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以下簡稱《白雪歌》)可以說是唐代詩歌中的一朵奇葩。它既是一首邊塞詩,又是一首送別詩,這首詩描繪了邊塞的風雪與嚴寒,表現了送友惜別的深情。
這首詩景色悽美。詩的起首四句為詩的發端,“如高山墜石,不知其來,令人驚絕。”(沈德潛《說詩陣語》)特別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把人帶入風雪瀰漫、景物新奇的境地。“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東方虯的《春雪》)和“洛陽梨花落如雪”(蕭子顯《燕歌行》)是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無論豪情與奇趣都得讓此詩三分。
詩人將北國冬天的雪花比作南方春天的梨花,使嚴寒之中透露出盎然春意,別有一番情趣。冬天,百花藏形匿影,百蟲聲銷跡滅,到處是一片荒涼的景色:衰敗的枯草,凜冽的北風,天空中愁雲密佈,大地上冰天雪地。
面對此景,人的心境應該是惆悵、悽苦的,然而詩人卻能別出心裁,筆鋒一轉,把這令人悽清的雪花化為春日之梨花,給全詩增加一點亮麗的色彩。詩人能從雪花聯想到梨花,目然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正如雪萊所說,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大雪紛飛,滿眼是銀白世界,然而,在這皚皚白雪中,中軍帳上那一面鮮紅的旗幟就格外引人注目。這冷色基調上的一星暖色,一方面襯得整個畫面更加潔白、淒寒,另一方面又給人以活力,給人以火熱的激情,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這是詩中又一處精彩的奇筆。
在這悽美的景色中,詩人設宴送別歸京的友人,那場面該是何等的動人。
唐詩中送別詩較多,各有千秋。王勃的“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勸勉友人別效兒女忸怩之態,反映出送別時的豪邁情懷;李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表現了對友人的深厚情誼;而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酒石酸中含情,頻頻勸酒聲中自有無限情意,詩中流露出一種別時的愁情。
而《白雪歌》的別時場面與眾不同,詩人在冰天雪地的中軍帳為友人設宴餞行,那友情當是非比尋常。
詩中對送別的具體情景著墨不多,採用的是側面烘托。詩中用**來烘托送別的場面,而寫**又不是側重其本身,而是選用幾種有代表性的邊塞器樂——胡琴琵琶與羌笛,引入無限遐想,這裡既有邊地**的韻味,又有急管繁弦的熱烈歡快的場面。在這奇寒的荒漠邊地,詩人曾和友人同甘苦,共患難,這關係自然更加密切,情意自是更加深厚,而那既熱鬧又略帶悽苦的**聲正是傳達了這種歡快之中更有離別時的惆悵心情。
送行的酒宴一直持續到垂暮時分。詩人送友人出了轅門,從轅門一直送到輪臺東門,依依惜別之情躍然紙上。“去時雪滿天山路”,雪大風狂,歸途遙遠,詩人的心中既有惜別的深情,又有隱隱的擔憂,情緒極為複雜。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這一句與李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有異曲同工之妙。
友人已經上路,而詩人依然站在雪地裡,久久望著友人遠去的馬蹄印而不願離去,這是為什麼呢?是感嘆“相見時難別亦難,還是擔憂友人“長路關山何時盡”?是在內心安慰友人?
莫愁前路無知己”,還是怨恨“春風不度玉門關”?悠悠情思如同那茫茫白雪一樣,綿綿不斷,真是言有盡而意無窮。
這首詩氣勢巨集大,寫景既從大處落筆,又從細處著墨,把美麗的雪景寫得形象生動,同時寫景中又抒發了因友人返京而產生的無限愁情,可以說是景中含情,達到了“一切景語皆情語”的藝術境界。
詩的語言優美。詩中利用換韻與送到場景的轉換,形成跌宕多姿的旋律。起音入聲韻,急促激烈,與風雪相映襯,繼而是陽春白雪,出現春暖花開的美景,再是“冰泉冷澀弦凝絕”,出現滯澀的場面,末尾漸入徐緩,大有“餘音繞樑,三日不三絕”的韻味,讓人回味無窮。
怎樣寫詩詞的賞析文章寫詩歌,詞作的賞析一般應該注意
2樓:好冷的地
詩歌的bai賞析主要是三個方面:du
時間,人物zhi和環境.
時間就是要了解dao這首詩創作於何回時,是在什麼時代答寫的,瞭解時代背景,就可以很好的知道這個時代文人墨客的精神,也就是他們詩歌中蘊含的精神.
人物是要了解這個作者以及詩歌中所提及的人物等,最主要的還是作者,而且很多詩歌中的人物大多是作者假借別人之口表達自己的感情.
