生真信,發切願,志誠懇切,念佛名號。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念佛時,心中(意根)要唸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唸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校彼不攝者,則心中清淨多矣,故名淨念。

淨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

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

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

晨朝十念,僅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

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

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

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

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唸。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

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捨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

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

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臥皆無不宜。臥時只宜默念,不可出聲。

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淨土宗念佛法門)

而開悟、明心見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一念不生,迴光返照,了了分明,當下抓住,覺性顯前——《大手印淺釋》

《金剛密乘大圓滿》:有所謂:「內觀心性,向內觀!」之口訣。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觀。

此偈誦的意思是說:使能想、能念之心識,向它自己稍微地內轉;稍微地內向;輕微地內收,這樣便能認識本覺。華智仁波切說由此不能認識的話,便再也沒有其他辦法可以認識了。

當以自心稍許向內輕微地觀於它自身的時候,會有一種遠離一切散亂分別的赤裸明清,這就是覺性。

念:南無(音:那摩)阿(音:a) 彌陀佛

南無(音:那摩)觀世音菩薩

南無(音:那摩)地藏王菩薩

4.修行需要先消業障,在消業障方面《地藏菩薩本願經》甚佳,讀經、念:南無(音:那摩)地藏王菩薩 名號。

《地藏菩薩本願經》:更能每日念菩薩名千遍,至於千日,是人當得菩薩遣所在土地鬼神,終身衛護,現世衣食豐益,無諸疾苦,乃至橫事不入其門,何況及身。是人畢竟得菩薩摩頂授記

2樓:ionic豪

樓主 安好~

持好五戒是取證初果的基本條件,但不是正因,初果的實證,在於斷三縛結,也就是我見、戒禁取見、疑見等惡見。

而其實這三個邪見,根源還是我見,也就是把五陰身心當成是真實不壞的自我,諸如像一般眾生,一直想充實自我、把握自我、想要活在當下、或者認為心地清淨輕安即是解脫、或讓妄念不起、遠離貪嗔的境界即是解脫,諸如等等,都是受我見的束縛,一心認定這個能知能覺的為真實自我。

此外,眾生所認定的自我,雖然不外乎五陰的範圍,但是最主要的還是識陰中的意識,如果能了知這個心的虛妄、生滅、怎麼現行的,那要斷我見就不難了。以下略說意識的境界以及緣起生滅的俱有依。

人間的意識境界,以目前來說,不外乎已下六大種:

第一: 在五欲紅塵中、這個領受五欲、與各種喜怒哀樂愛恨欲相應的這個心,有愛憎心行的這個心、在各種行住坐臥六塵、起貪嗔、取捨的這個心,即是意識心。一般人大多數是落入這個境界,把這個處於五欲六塵的這念心當成是真實自我,然後進一步想要去追求、充實、學習是間各種來滿足自我、成就自我、把握自我。

第二: 前者屬於比較粗重的,也有一模擬較細微的,譬如儒家、道家之人,遠離惡行、持善布施,格物致知、修身養性,以讓自心安寧、清淨、輕安少煩,然而這個心還是意識心,依舊是生滅無常的心,把這個心當成真實自我,而起顛倒想---以為遠離紅塵、五欲、煩惱的自我,就是清淨解脫,這樣其實都還是受於我見的束縛。

第三: 即使是佛門中人,也不免落入到我見坑,譬如台灣中台山的惟覺法師,就以對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這念心,當成是真心,然而此心也是意識心,當昏迷、或睡眠中斷之後,也就不在清楚分明了,同樣的,闡揚淨土宗的淨空法師,多次說法的時候,也是將念佛念到一心不亂、清楚分明底心,當成是真心,然而這只是意識心借由念佛,與定相應、與憶念相應,這些將意識這生滅心當成是真心的佛門中人,其實都已經落入我見了,我見若不斷,一直將意識各種變相認作是自我,就如同將大賊認作主人一般,生生世世都會受到這個大賊的殘害,輪迴六道而不止息。

第四: 目前中國也有多數一輩,將意識能夠反觀、覺照的功能,認取為真心、真我,也就是知道自己在看、在聽、在做事的這個觀照,然而這是意識相應的證自證分,這個功能只是依附於意識才能運作,當意識因為昏迷、眠熟而中斷時,又如何起觀照? 又如何知道自己睡著了、昏迷中了?

