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魅
指原因與結果。此為佛教教義體系中,用來說明世界一切關係的基本理論。世界一切諸法的形成,「因」為能生,「果」為所生;亦即能引生結果者為因,由因而生者為果。
以時間的因果關係而言,因在前,果在後,此稱為因果異時;但若就空間而言,則如束蘆之相倚相依的情形,此乃廣義的因果關係,稱為因果同時。 因果,簡略言之,亦可說是原因與結果。能夠使諸法(某些事物、現象)生起的是因,被生起的是果。
因者是能生,果者是所生,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大乘止觀》五曰:「招果為因,克獲為果。
」。 追問: 謝謝!
「因果」是一還是二?「能生」和「所生」有前後嗎?「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這句話,如果說成「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是一樣的含義嗎?
「果能引生因,因為果所生」對嗎? 回答: 因果並不是之間個關係,在 佛教 裡面還要有緣。
譬如,種子生牙,種子是因,牙是果,但是還要有諸緣。陽光、空氣、 土壤 、水分。 龍樹菩薩 在 《中論》 中說:
「諸法不自生,是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 這個充分說明了,事物不是自生,也不是他生,更不是共生,也不是無因緣生。 ps:
【四不生】 ﹝出 中論 ﹞ 龍樹菩薩造 中觀論 雲:因諸外道,計一切法,或從自生,或從他生,或從自他共生,或從無因生,故說偈破雲: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
[一、不自生],自即六根。謂根塵相對,則有一念心起,若無所對六塵,則一念之心畢竟不生,故名不自生。(六根者,眼根、 耳根 、鼻根、 舌根 、身根、意根也。
六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也。) [二、不他生],他即六塵。謂雖有六塵,若無六根相對,則一念之心,亦畢竟不生,故名不他生。
[三、不共生],謂六根六塵和合名之為共。前雲不自生,則是根不能生;又雲不他生,則是塵不能生。根塵各各既不能生,根塵相共又焉 得生 ,故名不共生。
[四、不無因生],謂不因根塵而生也。既離根塵,則一念心,無有生處,故名不無因生。 追問:
謝謝! 《中論》 觀因果品: 因果是一者 是事終不然 因果若異者 是事亦不然 若因果是一 生及所生一 若因果是異 因則同非因 若果定有性 因為何所生 若果定無性 因為何所生 因不生果者 則無有因相 若無有因相 誰能有是果 若從眾因緣 而有和合生 和合自不生 云何能生果 是故果不從 緣合不合生 若無有果者 何處有合法 就是您說的:
「諸法不自生,是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的無生吧? 回答:
「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是說的空。 世界上的規律就是因果,但是世界上的形形 色色 是幻有。
是世俗諦的非真實有。無生是空,是勝義諦的 畢竟空 。 龍樹菩薩 在 《大智度論》 上說:
「諸法性常空,心亦不著空,如是 法能 忍,是佛道初相。」 我之所以補充《大智度論》上的偈頌,是因為說到世俗諦的非真是有,很多人就執著頑空,偏空。現象有,非真實有是不可否定的。
所以因果也是不可否定的。
2樓:眾樂
空為因,定為果,戒為工具。
3樓:小逸紗布
因果因果,因是果的前提,有因才有果;果是因的一種報業,是以佛說:中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 因果看是兩個單獨個體,實際上是合二為一的,就象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瓜不可能得豆,種豆不可能得瓜一樣。
既造因,便當有業果;既有果,便該有前因。 本是因卻為果,本為果卻是因。只不過此因非彼因,此果也非彼果。
也就是說本為因,卻是他因之果,本為果,卻也是他果之因--就是說因果是乙個迴圈反覆的過程,但在這過程中迴圈的卻不是同乙個因果,迴圈的只是因果關係本身。 無因無果--凡是皆有因果,但這因果只不過是存在於有著彼此關聯的事物之間或是同一事物之間,所以對於完全沒有關聯的事物就無所謂存在因果,卻不能說是無因也無果。
請問 何為因果 又 萬事不為因,即為果?
