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喬達摩 悉達多在開始修行到統一佛教之間的修行經歷需要詳

時間 2021-09-01 23:09:11

1樓:匿名使用者

通稱達摩,是中國禪宗的始祖。他生於南天竺(印度),婆羅門族,傳說他是香至王的第三子,出家後傾心大乘佛法,出家後從般若多羅大師。南朝梁·普通年中(520~526,一說南朝宋末),他自印度航海來到廣州,從這裡北行至北魏,到處以禪法教人。

據說他在洛陽看見永寧寺寶塔建築的精美,自言年已一百五十歲,歷遊各國都不曾見過,於是‘口唱南無,合掌連日’(《洛陽伽藍記》卷一)。 達摩在中國始傳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佛陀拈花微笑,迦葉會意,被認為是禪宗的開始。

不立文字的意思是禪是脫離文字的,語言和文字只是描述萬事萬物的代號而已。這也是為什麼慧能大字不認識一個,但是卻通曉佛經的原因。只要明心見性,瞭解自己的心性,就可以成佛。

經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揚,終於一花五葉,盛開祕苑,成為中國佛教最大宗門,後人便尊達摩為中國禪宗初祖,尊少林寺為中國禪宗祖庭。 東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卒死於洛濱,葬熊耳山。

2樓:匿名使用者

你應當參考《釋迦譜》這本書,非常詳盡

3樓:匿名使用者

覺悟之路-那爛陀 長老(narada mahathera)/著 學愚 法師/譯

佛祖悟道的過程。最後在那裡得道?請詳細作答。

4樓:匿名使用者

菩提樹下。七天不飲不食最終悟道成功。所謂: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臺。時間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從此而來。

5樓:匿名使用者

菩提樹下證悟。一做就是十幾年。

6樓:匿名使用者

呵呵,道聽途說,胡亂給人解答,誤人誤己。佛是參悟緣起而解脫的,具體的過程和地點參看《阿含經》,我就不給你貼了。

悉達多悟得的人生真諦是什麼?

7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列國時代的沙門思潮中的佛教發展最快,它在社會各階層中擁有眾多的信徒。自阿育王時代始,佛教向中亞、東南亞和東亞等地區傳播,逐漸形成為世界性的宗教。現在,佛教與**教和伊斯蘭教並立,為世界三大宗教。

古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佛教的創立者是喬達摩·悉達多(約公元前565~前486年)。他得道創立佛教後,被佛教教徒尊稱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聖人”,又有佛陀之稱號,意為“覺悟者”,在佛教的神話中被描繪成歷經幾世修行的類似天神的人物。

悉達多的父親為迦毗羅衛的國王淨飯王,母親名叫摩訶摩耶,是一位公主。傳說摩訶摩耶一天夜裡夢見一頭白象進入她的子宮,並由此懷孕。

淨飯王對悉達多寄以厚望,為使兒子成為一個偉大的國王,讓他從小接受軍事技藝訓練,師從賢哲學習詩書。悉達多在29歲以前生活在王宮之中,父慈妻賢,享盡榮華富貴。但物質上的富裕並沒有妨礙他精神上的追求。

他富有哲學家的氣質,對人世的各種問題都要深究細析。在有了自己的兒子羅目侯羅,完成印度世俗的傳統責任之後,他決定拋棄世俗生活,出家修行求索人生真諦。

一天深夜,等妻子睡著之後,悉達多偷偷溜出了王宮。先是到處尋訪名師,但得不到滿意的解脫之道。後來他又自己一個人在樹林裡苦修,身體已衰弱不堪,還是迷惑不解,他認識到單靠苦行是不夠的。

最後,他在尼連禪河裡洗了個澡,累得爬不上岸。後來好不容易拉著低垂的樹枝上岸後,又喝了一位牧女送給他的牛奶,才恢復了一些體力。隨後來到一株菩提樹下,鋪上草,面東盤膝而坐,發誓若不大徹大悟,便再也不起身。

終於,在七天七夜的忘我靜思之中,悉達多終於悟得人生真諦:人世的因果報應,是源於人的行為;而人的種種行為又源於人的慾望。人們正是沒有斷絕自己的慾望,才流轉於生死輪迴之中。

