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中西建築如同文化一樣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兩種風貌。中國的建築多木製,應用石料限於台階、路基而已,但西方主體建築多為石砌;西方建築每每造得高大雄偉,而中國建築除了佛塔外,多為。
一、二層,貼著地面廣廣地鋪開;西方建築多以單體建築為中心,呈現垂直方向的擴充套件,而中國建築將院落、圍牆組合起來,邐迤相連,以建築群落稱是。
西方建築中突出「改革」,而中國建築力求「穩定」。西方早在西元前就捨棄木料,改用石料作為建築主體材料,而中國木料的使用卻一直持續到近代。在西方建築中,隨處可以尋找到演變的影子。
經典的希臘柱式變化,從陶立克柱式到愛奧尼柱式,再到科林斯柱式,其中充滿了探索和求新的光芒。在我國,只要建築能夠滿足基本需求,就不再考慮改變它了。從上古到清代,木料一直在用,梁柱式結構一直在用。
木料本身易腐,易燃,所以隨著工具的改進,就會被石料替代。而在中國,這種替代在主流的建築群落中,卻一直沒有出現。五行「金木水火土」,體現了建築材料中的一些元素,而其中並沒有「石」材。
建築學(architecture)被亞里斯多德奉為第三類「詩的科學」的首位(其它兩類是政治學和邏輯學),所以由此對數學等科學的理解也越來越深。而在中國,建築始終排在百工雜藝之中。中國似乎並不缺少能工巧匠,但對這種原始科技的承認和利用僅限於宗廟之事了。
在西方,建築輔助衍生科學;在中國,建築直指風水。
在西方,建築學體現了人類與自然抗爭的勇氣,《巴比塔》的故事中,人類建造高聳入天的巴別塔,挑戰上帝的威嚴;挺拔的金字塔突兀在平原上;各種神廟、祭壇往往超脫於周遭的自然之外,傲然獨存。而中國,建築與自然和諧的論調不絕於耳,亦入木三分。
中國著名建築大師梁思成在《我國偉大的建築傳統與遺產》中說:「在歷史上,其它與中華文化約略相同,或先或後形成的文化,如埃及、巴比倫,稍後一點的古波斯、古希臘,以及更晚的古羅馬,都已成為歷史陳跡,而我們的中華文化則血脈相承,蓬勃地滋長發展,四千餘年,一氣呵成。」讀到這裡,我更感到悲哀。
我們四千餘年,毫無進數。我們的建築已經被世界關進欄中,圍上柵欄,指指點點作為文物了。我們的人呢?
我們的文化呢?梁所言的「一脈相承」,便是不革新,所謂的 「一氣呵成」,便是苟延殘喘了。
2樓:匿名使用者
都是房子。都是住人的!!
3樓:匿名使用者
還不都是幾樓幾樓的連在一起!
中西建築差異
4樓:匿名使用者
1、西方人在建築上著重追求向空間擴充套件規模,中國人卻主要致力於在平面上拓展。
2、中國建築對遠景效果十分重視,多有著嚴密和諧的整體規劃,呈現優美、柔和的外輪廓線,不同於西方幾何圖形的「盒子式」的外形。在中距離上,西方建築以豐富的體量,凹凸變換的平面構圖給人留下明確、深刻的印象。而在更近的距離,人們可以清晰地發現中國建築畫梁雕棟、櫨欒交錯的構造,細緻精巧的裝飾和鮮豔奪目的色彩。
3、西方主要的建築風格。
廣泛採用半圓形拱券結構;牆壁厚實,圓拱頂厚重;窗窄且小,主體建築內部狹小、陰暗。
b、拜占廷式 拜占廷式建築是融古代西亞建築的磚石拱券、古希臘建築的柱式風格,和古羅馬建築的巨集大氣勢為一體的一種別具特色的建築。其建築形制和結構的特點是:平面布局呈輻射狀設計,中心為大穹窿(即圓頂式)結構的主體建築。
公元7世紀後,拜占廷式建築又出現了將中心的大穹窿式結構,改為幾個小穹窿群,且平面面積縮小,增加高度的新風格建築。
c、哥德式哥特,原為滅亡羅馬奴隸制帝國的日耳曼族乙個支系的名稱。「文藝復興」運動興起後,倡導反對封建神權,復興古羅馬文化,遂以「哥特」作為建築形制和風格的代稱,以表示對封建神權的否定。哥德式建築以教堂為主。
