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東湖,蓮花湖,湯遜湖,月湖,水果湖,北湖...
長江,漢水
我只曉得這多襖
2樓:匿名使用者
長江 南湖 東湖
武漢和武昌是一個地方嗎
3樓:
武昌是武漢市下轄的一個區,武漢的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鼎立的格局,被通稱為武漢三鎮。
截止2023年武漢區轄江岸、江漢、礄口、漢陽、武昌、青山、洪山、蔡 甸、江夏、黃陂、新洲、東西湖、漢南13個行政區及武漢經濟開發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武漢臨空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漢化學工業區和武漢新港等6個功能區。
4樓:灰色人生
不是,武昌是武漢的一部份。
武漢有三鎮(武昌、漢陽、漢口)的說法,這是約定俗成的說法,這是因為武漢有“兩江隔三岸”即長江和漢江把武漢分成三個板塊,其實武漢市城區有七個中心城區,即漢口的橋口、江岸、江漢,漢陽的漢陽,武昌的青山、洪山、武昌等,共七區。
5樓:沉甸甸
不是,武昌火車站修建於2023年,在中山路與紫陽路交匯處!武漢火車站正在修建,是除了武昌火車站和漢口火車站外的第三座火車站,位於青山區的楊春湖地區,預計明年竣工!
6樓:泥璇隱佳妍
長江和漢江把武漢分成武昌,漢口和漢陽.
武漢是這三個地方的簡稱所謂武漢:主要是由漢口,武昌,漢陽組成的!(呵呵,那麼漢口火車站當然就在武漢市啦)武漢火車站和武昌火車站不是一個站!
武漢以前主要是武昌火車站和漢口火車站,現在新做了個武漢火車站,也在武昌,目前主要營運武廣高鐵。武昌火車站在武昌,漢口火車站在漢口
7樓:中壽伍語芹
武漢火車站在青山區
武昌火車站在武昌區
兩個地方相隔二十公里吧!
8樓:小可愛
武漢和武昌就是同一個地方,武昌就是武漢下面所屬的一個區。
9樓:馮豔焦易綠
武昌是屬於武漢的,武漢火車站指的是高鐵站,就叫武漢站,在武漢青山區
10樓:六丹煙
武漢挺大的,以前分武昌市、漢陽市和漢口市,後來合為一個市叫武漢了,辛亥革命就暴發在武昌,所以叫武昌起義
11樓:劉伯溫哥哥
武漢有三鎮武昌是其中一鎮當然現在升級為縣級區了
12樓:
是啊,武漢分為武昌漢陽和漢口,又分為橋口、江岸、江漢,漢陽的漢陽,武昌的青山、洪山、武昌等,共七區
13樓:三天風度
簡而言之就是武漢由武昌,漢口和漢陽三大塊組成.
一般大學都聚集在武昌.
14樓:匿名使用者
武漢主要是武昌,漢口,漢陽三個主要城區
15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武昌是武漢市的一個區域,隸屬於武漢
16樓:
武昌是武漢的一部份。
武漢有三鎮(武昌、漢陽、漢口)的說法,這是約定俗成的說法,這是因為武漢有“兩江隔三岸”即長江和漢江把武漢分成三個板塊,其實武漢市城區有七個中心城區,即漢口的橋口、江岸、江漢,漢陽的漢陽,武昌的青山、洪山、武昌等,共七區
17樓:
武漢市與其它城市不一樣的是它的火車站與它的城市名不一樣,使許多外地朋友都要問這個問題。
在其它城市只有一個火車站時,武漢市就有二個火車站了:江北的漢口站和江南的武昌站。因為武漢本來就是由武昌、漢口、漢陽三個鎮合併而成,所以車站名就直接取了原來鎮的名,而沒有稱為武漢北站和武漢南站。
在從前省際及國際交流不多的情況下,這樣也沒有多大問題,但隨著交流的擴大,這確實給不太瞭解武漢的外地朋友很多的不便。
