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式判斷,如何判斷文言文句式

時間 2021-09-20 09:12:04

1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問題幾句話說不清楚。恰好,最近我整理了一份材料,專門講古文句式的,但願對你有用。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於現代漢語表達習慣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和倒裝句等。下邊我們舉例加以說明:

一、判斷句:

(一)採用“……者,……也”的方式

1.“……者,……也”

①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句中判斷詞“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結構表示出來的,這是文言文判斷句的典型結構。當然,這個結構不是固定不變的,具體言語中,其結構變化十分靈活。比如:

2.“……者,……”

柳敬亭者,揚州之泰州人,本姓曹。

3.“……,……也”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項脊軒志》)

4.“……,……”

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

5.“……,……者也”

蓮,花之君子者也。(《愛蓮說》)

(二)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斷詞“是”或“為”來構造判斷句的現象,比如:

①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桃花源記》)

②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句中“是”“為”,和現代漢語判斷詞“是”同義。但是,這種用法不大常見。文言文往往用別的詞或結構方式來表示判斷。

(三)用“即、乃、則、誠、皆、必、亦”等副詞表示肯定判斷。

①樑父即楚將項燕。

②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③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④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⑤夫六國與秦國皆諸侯。

⑥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四)用否定副詞“非”表示否定。如:

①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

二、被動句

所謂被動,是指主語與謂語之間的關係是被動關係,也就是說,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的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實施者。這樣的句子,稱為被動句。

在文言文中,被動句往往用“為……所……”和“見……於……”及其相應的變式結構來表示。

(一)“為……所……”

1.“為……所……”

(吳巨)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並。(《赤壁之戰》)

*“為所……”——“為……所……”的省略形式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2.“為……”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過秦論》)

(二)“見……於……”

1.“見……於……”

①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廉藺列傳》)

②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秋水》)

2.“見……”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廉藺列傳》)

3.“於……”

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

(三)動詞本身表被動。這是意念上的被動句,需要根據上下文來判別。例如:

①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②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孟子》)

③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

(四)現代漢語中常用“被”“受”表示被動關係,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①忠而被謗,能無怨乎?

②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赤壁之戰》)

三、省略句

(一)依所省成分劃分

1.主語的省略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捕蛇者說》)

2.謂語的省略

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劌論戰》)

3.動詞賓語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廉頗藺相如列傳》)

4.介詞賓語的省略——介詞“與”“以”“為”的賓語常省略。

①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

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③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桃花源記》)

5.介詞的省略——介詞“於”“以”常省略。

①置人所罾魚腹中

②又試之雞,果如成言。

6.兼語的省略

①上使[扶蘇]外將兵《陳涉世家》

②而不及今令有功於國。

(二)依上下文關係劃分

(1)承前省。如: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

(2)蒙後省。如:

沛公謂張良曰:“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3)對話省。如:

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曰:“不若與人。”

四、主謂倒裝

為了強調謂語,有時將謂語置於主語之前。例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五、賓語前置

在現代漢語中,賓語往往位於謂語後邊,作為謂語的施動物件。而在文言文中,於某些條件下,賓語往往提到謂語之前,呈現賓語前置現象。這樣的特殊情況一般有三種:

1.否定句中的賓語前置

否定句中,當否定副詞為“不”、“毋”(“無”)、“未”、“莫”,並且賓語為代詞時,賓語一般會前置。例如:

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②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③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

④聞道百,以為莫己若

2.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疑問句中,當疑問代詞做動詞或介詞的賓語時,該賓語往往要放在動詞或介詞的前面。例如:

①良問曰:“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②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這樣的疑問代詞一般有:“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

3.用“之”“是”作標誌的賓語前置。比如:

①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莊子•秋水》)

②夫晉,何厭之有?(《燭之武退秦師》)

③唯利是圖

4.介詞“以”的賓語前置

①夜以繼日

②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③全石以為底

六、定語後置

定語在句中一般起修飾限定名詞性中心詞的作用。文言文中的定語經常會後置到中心詞後邊,成為定語後置現象。

1.中心詞+“之”+短語

①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蘇軾《石鐘山記》)

②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3)、中心詞+數量詞(定語)

①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

②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鴻門宴》)

2.中心詞+“之”+形容詞

①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②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涉江》)

七、介賓短語後置

現代漢語中介賓短語多置於謂語之前作狀語,但在文言文中,卻常置於謂語之後作補語。例如:

①此所謂戰勝於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③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鴻門宴》)

