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菩薩蠻》的背景是什麼,溫庭筠的《菩薩蠻》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時間 2021-08-30 09:09:54

1樓:神劍爛遲

溫庭筠其人】 溫庭筠 (約801—866),唐代詩人、詞人。原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屬山西)人。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後裔。

《新唐書》與《舊唐書》均有傳。年輕時才思敏捷。晚唐考試律賦,八韻一篇。

據說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韻,八叉八韻即告完稿,時人亦稱為“溫八叉”、“溫八吟”。詩與李商隱齊名,並稱“溫李”。詞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

詩詞工於體物,設色麗,有聲調色彩之美。弔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氣韻清新,猶存風骨。多寫女子閨情,風格濃豔精巧,清新明快。

詩詞兼工,是花間詞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稱為花間鼻祖。 溫庭筠位仕途不得意,官止國子助教。這裡講兩則故事,即可見一斑。

在封建時代,一個讀書人即使有最好的文才,若接連不斷地得罪上級,那他青雲直上的希冀恐怕就會被無聲無息地取消了。而溫庭筠正是這樣一個人。 一次唐宣宗微服出行,在一個旅館裡湊巧遇上了溫,但他倆當時互不認識;溫庭筠比較傲慢,而且還帶有戲謔的口吻問宣宗:

“您不就是當司馬、長史之類的官嗎?”在得到否認後,溫又繼續問詢:“那麼,您莫非就是那些縣尉、主簿之類的官吧?

”對溫所涉及的一眾小官,宣宗只得說道:“皆非也!”回宮後,宣宗心裡實在覺得不痛快,遂命令宰相把溫貶到了方城當縣尉去了。

一次唐宣宗命宰相令狐綯寫些漂亮的《菩薩蠻》詞讓宮女演唱。但文墨有限的名宦之子令狐綯自知自己寫不出好詞來,便託付給當時作詩作詞頗有名氣的溫庭筠代辦,寫好後呈報給皇帝,受到了皇帝的讚賞。本來令狐綯吩咐過溫不要把這代作詞的實情“捅”出去,結果還是被捅了出去。

這樣一來,覺得老臉無處擱的令狐綯不覺大怒,從而疏遠了溫,使溫在令當權時受盡磨折。 但溫畢竟是很有才華的,後來狐令綯仍向溫諮詢一些事情。誰知溫又慢條斯理地拿令狐開玩笑說,大人所要解決的問題在《華南經》裡便可找到;要知道,它並不是什麼冷僻的書嘛,所以相公在治理國家大事之餘,也不妨多看看些書。

這話更是惹惱了令狐綯,從而他就不再理會溫了。後來,溫在詩裡就寫有“因知此恨人多積,悔讀《南華》第二篇”的句子,用來表明他自己的深沉慨嘆,但於事卻無補了。 鹹通四年(863年),溫庭筠因窮迫乞於揚子院,醉而犯夜,竟被巡邏的兵丁打耳光,連牙齒也打折了。

他將此訴於令狐綯,令狐綯並未處置無禮之兵丁。兵丁極言溫庭筠狹邪醜跡。因此有關溫庭筠品行極壞的話傳了到京師。

63歲老翁,被打折了牙齒,並且落了更壞的名聲,溫庭筠只好親自到長安,致書公卿間,申說原委,為己雪冤。隨後即居於京師,於六十六歲(866年)卒。 溫庭筠在朝廷不得志,自然整日悶悶不樂,所以他在寫作那首《菩薩蠻》時,自然抒發心中的鬱悶。

附:溫庭筠《菩薩蠻》 原詞: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 新貼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鑑賞:菩薩蠻】 溫庭筠的《菩薩蠻》收在《花間集》的共十四首,這是其第一首。本詞寫一個獨處閨中的婦女,從起床而梳妝以至穿衣一系列的動態,從中體現出她的處境及心情。

