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的而表示什麼,三十而立的而表示什麼 5

時間 2021-08-11 17:23:46

1樓:

表示順承,翻譯是“三十歲時應該面對一切困難(即自立)”,“立”是在“三十”的基礎上順承下來的

2樓:匿名使用者

《論語》中孔子那段“三十而立”的名言是大家很熟悉的,但要給出確定的解釋並不容易。古往今來,註釋《論語》的著作可謂汗牛充棟,對於這段話的釋義不盡相同,提出了多種對於孔子“三十而立”之“立”究竟何所指的具體解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大體可以歸結為“立於學”、“立於禮”與“立於道”三種。

根據現存的材料,最早提出“立於學”說的是南北朝皇侃。在《論語義疏》中,他指出:“雲三十而立者,立謂所學經業成立也。

古人三年明一經,從十五至三十是又十五年,故通五經之業所以成立也。”皇侃此疏極可能是本於《漢書"藝文志》的下述記載:“古之學者耕且養,三年而通一藝。

存其大體,玩**而已。是故用日少而蓄德多,三十而五經立。”應當說,這一解釋明顯地帶有漢代經學注重“傳經”的時代特點。

“立於禮”說源自於《論語》,孔子自己就明確說過“立於禮”的話。所謂“立於禮”之“禮”可以有兩個基本指向:一是實際上作為社會之根本綱紀的“禮”;二是作為個人立身處世之行為準則的禮儀規範之“禮”。

從“立於禮”說的具體內容來看,基本上都是從後一方面詮釋的。“立於禮”何以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呢?朱熹作了有代表性的回答:

“禮以恭敬辭遜為本,而有節文度數之詳,可以固人肌膚之會,筋骸之束。故學者之中,所以能卓然自立,而不為事物之所搖奪者,必於此而得之。”從“成家”以立業的角度來詮解“立”,也是與“立於禮”說相關聯的。

清代學者宋翔鳳指出,“《曲禮》三十曰壯,有室。立也者,立於禮也。君子惟明禮而後可以居室。

不然,風俗之衰與人倫之變未有不自居室始也。故曰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也。”較之其它解釋,“立於禮”說產生了最為廣泛的社會影響。

“立於道”說主要集中在宋明理學時期。此說強調“三十而立”是“能自立於斯道”。程頤指出: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聖人言己亦由學而至,所以勉進後人也。

立,能自立於斯道也。”所謂“斯道”,宋明時期的註疏者大多認為是“大學之道”,也就是《禮記"大學》篇所揭明的“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等“三綱領”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八條目”。

可以進一步指出的是,上述不同闡釋之間實際上已經包含了“漢宋之別”,即對孔子在中國文化中歷史地位的不同認知。漢唐時代,人們通常把孔子看做自古以來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聖人中的一員,凸顯孔子對古先聖人的繼承性。宋代後,人們更多的強調孔子創立儒家、集古代中國文化之大成的一面,凸顯孔子對古先聖人所創立與傳承的禮樂文化變革性的一面。

反映在對“三十而立”的詮釋上,“立於學”說與“立於禮”說集中強調了個體適應既有價值系統的一面,凸顯的是外在之“跡”而非內在之“心”,更多地體現了漢學的特色。而“立於道”說則不僅包含了注重內在心性之修為的向度,而且為肯定孔子對中國文化的變革性意義預留了詮釋空間,因而更多地體現了宋學的特色。

如果承認孔子通過點明“仁”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普遍而內在的本質而開創了通過自我道德修養而完善自我人格以成就圓滿之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從而實現了中國文化發展演進歷程中的變革,我們或可以在“立於道”說的基礎上做出進一步的理論推展,將“三十而立”之“立”解釋為“仁心的挺立”或曰“仁心朗現”。這也就是說,孔子在三十歲的時候完成了對於“仁”的發現與“仁”的自覺,不僅將之體認為自我的內在本質,而且“仁以為己任”,為自我生命確立了成仁成聖的基本目標。由此,孔子不僅確立了自己安身立命的歸依、確立了自己思想學說的中心觀念,從而成就了自我生命的安立,而且也為最終完成中國文化早期發展中為禮樂文化確立內在於人性之根據的變革奠定了基本的精神方向。

