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幽靈軍團小惂
人為什麼會有煩惱呢?諸多煩惱又是怎樣產生呢?諸如此類的問題經常困擾著我們在塵世中生活的每乙個人。
佛在說法時,就曾對眾生無明煩惱的根源予以深入的剖析。佛說,眾生的煩惱是由於六根不淨而產生的,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是由五蘊(色、受、想、行、識)和四大(地、水、風、火)假合而成的,是虛幻不真實的,而我們眾生則視此假身為真身,視虛幻為真實,本末倒置,心隨物轉,因而產生諸多煩惱。這些煩惱歸結起來有以下六種根本煩惱:
一、貪:就是貪愛、貪戀、貪著,對六境(色、聲、香、味、觸、法)過分地追求,或對自己的財物和所學的理法吝嗇不捨,不肯施惠於別人,只為私慾而損害別人的利益,因而生諸多貪求之煩惱; 二、嗔:就是嗔怒、嗔恨,對不順利的事情不能包容,生憤怒之心,甚至採用暴力行為。
佛經中講:「一念嗔心起,八萬業障開」,諸多煩惱便隨之一湧而出; 三、痴:就是愚痴迷昧。
痴心一起,貪、嗔之心便隨之而生,可見痴為三毒之根本,不去掉痴迷就可能做出不道德的事情; 四、慢:就是白高自大,孤傲瞧不起別人,對比自己強的人、不如自己的人及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表現出輕視的態度,不能與別人和睦相處,感到孤獨、寂寞; 五、疑:對佛教的教理表示懷疑,不相信善惡業力和因果報應,不相信佛法,滋生邪見,造就諸多惡業; 六、不正見:
是由於我們的思想偏執而產生的種種錯誤知見。不正見有五種: 1、我見:
認為五蘊和四大和合而成的身體是真實的,視虛幻為真實,偏執於「我」的存在; 2、邊見:不相信有因果,認為人可以鬍做非為,執著於兩邊; 3、邪見:不正確的知見,不相信正法,不相信因果,誹謗聖賢,壞諸善事; 4、見取見:
對我見、邊見和邪見執以為是,名見取見; 5、戒禁取見:是執持和受持邪戒,錯以為是正戒。 六根不淨,受六境的左右,使我們陷人諸多煩惱之中,心隨境遷,為諸多瑣事雜事所困擾,有時不免會感到生活迷茫、空虛、沒有意義。
由於無始劫以來積業成因,造就了煩惱的果,要想重新找回自己的本心,就要在煩惱中磨練自己,體察自己本具的清靜快樂的本心。下面就從以下幾方面談一談如何驅除無明煩惱。 時時觀照自己的心念 以智慧型之光驅散無明煩惱 在人的心靈深處,常常若隱若現地閃現出一些消極的思想,這些消極的思想就是無明煩惱,是無始劫以來人造就的諸多業障,它們經常有意無意地在幕後操縱我們的思想和舉止言行。
被無明煩惱所困擾,我們本具的智慧型就無法顯現。 記得禪宗有這樣一則公案。有一次,德山宣鑑禪師到他的老師龍潭崇信那兒,夜已經很深了,德山禪師對老師說:
「時候不早了,我該回去了。」 說罷,德山禪師向**道過晚安,剛準備出門,見外面一片漆黑,回過頭對**說: 「老師,外面太黑了!