首二句為主人公初起床的情態。以特寫的手法,突出主人公的形象,次句為主體,首句為襯景。“小山”為床榻圍屏上的畫景,“金”為塗在屏山上的顏色。

“明滅”為日光透過窗紗照射屏山陰陽顯晦之狀。“鬢雲”為鬢邊下垂的黑髮,曲捲而輕揚,狀如雲朵,故常以雲形容之。欲度”從雲常流動設想,描繪出鬢髮輕揚之狀。

“香腮雪”形容主人公襯映鬢髮的臉頰之膩白。整句凸出一副嬌慵的女性面貌,因“鬢雲欲度”正是鬢髮散亂未整之狀,句中也隱含呆坐懶起的時間過程。這第二句在讀者眼前展示出這樣一個鏡頭:

在小山重疊金色明滅的畫屏圍繞著的繡榻上,一位**剛剛坐起,她散亂的鬢髮,似流雲樣將要度過她雪白香豔的臉腮。

三、四兩句開始寫她下床後的活動。“懶起”二字透露出主人公的情緒,下句“遲”字與之相應,是瞭解整首詞意的關鍵。“懶起”即懶懶地起來。

一“懶”一“遲”,極見其無情無緒之神情,與“梳洗罷,獨倚望江樓”(《望江南》)之因有所希冀而行動緊急,表情迥異。“弄妝”謂妝扮時頻繁反覆做弄。“遲”字總承“弄妝”與“梳洗”諸事。

在這二句中,主人公嬌慵之狀宛然可見。 下闋寫其人之繼續活動。“照花”二句寫其對鏡簪花,於客觀地描寫人物活動中,暗寓其人對鏡時自賞自憐之意。

自賞:人面如花;自憐:盛年獨處。

此“花”當為插於髮髻之飾物,非喻人面,從次句之花面並提可知。前後鏡對照,腦後髮髻簪插之花映於前鏡,乃與鏡中人面交相輝映,其人之容色光麗可想。最後二句寫梳妝後穿著衣服,不寫其動作,但點出主人公眼中的衣上彩繪--金線繡的一雙雙的鷓鴣鳥。

試想她滿懷心事,懶洋洋地勉自梳妝罷,剛要著衣時,而入眼的乃是“雙雙金鷓鴣”,則其情當如何難堪! 本詞寫法上有其特點,其一是作者只是在生活的片段過程中,選取最具有特點的動態或物象,略加勾畫,省去彼此間的表面聯絡,如首句僅寫床周屏風的景色,而略去這景色所依附的屏和榻。次句只是突現出一個睡起的女子面貌,其他一切事物都隱藏在可感觸的曖昧之中,兩句合看,即可依據已勾勒出的形象加以想象補充,構成一幅完整的“晨閨”圖畫。

其次是表情隱蔽,作者只是對人物動態及有關景物作客觀描繪,但於其中微露或暗示人情,給讀者盡多的想象體會餘地。至於辭藻濃麗,更是溫詞的普遍現象。因此種種,常使讀者感到晦澀,然如細心玩索,得其藝術匠心所在,當更覺情味豐腴。

參考文獻:阿袁《唐詩故事》;江蘇古籍出版社《唐宋詞鑑賞辭典》

滿意請採納

溫庭筠的《菩薩蠻》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溫庭筠 (約801—866),唐代詩人、詞人。原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屬山西)人。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後裔。

《新唐書》與《舊唐書》均有傳。年輕時才思敏捷。晚唐考試律賦,八韻一篇。

據說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韻,八叉八韻即告完稿,時人亦稱為“溫八叉”、“溫八吟”。詩與李商隱齊名,並稱“溫李”。詞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

詩詞工於體物,設色麗,有聲調色彩之美。弔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氣韻清新,猶存風骨。多寫女子閨情,風格濃豔精巧,清新明快。

