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虞世南的寫作年份是什麼,虞世南《蟬》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簡短點 5

時間 2021-08-30 10:20:04

1樓:匿名使用者

《虞世南·蟬》是在李世民即位後寫的。即寫作年份是626年—638年間。

寫作背景/《虞世南·蟬》

虞世南(公元558—638),字伯施,越州餘姚(浙江餘姚)人,初唐的重臣,也是著名書法家。兄長虞世基。

楊廣在江南時,與兄長虞世基一起投奔,被賞識重用。虞世南勤奮好學,沉靜寡言,從不趨言附勢,貪財好利,這一點與虞世基截然相反。後來楊廣的部下宇文化及殺了楊廣後,立即派人去殺佞臣虞世基,虞世南求情,不許,又想頂替哥哥,還是不行,最後,一家人只剩下虞世南,其餘全部斃命。

後來竇建德打敗宇文化及,召虞世南做黃門侍郎。再後來李世民又打敗竇建德,召虞世南為秦府參軍,位置與房玄齡幾乎平起平坐。李世民奪位李淵後,虞世南任弘文館學士,成為重臣,但從不傲慢,踏實勤奮,使得李世民對其稱讚有加。

深得賞識。

一天,李世民起了雅興,邀請弘文館學士們共賞海池景色,談詩論畫。景色如畫,李世民開口:“要國富民強,君主必須有自知之明,臣子必須舍死力諫,決不能做楊廣、虞世基那樣的亡國君臣。

”眾人急忙附和,只有虞世南默默不語。當著虞世南的面說這話,李世民感覺不妥,立即解釋:“世南是世南,世基是世基,不可同日而語啊。

說起來,楊廣還是我表哥呢,很正常嘛。”這下,虞世南的臉色緩和了一些。

李世民立刻轉移話題,向大家介紹了昨晚寫的一首詩,李世民謙虛道:“請大家提點意見。”褚亮(褚遂良父)首先站起來:

“對仗工整,用典恰當”李世民擺了擺手,和藹著繼續謙虛,“多說點不足吧。”這時大家卻都不敢說話,見氣氛有點尷尬,李世民笑了笑:“眾位愛卿有什麼新作嗎?

說出來供大家欣賞。”說這話時,李世民的眼神一直盯著虞世南。虞世南起身,向太宗施禮:

“今年秋天,臣做了一首《蟬》,在此獻醜。”“請。”太宗陡然起興。

於是,虞世南吟道:“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好!好!愛卿潔身自好,自然名聲遠播,乃我朝之大幸矣”,李世民對虞世南連連稱讚。

然而在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中,鄭燮認為他"平生書不再讀,迄無佳文",作為反面論證,這點有待考察。

2樓:匿名使用者

虞世南(公元558—638),字伯施,越州餘姚(浙江餘姚)人,初唐的重臣,也是著名書法家。

蟬應該作於公元626年7月李世民登基以後

虞世南《蟬》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簡短點 5

3樓:請叫我郭少

託物寓意

虞世南的哥哥叫虞世基,楊廣在江南時,虞世南與哥哥虞世基一起投奔他,哥哥虞世基被賞識重用。 虞世南勤奮好學,沉靜寡言,不趨言附勢,貪財好利,這一點與虞世基截然相反。

用蟬來比喻自己,品格高潔,並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如權勢地位、有力者的幫助等,自能聲名遠揚。

4樓:匿名使用者

託物言志,因為他的哥哥虞世基是壞人,他用這首詩表達自己品節高尚,跟哥哥不一樣

唐代詩人 虞世南的《蟬》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虞世南<<蟬>>寫作背景

5樓:你猜

虞世南 《蟬》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1、首先要了解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及詩人生平。

虞世南,是越州餘姚人。因他過繼給他的叔父——南朝陳中書侍郎虞寄為後,所以字為伯施。他生性沉靜,清心寡慾,和他的哥哥世基一起在吳郡顧野王門下學習十多年,終日專心學問,從不懈怠,甚至十多天不洗臉不梳頭。

他的文章委婉多彩,他很崇拜僕射徐陵的文章,徐陵也說虞世南的文風頗象自己,因此虞世南得以文章著名。陳朝天嘉年間,他的父親虞荔逝世,虞世南由於過分悲傷,損害了身體,幾乎堅持不住。陳文帝敬重虞荔的品德高尚,又瞭解到他的兩個兒子都很博學,派人到他家裡看護,召任虞世南為建安王的法曹參軍。

