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看我的回覆你就明白了,
乙個人修煉到天人合一,與宇宙融為一體。 看似境界很高,其實這是乙個錯誤的思想。
正確的思想是:不用修煉,我此時此刻就已經和宇宙融為一體了,我看到的每乙個人都是我自己。
而我卻產生了乙個妄想:認為他是他、我是我、宇宙是宇宙。我們是兩個個體同時生活在宇宙中間;而且還產生了執著,執著於這種錯誤思想,認為這種錯誤的思想才是正確的。
我們要用以毒攻毒的方法,用修行(一種毒藥)來乾掉妄想(另外一種毒藥)。
如果自己迷:你就會思考,我是乙個人,我怎麼樣才能修煉成佛?
如果你悟了:你就會知道,原來我自己一直是乙個佛。
個人愚見,僅供參考!
2樓:海煙人
其實,眾生和佛的區別就是迷與悟。
解釋:所以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成佛一點稀奇都沒有。成佛就是還原了,回歸到本來面目。一日三省吾身,返觀內視,修身養性,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佛即眾生,自性悟眾性即佛 。
3樓:匿名使用者
乙個人在沒有參透紅塵的時候,即使見到了佛,也與眾生無異,參破紅塵的人,看天下蒼生皆為平等與佛無異
4樓:農憶楓
通俗點,如果佛迷悟的話,佛也只是和凡人的稱號不同吧了,如果眾生都能悟透紅塵,眾生都和佛一樣了
5樓:
其實,眾生和佛的區別就是迷與悟。
一切眾生和佛都是究竟平等的,本來圓滿的。
6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說佛和眾生沒區別,不過一念悟、一念迷而已。
7樓:蒙山夜雨
覺悟者即佛,迷誤者即眾生,僅此區別。
8樓:來自匯龍潭花枝招展的橄欖石
眾生即是佛,佛即是眾生,覺悟高下而已!你覺悟高,你即是佛!
"迷則佛即眾生,悟則眾生即佛"是什麼意思,請解釋的通俗一點
9樓:九首先生
沒有領悟真諦的時候,把有真智慧型真領悟的人當成普通人來嘲弄。領悟真諦之後,即使對面是一群普通人,也能從他們身上學到智慧型。
10樓:往事經綸
佛是體悟之後才能成佛。佛的根源就是眾生。如果糊里糊塗的那佛就是個代名詞跟眾生沒什麼區別
通俗點說,釋迦摩尼如果糊里糊塗的也成不了佛,而我們只要能夠體悟並修行佛法也能成佛
11樓:匿名使用者
迷茫的時候佛跟眾生也沒什麼不同,大徹大悟的時候,眾生皆可成佛.
12樓:墼餮魍薅
其實,眾生和佛的區別就是迷與悟。 一切眾生和佛都是究竟平等的,本來圓滿的。
佛學:對釋迦牟尼與佛陀學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於佛教經典的整理與注疏上。
它有時被等同於現代的佛教研究,但通常使用在較傳統的研究方法上。在不同佛教傳統中,產生許多不同的學派。通常有兩種研究方式,一種是考證,梳理式研究。
一種是實證佛學所蘊含的深刻義理的領悟式研究。
13樓:湘雲紫劍
是不是如果你執迷不悟,就是見到佛,也覺得他和普通人一樣,沒什麼特殊之處
但是如果你大徹大悟,即使見到普通人,都能從他身上見到閃光點,他的很多話你都能領悟到不同的意思,好像很有哲理,看普通人就覺得像佛。
這是我個人的見解,還請高手多多指教!
14樓:侯佳星涵
你是佛教信徒嗎,要我翻譯的話,我認同二樓的說法
迷則佛即眾生,悟則眾生即佛.這句話有什麼深刻含義
15樓:8萬4千法門
1 佛與眾生都是心變的,在覺悟的時候就叫「佛」,在迷惑顛倒的時候就叫「眾生」。
2 眾生迷惑顛倒,念念沒有忘掉自己,所以一切造作裡頭,他有利害得失,他有煩惱、他有憂慮,他迷惑,他沒有智慧型。
3 智慧型從**來的?智慧型是從清淨心來的。清淨心是覺心。我們修淨土的,念這一句佛號就是要喚醒我們的覺心。
4 所以不但是釋迦牟尼佛,一切諸佛都勸我們念阿彌陀佛。為什麼?「阿彌陀佛」這個名號念久了,能把我們那個迷惑顛倒的真如本性喚醒。尤其是你能夠一心稱念,那個效果就非常之大。
16樓:匿名使用者
迷而不覺,佛現前也當作眾生,悟則眾生都是佛。南無阿彌陀佛!
迷則佛即眾生,悟則眾生即佛。這句話有什麼深刻含義?