4樓:
這個我略說一說,有這個疑問的人很多。萬法皆空,因果也是萬法之一,也不是說萬法之外,因果為什麼不空?其實說因果不空,是說它有兩個現象,乙個現象是轉變,因果轉變不空,因會變成果,果又會變成因,因果是轉變的;第二個現象是因果相續。
所以說不空是說這兩樁事情,轉變跟相續不空。如果它要是沒有轉變,所有一切法就是常法,永遠存在。我們看看任何一法,都不能夠永遠存在,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剎那剎那都在變化。
我們人這個身體,現代科技發達,大家都有這個常識,我們身體裡面的細胞新陳代謝,剎那剎那在生滅,一分鐘前的我,跟一分鐘後的我,決定不一樣,確實不同。這就是說它轉變不空、相續不空,所以才說因果不空。
因果通三世,這個道理就很深,法相唯識宗講的最為詳細。一切眾生一切的造作,造作的時候,這是事,事造作完了以後都結業。業很複雜,世尊把它歸納為三大類:
善業、惡業、無記業,這是講六道眾生所造作的,不外乎這三大類。業習、習氣,唯識學家叫它做種子,都含藏在阿賴耶識。這個種子在阿賴耶識裡面,阿賴耶識像乙個大倉庫一樣,永遠不會壞,永遠不會消失。
換句話說,它永遠存在,不管你再生死輪迴多少次,它都不會消失,遇到緣它就起現行。
我們這一生當中得人身,在這個人間也是轉變相續幾十年,每一天所遇到的一切人事物都有種子,如果沒有種子怎麼會起現行?我們阿賴耶識裡頭,無量劫含藏的種子,現前遇到緣,它就起現行。我們走到馬路上,看到這些人都沒見過,素昧生平,有個人跟你點點頭笑一笑,我也對他笑一笑,這是阿賴耶種子起現行。
有的時候我們遇到這個人,也是素昧生平,根本不認識,他看到我們就豎眉瞪眼睛,看得很不高興。我們趕緊迴避,我們也曉得,這也是阿賴耶種子起現行。所以,無論做什麼事情,遇到緣,它就起現行。
在生活當中,從早到晚,我們所遭遇到一切人事物,都是無量劫來阿賴耶識含藏的種子遇到現前這個緣起作用,沒有一樣是偶然的,這個事情是真實不虛,唯有佛經講得透徹、講得徹底。你要是把這個道理搞明白,事實真相搞清楚,起心動念一切造作就會收歛,會以真誠善意對待一切人事物,為什麼?我們想阿賴耶識含藏善的種子,與一切眾生結善緣,這個好!
將來在修行,在菩提道當中減少障礙,自己成佛作菩薩普度眾生的時候,法緣殊勝,這是你結的緣好,結的緣多。自自然然你在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你的觀念會轉變,你會覺得很快樂、很自在。縱然遇到惡緣,也很自在,也很歡喜,為什麼?
受報報掉了,因緣聚會就報掉了,報掉以後不會再有。與一切眾生結善緣,不結惡緣,這都是因果不空裡頭的大道理。
5樓:匿名使用者
1、佛法從根本上揭示了人的身體、命運、環境等各自不相同的原因和由來,指明了一切眾生都在六道輪迴的生命之流中生滅流轉。之所以萬有不齊,苦樂貧富懸殊,因其間都遵循著一條因果規律。『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今生的環境和遭遇,所受的果,是前世所造的因。
『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今生的所作所為,就是你來世所受的果報。其中的因因果果雖然極其錯綜複雜,但正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規律一樣,自因自果,自作自受,恰如其分,絲毫不差。所以佛教勸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利人即是自利,害人實是自害,我們應該『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因此,見了壞人,我們也不要厭恨他、蔑視他,而是要勸告他、教育他,使他改惡向善、改過自新。若心裡總是存著「這個人很壞』的見解,把這個人完全剔除在外,又怎能改造他呢?
佛教是積極向上的,其基點就是,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也就是說一切眾生都可以成就為佛,是平等的。但是成就的遲、早、快、慢,要看時節因緣而定了。
所以,學佛的人要心量大,要能容忍各種各樣的眾生,在成就別人的同時成就自己。
2、正報、依報都是根據前世所造的因而感得的果報。有的人說:『哎呀!
我命好苦呵!我永遠都是這苦命了。』錯了!
因為因果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時時刻刻都在變。因感果,果又造因,因又感果,因因果果,迴圈不已,不是固定不變的。這一世受苦受罪,是前世造的因不好。
這一世多造些好因,多做好事,多做善事,因果就轉變了,惡果轉化了,時來運轉,苦就少受了,生活的環境和身體狀況就會慢慢由壞向好的方向發展變化。反過來講,前世造了好因,今世福報就大。但若不做好事,遊手好閒,坐吃山空,甚至做壞事,那麼這個福報就會減少。
一旦把福享完,則惡運就會接踵而至。所以,今世享福要惜福,仍要多造好因,多做善事,多做好事,這個福才能長久。
3、講到果報這個問題,都說心業易消易轉,身業難消難轉。我們過去做了壞事,身子上的痛苦還是要有的。佛也顯現過頭痛相,因為過去世曾拿棒子打過魚的頭,現在就要受這個報。
但這是佛有意要顯頭痛相,用以說明因果不虛,警策大家不要做壞事,做了壞事,就要受果報的。果報對於真正到家的人來說是空花水月,果報到了他們身上就瓦解冰消了。為什麼呢?
