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個佛法孝順問題?佛法對於孝順父母怎麼講??

時間 2025-01-24 15:10:09

1樓:龍哥說

會,一定會的。

父母大如天,萬善孝為先;最大的善,不會大過孝;最大的惡,不會大過不孝。佛說有四種恩最難報答。一是父恩,二是母恩,三是如來恩,四是法師恩。所以供養這四種人,會得到無量福報。

願所有眾生都能夠孝順父母,供養父母。願我們把一切佈施、一點一滴善行的功德全部都回向給父母。願一切如母眾生皆能遠離痛苦煩惱,究竟解脫。

地藏經》雲:若人能為父母眷屬等人讀誦經典、塑畫佛菩薩形像、設齋供養三寶,就能令處於三惡道受苦的父母得以超公升。

如來讚歎品第六》中,佛陀告訴普廣菩薩:

在未來世中,若有男子女人,長久臥病在床,求生求死,了不可得。或者夜晚夢到惡鬼、親人,或夢到遊險道,或遭到夢魘,與鬼神一起遊玩。天長日久,疾病加重,在睡眠中叫苦,悽慘不樂,這都是由於病人所造作的惡業,還沒有確定輕重,所以既難以舍壽,也難以痊癒。

當家中有這樣的病人時,家人如果能從以下幾個方面廣修眾善,就能夠使病人不當死者得以痊癒,已命終者永得解脫。

2樓:虛空即

一般會的,不過這種情況基本不會發生,多墮惡道。

3樓:悟待證

不會母女相幫的,因為不認識。

4樓:網友

有善緣即可幫。 有惡緣即。

有可能覺得這個人親切。 假如暫時無緣,那麼不會發生事情。

5樓:普波師兄

問題你說的是事實嗎?人去世後,就會隨業入六道輪迴,到底還能不能投人道做人很難說的。

所以說,什麼百年投胎一說,還是要有真實證明才行。當然,如果是突發奇想,這個問題就沒什麼意義了。

6樓:干支兩儀

雖然不清楚你的具體意思,但可以分享我的經驗。我們世界中是以因果關係而定,無論兩個人是怎麼樣的關係,種下多少因,未來就得多少果。從另乙個角度看,感情就是因果的一種表現方式。

佛教中如何看待「孝」?

7樓:古月先生愛生活

佛教中認為讓父母懂得因果,懂得宇宙人生真理,出離輪迴,這才是真正的孝。

儒家孝養父母有三個層次,孝養父母之身,孝養父母之心,孝養父母之志。這些都是世間的做法。佛教孝養父母還有第四層次,孝養父母之智—增長父母慧命,讓父母懂得因果,懂得宇宙人生真理,出離輪迴,這才是真正的孝。

如蓮池大師在《七筆勾》裡說:「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

佛教對孝道極為重視,在諸多經典中都提到報父母恩。《佛說父母恩難報經》《地藏菩薩本願經》《佛說盂蘭盆經》都是佛門孝經。學誠法師的部落格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中,也提到了孝養父母的觀點。

其中一些經典抄錄如下,《不思議光菩薩所說經》說:「非飲食及寶,能報父母恩,引導向正法,便為供二親。」《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說:

若父母無信心者,令住正信;若無戒者,令持禁戒;若性慳者,令行惠施;無智慧者,令起智慧。子能如是於父母處,勸喻策勵,令安住者,方曰報恩!」

佛法對於孝順父母怎麼講??

8樓:因緣法

可以勸,但不可發火,不聽,只好聽之任之了。但自己不可做破戒之類的事的。不能度化父母,要慚愧,因為自己的德行不夠,修行不到家啊。

9樓:網友

如果父母不對,可以陽奉陰違。不要和父母發生衝突。

10樓:匿名使用者

善巧方便。明知父母是錯的,還順從,不是縱容父母錯下去麼。

11樓:南無蓮花尊豐佛

不是的。佛教的孝和傳統的有很大的區別。菩薩出世間有二件事是必須做的。

1:宣講正法。2:度化父母。

所以度化父母也是提到很重要的位子的。但注意。是度化。不是孝順。

所以佛教的孝其實是度化之意。把父母是當成學生看待的。

南無阿彌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12樓:以號登出

與 五戒十善 相符的 可以順父母的意。

與 十惡 相符的 不可以順父母的意。

建議去看看益西彭措堪布:佛說十善業道經。

13樓:網友

凡事之物,人之倫常,因果中的一部分,凡世之人皆在因果之中,自然需要盡到自己作為子女所必需的義務。就像不作不食一樣。

對於父母犯下的錯,應竭力制止和彌補,這也是作為子女必須要揹負的對父母的孝道,但父母也是非我之人,非我之心自然很難用我之心去感化,雖然要盡最大的努力,但他們自己選擇了錯誤的道路,而我們無法勸其回頭,其甘願墮入泥淖,也是沒辦法的事,只能隨緣。

佛教對凡世人倫綱常並無干涉,父母就是父母,不可能因為你信了佛就把他們當作學生什麼的,佛教的主張僅僅是為了讓人們用健康的心態來處事罷了。

佛教孝敬父母

14樓:簡樂之旅

父母我有必要孝敬嗎?

