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怎麼解釋,認識你自己怎麼理解?

時間 2021-09-10 18:01:18

1樓:匿名使用者

認識是主體收集客體知識的主動行為,是認識意識的表現形式。

主體是有生命的物體,是行為的主導者和實行者。生物主體具有行為的需要和行為的能力,行為是生物主體的日常生活方式。

主體的日常行為可以分解為思維、認識、實踐三種具體形式;主體具有的行為需要和能力也可以分解為思維、認識、實踐三種具體的行為需要和能力。主體是思維、認識和實踐的主導者和實行者,主體具有思維、認識、實踐的需要和能力。

人是認識的主體之一,其他動物、昆蟲、植物也是認識主體大家庭中的成員。

客體是同主體處在相互作用、相互聯絡關係中的事物、現象、環境、矛盾和問題,是具有多種屬性和規定的認識物件,是知識的唯一**。客體具有質量、價值、意識、運動、時間、空間、數量的屬性和規定,是質量、價值、意識、時間、空間、數量組成的統一整體。

認識是主體發現客體對主體有所作用和影響後,感知組織在思維組織產生的認識意識的指揮下,有目的、有計劃地主動收集目標客體的屬性和規定知識,發現主體生存和發展面臨的現實危機、矛盾和問題,探索通過主體行為解決主體遇到的矛盾和問題的意向、方法、路線、和方案的行為。

認識的發生、發展和結束,是在認識意識的指揮下實現的,認識是認識意識的表現形式,認識的過程是認識發生以前確立的認識意向、認識方案、認識路線、認識法則的展現過程。我們通過詳細地觀察認識的過程,就可以發現主體在認識行為發生以前確立的認識目的、認識意向、認識方案和認識路線,發現存在於認識之中的認識意識。

認識意識是思維組織對感知組織獲得的知識分析處理後產生的,是指揮感知組織主動收集有關客體屬性和規定的知識,為思維作好知識準備的意向、方法、路線、方案和命令。

客體對主體的作用和影響是引起主體的思維組織對感知組織獲得的知識進行分析處理,從而產生認識意識的直接原因。

客體在一定的自然條件下,會通過空氣、光線等載體向外散發出包含自身屬性和規定的資訊知識。當主體同客體接近或接觸時,客體散發出的資訊知識便會進入主體的一個或多個感覺器官,使主體的感覺器官被動感受客體資訊的作用、刺激、和影響。

主體的感覺器官具有資訊轉化能力,能夠把進入感覺器官的資訊知識轉化為能經過神經網路傳送的電子訊號。當感知組織被動感受到客體散發出的各種資訊知識的作用和影響後,就會把感受得的資訊知識轉化為電子訊號,並傳送給主體的神經中樞。神經中樞分別收到不同感覺器官傳來的有關同一個客體的電子訊號後,就會形成有關客體的綜合知識。

客體對主體的作用和影響在神經中樞形成的知識,能夠喚起思維組織對感知組織過去獲得的有關知識的記憶,引起思維組織對記憶和現實中的具有共同特徵的客體的聯想和比較,使主體發現作用和影響主體的客體對主體所具有的價值和意義,發現主體面臨的生存矛盾和問題。在這個基礎上,思維組織就會根據主體的生存需要和能力、根據客體所具有的價值和意義,根據主體處置客體的經驗知識產生出相應的處置有關客體的意向、方法、方案和命令。

如果思維組織根據有關知識判明作用和影響主體的客體對主體的生存和發展不具有現實的意義和價值,思維組織就會根據感知組織獲得的經驗知識,產生出放棄對這個客體實行主體行為的意向和命令。

如果思維組織根據有關知識判明作用和影響主體的客體對主體的生存和發展具有正面或負面的價值和意義,思維組織就會根據感知組織獲得的經驗知識產生出指揮主體的有關組織實行具體行為,消除或擴大客體對主體的作用和影響,實現主體生存發展目標的意向、和命令,產生出實踐意識。

如果思維組織根據對感知組織獲得的知識全部知識的分析處理,不能夠判明作用和影響主體的客體對主體的生存和發展具有何種價值和意義,思維組織就會根據感知組織過去獲得的經驗知識,產生出與這種情況相適應的指揮感知組織主動收集有關客體的知識,以發現客體對主體的生存所具有的意義和價值,發現主體所面臨的生存矛盾和問題,發現客觀現實對主體生存和發展提出的必然要求,發現通過主體的具體行為,實現生存和發展目的的意向,路線、方案和命令。

