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登湖》讀後感

時間 2021-07-15 08:11:57

1樓:匿名使用者

[《 瓦爾登湖》讀後感]

尤琪愷1020302102

《瓦爾登湖》讀後感

每一個早晨都是一個愉快的邀請,使得我的生活跟大自然自己同樣地簡單,也許我可以說,同樣地純潔無暇,《 瓦爾登湖》讀後感。——梭羅

《 瓦爾登湖》曾被譽為“簡單生活的權威指南”,

是美國國會圖書館評選出的“塑造讀者的25本書”之一。買這本書許久了,因缺少安逸的心境,總擔心一時很難進入那個潔若琉璃的心靈聖地。

正如該書的譯者徐遲先生所說:“《瓦爾登湖》是一本靜靜的書,一本寂寞的書,一本孤獨的書,是一本寂寞、恬靜、智慧的書。”曾幾何時,正是這本歸屬於心靈的書,讓我終日渴望那份恰到好處的孤寂,並且在擁有孤寂時體會到了不知身為何物的微妙感受。

每次深夜捧起它,就像是開始了一次單獨放飛心靈的旅程。“我並不比湖中高聲大笑的潛水鳥更孤獨,我並不比瓦爾登湖更寂寞。”心靈安逸,歲月靜美。

而對於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我們彷彿又在尋找一個有關原始命題的答案,如果找到了答案,也許就能深悟生命的本義……

面對瓦爾登澄淨的湖水,梭羅好像懂得孤寂的所有好處,像失明的盲人一下子見到了陽光,貪婪而又不知所措。他用那些素描般的字句搭建了一所橡木小屋,風從縫隙灌進來,坐在門後,卻又像似根本不存在門的阻隔。鼻尖有泥土和花香的糾纏,嘴角含著青草與樹根的苦澀。

而只有心靈,越發清澈。

蒼蒼群山,蔥蔥草木,曲曲幽徑,騰騰紫霧,或許一種幸福正來自一次心不在焉的眺望。結束了喧囂而忙碌的一天,簡單吃過晚飯,夜色中會有一絲寂寞湧上心頭,適可而止的惆悵裡,心情轉至平和與寧靜,這便是讀書的最佳時機。夜讀《瓦爾登湖》,那些溫潤的字句散發著對大自然真情描述,娓娓道來,語句驚人,字字閃光,沁人心脾,誘人深思。

字裡行間絲毫看不到作為哲學家的梭羅的晦澀與難懂,反而感到的是清澄見底和優美細緻,吟誦之下,讓人不禁神往,直到夜深人靜,萬籟無聲。

深夜,當拋棄了一切繁瑣與雜念之後,時間就流淌成了我們用來垂釣生活的的那汪湖水。《瓦爾登湖》讓我明白,在這個世界上除了追求物質外,還有另外一種讓人無比快樂的簡樸生活,這就是內心的超越。梭羅在書中這樣表述:

“不必給我錢,不必給我名譽,給我真理吧!”大自然帶給了我們無盡的純潔和恩惠,也給了我們熱愛自然、創造生活的勇氣與智慧,讀後感《 瓦爾登湖》讀後感》。儘管生活得像螞蟻一樣簡單卑微,我們都必須勇於堅強地面對生活,不要逃避誰,不要謾罵誰,因為沒有貧富貴賤之分,陽光會同時落在大家的窗子上,同樣燦爛,所有人面前的積雪,也都一樣會在春天融化。

世事喧囂,人生寂寞。《瓦爾登湖》好似一泓秋水,不染纖塵,與其說是在呈現工業文明背後的“世外桃源,倒不如認為梭羅是在講述一種實現簡單生活的可能。雖然通篇流露著作者個人的謙卑、節制與理性,但無論如何,生活的本質都應該是簡單的。

儘管人在很隨意的情況下就可以變成瘋狂生長的藤蔓和放肆綻放的野花,可我對《瓦爾登湖》還是堅信的:我們的慾望越簡單,我們才能更容易感受並得到更多的幸福。更進一步講,哪怕獲得幸福的環境再惡劣,我們也要“在圍繞著我們的黑暗、無知的深淵上”,建造一座通向自然救贖的圓拱橋。