當時虞寄被陳寶應劫持,虞世南雖然為父親服喪已滿期,仍然粗衣粗飯;虞寄回來以後,才換去粗布衣服,開始吃肉食。至德初年,升為西陽王友。陳朝滅亡,和哥哥世基在隋朝任職。

世基的文章清勁,超過了世南,但不如世南學問淵博,二人在當時都有很高的聲望,人們將他兄弟二人比作晉朝的陸機、陸雲兄弟。在隋煬帝楊廣作晉王的時候,和秦王楊俊遞相任用他。大業年間,虞世南官至祕書郎隋煬帝雖然喜歡他有才能,但對他剛正的性格很頭痛,所以並不怎麼重用他,七品官當了十年也得不到升遷。

虞世基機敏而善於巧言花語,隋煬帝很喜歡他,於是一天天尊貴起來,妻妾的穿戴和王公貴族一樣,虞世南家裡卻很貧困,但他一點也不改變自己的節操。宇文化及殺死隋煬帝,又將殺虞世基,虞世南抱住隋煬帝,請求代他而死,宇文化及不允許,隋煬帝被殺,虞世南悲痛過分,瘦得只剩下一把骨頭。他隨宇文化及來到聊城,被竇建德俘獲,任他為黃門侍郎。

秦王季世民消滅了竇建德,任他為王府參軍,轉為記室,又升任太子中舍人。秦王李世民即皇帝位封他為員外散騎侍郎、弘文館學士。當時虞世南已年老體衰,多次請求退休,皇帝不允許,並升任他為太子右庶子,虞世南堅持不就任,改為祕書監,封爵為永興縣子。

虞世南長相儒雅溫順,從外表來看,似乎連身上的衣服也抱不動,但意志堅強,議論政事堅持正確意見。太宗李世民曾說:“我和虞世南討論古今史事,他說了一句不合適的話,就因此而無限悔恨,他的態度竟是這樣誠懇!

”貞觀八年,虞世南進封永興縣公。當時隴右一帶發生山崩**,大蛇不斷出現,山東和江淮一帶大水成災,太宗為此憂慮,問虞世南該怎麼辦,虞世南回答說:“春秋時代,梁山發生山崩,晉侯把伯宗召來,問他該怎麼辦。

伯宗說:‘山河是國家的象徵,所以發生山崩河枯這樣的災異,君主應該放棄一切排場,換盛緊為素服,乘素帷車,撤去鼓樂,離開宮殿,另居別室,以禮祭祀山川’。梁山,是晉國的象徵,晉侯按著伯宗的話去做,因此沒有造成災害。

漢文帝元年,齊地楚地的二十九座山峰同日發生山崩,大水從地下誦出,漢文帝下令,各郡國不要來貢獻,給天下人以恩惠,因此四方穩定,也沒有造成災害。後漢靈帝時,青蛇出現在皇帝的寶座旁邊;晉惠帝時,在齊地出現三百步長的大蛇,經過街市,進入宗廟。蛇本來應在野外草叢中,卻進入街市,因此人們認為是怪異之事。

現在蛇出現在山嶺沼澤,這正是它生活的地方........... 2、對詩的內容進行理解賞析。 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詠物詩,詠物中尤多寄託,具有濃郁的象徵性。

句句寫的是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而句句又暗示著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釋,詠物的深層意義是詠人。關鍵要把握住蟬的某些別有意味的具體特徵,從中找出藝術上的契合點。垂緌,是古代官帽打結下垂的帶子,也指蟬的下巴上與帽帶相似的細嘴。

蟬用細嘴吮吸清露,由於語義雙關,暗示著冠纓**要戒絕腐敗,追求清廉。蟬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與那些在腐草爛泥中打滾的蟲類自然不同,因此它的聲音能夠流麗響亮。詩的最後評點道,這完全是由於蟬能夠“居高聲自遠”,而不是由於憑藉秋風一類外力所致。

這些詩句的弦外之音,它們所隱喻的深層意義無非是說,做官做人應該立身高處,德行高潔,才能說話響亮,聲名遠播。這種居高致遠完全來自人格美的力量,絕非依憑見風使舵,或者什麼權勢、關節和捧場所能得到的。實際上,詠蟬包含著虞世南的夫子自道。

他作為唐貞觀年間畫像懸掛在凌煙閣的二十四勳臣之一,名聲在於博學多能,高潔耿介,與唐太宗談論歷代帝王為政得失,能夠直言善諫,為貞觀之治作出獨特貢獻。為此,唐太宗稱他有“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並讚歎:“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憂不理!