認識意識從思維組織中產生併傳送給感知組織以後,主體的各個感覺器官就會立刻行動起來鎖定目標客體,對目標客體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表現出十分的警覺和關注。於是,有認識意識指揮的、有感知組織和感覺器官實行的主動收集客體資訊知識的主體行為便發生了。在認識意識的指揮下,主體的每個感覺器官主動、有序、合理地進行收集有關客體屬性和規定的知識,並把收集到的知識進行整理。

隨著認識的進行,思維組織在認識開始以前制定的認識方案也會有條不紊地自然展現出來,認識目的也會不斷地得以實現。

認識的發展變化和結束也是在認識意識的指揮下實現的。

隨著認識行為的進行,感知組織獲得的客體知識會越來越多,認識過程中所出現的新問題也會被感知組織發現並傳送到神經中樞。思維組織通過對感知組織新獲得的知識和過去獲得的知識的分析和處理,就會產生出指揮認識行為有所變化和發展的新的認識意識,認識行為在新的有所改進的認識意識指揮下,就會發生一些發展和變化,使認識行為更加合理和富有效率。

隨著認識的進行和認識預期目標的全部實現,思維組織通過對感知組織獲得的全部知識的分析處理,就會產生出停止認識行為的意向和命令。於是,有認識意識指揮的認識行為便結束了。

認識是主體生產知識的生產活動。

主體認識客體、收集、整理客體各種屬性和規定的行為是生產知識的生產活動。主體通過對感知組織過去和現在獲得的全部知識的分析和處理,發現主體所面臨的生存矛盾、危機和問題、發現主體通過自身行為解決遇到的矛盾和問題必須採用的方式、方法、路線和方案也是生產知識的生產活動。

知識是主體的主動認識行為產生的,是主體主動行為的結果。知識不是脫離主體的主動認識行為,由客體對主體感覺器官的作用、刺激和影響在神經中樞自然形成的。只有在主體對目標客體進行關注並表現出濃厚興趣的情況下,客體對主體感覺器官的作用、刺激和影響才會在主體的神經中樞形成映像和知識,沒有主體的關注和興趣,客體對主體的作用、刺激和影響就不會在主體的神經中樞形成任何映像和知識。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客體是多種屬性和規定組成的統一體,在組成客體的形式、質量、價值、意識、運動、時空、數量多個部分中,能夠通過空氣、光線等載體主動作用和刺激感覺器官的部分所佔的比例很小,主體不能夠憑藉被動感受客體的作用和刺激獲得客體的全面知識。有關客體各種屬性和規定的知識,只有在主體認識意識的指揮下,通過思維組織、感知組織和肌肉組織的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夠獲得。

認識是同思維和實踐相互區別相互聯絡的具體行為。

我們如果詳細觀察和分析認識的心理活動過程就會發現,在認識的整個心理活動過程中思維、認識和實踐是交替進行的,思維、認識和實踐互為發展的條件和基礎,認識和實踐離不開思維產生的認識意識和實踐意識的指揮,思維離不開認識獲得的知識原材料,認識也離不開實踐給認識組織和認識器官提供的接近和接觸客體和認識物件的有利條件。

在我們常說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之間,在認知心理過程的不同階段之間,在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不斷前進的認識迴圈往復過程中,思維是不可缺少的橋樑或中間環節,沒有思維認識的過程就不能完成,認識的目的就不能實現。沒有思維和實踐就沒有認識。

知識是認識的結果,是認識物件或客體的屬性、規定、關係、特徵、要求、能力在主體神經中樞的表現形式。

概念是知識的基本單位和表現形式,是關於認識物件和客體的屬性、規定、能力、特徵的概括和總結。

知識是主體創造的具有客觀實在性和自身特點的具體事物。知識同任何事物一樣具有多種屬性和規定。知識是質量、價值、意識、運動、時空和數量組成的統一體。

知識作為客體是認識的物件和新知識的**。

【釋義】:①認得;相識:我認識他|認識的人告訴我說。

②懂得;理解:通過學習,我認識了這個道理。③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

包括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社會實踐是認識發生和發展的基礎,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也是認識的目的。

2樓:匿名使用者

認識? 也許剛剛幫你看了下,有你想要的哦,就在我戳我簡戒!!裡哦

3樓:天后

噢噢噢哦哦噢噢噢哦哦

4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地瞭解 瞭解某東西或生物的特性 喜好等一些原來不清楚的

認識的本質是什麼? 怎樣理解真理和價值是統一的?

認識你自己怎麼理解?

