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古代戰爭的成語,古代的戰爭和成語或典故

時間 2021-05-08 01:17:31

1樓:匿名使用者

【破釜沉舟】西元前206年的鉅鹿之戰,當時項羽大敗章邯。這場戰爭有兩個意義:一是消滅了秦軍主力,農民軍取得了戰爭的主動權;二是項羽由乙個將軍一躍成為聯軍統帥,戰爭開始由滅秦之戰逐漸向楚漢戰爭轉變。

【堅壁清野】這個成語出自《三國志·魏書·荀傕(yù)傳》。

東漢末年,曹操在鎮壓黃巾軍占領了兗(yǎn)州地區後,雄心勃勃地準備奪取徐州要地。

那時,潁川潁陽(今河南許昌)有個名叫荀傕的人,非常有才能,為避董卓之亂遷居冀州,被袁紹待為上賓。他看出袁紹不能成就大事,就投奔到曹操門下。曹操大喜,任命他為司馬。

從此,他跟隨曹操南征北戰,出謀劃策,深得曹操的信任。

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謙病死,死前將徐州讓給了劉備。訊息傳來,曹操奪取徐州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忙著要出兵徐州。荀傕知道了曹操的想法,說道:

「當年漢高祖保住關中,光武帝劉秀據有河內,他們都有乙個鞏固的根據地,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所以成了大業。如今將軍不顧兗州而去攻打徐州,我方留守兗州的軍隊留多了,則不足以取得徐州;留少了,倘若呂布此時乘虛而入,又不足以守住兗州。最後,一定是弄得兗州盡失,徐州未取。

」他還指出,「眼下正值麥收季節,聽說徐州方面已組織人力,搶割城外的麥子運進城去。這說明他們已有了準備,一旦有風聲傳來,他們必然會加固防禦工事,轉移全部的物資,一切準備就緒迎擊我們(原文為:『今東方皆以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將軍』)。

這樣,你的兵馬真的去了,城攻不下,什麼東西也得不到手,不出十天,你的軍隊就會不戰自潰。」

曹操聽了荀傕的話,十分佩服,從此集中兵力,很快打敗了呂布。後來,又打敗了劉備,佔據了徐州。

「堅壁清野」:堅壁,是加固城牆和堡壘;清野,是將野外的糧食、財物收藏起來。加固防禦工事,把四野的居民和物資全部轉移,叫敵人既打不進來,又搶不到一點東西,因而站不住腳。

這是對付優勢之敵的一種作戰方法。

【揭竿而起】這個成語出自西漢賈誼的《過秦論》,講的是秦末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的事情。

西元前209年7月,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的地方官派出兩名差官押著九百名貧民壯丁,到漁陽(今北京市密雲縣)去防守邊疆。這兩個差官又從壯丁裡挑選出兩個身強力壯的人作屯長,讓他們再去管理其餘的壯丁。這兩個屯長乙個叫陳勝(字涉),是個雇農;另乙個叫吳廣,是個貧農。

他倆原來並不認識,現在碰在一起,共同的命運,很快就使他們成了好朋友。

陳勝、吳廣一行往北拼命趕路,一點也不敢耽誤。因為按照秦王朝的法令,誤了日期,是要砍頭的。可是,他們剛剛走了幾天,才到大澤鄉(今安徽宿縣西南),正趕上下大雨,只好扎了營,待天晴再走。

雨又偏偏下個不停,眼看日期是耽誤了,陳勝同吳廣商量,說:「咱們即便走,誤了日期,也是死;逃,給官府抓住,也是個死。反正是個死,不如大家一起反了,推翻秦二世,為老百姓除害。

」吳廣也是個有見識的人。他同意了陳勝的意見,並商定藉著被秦二世害死的太子扶蘇和深得群眾擁戴的原楚國大將項燕(項羽的祖父)的名頭,以號召天下,去攻打秦二世。

於是陳勝和吳廣就帶著幾個心腹首先把那兩個差官砍死,然後提著他們的頭,向大家講明了不起義造反就得白白地送死的道理。這幾百人一下子都表示情願豁出性命跟著陳勝、吳廣一塊兒幹。大夥砍伐樹木為兵器,高舉竹竿為旗幟,對天起誓,同心協力,推倒秦二世,替楚將項燕報仇。

大家還公推陳勝、吳廣做首領,一下子就把大澤鄉占領了。大澤鄉的農民一聽陳勝、吳廣他們起來反抗秦朝的**,青年子弟都紛紛拿著鋤頭、鐵耙、扁擔、木棍來營里投軍。

人們將「斬木為兵,揭竿為旗」簡化成「揭竿而起」這個成語,比喻高舉義旗,起來反抗。多泛指人民起義。

「五十步笑百步」

說的是有兩個逃兵,乙個跑了一百步,另外一不跑了五十步。跑五十的那個嘲笑跑了一百步的,說你這個膽小鬼之類的。其實兩個本質上也還是一樣。

比喻自己跟別人有同樣的缺點或錯誤,只是程度上輕一點,卻在譏笑別人。也就是說,缺點或錯誤雖然在情節上、程度上有區別,但根本性質是一樣的。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草木皆兵、馬革裹屍、赤膊上陣、烏合之眾、打草驚蛇、四面楚歌、用兵如神、有勇無謀、全民皆兵、聲東擊西、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堅壁清野、揭竿而起、圍魏救趙、四面楚歌、作壁上觀、暗渡陳倉、城下之盟、五十步笑百步、殺身成仁、紙上談兵、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步步為營。望梅止渴、運疇帷幄、一鼓作氣、再衰三竭。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紙上談兵,合縱連橫,老馬識途,霸王別姬,

