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的「三畏」「三友」分別指的是什麼

時間 2022-04-19 22:15:12

1樓:匿名使用者

「三畏」**於孔子所說的話,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具體意思是,君子有三件敬畏之事:

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貴的人,敬畏聖人的話。根據南懷瑾大師的解釋,「畏天命」,包括了一切宗教信仰,信上帝、主宰、佛。乙個人有所怕才有所成,乙個人到了無所怕,不會成功的。

「畏大人」,指的是對父母、長輩、有道德學問的人有所怕,才有成就。「畏聖人之言」,說的是要敬畏聖賢之人留下來的言論,它們都是聖賢之人的人生經驗的提煉。

「三友」也來自於孔子所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損矣。

」意思是交友宜交正直、誠信、見多識廣的朋友;與習慣於走邪道、善於阿諛奉承、習慣於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對自己沒有好處。

這句話告訴了我們要擇善交友,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選擇志同道合的正直朋友對於自己的發展,薰陶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那些豬朋狗友,以及虛偽,胡話亂說的人對自己則有損害,盡量少交,或者避而遠之。

古人的智慧型直到今天也絲毫不落後,它詳細地告訴了我們做人的守則,對我們交友發展的建議,這對於今後人生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知己,是一生的朋友,也是最單純的朋友,不涉及金錢利益。知己,淡如白水,卻沁人心脾。

2樓:大資料小庫

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天命就是一種不可避免的命運而已,個人對待天命的時候,不要走極端路線。

大人就是地位高、德行高的人

聖人言說白了就是上級命令

三友:「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結交正直的朋友,誠信的朋友,知識廣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結交諂媚逢迎的人,結交表面奉承而背後誹謗人的人,結交善於花言巧語的人,是有害的

3樓: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畏天命」,包括了一切宗教信仰,信上帝、主宰、佛。乙個人有所怕才有所成,乙個人到了無所怕,不會成功的。「畏大人」,指的是對父母、長輩、有道德學問的人有所怕,才有成就。

這裡說的「大人」並不是一定指大官。「畏聖人之言」,說的是要敬畏聖賢之人留下來的言論,它們都是聖賢之人的人生經驗的提煉。「三友」指的是「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意思是說:

「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種。結交正直的朋友,誠信的朋友,知識廣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結交諂媚逢迎的人,結交表面奉承而背後誹謗人的人,結交善於花言巧語的人,是有害的。」

4樓:匿名使用者

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三友:「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意思就是告訴我們,要多和善良的人接觸

5樓:笑南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失敗是成功之母。」

「三人行必有我師。」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做人格言

不學禮,無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於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過,則匆憚改。

不遷怒,不二過。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己,不亦遠乎?

執德不弘,通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巧言亂德。

巧言令色,鮮矣仁。

剛、毅、木、訥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聽其言而觀其行。

君於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禮之用,和為貴。

放於利而行,多怨。

孔子說的「三畏」是什麼?

6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季氏》第八章)(孔子說:君子有三畏:

畏天命,畏在上位的人,畏聖人的話。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不尊重在上位的人,蔑視聖人的話。)「畏」有畏懼、敬畏、尊重等義,孔子說的「三畏」,指人生面對三個大問題所應持的態度。

一是敬畏天命。孔子信天命的問題後面將專章來討論,我們在這裡把「天命」理解為自然和社會的發展規律。自然和社會發展規律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我們只能適應這些規律,按規律來工作、來生活,我們的主觀能動性只能在適應規律的前提下,創造條件推進或延緩事物發展的過程,或在一定程度上促成某種事物的質的轉化。

如某些農作物品種的改變,不尊重自然或社會規律,一定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或社會工作的失敗。許多事例給我們留下慘痛的教訓,更提醒我們必須敬畏自然和社會發展規律,敬,則尊重;畏,則不可違逆。

二是尊重領導人。人類社會是有組織的群體,必須有分工,有人掌握全域性、最後決策和指揮,整個社會才能有秩序地發展,各個機構才能運轉;如果一盤散沙,人人各行其是,社會根本不能存在。所以應該尊敬領導人,在現代民主社會,領導人是我們共同選舉的,當然應該接受領導,支援他的工作,這正是體現民主;如果他不符合人民的要求,通過一定的程式可以罷免他。

對領導人輕慢乃至對抗,或者陽奉陰違,是違背民主法制的錯誤行為。

三是尊重聖人之言。孔子說的「聖人」,指的是他前代的傑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孔子認為他們具有非凡的智慧型,為人類福祉和社會進步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重視和實行他們言論中的成功經驗和教導,可以繼續推進社會的文明和進步。這是孔子「畏聖人之言」的用意所在。

孔子說的「益者三友」指的是什麼

7樓:科學普及交流

孔子曰:「益者三友,是指:

友直,友諒,友多聞

8樓:中公教育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

結交正直的朋友,誠信的朋友,知識廣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結交諂媚逢迎的人,結交表面奉承而背後誹謗人的人,結交善於花言巧語的人,是有害的.」

孔子所說的"損者三友"指的是什麼?

