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陸游和白居易都有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傳世,其作品都偏向於使用樸素平實的語言,為人上也都關心民間疾苦,都是我國文學史上的巨匠,很難分清誰高誰下。
從寫作技巧和水平上來說,二人大概是各擅勝場,在文學界的地位,後人也大多認為二人基本相當,所以兩個人的文學成就應該算是差不多。
我個人認為,單**學造詣的話,似乎白居易可能還要更高一些,但是如果從作品的思想境界和深度來說,陸游明顯要更勝一籌,這可能不光是因為個性的不同,與二人當時所處環境的不同也有很大關係。
尤其是陸游臨終時所作的《示兒》一詩,不用我多說,大家都知道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懷,這一點,是白居易無論如何比不了的,儘管白居易的為人也相當不差。
眾所周知,寫作水平到了一定的高度,技巧已經不再重要,深度才更重要;愛國的東西不一定都是最好的,因為平時喊喊口號再容易不過了,但國難當頭時真心的憂國憂民,肯定是彌足珍貴的。
所以最後我的個人看法是:文學成就上二人應該差不多,但影響力上陸游應該要更大一些。
當然了,很多人肯定未必同意這個看法。
這很正常,因為他們本來就差不多。有不同看法,是因為各人看他們時的角度不同。
2樓:資料不詳
白居易,詩文成就更高,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陸游為宋代四大詩人之一。但是唐詩宋詞,詩歌唐代在巔峰。供參考。
3樓:情水之戀
各有特長特色,
難分秋毫,平分秋色,
4樓:許多援
文無第一。
講不清。各擅勝場。
白居易的文學成就
5樓:斯帕狄
白居易是中唐時期影響極大的大詩人,他的詩歌主張和詩歌創作,以其對通俗性、寫實性的突出強調和全力表現,在中國詩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在《與元九書》中,他明確說:“僕志在兼濟,行在獨善。
奉而始終之則為道,言而發明之則為詩。
白居易對詩歌提出的上述要求,全部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補察時政。所以他緊接著說:“總而言之,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也。
” (《新樂府序》)在《與元九書》中,他回顧早年的創作情形說:“自登朝來,年齒漸長,閱事漸多,每與人言,多詢時務;每讀書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琵琶行》與《長恨歌》是白居易寫得最成功的作品,其藝術表現上的突出特點是抒情因素的強化。與此前的敘事詩相比,這兩篇作品雖也用敘述、描寫來表現事件,但卻把事件簡到不能再簡,只用一箇中心事件和兩三個主要人物來結構全篇。
6樓:初級提問者
他的重大貢獻在於和歐陽修一起建樹了一種穩定成熟的散文風格,世稱“歐蘇“。他的詩清新自然,逢源自始,似信手拈來,亦莊亦諧,大巧若拙,題材廣闊,內容豐富,風格多樣化,是宋詩走向成熟的標誌。
在詞的創作上,蘇軾擴大了詞的創作題材,開創了豪放派詞作,與辛棄疾同為豪放派代表人物,合稱“蘇辛”
其代表作品:《飲湖上初晴後雨》,《海棠》,《題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贈劉景文》,《春夜》,《荔枝嘆》等。
7樓:保證知
蘇軾是宋代文化的曠世奇才,他具有遠大的志向和過人的才識,歷經磨難而笑對人生,思想自由,品格堅貞,坦蕩,曠達。他的文章,如行雲流水,行於所當行,止於不可不止;他的詩,如天地奇觀,於境無所不收,於精無所不暢,他的詞,如天風海雨逼人,指出向上一路。他的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又兼納了道家和佛家的學說,他所倡導的蜀學融合佛道儒三家的雜學,各家思想似乎對他都有吸引力,然而,他是習慣於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區別對待的,又大致以“外儒內佛”的形式把兩者統一起來。
無論從那個方面衡量,他都是宋文學發展到顛峰時期的偉大代表作家。
8樓:莨十月
白居易是中唐時期極可注意的大詩人,他的詩歌主張和詩歌創作,以其對通俗性、寫實性的突出強調和全力表現,在中國詩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在《與元九書》中,他明確說:“僕志在兼濟,行在獨善。
奉而始終之則為道,言而發明之則為詩。謂之諷諭詩,兼濟之志也;謂之閒適詩,獨善之義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諷喻、閒適、感傷、雜律四類詩中,前二類體現著他 “奉而始終之”的兼濟、獨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視。
而他的詩歌主張,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諷諭詩的創作而發的。 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現出重寫實、尚通俗、強調諷喻的傾向:“今褒貶之文無核實,則懲勸之道缺矣;美刺之詩不稽政,則補察之義廢矣。
