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七月流火更氾濫的十個誤用成語

時間 2025-02-18 10:25:17

1樓:美食專業選手

一、心寬體胖/ 心廣體胖。

心廣體胖」中的「胖」應讀 pán 而不是 pàng,意為安泰舒適。這成語的原本意思是說人心胸開闊,外貌就安詳。典出《禮記·大學》:「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

朱熹《近思錄卷五》中「人能克己則心廣體胖,仰不愧,俯不怍,其樂可知。」就是這個用法。近代以來多對「胖」字望文生義使意思變成「心情愉快,無所牽掛,因而人也發胖。

該義項已經收入多數辭書。

二、空空如也。

典出《論語·子罕》:「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空空不是說沒有東西而是說沒有知識,這裡是指虛心求教當自己什麼都不懂一樣。

空空如也即形容誠懇、虛心的樣子。近代以來用來形容什麼都沒有的樣子,《青春之歌》裡便是這麼用的,該義項已經收入多數辭書。

三、走馬觀花。

典出孟郊《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騎在奔跑的馬上看花,是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

今人用作粗略考察、大略地觀察、不用心地做事,有點「走過場」的意味。還沒有找到晚清以前用該成語的例子。

2樓:y神級第六人

七月流火 七月流火」的真實意思,是說在農曆七月天氣轉涼的時節,天剛擦黑的時候,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然而,「七月流火」多年來卻常被誤用來形容暑熱,至今仍不絕於各種**,所以此古語的本來含義已被通俗而異化。

拼音]qī yuè liú huǒ

出處]詩經·國風·豳風》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容易誤用的成語:七月流火

3樓:承吉凌

帶餘火」是星名,指大火星,即心宿。七月流火是指農曆七月,大火星西行,夏去運跡秋來,天氣逐漸轉涼。

常被誤用來形容七月的天氣十分炎熱,屬望文生義。

詩經·國風·豳風·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蠢悄滾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七月流火的成語爭議

4樓:慨喟

注:以下見解官方並未承認 七月流火」語出《詩經·國風·豳風》「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它的真實含義,並不是說七月的酷暑炎熱,而是與一種天文現象密切相關,即夏曆(農曆)七月天氣轉涼的意思。

七月」指夏曆的七月;「流」,指移動,落下;「火」指星名「大火星」(不是繞太陽執行的火星),即心宿。 大火星」是一顆著名的紅巨星,能放出火紅色的光亮,每年夏曆的五月黃昏,位於正南方,位置最高。夏曆的七月黃昏,大火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漸西降,「知暑漸退而秋將至」。

人們把這種現象稱作「七月流火」。 所以,「七月流火」的真實意思,是說在夏曆七月,天氣漸漸轉涼,每當黃昏的時候,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

七月流火是成語嗎

5樓:喬科詹庫我

是七月流火是乙個漢語成語,拼音是qī yuè liú huǒ,出自《詩經》,指大火星(心宿二,天蠍座主星)西行,最終逐漸離開天際,古人以此作為夏去秋來,天氣轉涼的標誌。第七版現代漢語詞典已修改:也可形容天氣炎熱。

七月流火」一詞,最早出自《詩經》中的《國風》:「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這裡的「火」即指「心宿」,就是「大火」星。

每年仲夏午月黃昏,「大火」位於正南方,位置最高,而到了七月黃昏,它的位置由中天逐漸西降,「知暑漸退而秋將至」。

人們把這種現象稱作「七月流火」。此處的「流」不是流星的流。水向低處曰流,「大火」向西天下墜也是在流;「七月流火」就是「心宿二」晚上向西天慢慢落下去,預示寒冷的季節就快要來到,天氣逐漸涼爽起來。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

其實,七月流火的意思就是說在七月的時候,在黃昏的時候經常都會看到有火星流過,這其實是一種節氣,以及相應時間段氣候的變化特徵,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典型的,雖然在現在來說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火燒雲,因為在七月的時候,相對來說,天氣比較炎熱,而在夏天太陽落山的時候也比較晚,自然在西邊就會出現很多的紅暈,而相對...

七月流火 指天氣怎樣,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天氣炎熱似火?

熱心航爸爸 七月流火 指天氣轉涼。七月流火 一語出自 詩經 國風 豳風 七月 篇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大意是說,每到農曆七月黃昏,大火星出現在西邊天空時,暑熱開始消退 到九月天就冷了,要新增厚衣裳了。七月裡,天氣怎麼會變涼呢?根據生活常識我們知道,七月的天氣根本是一絲涼風都少有的,就更不會是天氣變涼...

「七月流火」的反義詞是什麼,七月流火反義詞

七月流火是沒有反應詞的。七月流火 一詞,最早出自 詩經 中的 國風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這裡的 火 即指 心宿 就是 大火 星。每年仲夏午月黃昏,大火 位於正南方,位置最高,而到了七月黃昏,它的位置由中天逐漸西降,知暑漸退而秋將至 人們把這種現象稱作 七月流火 此處的 流 不是流星的流。水向低處曰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