9樓:匿名使用者

損者三友:友便辟,友親善,友便佞

一是脾氣暴躁的人,一是過於優柔寡斷的人,再是小人心懷鬼胎的人

10樓:

使人受益的朋友有三種,使人受損的朋友也有三種:正直的朋友(友直),真誠而可信賴的朋友(友諒),博學而見多識廣的朋友(友多聞),可以讓我們受益良多;而事實上並不正直的朋友(友便辟),善於迎合別人、討好別人,而欠缺誠信的朋友(友親善),善於隨口胡說卻沒有真才識學的朋友(友便佞),只會讓我們受到傷害。

11樓:

不正直的朋友(友便辟),善於迎合別人、討好別人,而欠缺誠信的朋友(友親善),善於隨口胡說卻沒有真才識學的朋友(友便佞)

論語中孔子講的三達德指的是什麼

12樓:21世紀第一聖人

《論來語》中沒有直接提到「三達源德」或者「三大德」。《論語》記載孔子提出君子有「三戒」、「三畏」。「三戒」是「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三畏」是「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季氏》)。另外,《子張》篇中記載子夏說「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這些是不是就是君子的「三達德」或者「三大德」?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是啥意思?

13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說:「君子有三種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德行高的人,敬畏聖人的話。小人不懂得天命而下敬畏,輕佻地對待地 位高、德行高的人,輕侮聖人的。」

其中「畏天命」三個字,包括了一切信仰,信上帝、主宰、佛等。這些都是「畏天命」,從前社會等級分明,這種畏,用來維護社會穩定。

現代人雖然破除了迷信,但依然要有所敬畏,「天地有定律,四季有成規,萬物有法則」,現在,自然、真理、規律就是我們需要敬畏的天命。

「畏大人」三個在這裡字所說的大人並不是一定指官職有多高,對父母、長輩、有道德學問的人有所怕,才有成就。乙個人再成功,總有他的父母、上級,讓他敬畏,從而做事各自心中掂量再三,不輕舉妄動。

14樓:愛做作業的學生

意思是:

君子應該有三點敬畏:敬畏上天的意志(自然規律),敬畏德高的王公大人,敬畏聖人的言論。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譯文:孔子說:「君子應該有三點敬畏:

敬畏上天的意志(自然規律),敬畏德高的王公大人,敬畏聖人的言論。小人不知道上天的意志,因而他不懼畏。他輕慢德高的王公大人,蔑視聖人的言論。

」出處:《論語·季氏》——戰國·孔子

擴充套件資料

君子有三畏出自《論語·季氏》,所謂畏就是敬畏,人生無所畏,實在很危險。天命是超人間的主宰者,以現代的觀點來看即為萬事萬物均需遵循的自然規律,是人生的最後的決定者,遠遠高出大人、聖人之言之於人生的威嚴。

大人與聖人之言屬於現實世界,大人的威嚴在於權力,聖人的威嚴在於道德,是善的化身。

「天命」,指上天的意志,自然規律。「大人」,指德高望重的王公大人。「狎」,輕慢。

歲寒三友的哪些,歲寒三友指的是什麼

歲寒三友是指松 竹 梅三種植物。因這三種植物在寒冬時節仍可保持頑強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徵,傳到日本後又加上長壽的意義。松和竹在嚴寒中不落葉,梅在寒冬裡開花,有 清廉潔白 節操的意思,是古代文人的理想人格。中國宋朝時,歲寒三友常作為文人畫 水墨畫的題材,如文同 蘇軾的作品。元朝...

寒歲三友是指,歲寒三友指的是什麼

歲寒三友是指 松 竹 梅。松 竹,經冬不凋 梅花,耐寒開放。出自宋朝 林景熙 王雲梅舍記 即其居累土為山,種梅百本,與喬松修篁 即竹 為歲寒友。歲寒三友指的是在冬季不受風雪影響而開花的梅花 在暴風雪中寧折不屈的竹子 在寒冬依然蒼翠欲滴的松樹。這三種植物被統稱為 歲寒三友 它們都具備著不畏寒冷,堅持不...

孔子讀書「韋編三絕」說的是什麼事

心明心誠 孔子為讀 易 而翻斷了多次牛皮帶子的簡。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春秋時期的書,主要是以竹子為材料製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籤,稱為竹 簡 用火烘乾後在上面寫字。一根竹簡上寫字,多則幾十個字,少則 個字。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通過牢固的繩子之類的東西按次序編連起來才最後成書,便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