然而這一輩人往往愚痴的回答: 醒來以後就知道剛剛昏迷中了,或者回答: 還有知道"不知道"的知。

可是當他這樣回答的時候,前者就已經等同承認失去了了知、觀照的功能,那後者硬凹有個知,但是既然有知,那一定知道昏迷期間發生了什麼事,而不會不醒人事了。

第五: 也有一類人,將前念已過、後念未起,這中間短暫之際的無分別,當作是真心、真我,然而這也不離意識境界,這種短暫不分別,只是從原本境界轉移其它境界的過度,譬如正在專心讀書之際,忽然有人遠方呼喚,當觸到聲音的時候,第一剎那(率爾初心)是還不知道誰叫的,還必須等待第二剎那的尋求心、以及第三剎那的決定心,才會知道是熟人、或是陌生人。

然而這只是意識了知過程的必然境界,依舊是生滅無常,畢竟當意識中斷、斷滅之後,焉有第一剎那、第二剎那乃至第n剎那乎?

第六: 最後一種,就不得不談到藏密喇嘛,目前的**喇嘛著作等身,在他的著作中,很清楚的指示: 在**交合中、領受**大樂時,離卻言語的無分別心,就是真心,然而這只是意識領受樂觸、淫觸、樂受而已,這種領受雖然不用言語而是直接身根、身識、意識去觸了知,但是並不是真正無分別,若無分別,怎麼會知道有樂受?

因此**喇嘛仍然不脫離我見的束縛,而且這已經是很粗重色陰、受陰、識陰境界了。

接著略說意識現起之俱有依,人間的意識心要現行運作,有四個俱有依,也就是條件:

第乙個是五色根(勝義根),也就是大腦,大腦是人間的意識要現行不可或缺的條件,一旦大腦受損、受傷害、或受打擊,都會造成意識無法正常執行,即使血液、氧氣**不足,也都會讓大腦無法正常的運作而令意識昏迷、乃至中斷。

第二個是法塵: 法塵是由五塵所顯,也就是藉由眼所見色、乃至身所觸等五感官影像,所顯示出的細相,譬如,你見到一幅畫,畫中有顯示各種顏色、輪廓、長短這些顯色表色、但是也有顯示氣質、意境這些抽象的非表色,這些粗細的色相,都是法塵所攝,只有意識觸到這法塵,才會了知這些表色非表色的意涵,而意識心本身,是無法離開法塵而單獨運作的,試問:

咱們從小到大,除了眼所見、耳所聽、鼻舌所嗅嘗、身所觸等粗細影像以外,還有其它境界相可以讓我們獨自了知嗎? 如果說夢境,而夢境只是將過去曾經所接觸的六塵影相、以天馬行空的方式展現而已,夢境也一樣有人事物、各種百怪,一樣還是不離色、聲、香味觸等粗細相。

既然意識無法離開六塵,當然意識只能是依附六塵的心、不能外於六塵而自在的心,離開六塵,你也找不到意識心了,更確切的說,離開六塵,也沒有你了,這個在六塵中活蹦亂跳、生龍活虎的你也就永滅了。

第三則是意根,意根也是心,但是一般人很難體驗到,簡單說,每天你要醒來、要睡著,這個讓意識中斷、或再度甦醒的決定,都是靠這個心,由於這個心極深細,就不在多說明了,若有緣在細說。

最後乙個是第八識阿賴耶識,由於阿賴耶識含藏前七識種子,包含意根意識,才能夠讓意識滅了又生、生了又滅,然而要真正證知這個道理,也只有開悟親自體驗阿賴耶識的運作後,才會少分乃至多分了知。

學人可以藉由前兩者的觀察體驗,來證實種種意識的相貌,都是緣生緣滅、虛妄不實,而知道自我虛妄、虛偽、乃至進一步殺卻自我、斷除我見。

我是信佛教經常在尼姑庵里居住的女居士,應該每天念什麼經?學習什麼

只要是佛經,都可以讀誦。遍數也是越多越好。可能讀到的越多的經典,也是越好。你既然在寺院裡,就要看著各位法師。他們如何修,如何行。光修不行,等於沒有修。行動無修,等於暗中光。身在光明之地,寧要閉著雙眼摸。不是真信佛。那是樣子信佛。你住在常住,吃在常住,又不如法修行,也許百千萬劫難以還清。 定得往生 靠...

我的駕駛證扣分了,是按初次領證日期算,還是按增駕學習期算

雲南萬通汽車學校 1 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累積記分週期 即記分週期 為12個月,滿分為12分,從初次領取之日起計算,如此類推不斷地迴圈。駕駛證的清分時間是駕駛證上的發證日期,每年在發證日期那天系統自動清分。從駕駛證的 初次領證日期 起算,一年為一個記分週期,如此類推不斷地迴圈。2 如果駕駛證的初次領...

佛教是如何解決我是誰這個問題的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 方是我,閤眼朦朧又是誰 生從何處來?死向何處去?人生短暫,到底有沒有目的?人生如夢,這夢能不能延續?人間多苦,這苦有沒有來頭?人情斷腸,可否逃過這刀口?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這聲音響自歷史的源頭,和歷史一樣悠久。它曾引人超凡入聖,它仍然在輕敲著追尋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