……俾辭賦合炯戒諷喻者,雖質雖野,採而獎之。”(六十八《議文章》)詩的功能是懲惡勸善,補察時政,詩的手段是美刺褒貶,炯戒諷喻,所以他主張: “立采詩之官,開諷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
”(六十九《采詩》)他反對離開內容單純地追求“宮律高”、“文字奇”,更反對齊樑以來“嘲風月、弄花草”的豔麗詩風。在《新樂府序》中,他明確指出作詩的標準是:“其辭質而徑,欲見之者易諭也;其言直而切,欲聞之者深誡也;其事核而實,使採之者傳信也;其體順而肆,可以播於樂章歌曲也。
”這裡的“質而徑”、“直而切”、 “核而實”、“順而肆”,分別強調了語言須質樸通俗,議論須直白顯露,寫事須絕假純真,形式須流利暢達,具有歌謠色彩。也就是說,詩歌必須既寫得真實可信,又淺顯易懂,還便於入樂歌唱,才算達到了極致。 白居易對詩歌提出的上述要求,全部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補察時政。
所以他緊接著說:“總而言之,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也。” (《新樂府序》)在《與元九書》中,他回顧早年的創作情形說:
“自登朝來,年齒漸長,閱事漸多,每與人言,多詢時務;每讀書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為時為事而作,首要的還是“為君”而作。他也說:
“但傷民病痛,不識時忌諱”(《傷唐衢二首》其二),並創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諷諭詩,但總體指向卻是“唯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寄唐生》)。因為只有將民情上達天聽,皇帝開壅蔽、達人情,政治才會趨向休明。 白居易坐姿畫像
[6]《琵琶行》與《長恨歌》是白居易寫得最成功的作品,其藝術表現上的突出特點是抒情因素的強化。與此前的敘事詩相比,這兩篇作品雖也用敘述、描寫來表現事件,但卻把事件簡到不能再簡,只用一箇中心事件和兩三個主要人物來結構全篇,諸如頗具戲劇性的馬嵬事變,作者寥寥數筆即將之帶過,而在最便於抒情的人物心理描寫和環境氣氛渲染上,則潑墨如雨,務求盡情,即使《琵琶行》這種在樂聲摹寫和人物遭遇敘述上著墨較多的作品,也是用情把聲和事緊緊聯結在一起,聲隨情起,情隨事遷,使詩的程序始終伴隨著動人的情感力量。除此之外,這兩篇作品的抒情性還表現在以精選的意象來營造恰當的氛圍、烘托詩歌的意境上。
如《長恨歌》中“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琵琶行》中 “楓葉荻花秋瑟瑟”“別時茫茫江浸月”等類詩句,或將淒冷的月色、淅瀝的夜雨、斷腸的鈴聲組合成令人銷魂的場景,或以瑟瑟作響的楓葉、荻花和茫茫江月構成哀涼孤寂的畫面,其中透露的悽楚、感傷、悵惘意緒為詩中人物、事件統統染色,也使讀者面對如此意境、氛圍而心靈搖盪,不能自已。 主題、題材集中是白居易諷喻詩的藝術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選擇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個主題,而且主題非常明確。
其次,白詩的藝術特色還表現在刻畫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徵,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但白詩的詩意並不淺顯,他常以淺白之句寄託諷喻之意,取得怵目驚心的藝術效果,《輕肥》一詩描寫了內臣、大夫、將軍們赴會的氣概和席上酒食的豐盛,結句卻寫道:“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這是一幅多麼慘烈的情景。
閒適詩和諷喻詩是白居易特別看重的兩類詩作,二者都具有尚實、尚俗、務盡的特點,但在內容和情調上卻很不相同。諷喻詩志在“兼濟”,與社會政治緊相關聯,多寫得意激氣烈;閒適詩則意在“獨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與元九書》),從而表現出淡泊平和、閒逸悠然的情調。 白居易的閒適詩在後代有很大影響,其淺切平易的語言風格、淡泊悠閒的意緒情調,都曾屢屢為人稱道,但相比之下,這些詩中所表現的那種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閒適”思想,以及歸趨佛老、效法陶淵明的生活態度,因與後世文人的心理較為吻合,所以影響更為深遠。
如白居易有“相爭兩蝸角,所得一牛毛” (《不如來飲酒七首》其七)、“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對酒五首》其二)的詩句,而“後之使蝸角事悉稽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號論,“醉翁、迂叟、東坡之名,皆出於白樂天詩云”(龔頤正《芥隱筆記》)。宋人周必大指出:
“本朝蘇文忠公不輕許可,獨敬愛樂天,屢形詩篇。蓋其文章皆主辭達,而忠厚好施,剛直盡言,與人有情,於物無著,大略相似。謫居黃州,始號東坡,其原必起於樂天忠州之作也。
