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超越夢想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建立「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2樓:宛東泗州打油郎
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後稱元夕或元夜。
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
但自宋以後也稱燈夕。
到了清朝,就另稱燈節。
3樓:
叫正月十五,湯圓節對嗎?
最早出現元宵節是什麼時候
元宵元宵節是什麼時候最早
4樓:無水月白
漢族傳統的元宵節始於2000多年前的秦朝。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
司馬遷建立「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乙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元宵節的由來,最早起源與我國的什麼地方
元宵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元宵看花燈的來歷。
5樓:◇江″◆流
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公尺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公尺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觀 燈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
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元宵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
唐玄宗(公元685--762)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宋代,元宵燈會無論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都勝過唐代,而且活動更為民間化,民族特色更強。以後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展,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
燈在台灣民間具有光明與添丁的涵義,點燃燈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語燈與丁諧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節婦女都會刻意在燈下游走,希望「鑽燈腳生卵葩」(就是鑽到燈下游走,好生男孩)。
元宵節的意義是啥,元宵節的意義
元宵節的意義 元宵節具有確認全體社會成員 包括彼此不認識的 相互關係的意義。元宵節與春節 清明節 端午節 中秋節一樣,是中國傳統節日,事實上其文化內涵和社會價值遠遠勝於其他節日,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春節從除夕關門守歲開始,到元宵節,是乙個人們不斷擴大活動範圍 人際關係不斷得到擴大的過程。初一給家長拜...
元宵節吃什麼食物啊,元宵節吃什麼?
爭霸天下第一關 可以吃元宵 湯圓 糰子。元宵,原意為 上元節的晚上 因正月十五 上元節 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元宵賞月,後來節日名稱也演化為 元宵節 正月十五鬧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在漢文帝時期,已下令將...
元宵節為什麼要賞花燈,吃元宵,元宵節為什麼為什麼要賞花燈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過元宵節時,一項非常重要的民間習俗。在宋朝的時候老百姓過元宵節的時候,都會吃一種叫 浮元子 的食物。這其實就是大家比較熟知的 元宵 漢朝明帝永平年間,由於漢明帝大力推崇佛法。所以,在正月十五這天晚上,為了能夠更好的 參佛 他要求在宮中和寺院 燃燈表佛 這其實也是元宵節點燈或者觀燈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