而斷滅慾望、擺脫生死輪迴,既不能採用苦行的方法,也不能留戀世間的享樂。前者消磨人的體力和精力,後者則使惡行增加。正確的修行方法是二者之間的“中道”。

釋迦牟尼參悟得道後,開始宣揚自己的學說,普度眾生。他悟道時35歲,在隨後的50年裡,他一直在北印度宣揚佛教,信徒越來越多。他悟道的菩提樹後來成為民間頂禮膜拜之地,以後又成為著名的朝覲中心,從樹上砍下的枝條隨著佛教的傳播種植到東、西亞各國,其中也包括中國。

菩提樹代表佛祖,他正在向圍坐四周的信徒佈道。

悉達多的作品賞析

8樓:鎖潤

**一開頭,作者就把讀者帶到了古代印度,帶到了一個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充滿異國情調的環境當中。主人公悉達多的形象也直接進入了讀者的視野,他是個英俊瀟灑、受人喜愛和尊敬的年輕婆羅門——古印度最高的精神貴族。正當所有人都能從他那裡獲得快樂和欣喜,都堅信他會擁有一個美好未來的時候,他自己卻由於某種不滿足而深感苦惱。

為了探尋這種不滿足的根源,他對自己提出了一連串問題: “難道創造世界的果真是生主嗎?難道就不是那獨一無二的阿特曼嗎?

難道神明不也是像你我一樣被創造出來的受時間約束的暫時的形象嗎?何處可以找到阿特曼,它在**,它永恆的心在何處跳動,除了在每個人身上那最內在的不可摧毀的自我中之外,還會在何處呢?可是,這個自我又在**,在**,這最內在的最後的自我?

滲入它,滲入這個自我,滲入我自己,滲入阿特曼——是否存在另一條值得去尋找的道路呢?

透過這些問題,就會發現,首先,主人公之所以感到苦惱,是因為作為一個婆羅門之子的他所要追求的最終目標——“阿特曼”還沒有達到。“阿特曼”這個詞漢語可以譯為“自我”和“我”,是印度哲學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指人本身的永恆核心,是人一切活動的基礎;它是“梵”(brahman)的總體的一部分,可以同這一總體相通甚或融合;而“梵”在印度哲學裡則是最高存在的意思,是永恆的、無限的和無所不在的,因此,悉達多渴求的這個“自我”也是一種超驗的、絕對的、完滿的存在。在這裡,黑塞做了兩點暗示。

一方面,他已經為**的內容和情節搭建了發展的框架,即這樣一部發展**所要描寫的就是主人公悉達多如何最終達到這個永恆的“自我”的過程,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黑塞給他**的主人公起一個與傳說中的佛陀相同的名字,因為在黑塞看來,傳說中的佛陀無疑達到了這個永恆的“自我”,成了完美的存在,所以主人公的名字暗示著他最終一定能夠如佛陀一樣達到“覺悟”,達到永恆而完美的最高境界。另一方面,既然“阿特曼”可以與宇宙中無限的最高存在同一,那麼人達到這個“自我”也就意味著個人也可以達到與宇宙和世界同一的境界。

既然主人公追求的目標已經明確,那麼接下來的問題自然就是如何實現這個目標。從悉達多的問題中可以看出,他不僅還沒有“找到”永恆的自我“阿特曼”,而且,他對另一個“自我”,即這裡提到的“各自的自我”——智者們認為可以找到永恆的“阿特曼”的地方——也缺乏認識和了解,顯然,這個“各自的自我”指的就是每個個人,即每個單獨存在於物質世界中的生命個體。關於這兩個“自我”的關係,黑塞在2023年5月給一個年輕人的信中做過更加詳細的闡述: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兩個自我,誰始終知道,其中的一個從**開始,另一個在**結束,他就是不折不扣的智者。我們主觀的、經驗的、個體的“自我”——如果我們對其稍加思考——總是變化多端,隨心所欲,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外界,受外界影響。這個自我教給我們的——如《聖經》中經常講到的那樣——無非是,我們是一個相當孱弱的、固執的、沮喪的種姓。

