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劉禪形象,《三國演義》中的劉禪人物簡介是什麼?

時間 2021-07-20 16:02:43

1樓:笨笨的家園

小名:阿斗

籍貫: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職位:蜀國皇帝(後主) 諡曰思 晉之安樂公

生卒:207 — 271(65歲)

家族資料 :父親 劉備 母親 甘氏 配偶:張飛之女兄弟姐妹:劉封 劉永 劉理

相關人物:趙雲 諸葛亮 孫尚香 蔣琬 黃皓 譙周 鄧艾 姜維 張飛所屬勢力:蜀國 西晉

[編輯本段]劉禪-簡明歷史傳記

劉禪,劉備之子,於劉備去世後繼位成為蜀國皇帝,軍國大事先後全權委任於諸葛亮、蔣琬等人,自己沒有什麼表現。諸葛亮等賢臣相繼去世後,劉禪無力把持國政,宦官黃皓開始專權,蜀國逐漸衰敗。後魏國大舉伐蜀,劉禪投降,舉家遷往洛陽,被封為安樂公,幾年後去世。

劉禪,被劉備立為太子。劉備於公元223年4月病死,他於同年5月繼位,改年號為「建興」。劉禪庸碌無能。

在位前期,主要依靠諸葛亮治理國政。幾次出兵北伐,攻打魏國,均遭失利。自諸葛亮死後,蔣琬和費禕輔政,他們遵行諸葛亮的既定方針,團結內部,又不輕易用兵,曾一度使蜀國維持著比較穩定的局面。

蔣琬、費禕之後,姜維執政,多次對魏用兵無功,消耗了國力。而劉禪自諸葛亮死後,更加昏庸無道,貪圖享樂,不理朝政,宦官黃皓乘機取寵弄權,結黨營私,朝政日非,連姜維也因怕被害,自請到沓中(今甘肅甘南州舟曲西北)種麥以避禍。至此,蜀國的基礎已大大動搖。

公元263年,魏國分三路進攻蜀漢,魏將鄧艾抄小路攻入蜀中,劉禪派諸葛亮之子諸葛瞻阻擊鄧艾。諸葛瞻在綿竹戰死,魏軍進而逼近成都。這時,姜維率領的蜀軍主力還在劍閣駐守,毫無損傷。

後主一聽敵軍逼近,慌作一團,不知所措。急忙召集大臣商議。有人建議後主逃向南中地區(今四川南部及雲、貴部分地區),但那裡情況複雜,能否站穩沒有把握。

有人建議東投孫吳,但孫吳也日益衰弱,自身難保。光祿大夫譙周力主降魏,後主竟採納降魏的建議,反縛自己雙手,出城投降鄧艾,並根據鄧艾的命令,下令蜀軍全部投降。蜀漢滅亡。

2樓:匿名使用者

典型的二世祖形象

二世祖解釋 指上一代有權有勢有錢,下一代只管吃喝玩樂的富家子弟(紈絝子弟)。通指那些有不少家產,只會花錢享樂,一事無成的二百五!比一般的敗家子有錢!

典故 ①據坊間流傳是因為秦始皇死後,把帝位傳給他兒子胡亥稱為秦二世,大奸臣趙高指他年輕識淺,最好是避見群臣,以免自暴其短,朝政由趙高代辦,秦二世樂得躲在後宮沉迷酒色,盡情享樂,短短三年間就把秦始皇辛辛苦苦建立的江山敗個精光,所以後世指敗盡家業的敗家仔,就如秦二世這樣敗家的我們就稱他為二世祖。

②或是指的是劉備的兒子劉禪。把他老子連蒙帶騙、費盡心機創的蜀國敗了個精光,經典名言:此間樂,不思蜀!

3樓:匿名使用者

劉禪是個孝順的人,是個容易被欺騙的人,為人憨厚老實。只顧吃喝玩樂,不顧國家,毀了劉備辛苦建立的蜀國。

4樓:匿名使用者

我認為劉禪可能臥薪嘗膽才表現出樂不思蜀

5樓:匿名使用者

要寫** 不要別人說什麼你就寫什麼 那個沒新意 一說劉禪 是人都聯想到 扶不起的阿斗 二世祖 敗家子 你就要反其道行之 著重寫寫他的另外一面 最好是正面的

6樓:zlm梓宇

劉禪是乙個聰明人 還是乙個明主 他懂的時勢 懂的愛護百姓 他知道乙個姜維 乙個西蜀是擋不住曹魏的 他知道如何去減少百姓的苦難!