」 於是,龍潭禪師點燃了乙隻蠟燭,遞給德山禪師,德山接過蠟燭,剛要出門,龍潭禪師突然一口氣把蠟燭給吹滅了,就在這個時候,德山恍然大悟,回過頭來向龍潭禮拜。 德山到底悟到了什麼呢?就在燭光熄滅的一瞬間,德山禪師拋開了心靈深處的無明,拋開·了一切我見、執見,智慧型之光從本心公升起,照亮了漆黑的夜晚。
我們如何才能去除自己心靈深處的無明煩惱,讓光明照亮本心呢?我們平時之所以為諸多煩惱所困擾,就是因為我們想問題時缺乏正見,常常偏執於兩邊;思考問題時思維散亂,迷失本心;常被諸多妄想迷障心性;缺乏正念和正定力,積累了諸多惡業,要了結諸多惡業,就要依佛的教導,修習八正道,即: 一、正見——正確的見解、知見。
二、正思——正確的思維。 三、正語——正直的語言。 四、正業——端正的行為。
五、正命——正當的職業。 六、正精進——正好的努力。 七、正念——正淨的念頭、想法。
八、正定——即四禪八定。 正見就是正確的見解,想問題不走極端,做什麼事條理分明,有理有據,這是對一般人而言的。 正思即是正思維,就是指平時想問題,不是漫無邊際地想,頭腦中模模糊糊,昏昏沉沉,而是思維清晰,見地正確明了,不能這樣也行,那樣也行,弄得頭腦裡一團糟。
也就是說想問題正直、乾脆利落,沒有偏見。 正語的含義很廣,大致包含以下幾方面: 1、不妄語。
不胡說瞎說,不矇騙別人; 2、不誹謗他人,發表引起他人不滿、氣憤、怨恨的言辭; 3、不用苛刻、惡毒、無理、粗魯的話中傷別人; 4、不要與別人進行無意義的狡辯,話多亂心,把自己平靜的心擾得波瀾起伏,再回過頭來,找不到自己的本心了。 正業是指合情合理,合乎道義的行為。正業的標準即是五戒,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地生活。
正命是不從事對他人有害的、而自己從中謀利或損人利己的職業。比如販賣軍火、販毒、開賭場妓院、欺詐別人等職業,均屬非正業。 正精進就是積極向上,勤修正法,去惡興善,正精進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含義:
1、阻止**的念頭產生; 2、去除已有的**念頭; 3、使尚未生起的善念完善地發展; 4、對已有的善念充分發揮。 正念就是對自己的身心活動,(包括情緒活動、思想、觀念、見解等心理活動),不斷地反觀,去除妄念、邪念及偏執的思想、見解。念正則心正,心正則業(行為)正,業正則積善除惡,心地自然光明。
正定即四禪八定,要靠不斷地修持方能體會到。 不管學佛的人還是尚未學佛的人,恐怕沒有人想讓自己的生活越過越糟,越過越暗無光日,誰都希望自己每天的生活充滿陽光,坦坦然然,光明正大,這種生活不是靠我們想象就能獲得的,也不是靠盲目地追求物慾享受就能獲得的,過自在快樂的生活,要有一顆光明的心,要積極樂觀地對待生活,去惡行善,積累功德,以慈悲喜捨之心自渡渡他,這樣方能去除無明煩惱,發現生命的意義所在,證得無上智慧型。 修習四無量心 自渡渡他 心胸狹窄是煩惱滋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乘佛法中講四無量心,四無量心是指慈悲喜捨。即慈心無量,悲心無量,喜心無量,捨心無量。修習四無量心可以了斷諸多煩惱。
慈心無量是將無限的愛心普施給一切眾生,不分高下尊鄙,一切平等對待,如慈母鍾愛獨子,無所奢求,無求亦無無求。 悲心無量是對一切身處苦難中的眾生,發無限無量悲心,使眾生從痛苦中解脫出來。 喜心無量是對他人的成功、幸福、快樂、修習無量正法、去惡從善生無限歡喜之心,猶如自己的成功、快樂、幸福、修證無上佛法一樣。
捨心無量是拋棄一切私心雜念,對一切眾生生平等心,對人生的一切變故泰然自若。 在我們平常人的心裡,雖然也有慈悲喜捨之心,但是這種慈悲喜捨之心的範圍很有限。我們可能對自己的子女、家人能做到愛的奉獻,對家人的苦難能無限同情,對家人的快樂感到無限快樂,可以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乙個家庭。
但是,這種觀念的範圍僅僅限於乙個小小的家庭,或者再擴充套件一下,把這個範圍擴充套件到包括親戚朋友,即使這樣,仍然是很有限。說得再深入一點,我們之所以這樣做,有的是真心實意,有的卻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或是出於某種形式等等。甚至有的人連在家庭的範圍內都做不到慈悲喜捨,對自己的父母不忠不孝,與兄弟姊妹之間為了二些物質利益而發生計較、衝突,這就有點太不應該了。
四無量心是不存在私心雜念的,視一切眾生蘋等無二,視他人的痛苦、快樂、成功如自己的痛苦、快樂、成功,視他心如己心,人心我心不二。好比我們在街道上看到乙個要飯人,衣衫襤樓,神情呆板,很可憐。如果你看到這個人,無意中感到這個人很苦,很可憐,生憐憫之心,這就是善念;如果你心生厭惡之情,看不起人家,這就是惡念,還不如什麼也不想,他是他,我是我。
當然,並不是說心生憐憫之情就是悲心(這只能說是我們一般人所說的「慈悲」,而不是大乘菩薩的慈悲心)。 所以說,四無量心不僅僅是通過我們的行為表現出來的,很多時候還是我們的心智活動,就是這種外人很難覺察出來的心智活動,卻反應了乙個人的修養水準,當然對於德高的人是能夠從乙個人的行為上體察出他的心智活動和道德修養的。 佛法講修心,修的是什麼?
