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天蠍有你的日子
1、二十弱bai冠
男子20歲稱弱冠。這時行冠禮,即戴上du表示已**zhi的帽子,以示成年,但體猶未dao壯,還比較年少,故稱「弱」。冠,帽子,指代成年。
後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不能用於女子。
2、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
3、六十花甲
花甲即一甲子。由天乾、地支組合,每一干支代表一年,六十年為一迴圈。因干支名號錯綜參互,故稱花甲子。後稱年滿六十為花甲。花甲也指年月、時代、年紀、年歲。
4、七十古稀
古稀,指七十歲。古稀的意思是原有古來稀少,由於古代醫學技術不發達,能夠活到七十歲的老年人比較少見,因此用古稀來形容七十歲。唐·杜甫 《曲江》詩之二: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後因用「古稀」為七十歲的代稱。
5、八十耄耋
耄耋(mào dié):**十歲。
七十曰耄,頭髮白耄耄然也。 八十曰耋;耋,鐵也。**變黑色如鐵也。後用耄耋指代**十歲。
擴充套件資料
人初生叫嬰兒,不滿周歲稱襁褓。
2至3歲稱孩提。
男孩7歲稱韶年。
男孩10歲以下稱黃口。
男孩13歲至15歲稱舞勺之年。
男孩15歲至20歲稱舞象之年。
女孩7歲稱髫年。
女孩12歲稱金釵之年。
女孩13歲稱豆蔻年華。
女孩15歲稱及笄之年。
女孩16歲稱碧玉年華。
女孩20歲稱桃李年華。
女孩24歲稱花信年華。
女子出嫁稱摽梅之年 。
2樓:劇秋英隱卿
這句話是孔子孔聖人說的
內容就如同上面那位所說的一樣
其中花甲指的是古代人的紀年方法
天干地支組合起來每60年為乙個甲子
3樓:尤永修喻辰
古時男子二十成年行冠禮,三十歲自立,四十歲已有一定人生閱歷不再輕易被外事所蒙惑,五十歲就已經快到大限之年,知道所剩年月不多了,人活七十古來稀,故七十歲稱古稀.耄耋則是長壽的象徵
4樓:紀桂蘭漫君
人初生叫嬰兒,不滿周歲稱襁褓。
2至3歲稱孩提。
女孩7歲稱髫年。男孩7歲稱韶年。
10歲以下稱黃口。
13歲至15歲稱舞勺之年。
15歲至20歲稱舞象之年。
女孩12歲稱金釵之年。
女孩13歲稱豆蔻年華。
女孩15歲稱及笄之年。
16歲稱碧玉年華;
20歲稱桃李年華。
24歲稱花信年華;女子出嫁稱票?梅之年。
男子20歲稱弱冠。
30歲稱而立之年。
40歲稱不惑之年。
50歲稱知命之年。
60歲稱花甲或耳順之年。
70歲稱古稀之年。
80歲稱杖朝之年。
80至90歲稱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歲樂期頤。
另外,還有稱童年為總角或垂髫,稱青少年為束髮,女子待嫁稱待年或待字,稱老年為皓首或白首,稱長壽老人為黃髮等等
5樓:東門士恩儲子
二十弱冠,剛剛成年。
三十而立,有自己的事業。
四十不惑,了解人生。
五十知天命,順應自然。
六十花甲,活了一輪。(天干地支)
七十古稀,少有的壽命。
八十耄耋,長壽。
6樓:謇桂枝沃雲
三十而立——人在三十歲時就應該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
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歲就沒有什麼可以顧慮、疑惑的了。(有一種沒有選擇和後退的心理)
五十知命——五十歲就不得不認命了,已經無法抗拒了。
六十花甲——六十在陰曆來算,已經天支地幹乙個輪迴了,要認老了。
七十古稀——七十就已經是糟老頭了,人生快到頭了。
當然這是按古代人的壽命和觀點來提醒人生短暫,激勵人要抓緊生命中的寶貴時間。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七十古來稀,八十為耄耋之年 是什麼意思呀
7樓:smile灬微光丶
1、二十弱冠
男子20歲稱弱冠。這時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的帽子,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還比較年少,故稱「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後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不能用於女子。
2、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
3、六十花甲
花甲即一甲子。由天乾、地支組合,每一干支代表一年,六十年為一迴圈。因干支名號錯綜參互,故稱花甲子。後稱年滿六十為花甲。花甲也指年月、時代、年紀、年歲。
4、七十古稀
古稀,指七十歲。古稀的意思是原有古來稀少,由於古代醫學技術不發達,能夠活到七十歲的老年人比較少見,因此用古稀來形容七十歲。唐·杜甫 《曲江》詩之二: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後因用「古稀」為七十歲的代稱。