7樓:匿名使用者

形象鮮明,成就了諸葛亮的鞠躬盡瘁,羅貫中**寫得不錯

8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演義裡流產的形象是個敗家子 懦夫

不過你看那些亡國的君主裡有幾個得善終的啊

反正劉禪是乙個 還有都說 「扶不起的劉阿斗」 可諸葛亮有沒有扶過阿斗啊 反正我看過的史料裡沒有1個說個諸葛亮還政於後主的

你不妨從這兩點入手 寫個與眾不同的

9樓:踏雪無痕楚留香

懦夫~~~~~~~~~~~~~~~

10樓:哈哈忙呀哈哈

憨態可憎,倒也誠實................

11樓:匿名使用者

很傻,沒什麼才能,樂不思蜀

《三國演義》中的劉禪人物簡介是什麼?

12樓:彤氣

在世人的心目中,劉禪是平庸昏聵之君,在市井街頭的平頭百姓眼裡,劉禪的形象始終是碌碌無為的的庸主乙個,更有甚者稱之為「亡國之昏君,喪邦之庸人」。因劉禪小名為阿斗,於是在我們國語的形容詞中,又多了乙個「扶不起的阿斗」,有人預言,這個形容詞將流傳千年。

阿斗真的扶不起嗎?他真的是個昏庸、愚鈍甚至有些弱智的君主嗎?看看劉備和孔明都是怎麼評價劉禪的:

劉備給後主的遺詔提到:「說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

諸葛亮在《與杜微書》中評價劉禪:「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

諸葛亮不是乙個阿諛承迎的大臣,劉備也不是徒好虛名的君主,他們是不會把乙個平庸的人硬說成「智量甚大」的。

事實上:「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

縱觀歷史,劉禪就任蜀漢皇帝共計41年,是三國時期所有董事長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乙個。其中,諸葛亮輔佐劉禪11年,在諸葛亮去世後,劉禪還在賢臣的輔助下做了30年的皇帝。在那個群雄割據的動亂時代,能執政這麼久,劉禪肯定有其過人之處。

有容人之量

劉禪繼承帝位時,年僅17歲。劉備臨終前特意叮囑:「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於是呼,「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所有的事情劉禪都「按丞相說的辦」。對於大權獨攬的諸葛亮,劉禪也做到了凡事謙讓,「以父事之」。

後來劉禪年紀漸長,按照漢代朝廷的常規,諸葛亮應當逐漸地將大權交還給劉禪,讓劉禪順利「轉正」,徹底擺脫「見習」皇帝的命運。可是,諸葛亮仍緊握大權。諸葛亮的理由也很簡單,因為劉禪沒有工作經驗,沒有治國經驗,所以才總攬全域性。

這讓人不禁要問,劉禪現在是沒有經驗,你不給他實踐的機會,他哪兒來的經驗,他不是永遠沒經驗嗎?

諸葛亮帶兵出外征戰,對已年滿22歲的劉禪依舊不放心,特派心腹董元為侍中,統宿衛親兵,「監管」劉禪。在諸葛亮的《前出師表》中,諸葛亮對劉禪的口氣和語感,簡直猶如乙個嚴峻的父親在冷酷地調教不懂事、不聽話的孩子。

對這些,劉禪一讓在讓,不想引起國內的政治混亂。諸葛亮發動北伐戰爭,劉禪雖然不贊成,但還是為諸葛亮鼓勁加油。可以說,劉禪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內變」的道理,充分領會並嚴格執行了劉備的教導以及對長輩的尊重,更重要的是他團結了內部領導班子,保持了領導集團的穩定,這樣最終得實惠的還是老百姓。

難怪有人評價劉禪「後主之賢,於是乎不可及」,可見劉禪具有乙個政治家寬容大度的胸懷。

劉禪不僅對諸葛亮寬巨集大量,對其他大臣也是如此。比如魏延叛亂被殺,劉禪對於魏延沒有一概否定,而是下旨:「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賜棺槨葬之。」

