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德不受寵什麼意思,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什麼意思

時間 2022-12-09 13:15:08

1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說無品德、無德行修養的人是不會受到愛戴的。 前邊一句是無功不受祿。出自《列子》,列子,戰國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莊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與鄭繆公同時。

其學本於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後漢班固《藝文志》「道家」部分錄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沖虛經》,(於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

漢書《藝文志》著錄《列子》八卷,早佚。今本《列子》八卷,從思想內容和語言使用上看,可能是後人根據古代資料編著的。全書共載民間故事寓言、神話傳說等134則,是東晉人張湛所輯錄增補的,題材廣泛,有些頗富教育意義。

2樓:中芃芃

無功不受祿,無德不受寵;出自 《列子》

無品德、無德行修養的人是不會受到愛戴的。

3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的無功不受祿,無德不受寵,往往後面還有一句是吃人家嘴軟,拿人家手短。

無言不仇,無德不報。惠於朋友,庶民小子 是什麼意思

4樓:出雁

出自:《詩·大雅·抑》

應該是無言不讎吧, 具體這個字你可以看看這個**。

意思應該是:沒有別人說話卻不應答的,沒有別人的恩惠卻不報答的,只對身邊親近的朋友好,這樣的人只是一般的普通人。

這還有幾位朋友的言談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什麼意思

5樓:姬覓晴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的意思是突出核心價值觀,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這是主席關於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講話,得到了廣大群眾的熱烈的擁護,積極的響應,形成了公民道德建設的新熱潮,湧現出一大批體現道德要求的先進人物,為社會主義樹立了學習的楷模。

***說,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如果乙個民族、乙個國家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莫衷一是,行無依歸,那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就無法前進。

這樣的情形,在我國歷史上,在當今世界上,都屢見不鮮。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什麼意思!??

6樓:憶安顏

「上德無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意思是:

高層次的「德」不強調表面「有德」,因此才是真正「有德」。低層次的「德」,自認為不喪失「德」,因此實際上是沒有「德」。真正有德行的人,不會把德行掛在嘴上,故意用某種行為證明自己的德行,這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

處在德之下品之類的人,看似處處都彰顯德行,處處用德的框架來比較似乎都很恰當,但是事實上卻是乙個無德之人。

擴充套件資料

選自《道德經》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故去彼取此。

這一章是《道經》的開頭。有人認為,上篇以「道」開始,所以叫做《道經》;下篇以「德」字開始,所以叫《德經》。

本章在《道德經》裡比較難於理解。老子認為,「道」的屬性表現為「德」,凡是符合於「道」的行為就是「有德」,反之,則是「失德」。「道」與「德」不可分離,但又有區別。

因為「德」有上下之分,「上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

「德」是「道」在人世間的體現,「道」是客觀規律,而「德」是指人類認識並按客觀規律辦事。人們把「道」運用於人類社會產生的功能,就是「德」。

7樓:星月嵐辰

你救了蜘蛛網上的蝴蝶,你以為你救了蝴蝶,自己就是有德之人,但蜘蛛卻因你而餓死。

這就是下德,你沾沾自喜,覺得自己還沒有失去道德,實際上你不過個因美醜而起分別心的無德之人。

下德是偽德,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誇讚,或者表現出自己還沒有失去道德而做的行為。

上德的人懂德,懂道德,所以他順應道德,順應道,順應自然規律。一飲一啄自有天定,上德之人一切行為都是合乎自然的,道法自然,雖然他並沒有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德之事,但是我們卻會說他有道德。此所謂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8樓:匿名使用者

上德的人沒有德的概念,行事不考慮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道德標準,而是從人的本心出發,因此可稱為有德。這裡的本心就是人在消除了慾望和情感後呈現的一顆真心。也就是菜根譚裡面說的:

文章做到極處,無有它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它異,只是本然。其實無論是做人還是做文章,能做到恰如其分的恰好,便是最高的德。儒家則把這個恰如其分稱為「中庸」。

老子認為人要想達到一種很高的境界必須要忘掉自己,因為自己會產生很多不良情緒干擾聰明才智的發揮。所以老子說: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莊子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孔明說:

非寧靜無以致遠。因此要想達到上德,必須先忘掉德與不德的概念。

下德的人認為沒有失德就好,在老子看來這本質上是一種無德,在我們今天看來這至少是一種下德。比如贍養父母時,只是給老人一些錢認為自己已盡了贍養義務(不失德),而沒有真正從父母生活上認真考慮,其實父母生活得並不開心,這就可稱作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以上是我自己的理解。

9樓:正然

老子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北京大學教授陳鼓應翻譯:

上德的人不。

10樓:匿名使用者

真正的有道者,其德行是出於自然、淳樸、簡單、內在、主動,所以表面上看是沒有「德」的痕跡,實際上是德的隨時執行。所以這樣的德才是真正的上德。

普通的人完成德的操守,其表現都是受其他因素左右的,是表面的、外在的、形式的、被動的,所以雖然有「德」的種種表現,其實已經與真正的「德」的自然性質相差很多。這樣的德則是下德。

11樓:湞凌科技

如果把後乙個德字改為得就好理解了:

上德不得,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得,是以無德。

就是施德不求回報為上德,反之無德。

12樓:匿名使用者

推崇行禮的人有所作為,而得不到響應,就舉起手臂,強迫別人順從。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13樓:初夏匆匆活寶

上德者從不有意布施德惠,因而有德;下德者則總是忘不了布施德惠,因而無德。

14樓:匿名使用者

我倒是覺得滿意答案還有一些不妥之處。

第一句解釋的還是可以的,第二句就有問題了,請問哪種德是不受其他因素左右的?

在秦漢前,德是通得的,所有我把這句話理解為:

真正有德的,施與德而不為取得,所有才是真正的有德。

而施與德,只是為了獲取得到,這樣的德是無德。

15樓:章彧

品德高尚的上德者從不有意布施德惠,因而品德高尚而有德;而品德低下的下德者則總是忘不了布施德惠,因而品德低下而無德。

16樓:匿名使用者

你摸過哦破哦咯自己去會計師考試。

老子大德無德什麼意思

女子無才便是德是什麼意思,「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啊?

女子無才便是德 被誤解了幾千年,你明白它的真正含義嗎?女子無才便是德是什麼意思?女子如果沒有才學,就看她有沒有品德。出處 清朝張岱 公祭祁夫人文 眉公曰 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此語殊為未確。釋義 認為婦女無須有才能,只需順從丈夫就行。也有另一種解釋 女子如果沒有才學,就看她有沒有品德。本來...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是什麼意思

柯運旺諸琬 上德無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意思是 高層次的 德 不強調錶面 有德 因此才是真正 有德 低層次的 德 自認為不喪失 德 因此實際上是沒有 德 真正有德行的人,不會把德行掛在嘴上,故意用某種行為證明自己的德行,這才是真正的有德之人。處在德之下品之類的人,看似處處都彰顯德行,處...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是什麼意思

施小莉說遊戲 俗語說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 老祖宗可謂道盡現實 難掩的喜 它的意思是人不發橫財很難富起來,馬不吃夜草很難肥起來,萬事都需要一定的機遇。 講的是人沒有意外之財不會富有,馬沒有夜食不會肥。比喻某人在自己正常的收入之外得到了額外的財富,天降橫財 山有木兮 人要是想變得很富有,必須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