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告訴我,爸爸,歷史有什麼用?”這是法國年鑑學派的宗師馬克·布洛赫在其遺稿《歷史學家的技藝》中開篇的第一句話,布洛赫讚賞它擊中要 害。歷史學如此,哲學並不比歷史學幸運。
重視實際行動的美國人曾諷刺哲學不能烤麵包。馮友蘭2023年在美國遇見一位哲學教授,他說,當時的美國哲學教授,最怕學生的家長們所問的一個問題就是:“你教孩子們的那些東西,對孩子們有什麼用處?
”教授們對於這個問題,茫然不知所對。今天,當我們給學生或一般社會大眾講授哲學時,人們經常問的問題依然是:我為什麼要學習哲學?
學習哲學對我自己有什麼用途呢?學習哲學能幫助我解決哪些問題呢?實際上,這些問題的核心就是問,哲學到底有什麼價值,或者更直接一些就 是,哲學究竟有什麼用處。
如果哲學毫無價值或用處,如果哲學不能解決具體問題,我們為什麼還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或研究它呢?在我接觸的青年學生中,就有一位女生提出過這樣一個問題:“哲學能否幫助我炒菜?
”當然,在今日有女孩子關心炒菜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如果通過學習哲學能夠把菜炒好,那就是更美妙的了。
要理解哲學的價值,就必須對哲學本身進行分梳。在我看來,可以從四個層面來看哲學的價值。
哲學作為一種系統化的思想、理論,它是時代精神的精華。因此,通過學習這種系統化的思想、理論,它可以鍛鍊、發展人的理論思維的能力。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一般的社會大眾都應該學習一點哲學的道理。
對此,恩格斯曾經指出:“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而要想站在思維的最高峰,除了學習以往的哲學史之外,沒有任何捷徑。
哲學作為一種認識方法,它是人類“偉大的認識工具”,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銳利的思想**。它為我們提供了論證現實、反思現實、批判現實、超越現實的方法。就此而言,論證現實,只是哲學的一般功能。
然而,過去我們過分誇大了這種功能,好像哲學只有這種功能,而沒有其他功能似 的,從而使得作為科學指導的理論長期落在實踐的後面,成為一種“事後諸葛亮”式的解釋世界的理論,而不是像馬克思所主張的那樣“問題在於改變世 界”。哲學最重要的功能就在於反思現實、批判現實、超越現實,從而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馬克思、恩格斯對於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較好的範例。
哲學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它是一種道德的力量,決定了我們一個人的努力方向和意義,使人改變自己的生活態度。我們在生活中碰到的很多問題都涉及到哲學。當馬克思作為一個年輕的大學生時就說過:
沒有哲學我就不能前 進。哲學存在於生活之中,生活中處處都有哲學。如我是誰?
我從何而來?我要到**去?2023年我在美國哈佛大學訪問時,哈佛大學哲學系就專門開設了這樣一門課程,叫做“人的自我認同”,講的就是這些問題。
哲學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它的作用正如古羅馬雄辯家、政治家、哲學家西塞羅所言,“哲 學,人生之導師,至善之良友,罪惡之勁敵,假如沒有你,人生又值得什麼?”
哲學作為一種境界,它能夠豐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提供給人們一種終極關懷,給人以安身立命的生活之 根。在馮友蘭看來,哲學尤其是形上 學,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馮友蘭認 為,人的精神境界,有四個層面: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宇宙境 界。在他看來,精神境界由覺解構 成。自然境界無覺解無知識;功利境界有覺解有知識,此知識是積極知識;道德境界有覺解有知識,此知識仍有積極知識;天地境界有覺解有知識,此知識不是積極知識,而是理、氣、道體、大全等空靈觀念。
這些空靈觀念能使人知天,事天,樂天,同天。因此,“在哲學的反思之中,人的精神境界同時就豐富、提高了,反思既然是‘思’,不管說出來或不說出來,就在那裡運用理論思維了。理論思維同時就發展、鍛鍊 了。
”這表明,這兩方面實際上是一回事,“用中國的一句老話說,哲學可以給人一個‘安身立命之地’。就是說,哲學可以給人一種精神境界,人可以在其中‘心安理得’地生活下去。”所謂“安身立命之地”,“這個‘地’就是人的精神境界。
”總之,哲學的“用 處”不在增加人對實際事物的知識和才能,而是使人改變自己的生活態度,使人由對世界的一種理解進而體現於一種人格、胸襟、氣象,從而提供給人的精神受用。哲學有無用之大用。因此,用大家容易接受的術語來說,哲學的功用就是幫助人類尋找精神家園。
這一點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更為重要。由於現代人的厄運和困境就是“無家可歸感”,真可謂“故園東望路漫漫,遠客思鄉,誰不垂淚”。然而,真正的哲學思考就是喚醒你、我、他(她)的“家園感”,使喪失家園的人“有家可歸”。