劉禪生活腐化時,學者周譙和老臣董允上書勸柬,劉禪最多也就是無可奈何,而不是一怒之下大開殺戒。後主劉禪可能是中國歷代帝王裡,對大臣動刀較少的乙個了,這點非常難得。

頭腦清楚、知人善用

劉禪不僅有容人之量,而且頭腦清楚,知人善用,有很強的分析能力,絕對不是弱智。劉禪專用諸葛亮來治國,就是他聰明的地方,雖然諸葛亮有窮兵黷武的問題,但是他治理蜀國的措施確實給蜀國帶來了發展。所以即便在孔明死後,劉禪仍然繼續延用諸葛亮的措施,甚至重用諸葛亮所選拔的人。

諸葛亮急於北伐,劉禪此時頭腦非常清楚,他非常清楚魏蜀的實力根本不在乙個水平線上,又不好直接反對,只能規勸諸葛亮說:「相父南征,遠涉艱難;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勞神思。」儘管諸葛亮執意北伐,沒有聽從劉禪的勸告,劉禪還是全力支援諸葛亮的北伐。

諸葛亮死後,劉禪立刻停止了空耗國力、勞民傷財的北伐。

在人事任免上,劉禪也表現出過人的一面。鑑於諸葛亮生前權力太重,劉禪廢除了丞相制。以費禕為尚書令和大將軍,以蔣琬為大司馬,兩人的權力相互交叉,相互牽制,但又各有側重。

蔣琬以管政務為主,兼管軍事;費禕以管軍事為主,兼管政務,軍政及內政大權不再同一人一把抓。這種新的政治格局安排,意味著劉禪決不允許再次出現事無鉅細,皆決於丞相一人,而自己則大權旁落的尷尬局面。蔣琬死後,劉禪更進一步「自攝國事」。

任官封爵,要劉禪同意;人事任免,要劉禪同意;出兵征討,要劉禪同意,幾乎所有的大事,都要劉禪同意。劉禪**一切,直接掌管蜀漢政權達19年之久。這一系枚舉措,能是一位智商低能的人想得出和做得到的嗎?

《魏略》中還記載了這樣的一件事:曹爽與司馬懿爭權被殺後,夏侯霸害怕受到株連而入蜀,劉禪親自出迎。夏侯霸的父親夏侯淵為老將黃忠所殺,劉禪安撫前來投降的夏侯霸時,說:

「你父親的遇害,非我先人所為。」一語帶過之後,套近乎說:「我的兒子還是你外甥哩!

」原來,劉禪之妻乃張飛女,而張飛之妻又為夏侯淵的從妹,所以劉禪才這麼說。之後,劉禪對夏侯霸「厚加爵寵」。劉禪對夏侯霸的這一套懷柔拉攏的手段,即使其父劉備在世,大概也不過如此,足見劉禪絕非平庸之輩。

作為三國中實力最弱的一國君主,劉禪有自己的一套治國理念,絕對不是昏庸低能之輩。

樂不思蜀≠沒皮沒臉

歷來各方專家對後主劉禪的評價一直囿於暗弱無能、賢愚不辨,其中最大的乙個詬病就是不戰而降、苟且偷安。

「樂不思蜀」乙個詞語讓劉禪徹底被定格為乙個反面人物,被認定是個沒皮沒臉的窩囊廢,從而對其進行口誅筆伐。

話說曹魏兵圍成都,劉禪心裡很清楚要是抵抗,士兵的傷忙一定會很大,而且很有可能招致曹魏屠城,讓百姓遭殃。為了保全子民,劉禪在深思熟慮後,決定開門投降。劉禪投降後,北上到達洛陽,被封為安樂公。

這樣一來,劉禪多了乙個**的罵名,卻保全了百姓的姓名財產,無論在當時老百姓來看,還是從當代歷史學的角度來看,都應該是一件好事。對於劉禪不戰而降,實乃「全國為上之策」。劉禪這樣注重國人現實利益的政治家,與「打腫臉充胖子」的面子政治家所不能同日而語,他沒有為一己私利,而不斷地鼓動老百姓為自己賣命。

亡國之後,作為亡國之君,不僅劉禪自家生命,而且包括對蜀地百姓幸福都掌握在人家手裡。所以,劉禪必須裝憨賣傻,處處隱藏自己才能,才能瞞天過海,養晦自保。某個西方的著名文學家說過:

「裝傻裝得好也是要靠才情的……這是一種和聰明人的藝術一樣艱難的工作。」在劉禪表面的麻木和愚懦的背後,潛藏著過人的狡詐和機智。

劉禪降魏後,司馬昭在一次大宴蜀國君臣時,特意令人奏起了蜀地**,以觀察劉禪的反應。蜀國舊臣聽後無不現出悲慽之容,只有劉禪一人不悲反笑,開心得不得了,活脫脫是乙個缺心少肝、苟且偷安的皮相。司馬昭當時就跟人說,乙個人沒有心肝怎麼可以到這種地步!