由此,在作為文化巨人的孔子那裡,“三十而立”就不僅構成了個體生命人格成長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而且其內容還與中國文化傳統的變革方向密切相關,它之所以能夠產生廣泛而久遠的影響就是不難理解的了。

那麼,在今天,三十而立立什麼?站在平章漢宋的理論立場,我們至少可以從孔子以來的“三十而立”傳統中吸取以下三方面的借鑑。

第一,對理想人格的追求應當成為自我生命成長的重要內容。在孔子那裡,修德進學堪稱構成了“三十而立”的首要內容,並由此而成就了自我人格修養歷程中的四重進境,即仁心朗現之境(三十而立)、仁智雙彰之境(四十而不惑)、與天相知之境(五十而知天命)以及隨心所欲之境(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對理想人格的追求由此成為傳統中國社會志士仁人的共同取向。

在今天,雖然時移事易,我們既不必要也不可能全盤照搬傳統的所謂“君子、聖賢”人格,但儒家所倡導的高揚人的道德主體性與自覺性、做一個有德之士的主張依然應當是我們不可偏廢的基本價值取向,宋儒陸九淵所謂“堂堂正正做個人”的宣示依然是今天人之所以為人所應當踐行的基本要求。

第二,“德”與“能”的並進是自立於世的重要基礎。意志與理性構成了人類生命的兩個基本層面,它們又分別與“德”和“能”相關聯。孔子從“三十而立”的“仁心的挺立”到“四十而不惑”(智者不惑),可以看做是包容了一個仁智雙彰而並進的原初結構。

在今天,“仁”、“智”的具體內容雖然已不同於傳統時代,但由關聯於生命的意志與理性所形成的“德”(道德、價值)與“能”(技能、知識)卻依然是個體生命乃至群體生命(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的重要基礎。如何達致“德”與“能”的雙彰並進是關乎自我生命所以“立”的基礎性因素。

第三,禮儀規範是展示生命之文明程度的重要形態。能否按照禮儀規範來規約自我的視聽言動以立身處世,是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的中國衡量個體或群體生命之文明程度的一個重要標準。在今天,要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謀求中華文化的現代復興,就不僅要順適當今世界的“禮儀規範”,而且更要將自身獨異的優良資源貢獻於當代社會,以形成更為合理的立身處世之行為準則。

這也是關乎個體生命乃至群體生命(中華民族)在今天能否自立於世的一個重要方面。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三十而立的“而”是什麼用法,是連詞,我

3樓:曉龍修理

三十而立的“而”作連詞,這裡表示承接,指人在三十歲前後有所成就,而是就,應該的意思。

出處:《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白話釋義:我十五歲立志於大學之道,三十歲懂得了禮,言行都很得當。

而拼音: ér

釋義:1.連線動詞、形容詞或片語、分句等。

a.連線語意相承的成分:偉大~艱鉅的任務。戰~勝之。取~代之。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偉大的事業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援。

b.連線肯定和否定互相補充的成分:梔子花的香,濃~不烈,清~不淡。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

c.連線語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轉折:如果能集中生產~不集中,就會影響改進技術、提高生產。

2.有“到”的意思:一~再,再~三。由秋~冬。由南~北。

3.把表示時間、方式、目的、原因、依據等的成分連線到動詞上面:匆匆~來。挺身~出。為正義~戰。因公~死。視情況~定。

4.插在主語謂語中間,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戰爭~不依靠人民大眾,毫無疑義將不能取得勝利。

5.姓。

說文解字:

文言版《說文解字》:而,頰毛也。象毛之形。《周禮》曰:“作其鱗之而。”凡而之屬皆從而。

白話版《說文解字》:而,臉頰上的絡腮鬍子。字形像毛髮之形。《周禮》上有句子說,“振作起它的麟和臉頰上的毛” 。所有與而相關的字,

漢字演變:

相關組詞:

1.而今[ér jīn]

現在;如今。

2.而後[ér hòu]

副詞。然後:先定好計策,~行動。

3.然而[rán ér]

連詞。但是;可是。對上文表示轉折:試驗失敗了,~他並不灰心。

4.幸而[xìng ér]

副詞。幸虧;多虧:~發現得早,否則釀成大禍。

5.而已[ér yǐ]