17樓:天華靜觀
【迷】指分別執著,【悟】指回歸體性。
【佛】指圓融體性,【眾生】指虛妄現象。
如果分別執著,那麼本來圓融的體性就會顯現成為虛妄的幻相;
如果回歸體性,那麼就會明了虛妄的幻相都是圓融體性的顯現。
這樣的話,迷者就在虛妄的幻相中打轉轉,陷於痛苦的輪迴中;
而悟者則勘破幻相,超越輪迴,安住於圓融體性,隨緣而自在。
「迷則佛即眾生,悟則眾生即佛」j是什麼意思?
18樓:高樓居士
示柴也愚書(此一書,文鈔中無有,因世人多疑迷悟生佛及聖狂等義,故附錄於此,以釋群疑,)
人皆可以為堯舜,人皆可以作佛。唯聖罔唸作狂,唯狂克唸作聖。迷則佛即眾生,悟則眾生即佛。循是以求,其機在我。
固宜上慕諸聖,下重己靈,戰兢惕厲,憤志修持,敦篤倫常,恪盡己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夙興夜寐,無忝所生。能如是者,則為賢為善,不至玷汙天地。再加以生信發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以期親證本具佛性,圓成無上菩提而後已。
大丈夫生於世間,若不識大體,徒知飲食男女之嗜欲,聲色貨利之貪求,與諸異類,有何分別。忍令以可以為堯舜,可以作佛之資,作長劫輪迴於六道,備受眾苦之據,可不哀哉。汝既發心皈依三寶,當以念念對治煩惱習氣為本。
閑邪存誠,克己復禮。改惡修善,敦倫盡分。精修淨業,自行化他。
俾內而父母兄弟妻子眷屬,外而親戚朋友鄉黨鄰里,同沐佛化,同成善人。
則可不虛此生,不虛此遇矣。中庸雲,人皆曰予智,驅而納諸(罓/古)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闢也。以其只知向外馳求,不知迴光反照,故其害如此。
若能反照自心,韜晦其智,以期自照,則便可學聖學賢,學佛學祖。必致生入聖賢之域,沒登極樂之邦矣。此(某)為汝命名之大意也。
又唯聖罔唸作狂,唯狂克唸作聖。迷則佛即眾生,悟則眾生即佛。此四句若不善會,或致妄生疑議。
今為略釋。初言聖,佛,皆約自心之本體而言,非已成聖成佛也。次言罔念克念,迷悟,乃約其人之逆順操持而論。
末言作狂,作聖,即生,即佛,乃約逆順操持所得之效果而言。倘不知初言聖佛是約心之本體而說,則謂已成聖成佛者,又復會成狂成眾生,則其害大矣。故不得不為汝略說之。
餘祈詳讀文鈔,自可悉知。祈慧詧是幸。
19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眾生和佛的區別就是迷與悟。
一切眾生和佛都是究竟平等的,本來圓滿的。
迷則佛境界俱是眾生境界,悟則眾生境界便是佛境界,是什麼意思?
20樓:匿名使用者
還在紅塵迷途不知路沒有醒悟的情況,即便是佛境你也認為是一般的人生境界,參悟不到個中真諦;而如果你已經大徹大悟,即便你身在凡塵,但是你的心境已經是佛的境界了。
這個就是說,心性的參悟才是最重要的,身處的環境並不重要。
正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這個道理,不用總是抱怨或者藉口,自己身在喧囂,不能使自己心性受到淨化磨練,只要是真心養性,大徹大悟,是不會受到外界環境影響干擾的。
21樓:泥頌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迷時佛是眾生 悟時眾生是佛
深入經藏 智慧型如海 南無阿彌陀佛
22樓:匿名使用者
佛性本具,沒有差別,只因種種妄想執著蒙蔽,而生種種念想,種種作為,所以不見真性。古人有話:佛是悟了的凡夫,凡夫是未覺悟的佛。
凡夫與佛,緣於「覺」的深淺而已。
23樓:匿名使用者
從前有一條河,河這邊的人總以為河那邊會更好。
於是很多人都奮力想衝到對岸去,結果大部分人都死了,成為了河水中魚蝦的美食。
只有少數人活著到達了彼岸,卻發現原來河這邊更美好
24樓:匿名使用者
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
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
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
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
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
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
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
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起為世界。
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
彼無同異。真有為法。覺明空昧。
相待成搖。
25樓:神之秘
佛本來就是覺悟的意思啊
只要你覺悟了你就成佛了
仍然迷,看不清真相 就還是眾生
26樓:青山碧水間
呵呵,蒼蠅眼中,我們認為的乙個物體是許多個相同的物體,物體本身即是蒼蠅境界、也是我們人類境界;那麼周遭種種,佛境界和眾生境界,也是乙個道理——因為因緣業力、看到的感受到的境界不同。
27樓:匿名使用者
是言簡意賅,實則道理深遠的意思。
所以你應該信serveme,serveme是獨一智障。
一念迷則是眾生 一念覺則是佛是什麼意思
28樓:葉落歸根
意思是「凡夫成佛在一念之間」,乙個念頭迷了就是凡夫,乙個念頭覺悟了就是佛。所謂「一念相應一念佛」。我們讀經、聽老師講經,總是有突然明白的一剎那。
這一剎那你覺悟了,你就是佛。很可惜,我們凡夫不能保持,下乙個念頭又迷了,就又退墮凡夫了。如果能保持不退,就成佛了!