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張衡傳》

2樓:眾裡尋度

請看這裡把

如何判斷文言文句式

3樓:崑崙山下憶美人

你好,一、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哪幾類

文言文特殊句式一共分為四大類:第一類,判斷句;第二類,省略句;第三類,倒裝句;第四類,被動句。其中,倒裝句以及被動句內容較多且更難理解。

二、判斷句

判斷句在文言特殊句式中較為簡單,有相應的標誌輔助辨別,最主要的標誌為“……者,……也”,其它標誌都是在這個標誌的基礎上演變而來,如“……,……者”“……,……也”等。此外,還有一類表示否定判斷,以“非”作為標誌。當然,還有一類是無標誌的判斷句,這時就需要藉助翻譯去判別是否為判斷句。

三、省略句

一個語義完整、語法規範的句子包含六種句法成分: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因此,省略句也較為簡單,就是以上句法成分的省略,而以主語、謂語、賓語和介詞為主要省略成分。

在判斷是否為省略句時,一個重要的步驟就是翻譯,通過翻譯來判斷省略了什麼成分,在做客觀題(判斷句式)或者翻譯句子題型時,能夠知道句中省略了什麼成分,將其中省略的成分補充起來即可

四、被動句

在現代漢語中就有被動句,因此,在古代漢語中也是有被動句的,只不過古代漢語中的被動句形式較現代漢語來說多一些。一共可歸納為“四字兩式”,分別為“見、為、於、被”以及“見……於、為……所”,當然並不是說遇到這“四字”一定是被動句,在拿到一個句子的時候,看到其中包含這些小標誌,需分析其是否為被動句式。

五、倒裝句

在現代漢語中,語法規範的句子語序如下:(定)主【狀】謂《補》(定)賓。而語言是有一個漫長的歷史演變的過程,尤其是漢語,歷史之久、變化之多。

因此,在語音、語義、語法方面多有所變化,其中以語音變化作為迅速,其次是語義,最後變化最慢的是語法,但要注意雖然變化慢,但仍是在變化的。因此,當古代漢語與現代漢語在句法成分的語序上有所不同的時候,我們就將其稱為“倒裝句”(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狀語後置)。

4樓:無1凡

文言文基本句式

:判斷句式 被動句式 倒裝句式 省略句式 疑問句式 否定句式

文言文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詞"是"來表示,而往往讓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直接充當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

文言文中,被動句的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施事者。在古漢語中,在古漢語中,被動句主要有兩大型別:一是在標誌的被動句,即藉助一些被動詞來表示,二是無標誌的被動句。

倒裝句有定語後置,狀語後置等。定語後置把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並用“者”結句,形成“中心詞+後置定語+者”或“中心詞+之+後置定語+者”的形式。狀語後置有以下幾種情況:第

一、用介詞“於”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處在補語的位置,譯成現代漢語時,除少數仍作補語外,大多數都要移到動詞前作狀語。如:“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荀子《勸學》)兩個“於藍”在翻譯時,都要放在動詞前做狀語。第

二、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在今譯時,一般都作狀語。

省略主語有承前面的主語省略,有呼應下文省略,在對話中也常常省略主語。

文言疑問句,一般都有疑問詞,疑問詞包括疑問代詞(誰、何、曷、故、安、焉、孰等),疑問語氣詞(乎、諸、哉、歟、耶等)以及疑問副詞(豈、獨、其等)。有時也不用疑問詞。

文言否定句,所用否定詞有否定副詞(不、非、勿、毋、弗、否等),否定代詞(莫)。

5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問題幾句話說不清楚。恰好,最近我整理了一份材料,專門講古文句式的,但願對你有用。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於現代漢語表達習慣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和倒裝句等。下邊我們舉例加以說明:

一、判斷句:

(一)採用“……者,……也”的方式

1.“……者,……也”

①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句中判斷詞“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結構表示出來的,這是文言文判斷句的典型結構。當然,這個結構不是固定不變的,具體言語中,其結構變化十分靈活。比如:

2.“……者,……”

柳敬亭者,揚州之泰州人,本姓曹。

3.“……,……也”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項脊軒志》)

4.“……,……”

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

5.“……,……者也”

蓮,花之君子者也。(《愛蓮說》)

(二)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斷詞“是”或“為”來構造判斷句的現象,比如:

①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桃花源記》)

②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句中“是”“為”,和現代漢語判斷詞“是”同義。但是,這種用法不大常見。文言文往往用別的詞或結構方式來表示判斷。

(三)用“即、乃、則、誠、皆、必、亦”等副詞表示肯定判斷。

①樑父即楚將項燕。

②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③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④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⑤夫六國與秦國皆諸侯。

⑥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四)用否定副詞“非”表示否定。如:

①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②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