5、八十耄耋
耄耋(mào dié):**十歲。
七十曰耄,頭髮白耄耄然也。 八十曰耋;耋,鐵也。**變黑色如鐵也。後用耄耋指代**十歲。
擴充套件資料
人初生叫嬰兒,不滿周歲稱襁褓。
2至3歲稱孩提。
男孩7歲稱韶年。
男孩10歲以下稱黃口。
男孩13歲至15歲稱舞勺之年。
男孩15歲至20歲稱舞象之年。
女孩7歲稱髫年。
女孩12歲稱金釵之年。
女孩13歲稱豆蔻年華。
女孩15歲稱及笄之年。
女孩16歲稱碧玉年華。
女孩20歲稱桃李年華。
女孩24歲稱花信年華。
女子出嫁稱摽梅之年 。
8樓:20金找人帶塔
"逾弱冠"——就是超過弱冠之年,換句話說就是二十出頭了。
"近而立"——就是接近而立之年,快要到三十歲了人在三十歲時就應該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
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歲就沒有什麼可以顧慮、疑惑的了。(有一種沒有選擇和後退的心理)
五十知命——五十歲就不得不認命了,已經無法抗拒了。
六十花甲——六十在陰曆來算,已經天支地幹乙個輪迴了,要認老了。
七十古稀——七十就已經是糟老頭了,人生快到頭了。耄耋:八
十、九十歲。(《禮記曲禮》:「八十九十曰耄。」人們根據這詮釋,把耄耋兩字連用代稱
八、九十歲。)
期頤:百歲之人。(《禮記曲禮》:「百年曰期頤。」意思是人生以百年為期,所以稱百歲為「期頤之年。」
9樓:墨遙夜
弱冠 是古代
男子的成年禮 好比女子十六及笄
表示成年 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已經**,但體還未壯,所以稱做弱冠,後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 冠禮 就是指把頭髮束起來 不在梳孩童時的雙鬏
而立 指年至三十,學有成就。後來用「而立」指人三十歲通俗來講就是三十歲後就要有自己的學術體系了,有自己的威望了。
三十而立——人在三十歲時就應該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
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歲就沒有什麼可以顧慮、疑惑的了。(有一種沒有選擇和後退的心理)
五十知命——五十歲就不得不認命了,已經無法抗拒了。 古人的一種說法,形容人到了五十就要一心一意滴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不可逆天行
六十花甲——六十在陰曆來算,已經天支地幹乙個輪迴了,要認老了。 花甲一詞出自中國古代曆法,以六十年為一迴圈,一迴圈稱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號繁多且相互交錯,又稱花甲。另外花甲也是軟體動物蛤蜊的別稱。
七十古稀——七十就已經是糟老頭了,人生快到頭了。 古稀」是中國人自古指七十高齡的說法。它源於唐代大詩人杜甫《曲江二首》詩,杜甫吟詠道:
「人生七十古來稀。」一千二百多年前的杜甫慨嘆人生苦短,能活到七十歲,自古以來十分稀少。
耄耋 **十歲。耄,形聲字,上形下聲,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紀很大的人。 語出《漢·曹操·對酒歌》:「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
10樓:王芳
古代男子20歲加冠,就是成年,三十歲是而立之年,事業應該有點成就了,四十歲正在探尋人生,五十歲就活明白了,60歲一甲子輪迴,能活到70的人很少,80·90就更不容易了
11樓:天下草原大總管
總的意思是:就是不斷的學習,到了什麼歲數就該知道該幹學習什麼樣的知識了,即使到了隨心所欲的時候,也不能超越「禮」的準則,無論怎麼學這都是正道(仁、義、禮、智、信 做人的準則)。
12樓:紫戀花雨傾城
"逾弱冠"——就是超過弱冠之年,換句話說就是二十出頭了。
"近而立"——就是接近而立之年,快要到三十歲了人在三十歲時就應該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
四十不惑——人到了四十歲就沒有什麼可以顧慮、疑惑的了。(有一種沒有選擇和後退的心理)
五十知命——五十歲就不得不認命了,已經無法抗拒了。
六十花甲——六十在陰曆來算,已經天支地幹乙個輪迴了,要認老了。
七十古稀——七十就已經是糟老頭了,人生快到頭了。耄耋:八
十、九十歲。(《禮記曲禮》:「八十九十曰耄。」人們根據這詮釋,把耄耋兩字連用代稱
八、九十歲。)
期頤:百歲之人。(《禮記曲禮》:「百年曰期頤。」意思是人生以百年為期,所以稱百歲為「期頤之年。」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九十耄耋;一百期頤什麼意思啊??