然而,接下來就是另一個自我,它隱藏在前一個之中,與之相融合,但絕不能與之相混淆。這第二個崇高的、神聖的自我(印度人的阿特曼,您將它與梵相提並論)不是個體,而是我們在神明、在生命、在整體、在非我和超我中所佔據的那一部分。”

眾所周知,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人們心靈中所造成的精神創傷,很多人在戰後都不同程度地產生了悲觀厭世的情緒,而黑塞在這裡反覆強調人不能逃避“自我”,應該面對現實,重新鼓起勇氣去追求美好的理想,可謂用心良苦。既然個人尋求永恆的“自我”必須假道個體的“自我”,那麼,主人公(作者)所思考和要“解決”的歸根到底也就是人如何從低階階段的感性的人發展成為高階階段的理性的人的問題。但正如黑塞本人已意識到的那樣,兩個“自我”之間既存在著不可割斷的聯絡,又存在著本質上的矛盾和對立。

一方面,永恆的“自我”是主人公追求的目標,個體的“自我”是以永恆的“自我”為其存在的前提的,因為後者是人的本質核心,所以只有以達到後者為最終目標,個體“自我”的發展才具有意義;另一方面,一旦感性的個體“自我”朝著達到永恆“自我”的方向發展,它就必然會對理性的永恆“自我”有所“侵犯”,兩者便會處於對立面的無休止的鬥爭之中,也就永遠無法最終“統一”於理性。正因為如此,席勒才會在百思不得其解之後在“人格”和“狀態”中間建立起一個假想的“審美的王國”。所以,黑塞才會借主人公之口一再表達了自己對這一問題的思考——“在大徹大悟的那一時刻”在人身上發生的事是人“無法用語言和教義”表達的,這充分說明,作者正在為在不破壞感性和理性兩者任何一方的前提下達到兩者的統一尋找“答案”,但那“答案”究竟是什麼,恐怕連作家本人也還沒有完全瞭然。

**中有四個證悟的人。第一個是喬達摩。他就是佛,**沒有寫他的修行過程,高高在上,無懈可擊。

第二個是悉達多, 悉達多的學習和漫遊是對喬達摩的模仿,最後兩者合而為一。另外還有兩個人, 一個是僑文達。 僑文達聽釋迦牟尼講經,在佛教中是聲聞。

另一個是船伕,他從傾聽河水而來,在佛教中是緣覺。小乘佛教分為聲聞、緣覺,緣覺比聲聞程度高。 所謂緣覺就是從萬事萬物中傾聽和體會,《莊子·人間世》所謂“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

緣覺另外的翻譯是獨覺,也就是緣覺的另一面,他不依靠老師的指導,是一個人自己悟出來的。喬達摩和悉達多是一對,喬達摩是已經證悟的,悉達多演繹了喬達摩的修行過程。 僑文達和船伕是一對,僑文達是聲聞,船伕是緣覺。

從**中可以看出黑塞的佛教觀念, 他當時在西方瞭解的就是聲聞、緣覺兩條路,沒有其他了。可以指出的是,在佛教中這還是小乘,還沒有到大乘菩薩行。

帶著認識和發展個體“自我”的強烈願望,主人公悉達多開始了全新的生活——他從未經歷過的世俗生活。在這裡,黑塞對悉達多世俗生活的描寫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一方面,他結識了名妓卡瑪拉,在她那裡第一次接觸到了男女之間的**,併成為她的朋友和情人;另一方面,他從商人卡瑪斯瓦密那裡學會了做生意,從世俗的人們那裡學會了物質享樂,並沉湎於其中。

總而言之,悉達多將物質生活,即感性的個體“自我”發展到了極致。另一方面,由於主體內部那種追求永恆“自我”的趨向的存在,主人公對這種世俗生活日益感到厭倦,逐漸把它當作了一種痛苦,並希望能從中擺脫出來。根據已掌握的有關**創作過程的材料,黑塞在尋求“自我”的終點的問題上顯然是百思不得其解,於是,**的創作在持續了九個月後中斷了,而且一停就是18個月。