”從他不是以鯤鵬鷹虎,而是以一隻不甚起眼的蟬來自況,也可見其老成謹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譯文 我喝的是清冽的露水 悅耳的叫聲自梧桐林向外遠播 聲音傳的遠是因為我站的高 並不是藉助了的秋風 作者簡介:虞世南, 唐代詩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字伯施,餘姚人。

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時。虞寄無子,世南過繼於他,故字伯施。隋煬帝時官起居舍人,唐時歷任祕書監、弘文館學士等。

6樓:常珹蘇浩瀚

以蟬居高飲露象徵高潔,作者以比興和寄託的手法,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情感。

虞世南的唐詩蟬的創作背景

7樓:匿名使用者

虞世南(公元558—638),字伯施,越州餘姚(浙江餘姚)人,初唐的重臣,也是著名書法家。兄長虞世基。   楊廣在江南時,與兄長虞世基一起投奔,被賞識重用,當時楊廣表面上還是個正人君子。

  虞世南勤奮好學,沉靜寡言,從不趨言附勢,貪財好利,這一點與虞世基截然相反。   宇文化及殺了楊廣後,立即派人去殺佞(ning)臣虞世基,虞世南求情,不許,又想頂替哥哥,還是不行,最後,一家人只剩下虞世南,其餘全部畢命。   後來竇建德打敗宇文化及,召虞世南做黃門侍郎。

再後來李世民又打敗竇建德,召虞世南為秦府參軍,位置與房玄齡幾乎平起平坐。   李世民奪位李淵後,虞世南任弘文館學士,成為重臣,但從不傲慢,踏實勤奮,得到李世民的嚴重欣賞。   一天,李世民起了雅興,邀請弘文館學士們共賞海池景色,呼啦啦瞬時全部到位。

  景色如畫,李世民開口:“要國富民強,君主必須有自知之明,臣子必須舍死力諫,決不能做楊廣、虞世基那樣的亡國君臣。”   眾人急忙附和,只有虞世南默默不語。

  當著虞世南的面說這話,李世民也感覺不妥,立即解釋:“世南是世南,世基是世基,不可同日而語啊。”   “說起來,楊廣還是我表哥呢,很正常嘛。

”   這下,虞世南的臉色緩和了一些。   李世民趁熱打鐵:“虞愛卿,請喝口酒。

”李世民立刻轉移話題,向大家介紹了昨晚寫的一首詩,李世民謙虛:“大夥提點意見。”   褚亮(褚遂良父)首先站起來:

“對仗工整,用典恰當”   李世民擺了擺手,和藹著繼續謙虛,“多說點不足吧。”   大家都不說話,見氣氛有點尷尬,李世民笑了笑:“眾位愛卿最近有什麼新作嗎?

說出來供大家欣賞。”   說這話時,李世民的眼神一直盯著虞世南。   虞世南起身,向太宗施禮:

“今年秋天,臣做了一首《蟬》,在此獻醜。”   “請”太宗陡然起興。   蟬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好!好!

愛卿潔身自好,自然名聲遠播,乃我朝之大幸矣”,李世民從內心喜歡虞世南。   然後,大家鼓掌。

虞世南《蟬》這首古詩是什麼意思

虞世南 蟬 這首古詩的意思是蕭疏梧桐之上,蟬兒低飲清露,蟬聲清脆響亮,迴盪樹林之間。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視群蟲,不用借助秋風,傳聲依然遙遠。蟬 是唐代詩人虞世南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作者托物寓意,一 二句以蟬的棲高飲露 蟬聲遠傳暗喻人的清朗俊秀 高標逸韻 三 四句分別用一 自 字 非 字,正反相生,充...

虞世南是什麼樣的人,虞世南是個怎麼樣的人拜託了各位 謝謝

墨夷雁山 虞世南就是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書法家 文學家 詩人 政治家,是越州餘姚 今浙江寧波慈溪市觀海衛鎮鳴鶴場 人。 虞世南 558年 638年7月11日 字伯施,漢族,越州餘姚 今浙江省慈溪市觀海衛鎮鳴鶴場 人。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書法家 文學家 詩人 政治家,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陳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

虞世南寫的詩都表達了什麼情感,虞世南寫的詩都表達了什麼情感 5

亂世狂刀之郎 立身高潔,不需任何憑藉,自會揚名,清狂自負 躊躇滿志,高潔清遠,憎惡官場黑暗 表達自己高潔,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金魚粑粑 報國無門,自命清高!虞世南的蟬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小白家裡小白 虞世南的 蟬 一詩,通過刻畫人格化的蟬,熱情地讚美了那種高潔 高尚或潔身自好等 的人格。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