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臘八節的由來和風俗 農曆十二月八日為中國臘八節,民間有食臘八粥的習慣。臘八粥也叫八寶粥,相傳臘八節是佛祖「成道」之日,佛寺要仿效牧女獻糜的故事,取八種香谷和果實制粥供佛,故名八寶粥,臘八粥製法簡單,營養豐富,味道香甜。到了宋代,民間爭相效仿,廣為流傳,成為一道深受人民喜愛的美食。
臘月初八被佛教界奉為佛成道日,寺中僧尼常以糯公尺、芝麻、苡仁、桂元、紅棗、香菇、蓮子等8種食物合煮「八寶粥」,邀請周圍山民共進聖餐,並施捨給民家老幼分食,以示對佛祖的敬奉。其後漸成民間自煮八寶粥(稱臘八粥)食用。形成了吃「臘八粥」風俗。
每逢農曆十二月八日,古代寺院要取香谷和果實等雜煮成粥糜敬佛,民間也效法在臘月初八煮這樣的粥吃,以消災除病。宋代杭州民間的臘八粥是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類」和公尺煮成的。明清時各地盛行吃臘八粥。
臘八粥名義上要湊滿八樣原料,但也不拘泥,少者四五樣,多者十幾樣均可。有些地方的臘八粥,是糯公尺、紅糖和18種乾果、豆子摻在一起熬煮的,十分隆重。用蓮子、銀杏、花生、紅棗、松子加上薑桂等調料摻入大公尺煮成臘八粥,取其有溫暖手足、滋補身體的功效。
也有用豇豆、金針、木耳、豆腐、茨菇等煮成的臘八粥,這些是「細臘八」。普通人家吃的臘八粥,在公尺中摻入青菜、黃豆、蠶豆、豆腐、胡蘿蔔,荸薺煮成,是所謂「粗臘八」。
我國北方一些不產或少產大公尺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麵條擀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有些產玉公尺的山區,逢到臘八,以玉公尺代替稻公尺,做成「臘八麥仁兒」吃。
農家風俗是每到臘八這天,都要做一頓臘八粥吃。臘八粥,就是盡家中所有,凡是好吃、能吃的東西,都可適量地放一點在鍋裡,黃豆、綠豆、豇豆、豌豆、地蛋、山芋、胡蘿蔔及小麥粉、玉公尺粉、高梁粉、大麥粉等,雜七雜八煮成一鍋粥。常說吃得全,長得全。
臘月,就是一年到了,一年到頭一定要把五穀雜糧、各種蔬菜吃全了,這樣才能有全面的營養。這是祈求人體安康,閤家興旺之意!其次是吃得全,收得全,過了臘月,就到了新的一年,吃臘八粥時,把當年地裡長出來的五穀雜糧,各種蔬菜都吃到,什麼都不嫌棄,表明農家對土地上收穫到的一切都是愛惜的,希望在新的一年裡,什麼莊稼都能長得好,都能獲得豐富。
臘八節為什麼吃臘八粥
2樓:乾萊資訊諮詢
臘八節喝臘八粥的習俗**於佛教。
農曆十二月初八這天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古印度人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難,也為了紀念佛祖在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這天以吃雜拌謹消粥作為紀念。自從佛教傳入禪晌沒中國,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實做成粥來贈送給門徒和善男信女們。到了宋代,民間逐漸形成在「臘八」當天熬粥和喝粥的習俗,並延續至今。
我國古代的天子國君在臘八節賀納要進行臘祭,祭祀八谷星神,慶賀豐收,禱祝祈求來年風調雨順。民間則要祭祀天地、祖先、神靈,感恩這一年來的恩澤庇佑,並祈求來年繼續施恩。祭祀完後,鄰里鄉親,親戚朋友之間,有互相贈送臘八粥的習俗,能夠很好的聯絡感情。
臘八節為什麼吃臘八粥
3樓:田佩珍
古代天子或諸侯,在年終時候要舉行祭祀八種自然神靈的儀式,稱為蜡祭。臘八粥是古代蜡祭的遺存。《禮記·郊特牲》說蜡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臘八粥以多種食物和在一塊,和公尺共煮一鍋,是合聚萬物之意。
臘八粥熬好之後,要先敬神祭祖。之後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後才是全家人食用。
吃剩的臘八粥,儲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餘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臘八粥在民間還有巫術的作用。
假如院子裡種著花卉和果樹,也要在枝幹上塗抹一些臘八粥,相信來年多結果實。臘八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還有悼念亡國、寄託哀思。
4樓:壤駟晏
驅災閉邪,交好運。所以要吃臘八粥的。
臘八節為什麼要吃粥
5樓:鬧鬧
古時的「臘」是祭祀的意思,遠在商周時代,我國就有連天地、神靈、祖先一起祭祀的習慣,把這種綜合祭祀,叫做「合祭」。這種祭祀,表達了古代人一種樸素的、善良的心理活動,意思是說:一年到頭了,能得到豐農足食,該感謝神靈啊!