2023年2月,也就是在重新開始寫作《悉達多》之前,他在致菲利克斯·布勞恩的信中提到了**的結尾與中國哲學的關係:“赫拉克勒斯的道路我也很熟悉,很長時間以來,我一直在創作一些與此類似的東西,它們裹著一層印度的外衣,起源於梵和佛陀,而終止於道。”而在2023年8月致海蕾娜·威爾蒂的另一封信中,他又一次重複了類似於上面的看法:

“《悉達多》的結尾與其說是受了印度的影響,毋寧說具有道家哲學的色彩”。

2023年3月,黑塞重新拿起筆,在幾個星期內一氣完成了《悉達多》這部作品。那麼在**最後幾章裡他又是如何“解答”自己提出的問題的呢?悉達多終於逃離了那個世俗的世界,來到了多年前他曾經橫渡過的那條河的河邊,作者終於為主體如何解決變與不變、有限與無限的問題找到了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事物——河水。

主人公留在了河邊,開始從河水那裡“學習”他想要了解的“祕密”。首先,他看出了河水的一個特點——它既是“不變”的,又是“常新”的:“這河水流啊流,永不停息,卻又總是在這裡。

它在任何時刻都是一個樣,但在每個瞬間又是全新的!”顯而易見,河水的這一特點已將兩個“自我”的特性都“包容”了進去,說其“不變”,是因為作為人的本質,永恆的自我始終如一;而說其“常新”,是由於個體自我無時無刻不在變化,正如席勒所說:“人只有在變化時,他才存在;只有保持不變時,他才存在。

”於是,河水儼然已成為人的生命的象徵,成為個體的自我和永恆自我的“結合體”。

瞬間即永恆,時間是一切變化與不變的“結合點”,一旦主體不再意識到時間的存在,那麼他也就在主觀觀念上,在思維的層面上,既在自身當中使對立的兩個自我合而為一,又使世間萬物之間的區別不復存在,也就是說,在每一時刻,世界在他眼中都是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但是,這一切都不過是主人公從河水那裡得到的認識,他還要面對的一個問題便是: 他能否把這一認識在現實中真正地實現?

換句話說,當主體思索著世界是一個和諧的整體的時候,他實際上已假定自己是站在一個更高的觀點上看待世界,就是說他處在世界萬物的對立面,自身並不在其中;而另一個不爭的事實卻是,主體又的的確確存在於這個整體的世界之中,因此,要消除這個“自相矛盾之處”,主體就必須將自身“重新”納入到世界的整體之中並“證明”其自身的確是這個和諧世界的一部分,而這一切只有在現實的層面上才能完成。

喬達摩悉達多的太子出生,釋迦牟尼的出生地在哪裡?

釋迦牟尼佛誕生於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古印度 西元前565年 西元前486年 相傳,佛陀降生前為一生補處菩薩,住兜率天內院,以因緣 時間 地點 國家 家庭 父母 成熟,而降生於迦毗羅衛國,以國王淨飯王為父,詳見八相成道。王后名摩訶摩耶為母,經典記載佛陀化乘六牙白象,象口含白色蓮花,從摩耶夫人的左肋入胎,懷...

普拉達包求鑑定真假拜託,普拉達包求鑑定真假拜託 10

優奢易拍奢侈品鑑定 一 包裝配件 prada 配件有兩張身份卡,還有說明書,身份卡有兩張,一張是紙質一張是塑制,兩張身份卡上的資訊是有一個對照的,在顏色和型號上都可以對應起來。二 logo prada的標是襯線字型,每個字母都有一定的特徵,r的一撇有一個缺口,a左右線條粗細不一樣,右邊比左邊粗。三 ...

急求喬樑《高原,我的中國色》這篇文章

高原,我的中國色 喬良 1955 河南人,當代作家。發表過 散文多篇。是東亞細亞。東亞細亞的腹地,一派空曠遼遠 觸目驚心的蒼黃。億萬斯年,誰能說清從哪一刻起,不分季節,不分晝夜,不知疲倦的西風帶,就開始施展它的法力?塔克拉碼幹,古爾班通古特,巴丹吉林,烏蘭布合 還有,騰格里。這些個神祕的荒漠呵,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