破釜沉舟。作壁上觀,暗渡陳倉,城下之盟,五十步笑百步,殺身成仁,步步為營,望梅止渴,運疇帷幄,一鼓作氣,再衰三竭,餘勇可賈。馬革裹屍,烏合之眾,揭竿而起,槍林彈雨;硝煙瀰漫;刀光劍影;金戈鐵馬;炮火連天;血肉橫飛, 胡服騎射,紙上談兵,邯鄲學步、負荊請罪、完璧歸趙、毛遂自薦,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草木皆兵、馬革裹屍、赤膊上陣、烏合之眾、打草驚蛇、四面楚歌、用兵如神、有勇無謀、全民皆兵、聲東擊西、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堅壁清野、揭竿而起、破釜沉舟、圍魏救趙、作壁上觀、暗渡陳倉、城下之盟、五十步笑百步、殺身成仁、紙上談兵、風聲鶴唳、步步為營。

望梅止渴、運疇帷幄、一鼓作氣、再衰三竭。餘勇可賈、知彼知己,百戰不殆、腹背受敵、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硝煙瀰漫

2樓:雞扣小哥哥

草船借箭 [cǎo chuán jiè jiàn]:運用智謀,憑藉他人的人力或財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圍魏救趙 [wéi wèi jiù zhào]:原指戰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 後指襲擊敵人後方的據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術。

調虎離山 [diào hǔ lí shān]:設法使老虎離開原來的山岡。比喻用計使對方離開原來的地方,以便乘機行事。

趁火打劫 [chèn huǒ dǎ jié]:趁:乘機。趁人家失火時去搶劫。比喻乘人之危謀取私利。

背水一戰 [bèi shuǐ yī zhàn]:背水:背向水,表示沒有退路。 比喻與敵人決一死戰。

古代的戰爭和成語或典故

3樓:匿名使用者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圍魏救趙;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查一下這幾個成語就知道典故了。這裡不再複製了。

描寫古代的戰爭或典故的成語有哪些?

4樓:艾特特特特特忒

1、馬革裹屍mǎ gé guǒ shī

釋義:馬革即馬皮,意為用馬皮把屍體包裹起來, 多指軍人戰死於沙場,藉以形容為國作戰,決心為國捐軀的意志。

出處:南朝·宋·范曄《後漢書·馬援傳》

2、打草驚蛇dǎ cǎo jīng shé

釋義:驚,驚動。意為打在草上卻驚動了蛇,藉以比喻懲罰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覺,多指因做事不謹慎、洩密,反使對方有所戒備。

打草驚蛇是三十六計之第十三計,作為謀略,是指敵方兵力沒有暴露,行蹤詭秘,意向不明時,切切不可輕敵冒進,應當查清敵方主力配置、運動狀況再說。

3、草木皆兵cǎo mù jiē bīng

釋義:意為把山上的草木都當做敵兵,藉以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的驚恐心理。常與〝八公山上〞連用。

出自《晉書·苻堅載記》。

4、堅壁清野jiān bì qīng yě

堅壁:堅固壁壘;清野:清除郊野。 堅壁清野是指對付強敵入入侵的一種方法。使敵人既攻不下據點,又搶不到物資。

出自《三國志·魏書·荀彧傳》。

5、揭竿而起jiē gān ér qǐ

釋義:揭,高舉;竿,竹竿,代旗幟。寓意砍了樹幹當**,舉起竹竿當旗幟,進行反抗。泛指人民起義。

6、一夫當關yī fū dāng guān

形容劍門關,釋義山勢又高又險,乙個人把著關口,上萬人也打不進來,形容地勢十分險峻。也形容乙個人有萬夫莫開之勇,乙個人擋上萬個人。

出處唐朝李白《蜀道難》:"①劍閣②崢嶸而③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7、四面楚歌sì miàn chǔ gē

釋義:楚歌,楚人的歌;藉以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到達孤立無援的窘迫境地。

典故:西元前202年,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四面楚歌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 的項羽部隊。

古代的和現代的戰爭哪種比較慘烈,古代戰爭和現代戰爭,哪個更血腥

只要是戰爭,都是一樣慘烈 若論破壞性,當然現代更大 若論殘忍性,古代的更殘忍 戰場上的場面就不說了,對待戰俘基本不講什麼人性 當然,單就人的殘忍性來說,都是一樣的,只不過現代人更文明,更講人性,也更透明 這個可比性差一點,現代戰爭經常是看不見對手的戰爭,打資訊戰,科技戰。另外就戰場殺人來說,古代戰場...

關於戰爭殉職的成語,關於戰爭的成語

馬革裹屍 m g gu sh 生詞本基本釋義 馬革 馬皮。用馬皮把屍體裹起來。指英勇犧牲在戰場。褒義出 處 宋 辛棄疾 滿江紅 馬革裹屍當自誓 蛾眉伐忤休重說。例 句作為軍人,應以 為榮。戰爭時士兵衝在前面,白白犧牲的成語 成語 前赴後繼 qi n f h u j 解釋 前面的衝上去了,後面的緊跟上...

關於戰爭的成語,關於抗日戰爭的成語

艱苦卓絕,出生入死,槍林彈雨,一片廢墟,彈盡糧絕,殺人如麻,燒殺搶掠,血流成河,等等。圍魏救趙 四面楚歌 作壁上觀 暗渡陳倉 城下之盟 五十步笑百步 殺身成仁 紙上談兵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步步為營。這些對我來說小菜一碟 關於戰爭的成語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意思是山勢又高又險,乙個人把著關口,一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