因為一切業都是夢幻泡影,並沒有真實東西存在。既然沒有真實的東西,不接受一切事物了,還講什麼報應呢?同時,沒有我相,沒有人相,沒有眾生相,沒有壽者相,又由誰來受報應呢?
從主觀來說,人沒有了;從客觀來說,法沒有了。人法雙亡,還有什麼報應呢?但以佛性來講,佛性是妙有真空。
它不是斷滅空,也不是頑空,它能顯現諸相而生起種種妙用。所以,幻相不無,還是有的。在不受報當中不妨顯現受報之相。
儘管受報,但到了大祖師身上,內心空淨,一切都如空花水月,還是等於不受報。
4、二祖神光大師得法之後,達摩祖師對他講:『你今生要還乙個命債,要被殺頭。(祖師證道以後有宿命通,知道過去世做過之事以及將來的果報。
)但因主持正法之故,避免別人由此而誹謗正法,就不要還這個報了。』二祖心真空了,人也不可得,法也不可得,這個身報就可以免掉了。比如,如果沒有開啟電視機、收音機的開關,電磁波雖在空中傳播著,但卻收不進來。
這都是同樣的道理。雖然我們過去世做了一些錯誤的事情,業力在尋你。但若你心空了,影子也沒有,它就找不著你了,也沒法找。
從根本上講,根本就沒有人我相,沒有法相,什麼受報、不受報都不可得。但是,功夫要做得究竟才能這樣。功夫做得不究竟,心一動就有了影子,那還是會受報的。
一旦過去世做了些錯事,業力就到處尋找你,這就叫業障。你若心真空了,沒有影子在,它尋也尋不到你。所謂業,其實都是虛幻不實的。
但如果你心動了,有影子在,被業力抓住,就要還報了。
也許會有人問,如若定力深的話,是不是可以不還報呢?可以不還!但不是一定不還。
我們剛才已說過了,還報不還報,關鍵在於心是否真的空淨了。既然報、還都是假,又何妨借假顯真,遊戲三昧,報上一回,以示無報無不報,而證無還無不還呢!所以,二祖神光大師對達摩講:
『等我傳了法之後,還也無所謂。』就像乙個大富翁,還一筆小債務,九牛一毛,不在乎。神光大師把法傳給三祖之後,就去還報了。
臨殺頭時,他說:『將頭臨白刃,猶如斬春風。』殺頭就像揮刃斬風一樣,心裡沒有一點東西,何等慷慨豪放,何等瀟灑自在!
--按:以前看到佛被歌利王割解身體而不生嗔恨,看到神光大師『將頭臨白刃,猶如斬春風』,總覺得似信非信,現在信了。
愛情是付出,請問何為付出,何為愛情?何為真心?付出就一定會有收穫嗎?
愛情,其實是一種換位思考,當您愛上乙個人的時候是會進入他的內心世界去了解他,支援他,幫助他,和愛護他的。不是一味的享受著愛情給您帶來的快樂。對方也同樣需要你給他創造驚喜和快樂。去試試看。很容易的。你很傻!如果你的男友真的愛你那嬤他就肯定不會讓你付出什麼!這就是愛!女生對愛情是不用付出的!你的男友真的...
請教,何為修仙中的 元神 , 元嬰 , 靈竅 等?
是玄幻修真 裡的 等級。修真者 旋照 開光 融合 心動 靈寂 元嬰 出竅 分神 合體 渡劫 大乘。修真者若進入六層的元嬰期,隨著精勁能量的凝結,修煉出自己的 紫府元嬰 就可以達到所謂的靈魂不滅。若是修成十層的渡劫,那就可以肉身不滅。但是最危險的就是渡劫期。修真者有句俗語,所謂 元嬰 好修,渡劫 易滅...
何為怠速?有沒有高人用通俗易通的說法解釋一下呢
顧小蝦水瓶 原因如下 1 節氣門卡滯 關閉不嚴 2 怠速控制閥故障 3 水溫感測器故障 4 進氣系統漏氣 5 空調開關 動力轉向器壓力開關故障等。如果有油汙 積碳造成怠速控制閥動作髮卡或節氣門關閉不到位都會使電控單元無法對發動機做出準確的怠速調節。怠速不穩診斷 1 噴油器故障 噴油器的噴油量不均 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