二、被動句

所謂被動,是指主語與謂語之間的關係是被動關係,也就是說,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的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實施者。這樣的句子,稱為被動句。

在文言文中,被動句往往用“為……所……”和“見……於……”及其相應的變式結構來表示。

(一)“為……所……”

1.“為……所……”

(吳巨)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並。(《赤壁之戰》)

*“為所……”——“為……所……”的省略形式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2.“為……”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過秦論》)

(二)“見……於……”

1.“見……於……”

①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廉藺列傳》)

②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秋水》)

2.“見……”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廉藺列傳》)

3.“於……”

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

(三)動詞本身表被動。這是意念上的被動句,需要根據上下文來判別。例如:

①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②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孟子》)

③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

(四)現代漢語中常用“被”“受”表示被動關係,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①忠而被謗,能無怨乎?

②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赤壁之戰》)

三、省略句

(一)依所省成分劃分

1.主語的省略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捕蛇者說》)

2.謂語的省略

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劌論戰》)

3.動詞賓語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廉頗藺相如列傳》)

4.介詞賓語的省略——介詞“與”“以”“為”的賓語常省略。

①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

②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③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桃花源記》)

5.介詞的省略——介詞“於”“以”常省略。

①置人所罾魚腹中

②又試之雞,果如成言。

6.兼語的省略

①上使[扶蘇]外將兵《陳涉世家》

②而不及今令有功於國。

(二)依上下文關係劃分

(1)承前省。如: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

(2)蒙後省。如:

沛公謂張良曰:“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3)對話省。如:

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曰:“不若與人。”

四、主謂倒裝

為了強調謂語,有時將謂語置於主語之前。例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五、賓語前置

在現代漢語中,賓語往往位於謂語後邊,作為謂語的施動物件。而在文言文中,於某些條件下,賓語往往提到謂語之前,呈現賓語前置現象。這樣的特殊情況一般有三種:

1.否定句中的賓語前置

否定句中,當否定副詞為“不”、“毋”(“無”)、“未”、“莫”,並且賓語為代詞時,賓語一般會前置。例如:

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②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③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

④聞道百,以為莫己若

2.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疑問句中,當疑問代詞做動詞或介詞的賓語時,該賓語往往要放在動詞或介詞的前面。例如:

①良問曰:“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②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這樣的疑問代詞一般有:“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

3.用“之”“是”作標誌的賓語前置。比如:

①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莊子•秋水》)

②夫晉,何厭之有?(《燭之武退秦師》)

③唯利是圖

4.介詞“以”的賓語前置

①夜以繼日

②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③全石以為底

六、定語後置

定語在句中一般起修飾限定名詞性中心詞的作用。文言文中的定語經常會後置到中心詞後邊,成為定語後置現象。

1.中心詞+“之”+短語

①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蘇軾《石鐘山記》)

②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3)、中心詞+數量詞(定語)

①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馬說》)

②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鴻門宴》)

2.中心詞+“之”+形容詞

①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②帶長鋏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涉江》)

七、介賓短語後置

現代漢語中介賓短語多置於謂語之前作狀語,但在文言文中,卻常置於謂語之後作補語。例如:

①此所謂戰勝於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③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鴻門宴》)

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張衡傳》

文言文句式,文言文句式有哪些?

商墨徹毋辰 文言文句式總分兩大類 固定句式 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為 倒裝句 被動句 省略句 判斷句四大類,而倒裝句又分為 賓語前置句 狀語後置句 介賓短語後置句 定語後置句 主謂倒裝句 謂語前置句 四類。文言文中都有哪些句式? 冰麒麟顧 文言句式 與詞彙相比,文言語法變化不大,只是幾種特殊句式...

高中語文文言文句式判斷,(高中語文) 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如何判斷 5

四月如微 定語後置 用我的話說,就是修飾名詞的.如 的孩子。中的 的 就是定語了。貌似英語中的adj.如 1.凡長安豪富人為觀遊及賣果者,皆爭迎取養。種樹郭橐駝傳 即為 凡為觀遊之長安豪富人及賣果者,皆爭迎取養。2.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翻譯是說蚯蚓沒有鋒利的 爪牙,和強健的 筋骨。即 利爪...

文言文的句式有哪些,怎麼區分,文言文句式有哪些?

文言文句式有哪些?文言文句式總分兩大類 固定句式 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為 倒裝句 被動句 省略句 判斷句四大類,而倒裝句又分為 賓語前置句 狀語後置句 介賓短語後置句 定語後置句 主謂倒裝句 謂語前置句 四類。文言文的句式有哪些特點?句式特點是指句子與普通句式不同的地方。句式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