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北歸鴻歸北
《西廂記》確實是最好的,詞語之優美,人物刻畫之入神,難有比肩者。最開始我看一些介紹性文字,以為《牡丹亭》應該和《西廂記》差不多,等到看完《牡丹亭》後,大失所望。《牡丹亭》雖然也很不錯,但和《西廂記》比,還是有一定距離的,如果《西廂記》給100分的話,《牡丹亭》只能得80分。
雖然《牡丹亭》語言也很優美、也很詩意化,但我覺得還是不及《西廂記》。在人物刻畫方面更不及《西廂記》,《西廂記》刻畫崔鶯鶯想見張生,及至見到,又翻過臉來裝對他沒意思,如此反覆,其中的左顧右盼,想見又有顧忌,盡顯女兒之柔情款曲和煎熬。《牡丹亭》裡的杜麗娘才看見初日繁花盛開,便吟到「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覺得自己正是年華正好之時,也沒有個男人,真是浪費,就像花兒沒人欣賞,空付與斷壁殘垣。說來不過是發春而已。
另外, 「《牡丹亭》一出,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這句話也可以證明《牡丹亭》不如《西廂記》。《西廂記》成於元末,《牡丹亭》成於明末,相差兩百多年。
按理來講,人們看《西廂記》早該看膩了,可是《牡丹亭》一處,幾令《西廂記》減價,什麼是幾令?就是差點而已。可見《西廂記》多麼厲害。
2樓:城暢柴凝冬
西廂記最好,有「新傳奇舊雜劇,西廂記天下奪魁」的美譽。我個人覺得西廂最好,其次是牡丹亭,然後是桃花扇,最差的是長昇殿
3樓:落徵穿沙
《牡丹亭》。
從年代來看,《牡丹亭》是最後出的,肯定會比之前的進步很多。湯顯祖也因一部《牡丹亭》而被譽為中國的莎士比亞。
從對愛情的描寫來看,《牡丹亭》中的杜麗娘已經超越了崔鶯鶯的「以情抗禮」,而達到「以情抗理」的境界。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牡丹亭》已從《西廂記》的現實主義風格過渡到浪漫主義,杜麗娘因夢生情,完全突破了「理」的束縛,實現了個性的解放。
因此,《牡丹亭》的思想、藝術水平更高,更具有現實意義。
從文字描寫來看,《牡丹亭》的語言十分詩意化,「雨絲風片,煙波畫船」、「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賞心樂事誰家院」,不僅極具美感,而且有著強烈的韻律美,成為當時「台上曲」與「案頭書」的完美結合。
綜上,湯顯祖的《牡丹亭》在藝術成就方面,完全超越了《西廂記》,因此在古代有「《牡丹亭》一問世,便家傳戶頌,幾令《西廂》減價」之說。
關於《桃花扇》《西廂記》《長生殿》《牡丹亭》的著名唱詞 20
《牡丹亭》《西廂記》《桃花扇》《長生殿》各是什麼體裁
4樓:匿名使用者
《牡丹亭》 湯顯祖 明朝 戲劇
《西廂記》 王實甫 元朝 元雜劇
《桃花扇》 孔尚任 清朝 戲劇
《長生殿》 洪昇 清朝 戲劇
長亭送別的白話譯文(西廂記的),求《西廂記》中《長亭送別》部分的翻譯
運長清芷蘭 賞析 長亭送別 是 西廂記 的第四本第三折,是劇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精彩片斷之一。由鶯鶯主唱,是塑造鶯鶯形象的重場戲之一。這折戲沒有曲折複雜的戲劇情節,它以赴長亭途中 長亭別宴 長亭話別以及別後思情為序,展現了一捲情景交融的暮秋別離圖,主要通過19支曲子,集中刻畫了鶯鶯送別時深細而複雜的心緒...
《西廂記》的藝術成就,王實甫《西廂記》藝術成就
張 1 結構巨集偉,佈局合理,嫻熟發揮了戲劇藝術的表現力。西廂記的故事在元代初期已經廣為流傳。王實甫對這一故事,精心結構,合理佈局,突破元雜劇一本四折,每折由一人獨唱的體制,獨創了五本二十一折的規模。劇本主線突出,圍繞主線,層層矛盾,使全劇波折迭起,懸念叢生。劇情的演進,常給人山重水複,柳暗花明之感...
西廂記的講的是什么,西廂記的講的是什麼?
張君瑞偷香竊玉,崔鶯鶯半推半就。揭示了古代青年男女的性取向 哦呵呵 乙個女人與乙個男人的愛情故事 西廂記 說的是 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 這樣乙個又俗又濫的故事 張生與崔鶯鶯一見鐘情,而崔母出於家族利益和封建禮法的考慮百般阻撓,最後,在紅娘的幫助下,經過一系列鬥爭,崔張終成眷屬。作品表達了男女青年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