其風格一改羅馬式建築厚重、陰暗的特色,和半圓形拱門的式樣,代之以線條明快的尖拱券,造型秀挺的尖形拱頂(即小尖塔),坡度很大的兩坡屋頂,輕盈的飛扶壁,修長的束柱,以及用彩色玻璃鑲嵌的花窗欞等,給人以向上昇華、神秘的感覺。
d、巴洛克式 「巴洛克」,為葡萄牙語的音譯,意為「畸形(歪扭)的珍珠」。17世紀後期,文藝復興運動逐漸衰落。此時興起的巴洛克藝術即具有「反叛」之意。
故以此名為稱,含有貶、否之意。巴洛克式建築即一反歐洲古典傳統和「文藝復興」建築的風格,這種建築以矯揉做作、粉飾的手法,來追求形式上的新奇,以獲得特殊效果。多採用堆砌、裝飾等方式,將建築、雕刻和繪畫融為一體。
大量使用貴重的材料,通過艷麗的色彩、華麗的裝飾,給人以脫離現實之感。 除這些別具風格、特色的傳統建築外,西方的傳統建築,還有巴西利卡式、歐洲文藝復興式、古典主義式等風格、特色的建築。
4、中國的建築在於創造意境,南北風格差異很大,體現了中國獨特的生命精神和生態的審美觀。
中西方建築為什麼不同?
5樓:易書科技
建築作為一項涉及地理、文化、資源、歷史等多方面學科的人類活動,不可避免地帶有地方性和民族性。故中西方建築就存在明顯的差異。
中西方建築不同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第一是建築材料的不同。縱觀我國建築史,無論是何朝代何種建築,都是以磚木結構為主,這無疑是與中華大地林木資源豐富、氣候適於木構物儲存有關。而在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為代表的西方古典建築中,石材一直是建築材料的主宰,建築便是石頭的史書。
第二,文化的不同也給中西方建築帶來了很大的差異。西方強調個人,個性的文明導致了建築中對個體建築藝術的強調,而我國的群體主宰的文化則形成了以群體諧調為美的傳統建築的審美觀,無論是宮廷建築還是園林建築,都體現了這一點。
此外,還有許多導致中西方建築不同的因素,如政治體制、風俗習慣、宗教、氣候以及經濟實力等等,隨著社會的發展,中西方建築也在不斷地變化求新。祈年殿。
圓明園啊是中西合璧的建築,圓明園的建築物風格不同,有的景物是什麼
圓明園將中國的園林與國外的建築都復建於皇宮園林之內.圓明園的建築物風格不同,有的景物是什麼 圓明園的建築物風格不同,有的景物是民族建築 有的景物是西洋景觀 還有的景物是各地的風景名勝。民族建築 西洋景觀 中西合璧 圓明園中是民族建築,還是西洋景觀 有中 有西 也有中西合璧的建築 很多西洋景觀也被本土...
中餐和西餐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中餐與西餐有哪些不同?
中餐與西餐有哪些不同?中餐和西餐的區別主要在於原料選擇食物分量,烹飪方式和廚房廚具以及食物刀工上的不同,中餐的分量一般是多人份的,西餐的分量是一人份的,中餐烹飪上一般是明火和圓底鍋,西餐的方法就比較少了,在廚具上,中餐的廚房裡,刀具多樣不同的正潤方式,用著不一樣的廚具,但西方廚具據單一切標準化,在刀...
中日文化有哪些差異,中日文化的相同點有哪些?
首先是中日兩國的文字。中國的文字起源於古代的甲骨文,經過夏商周朝戰國時期的發展,到漢唐時代,經濟與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中國文明進入了輝煌時期,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而當時的日本,通過朝鮮半島,接觸到了中國發達的文化,通過派出使者等方式,對中國的文化如飢似渴地學習和吸收著,日本的假名和漢字便是 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