待將來高速鐵路修好後,新站名已定為武漢站,這個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
18樓:單純嘚噯
武昌是武漢市下轄的一個區
19樓:匿名使用者
武昌是漢口的一部分啊
江河湖海怎樣區分
20樓:煥煥
江的最初本義是指:長江,如同“河”是指黃河。江河的區別可從兩個角度來看:
① 地域上的區別(南“江”,北“河”)
比如中國南方的河流多稱為“江”,例如:長江、珠江、錢塘江、岷江、怒江、金沙江、瀾滄江、雅魯藏布江、灕江、麗江、九龍江等等。可見南方人一般習慣把河流稱之為“江”。
北方的河流人們多稱為“河”,例如:黃河、淮河、渭河、經河、洛河、汾河、青河、遼河、飲馬河、沁河、柴達木河、塔里木河等等。可見北方人習慣把河流稱之為“河”。
人們對江河名稱上的劃分割槽域和傳統南北劃分略有不同
**、四川、重慶、湖北、江西、浙江(含)以南多稱“江”,以北多稱“河”。這是南方北方對河流命名習慣上的區別。
② 規模上的區別(大“江”,小“河”)
雖然有地域的大致劃分,但凡事沒有絕對。人們在對河流命名時也會根據河流的大小規模來區別稱之為“江”或“河”。我們看看例外:
北方的嫩江、鴨綠江、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南方有象瀏陽河之類的河),這些河流在北方被稱為“江”;
而這些“江”的共同之處在於長度、流量、流域,規模上是較大的,所以除了地域對河流命名的習慣外,人們通常會把一些小的河流稱為“河”,而對於大一點的“河”人們習慣上稱之為“江”。
什麼是“海”?在現代人觀念裡,是指“大洋靠近陸地的部分”,但在古人的認識裡,類似於海的大湖也叫做“海”,“裡海”、“青海”、“洱海”之類稱名傳承至今。“海”是廣大的,因此,它又可以指稱具有“大”或“多”的意義特徵的事物:
可稱“連成大片的很多同類的事物”;
如“人海”、“火海”之“海”;可指“大的容量、口氣“,如“海碗”、“海量”、“誇下海口”之“海”。值得注意的是,“海”還可以表示“國外的“,如“海棠”、“海棗”之“海”。與此相應,“海內”指中國之內,“海外”指中國境外,“海關”則是設在國境上的國家行政監督機關。
顯然,“海”的這種用法表明,人們似乎把“海”看成了中國與外國的分界線。這種奇特的認識是如何形成的呢?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不能不瀏覽一下“海”的歷史。
“海”曾經是方向的代名詞,古書中有“四海猶四方”的說法。這表明,在古人心目中,海是天下的盡頭,所以可成為方向的名稱。古人之所以會形成這種空間概念,答案可以從古人對於“海”字的聲訓中求得:
“梅者,晦也。
“"海者,晦暗無知也。”古人聲訓,意在揭示詞語的得名因由。所以以“晦”釋“海”,實際表明了這樣一種歷史事實:
由於缺乏航海能力,先民面對茫無際涯的大海,唯有望洋興嘆而不得知其詳,更不瞭解大海之外另有新大陸,所以便將它視為天下的盡頭了。
華夏先民以為自己所居的黃河流域中原一帶為天下的中心,故稱自己的國家為中國。而中國四周的異族則被認為處於大地周邊,因為他們近於海,所以也被稱之為“海”,古書中有“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的說法。
這樣一來,“海”就很自然成了“中國”的界限;“海內”、“海外”等一系列詞語,實際上都是古人透過其有色眼鏡來看“海”的觀感表述。
什麼是湖?