第一:一切皆因緣,他們終究是自己的父母這點恩情不可以否定父母怎麼做那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是他們自己的事情,而你孝不孝順,那是你自己的事情。正如你後面所說「我媽媽後來在外被害是不是拋棄子女,逃避撫養的果報」因果不虛,你如果自己不孝順,那麼惡果只能你自己獨自吞食。

第二父母是福田,功德田,好比世間種地,沒有田,你有好種子也得不到收成。世間一切美好的生活、事業和善業,都是以孝順為根基的,沒有則一切美好的東西都無法生長,即使暫時靠某些其他因緣而花繁葉茂,結果是快速枯萎凋謝。你自己做選擇好了,如果你想自己未來不幸,那麼你可以不孝順。

第三請看紀錄片「聖賢教育改變命運」,你就知道什麼是孝順為根本了。

我媽媽後來在外被害是不是拋棄子女,逃避撫養的果報?

真正究竟因果只有佛陀才能了知,但是大體方向是可以確定的。因果也是有規律的,那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拋棄子女的果報應該是被拋棄。請看三世因果經。

祝福你,願你幸福快樂,家人安康。

15樓:平衡光

不應當說這是父母的果報。父母無論真心還是不真心,都已經生你養你了。也許沒有給與你足夠的關心。

但是他們為什麼要如此?你為什麼生在這樣的家庭中呢?我不好告訴你為什麼,但是如果你現在好好對待親人,這個惡果就轉了。

你母親的在天之靈也會受到感動,也會有菩薩因為你發善心的緣故幫你的親人。不必等你成佛後親自去了。而且你心中有這麼個結,也會導致你不能成佛。

而且即使是菩薩也必須度盡眾生才能成佛的。不是成佛後再來度眾生。

16樓:南無蓮花尊豐佛

這個看情況吧。

佛說(要知反覆)。父母有恩我們應該回報。(但不是盲目順從)另外。供養父母是有大功德的。如同供養菩薩。

增一阿含經》(節選)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眾生知反覆者。此人可敬。

小恩尚不忘。何況大恩。設使離此間千由旬.百千由旬。故不為遠。猶近我不異。

所以然者。比丘當知。我恆嘆譽知返復者。

諸有眾生不知反覆者。大恩尚不憶。何況小者。彼非近我。我不近彼。

正使著僧伽梨在吾左右。此人猶遠。所以然者。我恆不說無反覆者。

是故。諸比丘。當念反覆。莫學無反覆。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增一阿含經》(節選)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二法與凡夫人。得大功德。成大果報。得甘露味。至無為處。

云何為二法。

供養父母。是謂二人獲大功德。成大果報。

若復供養一生補處菩薩。獲大功德。得大果報。

南無阿彌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17樓:香光莊嚴

如果你相信因果,你就應該心懷感激,不去追究父母是不是真的悔過。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很多人都是在怨現世不公,若現世公平,乞丐何曾不想出生在李嘉誠的家裡呢?心氣平和來看待此事。

現在的你不應該考慮以前怎麼樣,如果有機會孝敬二老,勸你真心去幫助、孝敬他們,為什麼?因為你能來到這個世界是因為他們二老,你前世也許比這要苦上無數倍,打個比方說,你前世在地獄受苦,苦痛難當,有幸藉此二老的因緣得生人間,請問,你還會怪他們嗎?而今天你能來到這個世界,全是託二位老人的因緣,你當盡心考敬啊。

18樓:宛宛小小豆

你現在就可以度,你要有心啊。你可以念度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19樓:切問而近思

如你已剃度,就是與凡事做了個了段。六根未經,凡心以動,如何成佛。

佛教的朋友進來討論一下「孝」的問題

20樓:網友

樓主所說的孝,與佛教所說的孝是兩回事。樓主所說是中國傳統中的孝及報恩、還債、報仇、討債。

建議樓主看看佛教的孝經,看看佛教是孝是什麼,佛教不是愚孝,而是大智慧。

建議看看。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 03 冊 no. 0159 )·地藏菩薩本願經 (唐·實叉難陀·大正藏· 佛說盂蘭盆經 (西晉·竺法護·大正藏。