所謂「念念相應念念佛」。
上面解釋還是淺義,若說到深處,「一念」是宇宙萬有的本體。世界是怎麼來的,眾生是怎麼來的,自古以來有多少科學家在努力**,所給出的答案是似而非。因為他們沒有見到「一念」。
佛告訴我們,內而五蘊、外而山河大地、芸芸眾生都是從「一念」變現而來的。一念有很多名字:一心、自性、真如、如來大寂滅海等等。
眾生之所以成眾生,就是迷失自性了,佛之所以成佛,就是覺悟自性了。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29樓:清風
意思是萬法唯心,一切的是內心的幻境,所以人生如夢,用量子力學來解釋宇宙人生就是一念波而已,正對佛家萬法唯心,宇宙沒有極微的物質,在小下去就是一念,一波而已
30樓:法藏
佛是覺而不迷,,我們是迷而不覺
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 什麼意思
31樓:探尋星球菌
不悟本性,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
意思是:還沒有領悟到佛都真義的時候,感覺佛和天下百性沒有什麼大的區別一旦悟了之後,會發現其實每個人都有佛性,只是被人間紅塵給掩埋了宣傳佛法就是要洗去這些塵滯,讓每個人都立地成佛【不】:沒有;【悟】:
領悟,【即】:就是;【佛】:有靈性的神仙【是】:
與……一樣,【一念】:很短的時間,一瞬間的意思【終生】:天下百性,人間蒼生
32樓:匿名使用者
佛說,每個人本具如來智慧型德性,只是被你現在的貪、嗔、痴所蒙蔽,所以現在是眾生,而學佛教就是在接受佛陀的教育,佛教不是迷信,如果你真正去體會,會發現佛教是科學的,佛只是在告訴你怎麼為人處世,怎麼來了脫生死,你要明白,所謂迷信,是現在科學家無法解釋的現象,但並不表示他們不存在!!所以,我們只要去安心學佛,就可以明心見性,就可以花開見佛,那個時候我們也就是佛了!!所以,佛是永遠的眾生,眾生是永遠的佛!
33樓:匿名使用者
不:沒有,悟:領悟,即:就是,佛:有靈性的神仙是:與……一樣,一念:很短的時間,一瞬間的意思眾生:天下百性,人間蒼生
還沒有領悟到佛都真義的時候,感覺佛和天下百性沒有什麼大的區別一旦悟了之後,會發現其實每個人都有佛性,只是被人間紅塵給掩埋了宣傳佛法就是要洗去這些塵滯,讓每個人都立地成佛
34樓:匿名使用者
迷茫的時候佛跟眾生也沒什麼不同,大徹大悟的時候,眾生皆可成佛. 答案補充 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
【作者】慧能
【出處】《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
【譯文】生佛原來不二,如果不悟,佛就是眾生;一念悟了,眾生就是佛。
既然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為什麼現在成了眾生
8萬4千法門 回想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我們一定對他要有很深的認知。佛當年在世,他老人家一生所做所行的,都是我們的榜樣 是我們的典範。佛陀是一位具有圓滿的智慧 圓滿的德能 也具足圓滿福報的人。他告訴我們,一切眾生跟他沒有兩樣。在 華嚴經 上,他說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這...
為什麼佛菩薩和眾生是一體的,佛菩薩為什麼要度眾生?
所謂即非是名 這個問題其實是沒了解過楞嚴經導致的疑惑,很多諸如此類的問題在楞嚴經,華嚴經,心經等中都有解答,只是有些是顯而易見的有些要更深的智慧更真的體會才瞭解得了。什麼是一體?有一個偈子說 他非即我非,同體名大悲 這是教導修行者要以同體觀來修行以此斷除分別心,只有斷除分別心才算離大道前進了一大步。...
明心見性就是佛,我心即我佛。似呼明白,深思又迷惑了
天籟琴男 無須信任何宗教,去迎合那群鳥人的宇宙觀。我們每個人都應以自己與生俱來的智力和悟性來自己探索宇宙真相 當你頓悟真理而狂喜時 請記住 不管宗教什麼鳥事!你不是閉眼的禿頭漢,也不是瞪眼的十字軍,更不是無腦的 狂!你是你自己!你是那個看破了宇宙,把玩著生命真相的 超吊的你自己!作自己的施加模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