陸地上窪地積水形成的、水域比較寬廣、換流緩慢的水體。在地殼構造運動、冰川作用、河流衝淤等地質作用下,地表形成許多凹地,積水成湖。
露天採礦場凹地積水和攔河築壩形成的水庫也屬湖泊之列,稱人工湖。湖泊因其換流異常緩慢而不同於河流,又因與大洋不發生直接聯絡而不同於海。在流域自然地理條件影響下,湖泊的湖盆、湖水和水中物質相互作用,相互制約,使湖泊不斷演變。
湖泊稱呼不一,多用方言稱謂。中國習慣用的陂、澤、池、海、泡、蕩、澱、泊、錯和諾爾等都是湖泊之別稱。
擴充套件資料
河(river)是一種自然形成的水道。一種水體形式。我們說的溪,江,川,水,河等都可以視為接收徑流而形成的水道。根據使用的場合而有不同的詞語選擇。
河流中的水通常是淡水,可能從冰川,較高的地勢發源,流向較低地勢的海,洋,湖,地下縫隙,或者另一條水道。或者因為中途水流入量比蒸發量小或者沒有遇到其他水體而乾涸殆盡。
介紹黃河,中國古代也稱河,發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青海省巴顏喀拉山脈,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最後于山東省東營墾利縣注入渤海。幹流河道全長5464公里,僅次於長江,為中國第二長河。黃河還是世界第五長河。
黃河從源頭到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河口鎮為上游,河長3472公里;河口鎮至河南鄭州桃花峪間為中游,河長1206公里;桃花峪以下為下游,河長786公里。
(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有多種說法,這裡採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劃分方案)黃河橫貫中國東西,流域東西長1900公里,南北寬1100公里,總面積達752443平方公里。
黃河多年平均流量1774.5立方米/秒,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580億立方米,流域平均年徑流深77毫米,流域人均水量593立方米,耕地畝均水量324立方米。
黃河中游河段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黃河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輸沙量達39.1億噸(202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2023年)。
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
"河"字在秦漢以前基本上是黃河的專稱,而河流稱為"川"或者"水"(但也有例外,如《山海經》曰:"崑崙山,縱廣萬里,高萬一千里,去蒿山五萬裡,有青河、白河、赤河、黑河環其墟。")先秦的文獻中找不到黃河一詞,成書於漢武帝徵和年間的《史記》全篇也不見黃河的說法。
據學者李鄂榮考證,黃河一詞最早見於東漢班固《漢書·地理志》中"常山郡·元氏縣"的釋文裡。黃河的"黃"字用來描述河水的渾濁,這在古書中也早有記載:戰國時期的《左傳·襄公八年》鄭國的子駟引《逸周詩》說"俟河之清,人壽幾何!
";《爾雅·釋水》記有"河出崑崙,色白,所渠並千七百一川,色黃。"
黃河上源的星宿海由扎陵湖、鄂陵湖等數量眾多的水泊和海子組成,在陽光照耀下星宿海的無數湖沼光彩奪目,如同孔雀開屏,十分美麗壯觀,因而當地的藏族居民把這一段黃河稱作"瑪曲"(rma chu),即"孔雀河"的意思。甘肅省"瑪曲"縣即以此河段命名。
源頭黃河發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脈,歷史上人們對黃河源頭的認識有一個過程。
《尚書·禹貢》曾有"導河積石,至於龍門"的記載,"積石"在現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附近的阿尼瑪卿山,離黃河源頭還有距離。
《山海經》、《爾雅》有河出崑崙的記載。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後,有黃河發源于于闐,東流至鹽澤,再潛行地下,南出為河源的說法(見於《史記·大宛列傳》)。這些說法都不確切,但卻延續到隋唐。
隋唐以後人們逐漸對黃河河源建立了正確的認識。隋煬帝大業五年(609年)滅吐谷渾後置河源郡,即現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區,表明人們已知黃河發源於此。