詩詞兼工,是花間詞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稱為花間鼻祖。

溫庭筠位仕途不得意,官止國子助教。這裡講兩則故事,即可見一斑。

在封建時代,一個讀書人即使有最好的文才,若接連不斷地得罪上級,那他青雲直上的希冀恐怕就會被無聲無息地取消了。而溫庭筠正是這樣一個人。

一次唐宣宗微服出行,在一個旅館裡湊巧遇上了溫,但他倆當時互不認識;溫庭筠比較傲慢,而且還帶有戲謔的口吻問宣宗:“您不就是當司馬、長史之類的官嗎?”在得到否認後,溫又繼續問詢:

“那麼,您莫非就是那些縣尉、主簿之類的官吧?”對溫所涉及的一眾小官,宣宗只得說道:“皆非也!

”回宮後,宣宗心裡實在覺得不痛快,遂命令宰相把溫貶到了方城當縣尉去了。

一次唐宣宗命宰相令狐綯寫些漂亮的《菩薩蠻》詞讓宮女演唱。但文墨有限的名宦之子令狐綯自知自己寫不出好詞來,便託付給當時作詩作詞頗有名氣的溫庭筠代辦,寫好後呈報給皇帝,受到了皇帝的讚賞。本來令狐綯吩咐過溫不要把這代作詞的實情“捅”出去,結果還是被捅了出去。

這樣一來,覺得老臉無處擱的令狐綯不覺大怒,從而疏遠了溫,使溫在令當權時受盡磨折。

但溫畢竟是很有才華的,後來狐令綯仍向溫諮詢一些事情。誰知溫又慢條斯理地拿令狐開玩笑說,大人所要解決的問題在《華南經》裡便可找到;要知道,它並不是什麼冷僻的書嘛,所以相公在治理國家大事之餘,也不妨多看看些書。這話更是惹惱了令狐綯,從而他就不再理會溫了。

後來,溫在詩裡就寫有“因知此恨人多積,悔讀《南華》第二篇”的句子,用來表明他自己的深沉慨嘆,但於事卻無補了。

鹹通四年(863年),溫庭筠因窮迫乞於揚子院,醉而犯夜,竟被巡邏的兵丁打耳光,連牙齒也打折了。他將此訴於令狐綯,令狐綯並未處置無禮之兵丁。兵丁極言溫庭筠狹邪醜跡。

因此有關溫庭筠品行極壞的話傳了到京師。63歲老翁,被打折了牙齒,並且落了更壞的名聲,溫庭筠只好親自到長安,致書公卿間,申說原委,為己雪冤。隨後即居於京師,於六十六歲(866年)卒。

溫庭筠在朝廷不得志,自然整日悶悶不樂,所以他在寫作那首《菩薩蠻》時,自然抒發心中的鬱悶。

附:溫庭筠《菩薩蠻》 原詞: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

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

新貼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鑑賞:菩薩蠻】

溫庭筠的《菩薩蠻》收在《花間集》的共十四首,這是其第一首。本詞寫一個獨處閨中的婦女,從起床而梳妝以至穿衣一系列的動態,從中體現出她的處境及心情。首二句為主人公初起床的情態。

以特寫的手法,突出主人公的形象,次句為主體,首句為襯景。“小山”為床榻圍屏上的畫景,“金”為塗在屏山上的顏色。“明滅”為日光透過窗紗照射屏山陰陽顯晦之狀。

“鬢雲”為鬢邊下垂的黑髮,曲捲而輕揚,狀如雲朵,故常以雲形容之。欲度”從雲常流動設想,描繪出鬢髮輕揚之狀。“香腮雪”形容主人公襯映鬢髮的臉頰之膩白。

整句凸出一副嬌慵的女性面貌,因“鬢雲欲度”正是鬢髮散亂未整之狀,句中也隱含呆坐懶起的時間過程。這第二句在讀者眼前展示出這樣一個鏡頭:在小山重疊金色明滅的畫屏圍繞著的繡榻上,一位**剛剛坐起,她散亂的鬢髮,似流雲樣將要度過她雪白香豔的臉腮。