”(《二老堂詩話》)凡此種種,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詩的影響軌跡。
9樓:匿名使用者
白居易的主要成就有三:其一,領導了新樂府運動,推動了中唐詩歌的現實主義大潮,強化了詩歌的批判現實功能,拉近了文人詩與平民大眾的距離,“感於哀樂,緣事而發”,傳達了底層民眾的痛苦心聲,接續和發展了《詩經》和《漢樂府》所代表的民間詩歌傳統;其二,他的《琵琶行》和《長恨歌》是整個唐代文人敘事長詩的典範,此後也無人企及;其三,在詩論方面,他提出“根情、苗言、花聲、實義”(《 與元九書》) 的著名論點,內容與形式並重,具有一定的詩論史意義。
蘇軾,白居易,王安石,陸游哪一個不同
10樓:容若易安
除了白居易是唐朝的其他都是宋朝的。
嗯,我想起來了雖然說四個人都是進士,但陸游在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後,賜進士出身。其他都是考過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不清楚問題是問什麼,香山居士 白居易是唐朝。希望下列資訊可以幫到你。
蘇軾:蘇軾(2023年1月8日—2023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之一.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
嘉祐(宋仁宗年號,1056~1063)年間“進士”.其文汪洋恣肆,豪邁奔放,與韓愈並稱“韓潮蘇海”.其詩題材廣闊,清新雄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
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於洛陽,葬於香山.
王安石(2023年12月18日-2023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人稱半山居士.漢族江右民系.封舒國公,後又改封荊國公,宋徽宗時追封為舒王.
故世人又稱王荊公、舒王.王安石還是唐宋時期八大家之一.在文學上具有突出成就,歐陽修稱讚王安石:
“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臨川先生文集》等.
作品大都收集在《王臨川集》,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於《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陸游(北宋宣和七年十月十七-南宋嘉定二年十二月廿九,公元2023年11月13日-2023年1月26日),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詩人、詞人.陸游是現留詩作最多的詩人,其一生筆耕不輟,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與王安石、蘇軾、黃庭堅並稱“宋代四大詩人”,又與楊萬里、范成大、尤袤合稱“南宋四大家”.
《關山月》、《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書憤》、《示兒》、《遊山西村》、《臨安春雨初霽》、《冬夜讀書示子聿》等篇均為後世所傳誦.抒寫日常生活,也多有清新之作.亦工詞,楊慎謂其纖麗處似秦觀,雄慨處似蘇軾.
但有些詩詞流露出消極情緒.他初婚唐氏,在母親壓迫下離異,其痛苦之情傾吐在部分詩詞中,如《沈園》、《釵頭鳳》等,都很真摯動人.還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
蘇軾陸游簡介300字,蘇軾和陸游的簡介
蘇軾 1037年1月8日 1101年8月24日 字子瞻,又字和仲,號 東坡居士 世人稱其為 蘇東坡 漢族,眉州 今四川眉山,北宋時為眉山城 人,祖籍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 書畫家 詞人 詩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詞人代表。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
王維和陸游的簡介,陸游和王維是好朋友嗎?
王維 761 唐代詩人 畫家。字摩詰。祖籍太原祁 今山西祁縣 其父遷家蒲州 在今山西永濟 遂為蒲人。他官終尚書右丞,世稱 王右丞 王維青少年時期即富於文學才華。開元九年 721 中進士第,為大樂丞。因故謫濟州司倉參軍。後歸至長安。開元二十二年張九齡為中書令。王維被擢為右拾遺。其時作有 獻始興公 詩,...
求陸游的《釵頭鳳》的註釋,陸游和唐婉的《釵頭鳳》原文及賞析
詩詞讀的再多。沒道德也沒用。死榆木 會所有詩。他也是死榆木。不會理解別人的心。就是這樣。不是說你。只是。多讀些教人的書吧。但是要學習。而不是隻會說。不是說你。我發誓。陸游和唐婉的 釵頭鳳 原文及賞析 釵頭鳳 紅酥手 是南宋詩人 詞人陸游的詞作品。此詞描寫了詞人與原配唐氏 一說為唐婉 的愛情悲劇。全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