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為平定吐谷渾叛亂,將領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曾率領人馬到達星宿海一帶,《新唐書》載他們"次星宿川,達柏海上,望積石山,覽觀河源"。唐宋以來,長期將星宿海稱為黃河源頭。
至元代人們開始對對黃河河源進行實地考察。元至元十七年(2023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都實等人勘察黃河河源,對星宿海一帶作了詳細考察。2023年潘昂霄根據都實的調查寫成《河源志》一書,明確指出黃河發源於星宿海西南百餘里處,該處有"水從地湧出如井,其井百餘"。
清康熙帝四十三年(2023年)康熙帝命拉錫、舒蘭探黃河河源。他們到達星宿海,發現星宿海上源還有三條河流,但並未追至源頭。
拉錫、舒蘭歸京後繪有《河源圖》,舒蘭還寫有《河源記》。康熙帝末年組織全國性的地形測量,康熙帝五十六年(2023年)派喇嘛楚兒沁藏布、蘭木佔巴及理藩院主事勝住等人前往河源地區進行測量,此行"逾河源,涉萬里",回京後將測量結果繪入《皇輿全覽圖》。此次測繪把星宿海以上的河源也勘查和繪製出來。
清乾隆帝四十七年(2023年)乾隆帝命門侍衛阿彌達"恭祭河源"。阿彌達到達星宿海以西300裡處,對星宿海上源三條河流進行了實地勘查,認定星宿海西南的阿勒斯坦郭勒河(即今卡日曲)為黃河上源。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西方探險者和地理學家深入青藏高原進行考察活動,他們也曾到達河源地區蒐集自然、人文資料,如印度人阿喀,法國人竇脫勒、敖倫,**人普爾熱瓦爾斯基、士納可、科茲洛夫,德國人費士勒、臺裴爾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黃河源頭進行了多次考察。
2023年,由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在項立志、董在華率領下,對黃河河源進行了數月勘查。河源勘查隊認定約古宗列曲為黃河正源,雅合拉達合澤山是它的源頭,鄂陵湖在上,扎陵湖在下。這一結果與前人考察結果不相吻合,在學術界引起爭論,但黃河發源於約古宗列曲的說法廣為流傳。
2023年,青海省邀請**和地方有關科研專業人員,再次對黃河源頭和扎陵、鄂陵兩湖進行實地勘查,確認卡日曲為黃河正源,扎陵湖在上,鄂陵湖在下。2023年-2023年,學者楊聯康徒步考察了黃河全程。
他認為黃河最遠源流是始於巴顏喀拉山山脊的拉郎情曲,它長於約古宗列曲30.5公里,長於卡日曲11.9公里。
2023年,黃河水利委員會根據歷史傳統和各家意見,確認瑪曲為黃河正源,並在約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瑪曲曲果樹立了黃河源標誌。
星宿海上源的三條支流分別是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扎曲居於最北部,發源於查哈西拉山,河長70公里,河道窄,支流少,水量有限,一年中大部分時間斷流。
約古宗列曲位於星宿海西,在三條上源中居中,發源於約古列宗盆地西南隅,海拔4750米,水量甚小,為寬1.0-1.5米,深0.1-0.2米的小溪。
武漢有甚麼好吃,武漢有什麼好吃的?
煲仔飯 大集綠豆包子 二七路的牛肉麵粉 歸元寺附近的石頭餅 紅燒蹄 烤麵包 糧道街的漢堡包 南京包子 武漢昌橋頭的長江鮮魚 青椒拌皮蛋 武大門口的白吉饃夾臘汁肉 鮮湯 鴨子鍋仔 水貨 味碟 涼拌脆皮魚 牛肉鍋貼餃 五香芝麻蔥油餅 蔥香軟餅 水貨 湯包 豆皮 鮮肉雞汁煎包 煲仔 牛骨頭 家族火鍋 衝浪...
武漢光谷有什麼好吃的,武漢光谷這裡有什麼比較好玩好吃的
光谷街3號大洋百貨dq 光谷國際廣場棒約翰比薩 光谷書城四季戀餐廳 武昌珞喻路618號海底撈平價小海鮮 喻家北路特1號九大碗 華美達光谷大酒店旋 助餐廳 光谷步行街倉橋家日本料理 武漢小吃十二絕 漢皇風光最繁華,廿裡囂塵百萬家 不是文人才筆大,焉能寫盡各生涯 芝麻饊子叫淒涼,黃口鳴鑼賣小糖 麻雀頭酥...
去武漢有什麼必吃的東西嗎,武漢有什麼好吃的?
長魚正雅 熱乾麵。熱乾麵可以說是武漢的招牌。無論哪個每個早餐飯點,幾乎都必備熱乾麵,它的味道十分爽口。筋韌的麵條,搭配上醇香的芝麻醬,在碗裡攪拌均勻,麵條幹而不硬,香氣撲鼻。2.生煎包。相對於其他地方的生煎包,武漢的煎包是沒有肉湯的。在武漢吃煎包,必須倒上這裡特製的醬料,吃時蘸一些在煎包上,一口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