而哲學意義上的“家”就是指人類精神上的平衡、和諧和安寧。這種精神境界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明月鬆間照,清泉石山 流”,或者說如張載所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說到哲學的價值、哲學的力量,我們還可以從2023年開展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大討論看到,試想:如果沒有這場討論,我們就不可能從兩個“凡是”的教條當中解放出來,也就不可能迎來改革開放的春天。由此可見,哲學這個作用大不大,哲學是不是有力量。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強調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的原因。總之,哲學是使人成為人,而不是成為某種人,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 哲學具有“無用之大用”的功效。
在我國,哲學經歷了從吃香到受冷落,從高深和高明到名聲不好的轉變,從某個角度看,這種轉變是正常的、必然的,是好事。雖然中國人漠視甚至藐視哲學有相當的歷史和社會原因,但當前對哲學價值的否定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是出於對過去荒唐歲月荒唐事的深刻反思,不是出於對哲學的清醒和正確的認識,而是出於對哲學的偏見和無知,出於對精神生活的漠視和蔑視。哲學一度在中國成了粉飾現實、歪曲現實的工 具,但那是壞哲學、偽哲學,真正的哲學以追求智慧、追求知識為目的;不 錯,哲學一度在中國處於註解政策、迎逢上意的地位,但哲學的本性卻是懷疑、反思和批判,它質疑現存秩序,解構一切凝固、僵死的東西。
哲學思想和哲學精神與中國人久違了,有人於是把哲學當成急功近利的雕蟲小技。
最後,再回到我的學生提出的問題上來。在我看來,哲學既“能”又“不能”幫助這位女生炒菜。這是辯證法,而不是詭辯論。
當我們說哲學能幫助這位女生炒菜的時候,是因為哲學具有方**的作用和培養人們理論思維能力的作用。就方**而言,哲學中至少有以下觀點涉及到這一問題:第一,一切從實際出發,因為“巧婦難為無米之 炊”;第二,質量互變規律中的質量度的關係,菜要炒好,就要注意把握“火候”,講究“適度”原則,菜、油、鹽以及各種佐料要搭配好;第三,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係。
雖然大家都按照菜譜來做菜,但是有的人炒的菜好吃,有的人炒的菜難吃,關鍵還在於個人的內因——炒菜的技能。說哲學不能幫助我們炒菜,是因為我們哲學學得再好,如果不能把哲學世界觀轉變成方**具體應用到炒菜這一具體的事情中去,哲學就不可能解決這樣一個具體問題。哲學可以指導人們認識具體問題的性質,用辯證法來分析各種矛盾、把握問題的主流和本質等等。
總之,哲學既不像人們過去認為的那麼無所不能(哲學萬能 論),也不像人們現在憂患的那麼無能(哲學無用論),哲學只能做本屬於自己的那些事情,這便是哲學精神的回 歸。這也許就是哲學的魅力所在。
2樓:
哲學家在紙上畫了一個餅將它給了你,
哲學就像是這張紙上的餅.
對於你的物質生活確實沒什麼用處,
但是它卻能充實你的精神生活,帶你認清這個世界.
3樓:匿名使用者
哲學的無用是現實的用,哲學的大用是抽象的用。
前者受物質與時間的規定,是有限的
後者不受物質與時間的規定,是無限的
有限在無限之中,所以哲學是包含現實的大用,但是現實與抽象被物質與時間的規定隔離為兩個不同步的世界,因此哲學在現實中是無大用。
4樓:匿名使用者
我基本同意二樓的說法。
說哲學無用,是因為哲學從來不會就具體問題來告訴你解決方法;
說哲學大用,那是因為哲學給了你對待任何問題的思考方式(邏輯方式)。
當你懂得了哲學的思考,則必定能夠通過該方式去分析和解決所有問題。
或者說,哲學不是具體科學,是具體科學之上的規律總結。
5樓:匿名使用者
思路無用:不想具體科學,不能給出具體事物的執行規律
大用:是科學之科學,放映了事物的總的執行規律
把這兩點(囉唆點,再加點廢話),就能拿到大部分了
6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通常理解的有用是小用,例如折個紙飛機,它馬上可以飛起來。
而要實現大用,其積累往往是很小的,甚至是感覺退步的。
阿甘是天生的無用,但是成就了大用。所以哲學也是這樣,要成就大用,往往是需要研究無用的道理。
孫子的軍事哲學思想是怎樣的,孫臏在軍事哲學方面有什麼觀點?
壤駟訪露 孫子兵法 又名 孫子 孫子兵書 吳孫子兵法 孫武兵法 孫武兵書 等,是中國古代的兵書,作者為春秋末年的齊國人孫武 字長卿 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兵書,歷來受到兵家的重視。一般認為,孫子兵法 成書於專諸刺吳王僚之後至闔閭三年孫武見吳王之間,也即前515至前512年,全書為十三篇,是孫武初次見面...
哲學裡物質與運動的關係是怎樣的,在哲學中,怎樣理解物質與運動的關係
華全動力集團 物質和運動的關係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和運動時不可分割的關係。1 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2 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主體。3 離開物質談運動或離開運動談物質都是錯誤的,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物質是運動的主體。物質和運動密不可分。一般來說,物...
哲學是怎樣影響藝術的發展的,哲學通過哪三種方式影響藝術的發展?
哲學 英語 philosophy,源於希臘語 按照詞源有 熱愛智慧型 的意思。在學術界裡,對於哲學一詞並無普遍接受的定義,也預見不到有達成一致定義的可能。就西方學術史來說,哲學是對一些問題的研究 涉及等概念。早期,哲學衍生出科學。後來,哲學成為與科學並行的學科。哲學可以看作一種尺度。這種尺度的作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