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之後的明清曆法都比郭的要落後嗎?

時間 2025-03-13 10:25:25

1樓:周蘇晶

在徐光啟主持下,經過十多年的辛勤工作,終於1634年12月完成了卷帙浩繁的《崇禎曆書》,共計46種一百三十七卷。內容分「五目」「六次」。

崇禎曆書》是對中國傳統曆法的重大改革,其特點有:(1)重視理論基礎,法原部分約40卷,佔全書的三分之一左右,總體上採用了第谷體系;(2)引入本輪、均輪等整套小輪系統解釋天統解釋天體運動的速度變化,計算須採用幾何學;(3)引入地球概念和經緯度及其有關的測定計算方法;(4)引入球面和平面三角學,大大簡化了計算手續,提供了準確的計算公式;(5)引入蒙氣差的數值改正,區別了冬至點和日行最速點(即近地點)的不同;(6)引進了歐洲天文學中的一些度量制度,如分圓周為360度,分一日為96刻,採用60進位制等等;(7)引進了嚴格的黃道座標系,採用從赤道起算的90?緯度制和十二次系統的經度制;(8)在歷日制度上,徹底採用定朔、定氣注歷,並以無定中氣之月為閏月。

崇禎曆書》的編撰完成,標誌著中國天文學從此納入世界天文學發展的共同軌道。儘管這部曆書還有不完善之處,但在中國曆法發展史上是一次劃時代的進步。

還有湯若望、南懷仁等傳教士改編的歷法也不錯~~

2樓:你們的零吖

當然曆法越到後面只會越來越精確,因為有著先人的歷法基礎,明清時期揉入西洋曆法的科學計算,使得定朔和定氣更加精準,從日月食的預報上明顯優於前曆法。

3樓:moonish_瀟

是的,郭的歷法可以說是相當nb了。

郭守敬主持修訂了什麼曆法

4樓:阿梨吃飽了

郭守敬主持修訂了《授時歷》,除了在天文資料上的進步之外,在計算方法方面也有重大的創造和革新。這部隱改曆法,反映了當時我國天文曆法的新水平,它在我國沿用了三百多年。

授時歷》,每月為日,以無中氣之月為閏月。它正式廢除了古代的上元積年,而擷取近世任意一年為曆元,打破了古代制歷的習慣,是我國曆法史上的第四次大改革。明初頒行的《大統歷》基本上就是《授時歷》,如把這兩版曆法看成一版,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施行最久的一版曆法,達三百六十**察年。

授時歷》為西元1276年(元至元十三年)六月至西元1280年(至元十七年)二月間,許衡、王恂、郭守敬、楊恭懿等在東西六滑攜茄千餘里,南北長一萬一千餘里的廣闊地帶,建立了二十七所測驗站點,進行實測完成(即四海測驗)。

郭守敬是如何做出精良的歷法的?

5樓:易書科技

郭守敬,中國元朝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專家和儀器製造專家。

元十五年,太悶激史局改稱為太史院,王恂任太史令,郭守敬為同知太史院事,並建立天文臺、,後來又經過四年努力,在至元十七年編出新的歷法,忽必烈將滾緩其定名為《授時歷》,它在當時曆法中算是很精密的了。

授時歷》是由郭守敬和王恂、許衡等人共同編制出來的。他們為了編制的更精確,曾深入研究分析漢代以來出現的各家曆法,爭取吸收各歷之長,王恂主張「明歷之理」,郭守敬認為「歷之本在於測驗,而測驗之器莫先儀表」,這樣將二者結合起來,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科學態度才使得他們編制出的《授時歷》在我國古代最為先進,也因此施行最久。

郭守敬編制曆法時注重的是測驗。為了編歷,他創制和改進了很多天文儀器如簡儀、高表、候極儀、渾天象、仰儀、立運儀、景符等,這些不僅為曆法也為天文學的發展做出了很多貢獻。另外,他還在全國範圍內共設立了27個觀測站,進行了大規模的「四海測量」,還分別對北極出地高度、二十八宿距度以及黃赤交角新值進行測量,結果非常可觀,與現在的數值誤差非常小。

授時歷》還廢除了上元積年,把至元十七年的冬至時刻作為出發點,用至元十八年作為開始之年,稱為「元」。採用的計螞備襪算資料,取消了日法的分數表示式,採用百位進位的小數制,也就是個位數以下一律以100為進位單位。

郭守敬編撰的天文曆法著作共105卷,包括《推步》、《立成》、《歷議擬稿》、《儀象法式》、《上中下三歷注式》和《修歷源流》等14種。

為紀念郭守敬的功績,人們將小行星2012以他的名字來命名,並把月球背面的一環形山命名為「郭守敬環形山」。

明朝郭守敬的成就和功績是什麼?

6樓:酸菜豬肉包

郭守敬是元朝人,不是明朝,他卒於1316年,明朝1368年才建立。(為什麼會「不明真相滴抽了,求諒解」(⊙

郭守敬和王恂、許衡等人,共同編制出我國古代最先進、施行最久的歷法《授時歷》。為了編歷,他創制和改進了簡儀、高表、候極儀、渾天象、仰儀、立運儀、景符、窺幾等十幾件天文儀器儀表;還在全國各地設立二十七個觀測站,進行了大規模的「四海測量」,測出的北極出地高度平均誤差只有;新測二十八宿距度,平均誤差還不到5';測定了黃赤交角新值,誤差僅1'多;取迴歸年長度為日,與現今通行的公曆值完全一致。

郭守敬編撰的天文曆法著作有《推步》、《立成》、《歷議擬稿》、《儀象法式》、《上中下三歷注式》和《修歷源流》等十四種,共105卷。 郭守敬為修歷而設計和監製的新儀器有:簡儀、高表、候極儀、玲瓏儀、仰儀、立運儀、證理儀、景符、窺幾、日月食儀以及星晷定時儀12種。

至元二十八至三十年,他提出並完成了自大都到通州的運河(即白浮渠和通惠河)工程。

沈括和郭守敬的主要成就是什麼

夢逐漸遠去 沈括主要成就 治理一方且寫了 夢溪筆談 郭守敬主要成就 制訂 授時歷 西夏治水 製造天文測量儀器。人物簡介 沈括 1031 1095 字存中,號夢溪丈人,漢族,浙江杭州錢塘縣人,北宋政治家 科學家。沈括出身於仕宦之家,幼年隨父宦遊各地。嘉祐八年 1063年 進士及第,授揚州司理參軍。神宗...

回延安的翻譯,賀敬之《回延安》原文

英文翻譯是 back to yanan。賀敬之有作品 回延安 原文節選 心口呀莫要這麼厲害地跳,灰塵呀莫把我眼睛擋住了 手抓黃土我不放,緊緊兒貼在心窩上。幾回迴夢裡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千聲萬聲呼喚你 母親延安就在這裡!杜甫川唱來柳林鋪笑,紅旗飄飄把手招。白羊肚手巾紅腰帶,親人們迎過延河來。滿心話...

明清玉器的簡介

妮露 注音 m ng q ng y q 明清玉器千姿百態,造型各異。清代玉工善於借鑑繪畫 雕刻 工藝美術的成就,集陰線 陽線 鏤空 俏色等多種傳統做工及歷代的藝術風格之大成,又吸收了外來藝術影響並加以糅合變通,創造並發展了工藝性 裝飾性極強的治玉工藝,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和較高的藝術造詣。明清時期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