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篆和小篆都是中國文字,它們的區別僅僅在於一大一小嗎

時間 2021-08-15 09:39:51

1樓:是孟孟的嗎

區別不僅僅在字型一大一小。小篆相對於大篆來說,無論是從形體還是筆畫上都已經變得更加的簡潔了。小篆是在大篆的基礎上進行了修改而形成的。

小篆書寫起來也更加的簡便,看起來也相較於大篆來說更加的美觀。

大篆出現在西周後期,其字型由粗細不一的僵硬線條變的更為柔和了,但是還保留著象形文字的原型。在秦國時使用的就是大篆。著名的毛公鼎就是大篆的典型作品,至今仍舊完好的儲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在西周後期普遍使用的就是大篆字型。從廣義上來講,大篆指的是出現小篆之前的字型被稱為大篆。

小篆的出現是在秦朝,秦朝的丞相李斯將原本的大篆簡化,實行統一文字政策,這一文字的統一化直到隸書的出現才打破這個局面。小篆相較於大篆象形逐漸的消失了,在小篆中體現的越來越少了。秦始皇一統文字政策對於文字發展來說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篆者若鸞鳳奮翼,虯龍掉尾,或花萼相承,或枯葉敷暢,勁直如矢,宛曲若弓,鉛利精微,同乎神化。小篆者或縷纖盤屈,或懸針狀貌,鱗羽參差而互進,珪璧錯落以爭明,其勢飛騰,其形端嚴。”張懷瓘這一說法完美的體現了大篆與小篆的區別。

趙宦光在《論九體書》中也提出“大篆敦而圓,小篆柔而方”這樣的說法,在千年以前的古人也可以很好的觀察到大篆與小篆的區別。無論從哪方面來說,大篆與小篆的出現都推動了我國文字的發展。

2樓:夏末秋至

大篆和小篆都是中國文字,它們的區別僅僅在於一大一小嗎?大篆和小篆不僅僅只是大小的區別,而是統一文字前後的區別。

1、大篆的由來:

大篆,是古代漢字的一種字型,它著錄在《史籀》裡,也可以叫做籀文。大篆是在西周後期才出現的,它的書寫特點就是簡練生動,而且它的線條相對比較柔和,為漢字的構形奠定了基礎。篆字的含義就是提筆在竹帛上進行著作。

唐代初期也就是是現在的陝西寶鳴出土的石墩上的石鼓文被認定是大篆的真跡。

2、文字的統一:

秦始皇一統天下以後,就讓他的丞相李斯來負責統一文字的工作。結合各個國家的文字,在原來的大篆的基礎之上,把異體字都取消了,對文字進行了統一,也就是後來的小篆,也叫做秦篆。

3、小篆的作用:

小篆對漢字的發展起到了關鍵的轉折,也就意味著古代文字實現了統一,它的字型特點就是線條一致,而且下筆比較的勁健有力。在後來的西漢末年,小篆就被隸書所替代了,到現在都有許多的書法家都很喜歡隸書。

4、大篆和小篆的比較:

和大篆相比起來,小篆寫起來會更加的方便,而且它的書寫大小也一樣,並且更加的好看了,字型左右對稱,是篆書不同於其他字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大篆多是以象形字為主,屬於是因形立意。

3樓:丫頭可知我想你

大篆小篆雖然看起來是一大一小,但是代表的是兩種不同的文字文化,他們的區別肯定不是一大一小就能決定的。

小篆又名秦篆,為秦國宰相李斯所創。秦國滅六國,統一中國,其疆域比較大,文書日繁,甚感原有文字繁雜,不便應用,加之,原有秦、楚、齊、燕、趙、魏、韓七國,書不同文,寫法各異,亦亟待統一。乃命臣工創新體文字。

於是,丞相李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就大篆省改、簡化而成。

小篆又名玉筋篆,取其具有筆意遒健之意而成名。小篆較之大篆,筆畫均已簡略,而字數日增,這是應時代的要求所致。從古文到大篆,從大篆到小篆的文字變革,在中國文字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佔有重要地位。