《瓦爾登湖》離世而不棄世,孤獨卻不悲憤,它充滿了詩意的恬靜、生命的智慧以及恰到好處的寂寥。“在下一個夏季裡,我不需要那麼多的苦力來播種豆子和玉米,我要勻出精力,用來播種——如真誠、真理、樸實、信心、純真等等,假如這樣的種子還沒有喪失的話。”開荒種地,迴歸人類的“粗野”本性,生活在一種經過省察的生活裡,作者面對的是人生最本質的問題。

正如金錢不能換取健康一樣,優裕的物質始終替代不了心靈的貧乏。簡單、純淨永遠是一種人生智慧。我們匆促的腳步所追逐的終極目的無非是內心的安頓,靈魂的解脫,而這些彷彿距離我們並不遙遠。

在懺悔的勇氣和鍾愛的情懷裡,那些看似簡單的澄靜、平和與安詳,卻可以使人生脫俗,使生活更具有方向。這些在梭羅崇尚實踐的精神核心裡,永遠閃爍著樸素唯物主義的思想光輝。

或許《瓦爾登湖》才是我們反觀自身的鏡鑑。在盲目改造自然環境之前,如果我們少一些貪婪和欲求,少一些索取,又怎會遭受沙塵暴和禽流感們戲劇性的嘲弄與懲罰呢?在越來越考究的工業文明生活中,我們心靈的羅盤依然固執地指向了最初的簡單和質樸。

可我們應該以何種路徑成為大自然中與生靈萬物和諧共生的一部分,究竟該怎樣面對這個不再簡單的世界,以及凌亂的生活和醜陋的習俗呢?經歷了一次次“內心的探險”,我們就有了一種武裝精神的渴望——那就是,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清澈的瓦爾登湖。

〔《 瓦爾登湖》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2樓:湫湫湫雲

在前面最想說的一句話就是,這本書真的很不容易能看完,但只有看完了,才明白為什麼他這麼暢銷。

想當初剛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是帶著滿滿的虔誠感和期待感看的。因為之前的室友和現在的室友都在極力推崇這本書,自然在我眼中這本書是帶有著滿滿的光環的。

可是真的開始讀這本書發現,跟很多的**都不一樣,這本書本身是沒有故事情節的。主人公就是梭羅,講述的就是他在瓦爾登湖旁邊隱居的兩年,從蓋房子到居住,到一年的春夏秋冬,亦或描寫下週遭的一些事物,以湖水和動物的描寫最為詳細。但是整個書從頭到位,除了敘述了一下主人公在瓦爾登湖旁的平淡的生活,最多的就是藉助了周圍的一切事物,在表明作者自己的內心豐富的世界。

等真正讀完這本書,才體會到這大概就是本書如此暢銷的原因吧。作者作為美國文學史上偉大的哲學家,通過日常生活來直抒胸臆,將自己極具絢爛的內心深刻的描述,每一個觀點好似有些偏激,但仔細想想,卻也是一種人生態度。

對於作者來說,他認為的世界應該是極其簡化的。就記得他寫,為什麼人一天要吃三頓飯,為什麼每頓飯要做五道菜,難道每次只吃幾個麵包不能夠果腹嗎。那既然已經能夠果腹為什麼還要勞廢那麼多時間來為了同一個目標而花費精力呢。

從這件事來看,我本以為作者是一個對時間頗為敏感的人,但是他可以坐在他的小屋旁,面對湖水就靜靜的坐一下午來享受大自然,靜默的感受周圍的一切。起初,這在我看來似乎有些矛盾,但其實不然。梭羅的世界裡,他所推崇的是用簡化的人生,來靜靜的感受生活的美好,因而,他是用他的真情在愛著他所生活的世界的。

