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森林之黃
下一句:
卻話巴山夜雨時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隱 【朝代】唐
譯文對照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譯文 注釋
您問歸期,歸期實難說準,巴山連夜暴雨,漲滿秋池。
何時歸去,共剪西窗燭花,當面訴說,巴山夜雨況味。
何當共剪西窗燭的下句是什麼?
2樓:童赩祝思涵
後面句是:卻話巴山夜雨時
3樓:業素隗凌晴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出處:夜雨寄北
李商隱原詩: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4樓:拜楚安浩嵐
暈是卻話巴山夜雨時撒
5樓:買涆孛樂湛
卻話巴山夜雨時。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隱《夜雨寄北》
6樓:伏向白胤
卻話巴山夜雨時
笨蛋哈哈
這都不知道
還大學生呢?死豬婆就是笨啊
沒治了啊
何當共剪西窗燭的後半句是什麼?
7樓:
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隱的夜雨寄北
8樓:鵬飛飛牛
何當共剪西窗燭,下一句:
卻話巴山夜雨時。
夜雨寄北_古詩文網
[作者] 李商隱
[全文]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何當共剪西窗燭的下句是什麼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泊秦淮唐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浣溪沙 宋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如夢令 李清照 常記溪亭...
李商隱為什麼要「何當共剪西窗燭」而不是剪東窗燭或剪北窗燭呢
雜將麵 西窗的 典故 為什麼是西窗呢,選擇方向 西 是因為古時多討伐匈奴,保衛中原人民的安定生活。而匈奴大多在長城的西北方定居,草原沙漠居多。所以用西窗。戰爭拆散了多少夫妻,母子,父子,兄弟姐妹,在近千年的不斷征戰中,戰爭帶給百姓們多少傷痛,多少哀傷,這個不是一言兩語能說清道明的,只有默默得遙望西方...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描繪了怎樣的情景
首先,想象。什麼時候再在一起,西窗下秉燭夜談,再說那巴山夜雨。何時,我們能相倚在西窗前,剪著一朵朵美麗的燭花,向你傾吐,我對你的無限思念,在那巴山秋雨的夜晚。夜雨寄北。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這首寄內之作,一向為人們廣為流傳,是詩人李商隱在巴蜀時寄懷他妻子王氏之作。此詩將詩人自己與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