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楊永輝
經過10年的醞釀,最終確定我國整個探月工程分為「繞」、「落」、「回」3個階段。
第一期繞月工程將在2006年發射探月衛星「嫦娥一號」,對月球表面環境、地貌、地形、地質構造與物理場進行探測。(最新訊息稱,「嫦娥一號」將於2007年4月發射)
第二期工程時間定為2007年至2010年,目標是研製和發射太空飛行器,以軟著陸的方式降落在月球上進行探測。具體方案是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巡視車、自動機械人探測著陸區岩石與礦物成分,測定著陸點的熱流和周圍環境,進行高解像度攝影和月岩的現場探測或取樣分析,為以後建立月球基地的選址提供月面的化學與物理引數。
第三期工程時間定在2011至2020年,目標是月面巡視勘察與取樣返回。其中前期主要是研製和發射新型軟著陸月球巡視車,對著陸區進行巡視勘察。後期即2015年以後,研製和發射小型取樣返回艙、月表鑽巖機、月表取樣器、機械人操作臂等,採集關鍵性樣品返回地球,對著陸區進行考察,為下一步載人登月探測、建立月球前哨站的選址提供資料資料。
此段工程的結束將使我國航天技術邁上乙個新的臺階。
我國載人登月工程規劃。
2樓:信必鑫服務平臺
由於「嫦娥一號」完美完成了預定目標和任務,原本作為「嫦娥一號」備份星的「嫦娥二號」更改目標,為「嫦娥三號」服務,目的是讓後者軟著陸在月球上,從而完成第二步的「落月」。按計劃,「嫦娥三號」在2013年登陸月球。
嫦娥二號』目前也已圓滿並超額完成各項既定任務。」
在完成前兩步後,第三步是讓載有月球車的「嫦娥三號」在月球完成打孔取樣後安全返回。
中國的登月工程有哪些
3樓:愛吳越
中國人登月分三個步驟,分別是「繞、落、回」三個步驟,2004-2007年,目標為月球環繞軌道器,簡「繞」;2007-2012年,實現月球表面軟著陸與月球巡視探測,簡稱「落」;2012-2017年,實現月球表面軟著陸與取樣返回,簡稱「回」。
而登月分三期:
一期:2007年發射。
中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1號將在2007年公升空。昨天,歐陽自遠院士告訴記者,目前發射地點已經確定在西昌,時間可能要提前2-3天左右,以確保發射成功。整個工程耗資14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北京修兩公里地鐵」。
難點:軌道精準控制。2007年的繞月衛星空中姿態應該是這樣:
帆板對日、衛星對月、天線對地」,這種姿態在技術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北京、上海都建起了軌道觀測網,要求軌道測算僅有幾十公尺誤差,這是一期工程中最難的一點。
二期:環境是難點。
登月工程結束後,隨即到來的「落」和「回」兩步給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歐陽院士坦言,我國的深空探測計劃還比較落後,還有許多技術要解決。例如,月球著陸是難點,而探測器著陸後能否「生存」也很頭疼。
難點:適應300℃溫差。白天月球的溫度是100℃以上,陰影地則為-100℃,到了晚上月球則降為-130℃,甚至是-180℃。
更頭疼的是,月球上的一天是地球上的乙個月,乙個黑夜就是半個月,乙個白天也是半個月,現在我國研製的月球車在地面上實驗的效果非常好,但是否能經受住月球天氣的惡劣「煎熬」還是個未知數。
三期:如何飛回來。
三期工程肩負的任務更重,不僅要研製機械人採集月球樣本,更重要的是如何能飛回來?歐陽院士透露,在三期工程中,會有乙個備用火箭載著儀器飛回,頭緒還相當多。
誰知道美國登月是真是假
這個問題短時間內沒有定論。官方主流說法是 登月是真的 但是幾十年來民間學者的質疑聲音也不少。09年為紀念登月40周年,繞月衛星陸續發布了登月遺址的 這起碼說明了確實有飛行器上去過,但載人與否卻無法直接證明。我傾向於認為登月是真的,因為科技前沿的成果總是超乎我這個普通人的想象。不知道,我也看到很多質疑...
中國的探月工程介紹是什麼 中國探月工程的介紹
中國的探月工程介紹是 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並命名為 嫦娥工程 嫦娥工程分為 無人月球探測 載人登月 和 建立月球基地 三個階段。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嫦娥一號 成功發射公升空,在圓滿完成各項使命後,於2009年按預定計畫受控撞月。2010年10月1日18時57分57秒...
1 誰知道《史記》裡的故事 要詳細2 誰知道中國古代的書法家 越多越好
始皇十年 前237 秦始皇聽信了 宗室大臣 的話,下令 大索逐客 後來又接受了被逐之客李斯的建議,乃止令逐客 觀存在背景 客大量湧入秦的統治階級層,使得過且過其內部原有的勢力平衡受到破壞,從而導致了統治集團內部權力鬥爭的不可避免。客的勝利對於秦納賢才,勝利實現統一,具有重要的意義。古代的書法家 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