三、四兩句開始寫她下床後的活動。“懶起”二字透露出主人公的情緒,下句“遲”字與之相應,是瞭解整首詞意的關鍵。“懶起”即懶懶地起來。

一“懶”一“遲”,極見其無情無緒之神情,與“梳洗罷,獨倚望江樓”(《望江南》)之因有所希冀而行動緊急,表情迥異。“弄妝”謂妝扮時頻繁反覆做弄。“遲”字總承“弄妝”與“梳洗”諸事。

在這二句中,主人公嬌慵之狀宛然可見。

下闋寫其人之繼續活動。“照花”二句寫其對鏡簪花,於客觀地描寫人物活動中,暗寓其人對鏡時自賞自憐之意。自賞:

人面如花;自憐:盛年獨處。此“花”當為插於髮髻之飾物,非喻人面,從次句之花面並提可知。

前後鏡對照,腦後髮髻簪插之花映於前鏡,乃與鏡中人面交相輝映,其人之容色光麗可想。最後二句寫梳妝後穿著衣服,不寫其動作,但點出主人公眼中的衣上彩繪--金線繡的一雙雙的鷓鴣鳥。試想她滿懷心事,懶洋洋地勉自梳妝罷,剛要著衣時,而入眼的乃是“雙雙金鷓鴣”,則其情當如何難堪!

本詞寫法上有其特點,其一是作者只是在生活的片段過程中,選取最具有特點的動態或物象,略加勾畫,省去彼此間的表面聯絡,如首句僅寫床周屏風的景色,而略去這景色所依附的屏和榻。次句只是突現出一個睡起的女子面貌,其他一切事物都隱藏在可感觸的曖昧之中,兩句合看,即可依據已勾勒出的形象加以想象補充,構成一幅完整的“晨閨”圖畫。其次是表情隱蔽,作者只是對人物動態及有關景物作客觀描繪,但於其中微露或暗示人情,給讀者盡多的想象體會餘地。

至於辭藻濃麗,更是溫詞的普遍現象。因此種種,常使讀者感到晦澀,然如細心玩索,得其藝術匠心所在,當更覺情味豐腴。

參考文獻:阿袁《唐詩故事》;江蘇古籍出版社《唐宋詞鑑賞辭典》

唐詞 溫庭筠《菩薩蠻》的解說,溫庭筠的菩薩蠻解析

唉塵 這是我自己的解讀但我所學膚淺還請不要見怪。溫是一名婉約派的詞人,他寫的大多是一些女子閨情等一些像我們現在說的感情詞一樣。這首也不例外這是一首閨中婦人思夫的詞。起首以明月照梨花來起這是一般的詞或詩的起首,突出的婦人在月亮下面看梨花是一副畫,第二句很好懂了說他的丈夫和他遠隔萬里。第三句是指衣服這要...

溫庭筠是什麼時期的人,溫庭筠的《菩薩蠻》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溫庭筠 約812 866 晚唐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 今山西祁縣 人。唐宰相溫彥博之裔孫。溫彥博,我國古代著名詞人,兩 唐書 有傳。溫庭筠雖為幷州人,但他同白居易 柳宗元等名詩人一樣,一生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外地度過的。據考,溫庭筠幼時已隨家客遊江淮,後定居於雩縣 今陝西戶縣 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

溫庭筠的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中運用了什麼出色的手法

漫閱科技 如 懶 遲 二字,表現出她嬌慵悵惘的情態,暗示她寂寞無聊的處境,最後以鷓鴣成雙反襯空閨獨守。全詞設色濃烈,語言華美,抒發的情感卻是孤寂悽清,所謂 無限傷心,溢於言表 菩薩蠻 小山重疊金明滅 溫庭筠 的詳盡的賞析。 路上的期盼 賞析 這首 菩薩蠻 詞以精緻的構思,精美的語言,寫閨中思婦獨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