佛說父母恩難報經 (後漢·安世高·大正藏· 佛說孝子經 (西晉·失譯·大正藏。

佛說睒子經 (西晉·聖堅·大正藏。

佛說報恩奉盆經 (東晉·失譯·大正藏。

大方便佛報恩經 (後漢·失譯·大正藏。

其中《佛說父母恩難報經》,這個經樓主要特別注意,與此經一字多差的別乙個經《佛說父母恩難報經》是偽經,是民間凡人自編的**,灌於經名,這個「經」樓主不要去看。

21樓:網友

1,以怨報德,以怨報怨,以德報德,以德報怨,2,天作孽猶可為,人作孽不可活,3,一棵樹,如果想讓他著裝成長,那是需要精心護理的,如果不精心護理,風一來便長歪了,如果註定要長歪,你至少可以讓他別長的太歪。4,一塊土地種什麼樣的種子,就會發什麼樣的芽,最後結什麼樣的果實,5,盡人事,完後才能聽天命。6,因果。

雖然你只說了乙個字,可是卻用千言萬語也不可能把這個字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22樓:平衡光

道理終歸道理,做人還歸做人。

請佛教朋友看看我這個算不算不孝順

23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請佛菩薩加持:精進唸佛,有緣佛菩薩可能會來指點你。

24樓:enolt丶繁華

老人家想抽菸就抽菸嘛,連這麼一點點的癖好都掐斷,當兒女的可就是不孝順了。換個角度考慮,加入你抽菸,家裡人讓你去舊屋住,你心裡怎麼想,肯定是不得勁嘛。這個問題不是宗教問題,如果你是為信佛,為了累積功德,才問的,那還不如不問。

信佛,主要講的是心,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麼。要是為了信佛而表面做事的話,信也無用。

25樓:古光音

那是父母,應該使用適當方式,不應分居,家和萬事興,和氣生財,以六和敬為基礎,好好做。

26樓:網友

你爸吸的是一手煙啊,你是擔心自己吸二手菸吧。

今天擔心自己成為二手菸的受害者,可以讓他移居別室,明天可能要侍奉勞苦,是否又要讓其移居他鄉呢?

27樓:網友

如果你是為了讓你父親戒菸的話,這才是孝道。

28樓:網友

想辦法勸他戒菸才是上策。

29樓:一定要孝順父母

父母抽菸的時候 儘量不要離得太近就是了! 要經常勸告他 不厭其煩的跟他講吸菸的危害 現在有戒菸那種 電子煙賣 可以替代一下 ! 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為煩惱壓抑憂愁孤單才抽菸!

心情每天都保持舒暢 我想你父親 煙癮就會很淡了 也容易戒掉! 祝你父親能早日戒菸 身體健康 家庭和睦。

30樓:男人阿強

算是不孝,因為你的方法不得體,完全不必要用這樣的方法來讓他戒菸啊,何況這樣也未必能做到他能戒菸。

佛法佛法佛法問題,佛法佛法佛法問題?

阿彌陀佛。當然需要懺悔。打人那個罪歸到殺業。你如果打的是善人,就等於犯了極重的罪 等於五逆罪的出佛身血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惡意攻擊道德之人善師者,與惡意向佛無異。不管怎樣,打人是不對的。每個人有自己的信念和觀點,道不同不相與謀就可以了,何必非要將自己的觀點強加到別人頭上呢?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對的,若...

佛法問題佛法問題,佛法問題佛法問題?

美景良辰 印經書有印經書的功德,轉經輪有轉經輪的功德,佩戴楞嚴咒有佩戴楞嚴咒的功德,相關的經書中都有記載。不貪功德,誠心,才是真的功德。有乙個公案 一人在路上看到乙個佛像,下雨了,他就把他的鞋蓋到佛像的頭上,怕佛像淋到雨,然後說這個人這麼做就有很大的功德。接下來又有乙個人經過,看到佛像的頭上,有乙個...

佛法問題,求解,佛法問題佛法問題?

佛學中沒有無聊,只有更加透徹,更加自由,永珍皆空,那是一種境界,不會無聊的。希望我的理解對您有用!誰說的?那只是乙個階段的境界,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才是佛的最後境界。所謂,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只是從假入空的境界,不究竟,真正的佛的世界應當是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那樣的莊嚴美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