後來司馬昭又去問劉禪,說你還想念蜀國嗎?劉禪馬上回答:「此間樂,不思蜀。

」「樂不思蜀」這個成語從此誕生。說完這個話以後,劉禪帶來的乙個舊臣就跑去找他說,不能這樣說呀,這樣說實在太沒心肝了,下回司馬昭再問你,你就說,先人的墳墓在蜀國,我沒有一天不想,然後把眼睛閉起來。果然,不久司馬昭再次問劉禪,說想念蜀國嗎?

劉禪說:啊呀,先人的墳墓都埋在那兒,我沒有一天不想。司馬昭說不對啊,這話我怎麼聽著不像你說的,像你某個大臣說的。

劉禪馬上把眼睛一睜:哎,對啊,就是他說的,就是他教我這麼說的! 乍一看,劉禪的確是一幅沒皮沒臉的嘴臉,而且無恥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

可細細一想,劉禪不如此回答又能如何?司馬昭的陰險毒辣是出名的,不光專權奪勢,且欲謀篡帝位,就連魏帝曹髦都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馬昭若想殺劉禪,可謂易如反掌,身為階下囚的劉禪,不可能不明白這一點,想要保全自己的性命,就必須讓司馬昭覺得他懦弱無能、不足為慮,而「此間樂,不思蜀」正是劉禪所釋放的乙個煙霧彈,給司馬昭留下了:「我無憂矣」的好印象,成功地保住了性命。在當時的環境中這是最為明智的選擇,堪稱上上之策。

在這個問題上,劉禪實在是乙個能稱得起大智若愚的智者。

在「成者王侯、敗者寇」的主導文化氛圍裡,人們不願意接受失敗的英雄,似乎只有幹得轟轟烈烈的人才是英雄。劉禪投降後在洛陽的一段表演,為他博得了「全無心肝」的臭名,從此「扶不起的阿斗」的帽子就算牢牢地戴在了他的頭上,甚至連他的名字劉禪(shàn),我們也經常錯誤地讀成chán,可見世人對他的誤解之深了。

歷史也好,現實也罷,你越是正著看,越看越是霧裡看花,糊里糊塗;假若你顛倒過來,倒也能看出個一二來。在委蜀吳三個企業集團中,劉禪領導的蜀漢集團****一直處於弱勢,然而41年來,劉禪能知人善任,公司穩固發展,重現實輕面子,使百姓免受戰爭塗炭,要是阿斗真的扶不起,又怎能做到這點?

綜上所述,蜀漢皇帝劉禪有容人之量、頭腦清楚、知人善任,而且,樂不思蜀並不等於沒皮沒臉,所以,劉禪不是昏君。

三國演義的歌曲大全,三國演義中的歌曲

八零後電影院 1 滾滾長江東逝水 楊洪基 呂繼巨集 片頭曲 2 歷史的天空 毛阿敏 片尾曲 3 這一拜 劉歡 插曲 4 民得平安天下安 崔京浩 插曲 5 七步詩 劉歡 插曲 歌曲 歷史的天空 是電視劇 三國演義 第1 6集 第7集為 貂蟬已隨清風去 8 18集 第19集為 這一拜 20 83集 第8...

三國演義中的三國最高首領是誰,三國演義中最高的人物是誰

沒有絕對的最高,只有相對的。從正統來看,劉玄德是宗室之後,而且 三國演義 極言其之仁德,但是就其行動來看也不過是稱霸一方,並未有更大的發展。而且其對劉璋的恩將仇報也多為世人詬病,因此本人也並不喜歡劉備其人,但是其白手起家終成霸主的精神還是值得敬佩。孫仲謀承襲其兄小霸王之業,割據江南,圖霸一方。或許有...

談談您對三國演義中周瑜的評價,三國演義中的周瑜具體故事及評價

顧曲周郎 懂 的周瑜 據 三國志 記載,周瑜年少時精通音律,即使在喝了三盅酒以後,彈奏者只要有些微的差錯,他都能覺察到,並立即會扭頭去看那個出錯者。自魏晉時代之後,周郎顧曲 常作為典故被各大文豪所引用,常常出現於在各類詩歌 戲曲等文學作品中。唐人李端有 聽箏 詩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