環境就是結合詩歌前後上下的文段,瞭解是在什麼特定的環境下讓作者有了如此的靈感,同時環境也是作品意境的體現.環境大到時代背景,小到燭火曳曳,這些都是作者寄託感情的地方.
最後就是組織語言,有條理,有文采的將詩歌的賞析寫出來.
推薦一篇優秀的詩詞鑑賞的文章
3樓:乒乓球網球
關於寫景詩詞的鑑賞:贈別
4樓:蟲子快樂
江城子 蘇 軾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怎樣賞析這首詩詞?
5樓:匿名使用者
《使至塞上》
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譯文:乘單車想去慰問邊關,路經的屬國已過居延。
千里飛蓬也飄出漢塞,北歸大雁正翱翔雲天。
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無盡黃河上落日渾圓。
到蕭關遇到偵候騎士,告訴我都護已在燕然。
《使至塞上》描繪了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表現了詩人對不畏艱苦,以身許國的守邊戰士的愛國精神的讚美;此詩敘事精練簡潔,畫面奇麗壯美。
6樓:sunshine哪來
稽核人員能不能說一下哪首詩,這裡看不到**
發一下題目就行??
7樓:吳石月
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抓詩眼、明意象、品意境
1.抓詩眼。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古人寫詩特別講究“煉字”。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傳神的一個字、一個詞,往往就是詩眼。
詩眼一般是動詞、形容詞,如“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等等。抓住詩眼,就能使詩歌的意蘊現形,境界全出。
2.明意象。詩作中作者所寫之景、所示之物,是為“象”;這客觀的“象”與作者借景抒情的“情”、詠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結合就是“意象”。明確詩詞中的意象,可以更容易把握詩詞中的情感。
古詩詞中的意象往往是約定俗成,有規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潔品格的象徵;“月亮”代表思鄉之情;“鴻雁”是傳書的信使等等。有時詩人還會創造一群意象,藉以表達複雜的某種情感。
如馬致遠的《秋思》就創造了11個意象,用“斷腸人”這一中心意象來表達思歸懷遠的秋思。
3.品意境。意境是文藝作品中和諧、廣闊的自然和生活圖景,滲透著作者含蓄、豐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誘發讀者想象和思索的藝術境界。優秀的古詩詞都創造了具有廣闊藝術空間的意境。
詩歌鑑賞如能把握詩詞的寓情於景、觸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情景關係,往往就能領悟到詩詞中慷慨悲壯、雄渾蒼勁、恬淡自然、雄渾壯觀、悲壯蒼涼、孤獨冷寂等等的意境特點。
抓詩眼、明意象、品意境是詩歌鑑賞的基本步驟。抓住這幾個關鍵處,我們就可以穿越語言屏障,迅速觸控到詩人的心靈世界,走進詩的藝術境界,解詩答題。
如《春曉》
《春曉》這首小詩,初讀似覺平淡無奇,反覆讀之,便覺詩中別有天地。它的藝術魅力不在於華麗的辭藻,不在於奇絕的藝術手法,而在於它的韻味。整首詩的風格就象行雲流水一樣平易自然,然而悠遠深厚,獨臻妙境。
千百年來,人們傳誦它,**它,彷彿在這短短的四行詩裡,蘊涵著開掘不完的藝術寶藏。
自然而無韻致,則流於淺薄;若無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曉》既有悠美的韻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詩味醇永。詩人要表現他喜愛春天的感情,卻又不說盡,不說透,“迎風戶半開”,讓讀者去捉摸、去猜想,處處表現得隱秀曲折。
“情在詞外曰隱,狀溢目前曰秀。”(張戒《歲寒堂詩話》引)寫情,詩人選取了清晨睡起時剎那間的感情片段進行描寫。這片段,正是詩人思想活動的啟始階段、萌芽階段,是能夠讓人想象他感情發展的最富於生髮性的頃刻。
詩人抓住了這一剎那,卻又並不鋪去,他只是向讀者透露出他的心跡,把讀者引向他感情的軌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該由讀者沿著詩人思維的方向去豐富和補充了。
寫景,他又只選取了春天的一個側面。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詩人都不去寫。他只是從聽覺角度著筆,寫春之聲:
那處處啼鳥,那瀟瀟風雨。鳥聲婉轉,悅耳動聽,是美的。加上“處處”二字,啁啾起落,遠近應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上,應接不暇之感。