大篆,是古代漢字字型的一種,因其著錄於字書《史籀》,故也稱籀文。

4樓:徐木槿

大篆和小篆都代表了中國漢字書寫文化,其除了字型的大小來區分外,在整體的寫法、字型、行筆等方面還是有很多的不同點的。

5樓:冷野格

我認為小篆和大篆這兩個字型是不一樣的文化。

6樓:不是很酷呀

表面看起來是一大一小,但其實文化含義所表達的不一樣。

7樓:應元槐

個人覺得不是的,他們是分別的兩種字,同時代表了不同時期的文化。

8樓:哈哈哈卿陳

肯定不是啊,小篆比大篆筆畫更加簡單

9樓:今天明天

他們的區別不在與一大一小,在於倆種字的文化程度不同。

10樓:魏佳敏

我覺得應該是兩種不同的字型吧,代表著不同的含義。

11樓:多喝水就覺得好

不是,它們根本就不是一個朝代,所以根本沒法比

12樓:你的喬碧蘿

代表的文化是不一樣的。所表達的也不是一樣的。

中國有多少種文字

13樓:歐哈納

中國文字包括多種文字,大致可分為漢字

類和少數民族文字兩大類。

漢字:漢字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當今世界上延續至今仍為全球華人廣泛使用的文字。分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行書、楷書8種。

少數民族文字: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系統多,有的少數民族使用多種文字,29個民族共使用54種文字。主要分為西夏文、彝文、東巴文、水書、藏文、蒙古文、女真文、滿文、維吾爾文等。

另外,還有女書和火星文

女書的使用者主要是漢族婦女,也有當地一些放棄瑤語只用漢語的平地瑤,是世界上唯一的女性專用文字,是漢語方言的音節文字。

火星文雖然是臺灣人發明的網路遊戲文字,也是中國文字的一種形態。

一、漢字型別

金文,在青銅器上鑄銘文的風氣,從商代後期開始流行,到西周達到高峰。先秦稱青銅為金,所以後人把古代銅器上的文字也叫做金文,由於鍾和鼎在周代各種有銘文的銅器裡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所以 也稱金文為「鐘鼎文」。

大篆,到了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範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

小篆,「篆」本是小篆、大篆的合稱,因為習慣上把籀文稱為大篆,故後人常把「篆文」專指小篆。小篆又稱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變而來的一種字型,產生於戰國後期的秦國,通行於秦代和西漢前期。

隸書,小篆雖然是較整齊的長方形,結構由均勻圓轉的線條組成,但是書寫起來相當不方便,且字形繁複,由於種種缺點,故在民間很快地出現了一種新字型,將小篆的端莊工整、圓轉彎曲的線條寫成帶方折的,這種字型據說當時在下層小官吏、工匠、奴隸中較為流行,所以稱為「隸書」。

草書,就是寫得草率、快速的字型。草書是輔助隸書的一種簡便字型,主要用於起草文稿和通訊,在草書形成的過程中,因為官府的佐、史經常需要使用起草文書,因而影響了草書的流傳。

行書,是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不像楷書那麼工整,也不像草書那麼奔放;如果楷書像人的坐,草書人的跑,那麼行書就是人的行走,因為行書比楷書隨便些,可以寫得快,又不像草書潦草的讓人看不懂,所以最受到人們的喜愛。

楷書,在字型結構方面,與隸書差不多,但楷書將隸書筆劃的寫法改變了,且由扁形的隸書改為基本上呈現方形的楷書,即所謂的「方塊字」。

二、少數民族文字

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系統很多,如彝文(象形字)、藏文、蒙古文、維吾爾文(採用阿拉伯文拼音字)等等。分為象形字型別、拼音字型別,拼音字型別又分為藏文型別、阿拉伯字母型別、羅馬字母型別。有的少數民族使用多種文字,29個民族在現代共使用54種文字。

比較關注的有這些:

西夏文,屬於象形字,創立於唐宋時期。

彝文,是四川、貴州、雲南等地的彝族群眾使用的文字,又叫“爨文”、“韙書”。

東巴文,是居於**東部及雲南省北部的少數民族納西族所使用的文字。東巴文源於納西族的宗教典籍兼百科全書的《東巴經》。由於這種文字由東巴(智者)所掌握,故稱東巴文。

水書,南方水族巫師使用的文字,原始水書文字見於洛陽市偃師二里頭夏墟出土的陶器。

以上是象形字型別,還有拼音字型別的:

藏文,藏族的藏文是一種拼音文字,創立於松贊干布時代,屬子音文字型,分子音字母、母音符號和標點符號3個部分。其中有30個子音字母,4個母音符號,以及5個反寫字母(用以拼外來語)。

蒙古文,是拼音文字。

女真文,為金代所創作,金亡時,已漸失其勢力。然建州諸衛致明之表文,則仍主用女真字,而附以漢文為對譯,此僅限於公文然也。至居常往來之書信、簿記等事,則多用蒙古文。

滿文,是拼音文字,多種。清代的滿文書籍多。

維吾爾文,採用阿拉伯文拼音字,後來又配合羅馬字母注音。

另外,還有一些民族採用其共同民族文字,如朝鮮族人、哈薩克族。

14樓:

一、中國文字史是中國文字長達數千年的發展和演變的歷史過程,依照發展的時間順序,基本可以分為先秦、秦、漢、唐時期文字、宋元時期、明清文字、中國近代文字和中國現代文字等。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在從上古至近代的悠久歲月中,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祖國的優越的文字文化。

二、建國初期,我國少數民族的文字使用情況十分複雜。當時已有民族文字的民族有:蒙古、藏、維吾爾、朝鮮、哈薩克、錫伯、傣、烏孜別克、柯爾克孜、塔塔爾、俄羅斯、彝、景頗、僳僳、拉祜等。

三、通用漢文的民族有:回、滿、畲。沒有文字的有34個民族:

壯、布依、侗、白、哈尼、瑤、黎、東鄉、塔吉克、土家、水、羌、高山、撒拉、土、保安、鄂倫春、鄂溫克、獨龍、怒、毛南、仫佬、仡佬、阿昌、德昂、赫哲、京、布朗、普米、門巴、珞巴、基諾等。

四、在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除回族、滿族已不使用自己民族的文字而直接使用漢字外,有29個民族有與自己的語言相一致的文字,有的民族使用一種以上的文字,如傣語使用4種文字,景頗族使用2種文字,所以29個民族共使用54種文字。列表如下:

1、蒙古族 傳統蒙文、託忒文

2、藏族 藏文

3、維吾爾族 維吾爾老文字、維吾爾新文字

4、苗族 老苗文、黔東苗文、湘西苗文、川黔滇苗文、滇東北苗文(後4種為新創)

5、彝族 爨文、規範彝文

6、壯族 方塊壯字、壯文(新創)

7、布依族 布依文(新創)

8、朝鮮族 朝鮮文

9、侗族 侗文(新創)

10、瑤族 門方言文字、勉方言文字

11、白族 老白文、白文(新創)

12、土家族 土家文(新創)

13、哈尼族 哈雅文、碧卡文(均為新創)

14、哈薩克族 哈薩克老文字、哈薩克新文字

15、傣族 老傣仂文、新傣仂文、老傣那文、新傣那文、傣繃文、金平、傣文

16、黎族 黎文(新創)

17、僳僳族 老僳僳文(大寫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格框式拼音文字、表音的音節文字)、新僳僳文

18、佤族 撒拉語、佤文(新創)

19、拉祜族 拉祜文

20、水族 水書

21、納西族 東巴文、哥巴文、瑪麗薩文、納西文(新創)

22、景頗族 景頗文、載瓦文(新創)

23、柯爾克孜族 柯爾克孜文

24、土族 土文(新創)

25、羌族 羌文(新創)

26、錫伯族 錫伯文

27、俄羅斯族 俄文

28、獨龍族 獨龍文(新創)

29、基諾族 基諾文(新創)

日本文字和中國文字有什麼聯絡

韋康寧 日本的文化,實是中國文化精華所演變之.秦時的徐福出海,實際是到了日本.日本至今仍不敢發掘天皇墓,就是怕挖出中國秦朝的人.三國時期,乙個叫王經的人,自稱鄭玄 帶著論語等著作去日本傳教.爾後的五胡亂華,大批工匠便東渡日本,使得還在繩文時代的日本文化有了進步.五胡亂華中我們失去的漢禮有很多在日本儲...

從古到今中國的文字的變化是什麼,中國文字由古到今的演變歷程,顯示出中華文明什麼特徵

keyqiang刀疤強 從商代甲骨文到今天的楷書,漢字的形體逐漸演變.這種演變可以分為兩大階段,就是古漢字階段和隸書楷書階段.前一階段起自商代終於秦代,字型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和小篆 後一階段其自漢代一直延續到現代,字型有隸書,草書,行書和楷書.兩個階段的分野是小篆到隸書的轉變.下面簡要介紹以下不同...

文字的演變過程,中國文字的演變過程

從商代甲骨文到今天的楷書,漢字的形體逐漸演變.這種演變可以分為兩大階段,就是古漢字階段和隸書楷書階段.前一階段起自商代終於秦代,字型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和小篆 後一階段其自漢代一直延續到現代,字型有隸書,草書,行書和楷書.兩個階段的分野是小篆到隸書的轉變.下面簡要介紹以下不同形體漢字的特點 1.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