罷了:如此~,豈有他哉。我只不過是說說~,你不必過於認真。

4樓:朽木東獅郎

而,作連詞,這裡表示承接。

5樓:匿名使用者

有爭議,有人說表承接,有人說表修飾

6樓:匿名使用者

解:這個問題問的好。我們先來看看“而”的一些用法。

“而”在古漢語(文言文)中用法是比較複雜的,它有兩個讀音ér和néng;它在有的句子裡可以是實詞,在另一個句子裡又可以是虛詞;作實詞可以是名詞,可以是動詞,可以是代詞;作虛詞時可以是連詞,可以是助詞。它的意思和用法大概有十幾個。

下面我把首選的古漢語工具書——《辭源》上的解釋作依據,補充一些中學課本文言文課文中的句子作例句。一併打給你。

而 一、ér

一頰毛,象毛之形。凡鱗毛之下垂者也稱而。例如:《周禮·考工記·梓人》:“凡攫殺援噬之類,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

二代詞。通“爾”汝,表示第二人稱。可譯為“你(的)”、“你們(的)”。例如:《項脊軒志》:“某所,而母立於茲。”

三連詞。⒈表示並列關係,所連兩項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輕重,而是並列、並重的關係,可譯為“和”、“及”、“又”、“並且”或不譯。例如:《兩小兒辯日》:“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⒉表示承接關係,所連兩項在時間、動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譯為“就”、“然後”、“來”、“便”等,或不譯。例如:《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

⒊表示遞進關係,後項意思比前項意思更近一層,可譯為“而且”、“並且”等。例如:《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

⒋表示修飾關係,前項修飾後項,連線狀語和中心語,可不譯。

例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⒌表示轉折關係,所連兩項在意思上相對或相反,可譯為“卻”、“但是”、“可是”等。例如:《狼》:“後狼止而前狼又至”

⒍表示假設關係,常連線分句中的主語和謂語,可譯為“如果”、“假如”、“倘若”等。例如:《少年中國說》:“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

⒎ 因而、所以。例如:《荀子·勸學》:“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⒏ 如果。例如:《論語·八佾》:“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四助詞,跟“上”、“下”、“來”、“往”等方位詞連用,表示時間或範圍等,可譯為“以”。例如:《圖畫》:“古中國之畫,自肖像而外,多以意構。”

⒈相當於“之”。例如:《論語·憲問》:“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⒉表語氣。略近於“兮”。例如:《論語·微子》:“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五 通“如”、如同、好像。例如:《詩經·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垂帶而厲。彼君子女,捲髮如蠆。”

二、néng ㄋㄥ

六通“能”。

⒈能夠。例如:《墨子·非命下》:“桀紂幽厲,……不而矯其耳目之欲。”

⒉能力。例如:《莊子·逍遙遊》:“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這裡第三條中說明“而”的確是連詞,不過而立可能不能直接解釋了,而立是後來人們用來形容三十歲的詞,和“花甲”“古稀”是一類的詞。我認為這裡的“而”是不應該直譯的。

希望能幫到你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是什麼意思,語文,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是什麼意思

65戀雨 三十而立並非三十歲成家立業,這裡的 立 是指學業的根基已經樹立,就是個人的價值觀已經形成,不會被外力所動搖。四十不惑,確切的說也不是四十歲沒有疑惑,立 與 惑 是一組對立,界定在於是否懂得行權,三十而 立 時通常遇事無權可行,無權則無發言權,對事態度是可即可,不可即不可。四十時,已掌握一定...

三十而立,全句,三十而立,全句 20

檢測 張立鵬 原句 論語 為政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譯文如下 孔子說 我十五歲就立志學習,三十歲就能夠按照禮儀的要求立足於世,四十歲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歲就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樂知天命,六十歲時能聽得進各種...

男人三十而立是那首歌的歌詞,三十而立 歌詞

三十而立 作詞 唐孝凡 作曲 唐孝凡 演唱 唐孝凡 為什麼 為什麼 時光悄悄的溜走 心願都隨風飄流 青春一去就不再回頭 我放任夢想去追逐 到如今還一無所有 歷經失敗挫折 嘗盡人情淡薄 好睏惑 從懵懂無知的童年 經歷過叛逆痴狂的少年 一路坎坷走到今天 不知不覺已到了而立之年 回頭看看曾經走過的路 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