他也舉了一個他的鄰人的例子,在他的筆下,那個鄰人就是被生活所迫,無法真正感受生活的美好,就算梭羅邀請他去他的小屋,他也不得不為了家庭,為了生計,每天奔波於工作,被塵世所困。當然,梭羅對他是抱有著同情感的,因而他也就越發的珍惜眼前的一切。

當一個人真正的愛著他的生活的時候,所面臨的一切即使是旁人眼中的困苦,對於他來說,也是心靈上的昇華。梭羅所居住的地方,是真正的獨居,就算離最近的鎮子都要走很久的路,他所居住的房屋,是他自己建造的一棟小屋。每每描寫到他的住所地時候,他的情緒都是積極美好的,盡力在展現著房屋悠雅舒適的一面,即使寫到房屋小,保暖不足,避雨不夠的時候,他也是輕鬆愉快,一帶而過。

文中多次寫到在磅礴大雨的時候,他不得不躲到屋後避雨,原文大概是這麼寫的“春秋兩季的暴風雨給我增添了莫大的樂趣,我自午前到午後都被關在屋內,我坐在小屋僅有的門後。”字裡行間,他用他的語言盡情描繪著什麼叫愜意,悠然自得。屋舍鄙陋又有什麼關係呢,在梭羅眼中,滿眼的都是對周遭的享受與愛。

他曾寫到“我不要眷顧,不要金錢,也不要聲譽,給我真理。“梭羅眼中的物質,可謂是一文不值。對於他說來極大的滿足,是精神層面的獲取。

他生活在19世紀,只是工業革命剛剛起步的時候,現今生活中我們必不可少的手機,電腦,在他那個時代都是不曾存在的。因而,對比今天的我們,他可以說是更有能力遠離世俗,摒棄物質,隱世而居。他對於他生活的地方,任何華麗的物質描寫都沒有,但卻單單多次提起了他帶來的書本。

“是什麼能讓兩人分開並導致孤獨?我早已發現,雙腿的任何努力也無法讓兩顆心靈靠的更近。他這樣寫道,言外之意,如何能讓兩個人更為親密,那就只有心靈層面的碰撞。

因此,閱讀他人所寫的文章,是捕獲對方心之所向的最好方法。文中著重描寫的兩章分別是閱讀和寫作,字裡行間在表達著文學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書本對於梭羅有如此重要的意義了。

讀完這本書,本就不是一個易事,而真正能讀懂這本書,就更加難上加難。20歲的我,對於這本書的理解,可能還不夠全面,但是梭羅所傳達出的這個世界的美好,和精神世界需要飽滿的理念,我還是能捕捉到些許的精華。願我們都能在繁雜的塵世中,有一顆梭羅的隱士之心,摒世間繁雜,賞歲月靜好。

梭羅的瓦爾登湖講什麼的,《瓦 爾 登 湖》主要講解了什麼?

梭羅隱居瓦爾登湖畔,在大自然體驗生活,在田園生活中感知自然 重塑自我的認知救贖歷程 灬貓咪 梭羅的思想 行為對美國社會影響很大,但他的生平簡單卻耐人尋味。1817年7月12日梭羅生於康科德城 1837年畢業於哈佛大學,1838回到家鄉,執教兩年。他於1841住到了大作家 思想家愛默生的家裡,當門徒,...

有知道梭羅《瓦爾登湖》的嗎,介紹一下

瓦爾登湖 walden or,life in the woods 中國大陸譯 瓦爾登湖 台灣譯 湖濱散記 是美國作家亨利 戴維 梭羅所著的一本著名散文集。該書出版於1854年,梭羅在書中詳盡地描述了他在瓦爾登湖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過兩年又兩月的生活以及期間他的許多思考。瓦爾登湖地處美國麻薩諸塞州東部的...

登黃鶴樓的讀後感

手機使用者 記得黃鶴樓,原本是因為喜歡唐代詩人崔顥的詩。我知道,在歲月的流逝中,詩詞深藏一種懾魄的力量,一種神秘的韻律,像一雙幽幽的眼睛與你對視,讓你不由得怦然心動。不久前的一天,我便走進了詩的意境。崔顥當年遊黃鶴樓,留下一詩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睛川歷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