春風春雨,紛紛灑灑,但在靜謐的春夜,這沙沙聲響卻也讓人想見那如煙似夢般的悽迷意境,和微雨後的眾卉新姿。這些都只是詩人在室內的耳聞,然而這陣陣春聲卻逗露了無邊春色,把讀者引向了廣闊的大自然,使讀者自己去想象、去體味那鶯囀花香的爛熳春光,這是用春聲來渲染戶外春意鬧的美好景象。這些景物是活潑跳躍的,生機勃勃的。
它寫出了詩人的感受,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喜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詩歌賞析的格式
8樓:匿名使用者
寫賞析文章就是把我們對古詩詞的鑑賞成果用文字表達出來,這種題型,既考閱讀,又考寫作,因此很為命題者所青睞。寫賞析文章,首先遇到的一個問題是從**切入。這要看試題的指向。
如果試題有明確的要求,就按照它的要求去寫。
例如,上海高考語文試卷,要求就明朝詩人杜庠《赤壁》一詩中“荒磯鷗鳥滿煙蕪”這一句,結合全詩寫一段鑑賞文字。命題者提示考生按“情與景”的關係方面去鑑賞,照此切入就是。如果試題對切入點沒有明確的要求,那考生得在理解全詩的基礎上,自己選擇一個覺得有把握的角度。
一般來說,考生可從詩歌的思想內容、表現技巧、語言風格等方面去考慮。每一方面又可以結合具體作品選擇某一個切入“點”。譬如思想內容方面的“悲”與“歡”,表達技巧方面的“顯”與“隱”,語言風格方面的“陰柔”與“陽剛”,等等。
角度宜小不宜大,最好抓住作品比較突出的某一點,深入開掘下去,這樣可以說得細一點、透一點。
擴充套件資料
學習方法
1、要多讀
劉勰說得好:“觀千劍而後識器、操千曲而後曉聲。”一個古詩詞讀得很少的人,是談不上有鑑賞能力的。
鑑賞古詩詞需要具備多方面的知識,諸如語言文字知識、古詩詞技巧知識、作家作品知識以及必備的社會科學知識等等。所有這些,只有靠廣泛閱讀才能獲得。古人也說:
“好詩不厭百回讀”,“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都強調了多讀的重要性。
當然,培養和提高古詩詞鑑賞能力,籠統地提“多讀”是不夠的,因為“鑑賞力不是靠觀賞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觀賞最好作品才能培育的”(《歌德談話錄》)。車爾尼雪夫斯基也曾經說過:“凡是好書,必定會在讀者心中喚起對真、善、美的嚮往,這是一切好書所具有的共性。
”可見,通過多讀好的作品,培養自己的想象力,並在情感的介入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對於提高鑑賞能力是大有好處的。
2、要多看
要指導學生多看名家賞析的文章,或向學生推介優秀的鑑賞名篇。可以說,名家賞析的文章是比較典範的,而且很多東西是可供學生借鑑的範例,只要引導學生帶著分析的、揚棄的眼光去看,對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鑑賞能力是大有幫助的。
3、要多練
清代的唐彪曾經說過:“讀書而無評註,即偶能窺其微妙,日後終至茫然,故評註不可以已也。”因此,每次閱讀古詩詞時,若能堅持讓學生寫點眉批、夾批和總評之類,對於訓練思維,提高鑑賞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怎樣學寫詩,初學者怎樣寫詩
雲動風未動 就其格律而言,不要求那麼嚴格。就形式看,能分行,注意節奏,壓大致的韻就可以了。應該注意什麼?首先要有真實的情感。詩歌是感情激動的產物。只有現實的生活中的某一事物觸動了自己,有了激情,有了對生活的某種哲理的認識,才能寫出詩來。其次,要藉助形象表達感情或事理。還要多讀詩歌,熟讀唐詩三百首,不...
寫詩詞的名言警句有什麼,寫詩詞的名言警句有什麼 5
少壯不努力,老大獨傷悲。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偃雲 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 對楚王問 12 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13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左傳 僖公十年 14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15 輔車相依,脣亡齒寒。左傳 僖公五年 16 武伕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
跪求著名僧人所寫詩詞及賞析,20 30首古詩詞及賞析
青鏡流年 春晚書山家屋壁 唐代僧人貫休 柴門寂寂黍飯馨,山家煙火春雨晴。庭花濛濛水泠泠,小兒啼索樹上鶯。賞析 柴門內外靜悄悄的,縷縷炊煙,冉冉上升 一陣陣黃米飯的香味,撲鼻而來 一場春雨過後,不違農時的農夫自然要搶墒春耕,所以 柴門 也就顯得 寂寂 了。由此亦可見,春雨 下得及時,天晴得及時,農夫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