13樓:匿名使用者
周歲、半百、而立、古稀、半老徐娘、期頤(又稱人端)分別指1歲、50歲、30歲、70歲、年老而尚有風韻的婦女、100歲
14樓:百度使用者
好答案~``看的我沒話補充了...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七十古來稀,八十為耄耋之年。是什麼意思
15樓:輕靈觸動
1、二十弱冠
男子20歲稱弱冠。這時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的帽子,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還比較年少,故稱「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後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不能用於女子。
2、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
3、六十花甲
花甲即一甲子。由天乾、地支組合,每一干支代表一年,六十年為一迴圈。因干支名號錯綜參互,故稱花甲子。後稱年滿六十為花甲。花甲也指年月、時代、年紀、年歲。
4、七十古稀
古稀,指七十歲。古稀的意思是原有古來稀少,由於古代醫學技術不發達,能夠活到七十歲的老年人比較少見,因此用古稀來形容七十歲。唐·杜甫 《曲江》詩之二: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後因用「古稀」為七十歲的代稱。
5、八十耄耋
耄耋(mào dié):**十歲。
七十曰耄,頭髮白耄耄然也。 八十曰耋;耋,鐵也。**變黑色如鐵也。後用耄耋指代**十歲。
最早的出處:
《論語·第二章·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孔子說:「我十五歲就立志學習,三十歲就能有所成就,四十歲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歲就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樂知天命,六十歲時能聽得進各種不同的意見,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收放自如)卻又不超出規矩。」
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這一過程,是乙個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
就思想境界來講,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習領會的階段;五
十、六十歲是安心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作人的規則融合為一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道德修養達到了最高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養過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擊,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鍊,要有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範,而不是勉強去做。
這兩點對任何人,都是適用的。
三十而立,全句,三十而立,全句 20
檢測 張立鵬 原句 論語 為政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譯文如下 孔子說 我十五歲就立志學習,三十歲就能夠按照禮儀的要求立足於世,四十歲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歲就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樂知天命,六十歲時能聽得進各種...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是什麼意思,語文,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是什麼意思
65戀雨 三十而立並非三十歲成家立業,這裡的 立 是指學業的根基已經樹立,就是個人的價值觀已經形成,不會被外力所動搖。四十不惑,確切的說也不是四十歲沒有疑惑,立 與 惑 是一組對立,界定在於是否懂得行權,三十而 立 時通常遇事無權可行,無權則無發言權,對事態度是可即可,不可即不可。四十時,已掌握一定...
三十而立的而表示什麼,三十而立的而表示什麼 5
表示順承,翻譯是 三十歲時應該面對一切困難 即自立 立 是在 三十 的基礎上順承下來的 論語 中孔子那段 三十而立 的名言是大家很熟悉的,但要給出確定的解釋並不容易。古往今來,註釋 論語 的著作可謂汗牛充棟,對於這段話的釋義不盡相同,提出了多種對於孔子 三十而立 之 立 究竟何所指的具體解釋,其中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