5樓:羅悅

認識你自己(know yourself)

蘇格拉底總是自稱一無所知。他的名言就是:認識你自己。

其哲學意義在於:由強調知識的作用,從而強調人的地位,是人文主義的體現。他認為人必須具有知識,才能達到善;無知是一切罪惡的首要根源。

他把道德和知識合二為一,認為道德行為必須以知識為基礎,最高的知識就是對“善”這個概念的認識,而善包括健康、財富、地位、榮譽以及正義、勇敢等美德。

蘇格拉底圍繞人的精神修養提出哲學命題,比如什麼是幸福、美德、真理、正義等,其中貫穿一個主題就是說服人們不要專注於對身外之物的追求,而應去改造自己的靈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

6樓:快速**

就是知道自己的斤兩,明確自己的優缺點。便於自己優化設計自己的人生。

認識是實踐的目的 怎麼理解

7樓:澄琇

實踐和認知是互為因果的,以辯證的觀點看來,認證是“辯”,實踐是“證”兩者不可分離,是為辯證。

但問題在於,無論是辯是證,其最初目的都是為其後的實踐提供指引,用題主的例子可以這樣理解:你想知道杯子裝多少水(認知),所以去試驗(實踐),但是你為什麼想要知道杯子能裝多少水呢?這是為了方便你以後裝水的時候不會出錯(實踐)。

所以,你的最初目的還是為了實踐,後來的認知和為了這個認知而進行的次級實踐,都是為了原本的實踐而進行的,只是,有些認知不是一次實踐可以證明的,有些實踐也需要反覆的認知來論證,在互證的過程中,往往混餚了最初目的,期間更誕生了先雞先蛋這個怪物。

個人建議題主還是不要糾結於這種問題了,類似的什麼知行之辯,什麼唯物唯心之辯,其實都是連篇的廢話和無休止的扯皮,請記住:在人類沒有成為純粹意識生物之前,一切認知都是為了存在的物質而服務,一切認知都是為了讓存在的物質得以更好的存在而服務,一切認知的興盛、消亡和變遷都是為了讓存在的物質得以更好的存在而服務,違反這一定理,此認知即為詭辯。

我覺得題主其實可能已經認可了實踐是目的,但是還有疑惑。只要除去這個疑惑,關於為什麼實踐是目的題主完全有能力自己想清楚。

那麼,題主的疑惑在**了?

或者說,題主發出了疑惑,所以問題在**呢?

問題就在於,題主關於實踐與認識目的性的表達。

表達是這樣的,“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為什麼會產生疑惑,因為這句話裡有兩個動作:實踐和認識。

而這兩個動作都需要主體來實現。

而這句表述,偏偏省略了主體。

那麼這樣考慮,如果主體是個人,那麼這句話就沒有任何意義。而只有將主體限定為人類整體,才是有意義的。怎麼說?

因為個人的行為與目的的不可**性,是不可能有穩定的表達的。

我個人測量一杯水的目的,可能只是因為好玩,也可能以為新買的尺子,也可能想看看直徑這麼大的杯子可以裝多高,也可能是為了下次裝水有個定數。情況很多。

然而,一般地,從整個人類的意義來講,你去測量一個東西的尺度,當然不是為了玩耍,或者為了驗證人類的猜測?

如何理解蘇格拉底的“認識你自己”

粉色糖果味的豬豬 在我看來,認識你自己 也就等同於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我是誰?我從 來?以及 要到 去?毫無疑問,對於這三個問題每個人都是能夠回答上來的,但是想要真正地理解這三個問題背後的含義卻需要花費一些思考。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往往是那些特別簡單的事物,其背後卻蘊含著深奧的哲學道理。01 我是誰對於 ...

談談你對家的認識和理解,談談,你對家的認識。

家就是一個港灣,一個歸宿,更意味著一份責任,男女雙方從陌生人成了親人,互敬互愛,其樂融融。當今社會有幸福的家庭 有名存實亡的家庭 也有支離破碎的家庭,也許都有他們一定的原因吧!家只有精心呵護才會幸福。家對女人來說,從你決定要嫁人的那天起,家應該就是你的全部,你就會放下以往的嬌慣和任性,把全部的身心都...

對道家的認識,道家的「坐忘」怎麼理解?

對於 道 我認為 老子 一書闡述得很清楚,道家講究無為,順應自然,講究內心的寧靜。 道教是汲取了佛教的經典而形成的 道家的 坐忘 怎麼理解? 坐忘 靜坐的姿態,忘 的狀態,它應該是一種用身心求證到的實有的生命狀態,不是一種自我陶醉或麻醉。坐忘者,因存想而得 因存想而忘也。行道而不見其行,心不動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