四無量心可以說是包含了修心的全部要義。這種修心並不僅僅是要我們專門如何如何修心養性,而是要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修自己的平常心,在生活的每一件事上修自己的心,能夠每時每刻修自己的心,而又沒有修心的念頭,那才是真修。如果自己做了一件好事,心中想著自己為別人做了一件好事,那就不是真正地修心了,那是有為法,心有所求了,至少說修心的大部分功德因為這一念有求而喪失了。
所以佛在《金剛經》中講「無相布施」。大乘菩薩的慈悲喜捨之心是自發的心智活動過程,無意去做,自然而然地做了,無所求,亦無無求,有所求就是凡夫了,是「有相布施」了。 這裡應該指出一點,能做到無所求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要修我們的心性,沒有什麼根基和悟性的話,還是要從有為法起修。
所謂有為法就是帶著我們世俗的生活觀念去修習,因為對於剛剛學習佛法的人來說,不容易做到無念無求,有的是為了求人天福報,求眼前利益。而要獲得大智慧型,則要逐步地拋開有為法,修習無為法。其中的道理只講出了一點點,其中的要義還要我們自己慢慢去體會。
佛法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相通的,日常生活修我們的心,修習禪定修我們的心,讀經念佛修我們的心,持戒布施修我們的心,吃飯睡覺、上班工作都是在修我們的心。一切法門最終要修的東西本無差別,差別的是形式。人心性的修養決定了乙個人所通達到的修習程度,《道德經》中講修道修德,道和德有什麼差別呢?
本來就沒有差別。 人的心胸開闊了,煩惱也就自然了斷了。 一念阿彌陀佛 諸多煩惱自然了斷 佛在《華嚴經》、《大乘無量壽清靜平等覺經》和《佛說阿彌陀經》中,反覆強調念佛法門的重要性,歷代的祖師大德們對念佛法門也尤為推崇,念佛法門是最簡單的修心法門,也是最上乘的修心法門,它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稱念,能淺亦能深,對上、中、下三種根器的人都適合。
所以,清朝的彭際清居士在《華嚴念佛三昧論》中講,五種念佛法門都可以了脫煩惱,成就無上菩堤。 平時不管上班,在路-卜,做家務或是其他什麼事情,還是遇到了什麼煩惱的事情,只要心中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念念不忘,念念勿生疑,如此能夠堅持下去,定會從中獲得微妙的受用,一旦能從念佛中得到受用,就會增強修習佛法的信心,心地自然清靜,煩惱也就自然;了斷了。 消除無明煩惱的方法很多,佛法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能了脫煩惱,令眾生登菩提彼岸,佛法難聞,今生有緣聽聞佛法,且勿錯失此殊勝的機緣,精進修持,了脫煩惱,成就無上智慧型。
如何消除煩惱,怎樣才能消除煩惱
讓自己沉下心來 心安 可步步生蓮 心清 可一切清明 所以 把這些不爽的事 該放下 就放下 煩惱放下 成菩提 心情轉念 即晴天 結婚這東西可不是搞物件了,要沉著點,我覺得,應該去看看,兩個人脾氣相投,說的來就交往下去,你別膽小,也別煩惱,你們要是真成了,你以後可是要和她一起生活的,難道你也煩惱?是不是...
怎麼消除煩惱最好最快,怎麼樣才能消除煩惱方法?
手機使用者 最合適答案 好,這也許是你對煩惱無奈的一種真情流露,非常多人所經歷的事都不相同,但是都有這樣那樣的煩惱,煩惱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只是我要懂的學會如何化解,減輕,面對,認識煩惱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去指望別人給你解除煩惱,也不要去逃避煩惱,不要被目前的困難所打倒,不可以坐於待斃,我們有非常多辦...
怎樣消除青春期心理煩惱,消除青春期心理煩惱的具體有效方法
青春期的煩惱是一種身心結合的現象,不能說消除,只能說緩解。怎樣緩解呢,很關鍵的就是改變心態,有目標,生活態度積極。消除青春期心理煩惱的具體有效方法 和心理醫生談一兩次.還有重點是多交朋友,同齡的朋友之間大家的煩惱通常是相同的,在一起面對的時候會感到快樂.還有培養興趣不是為了轉移注意力,而是為了有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