於是就選擇臘月初八這一天,煮上—鍋「臘八粥」,藉以祭奠神靈,慶祝豐收,預祝來年的更大豐收。這就形成了臘八節吃臘八粥的風俗。 臘八節在傳承過程中,又有乙個傳說,說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在臘月初八這一天,吃了放羊姑娘用蘋果糯公尺糰子煮的粥,在菩提樹下得道成佛。
後世信佛的人,每到臘月初八這天,就唸經吃粥,這樣就給臘八節增添了宗教色彩。不管怎麼說,人們吃臘八粥,都是以慶祝豐收為內容的。
6樓:打滾撒潑
臘八粥是一種在臘八節用由多種食材熬製的粥,也叫做七寶五味粥。臘八粥來自印度天竺,農曆十二月初八是佛陀成道紀念日,俗稱「臘八節」,在佛教稱「法寶節」。臘八粥的習俗,已非佛門所有,作為一種民間風俗,農曆十二月八日吃臘八粥,用以慶祝豐收,一直流傳至今。
臘八節為什麼吃臘八粥
7樓:網友
佛祖成道臘八節本是佛教節日。釋迦牟尼在成佛之前,出家修道,過了六年苦行生活,他飢餓疲憊到了極點。有乙個牧女給他送來了乳糜-(奶粥),食後恢復了體力,洗去了身上的汙垢,在菩提樹下終於覺悟成佛。
佛教把這一天作為「成道節」。印度佛教傳人中國,中國佛教徒認為釋迦牟尼成佛是在十二月(即臘月)初八,遂以「臘八」為成道節。
臘八節祝福語臘八節的簡訊臘八節的詩詞臘八節的習俗
臘八節祝福語和簡訊因人而異,大致說說臘八節的詩詞和臘八節的習俗。臘八節的詩詞 1.北齊 魏收 臘節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2.唐 杜甫 臘日 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侵凌雪色還萱草,漏洩春光有柳條。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3....
臘八節來歷,臘八節的來歷
臘月初八臘八粥,在十二月初八時候,在臘八節裡,我國有著食用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是用八種當年收穫的新鮮糧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為甜味粥。而中原地區的許多農家卻喜歡吃臘八鹹粥,粥內除大米 小米 綠豆。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臘八節起源 呢?在臘八節又稱臘八祭 臘日祭 王侯臘或佛成道日,原來古代歡慶豐收 感謝祖先...
臘八節的來歷,臘八節的由來
臘八節 別稱 臘日祭 臘八祭 王侯臘,英文名 the laba rice porridge festival 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而設定的節日,也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日期是農曆十二月初八。臘八節是我國乙個比較重要的節日之一,那麼你知道這個節日的 是什麼嗎?來跟我一起看看吧!01 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