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談遷」與《國榷》,談遷寫國榷時的故事 急

時間 2021-07-13 17:50:43

1樓:仍清涵

談遷(1594~1658)。祖籍汴梁(今開封),隨宋室南渡,定居於鹽官西南棗林村,後江沙坍落,遷至馬橋麻涇港西(今海寧馬橋)。遠祖即生活在這種國破之時,自己也是生活在這種歷史背景下明末清初史學家。

原名以訓,字仲木,號射你,馬橋人。明諸生。明亡後改名為遷,字孺木,號觀若。

改名「遷」,寄託了對歷史、對自己的一種境遇,當然也有可能是追尋大歷史家司馬遷的意思。當代就有乙個外國研究中國歷史的人取漢名叫「史景遷」。(耶魯大學歷史學家喬納珊·d·斯本瑟).

自幼刻苦好學,家貧,靠繕寫、代筆或作記室(秘書)維持生活。一生未曾做官,靠替人抄寫、代筆或作記室(秘書)來維護生活。用我現在的話說,是真正獻身學術的人,自學成才,然後私人寫史。

不計報酬,不慕虛名,貧寒一生,活的很有骨氣、很有節氣、很有使命感和責任感的史家。

南明弘光元年(1645)為閣臣高弘圖的記室,出謀劃策,力圖恢復。頗受高弘圖、張慎言等賞識。後擬薦為中書舍人及禮部司務。他感到"時事日非,不足與有為",堅辭不就,引退回家隱居。

談遷博鑑群書,善諸子百家,精研歷史,尤重明代典故。他立志編撰翔實可信的明史。從天啟元年(1621)27歲開始,歷時20餘年,"六易其稿,匯至百卷",始完成這部編年體明史,全書500萬言,取名《國榷》。

清順治四年(1647)手稿被竊,時已53歲,他發憤重寫,經四年努力,完成新稿。順治十年攜稿北上,在北京走訪降臣、皇室、宦官和公侯門客,蒐集明朝遺聞,並實地考察歷史遺跡,加以補充、修訂。書成後,署名"江左遺民",以寄託亡國之痛。

十四年,去山西平陽(今臨汾)祭奠先師張慎言,病逝於客地。談遷祖籍汴梁(今開封),隨宋室南渡,定劇場於鹽官西南棗林村,後江沙坍落,遷至馬橋麻涇港西。著作另有《棗林集》、《棗林詩集》、《棗林雜俎》、《北游錄》、《西遊錄》、《史論》、《海昌外志》等。

《國榷》以《明實錄》為本,參閱諸家史書,考證訂補,取材廣博,選擇謹嚴,為研究明史的重要著作。書中對滿清頗多貶責,當時無法流傳。直至建國後,裡人張宗祥著手整理校訂,編為108卷,2023年由中華書局出版。

天啟元年(2023年),談遷28歲,談遷母親亡故,他守喪在家,讀了不少明代史書,覺得其中錯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編寫一部真實可信符合明代歷史事實的明史的志願。在此後的二十六年中年中,他他長年揹著行李,步行百里之外。到處訪書借抄,飢梨渴棗,市閱戶錄,廣搜資料,終於卒五年之功而完成初稿。

以後陸續改訂,積二十六年之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500萬字的巨著《國榷》。。豈料兩年後,清順治四年(1647)8月,書稿被小偷盜走,他滿懷悲痛,發憤重寫。經4年努力,終於完成新稿。

順治十年(2023年),60歲的他,攜第二稿遠涉北京,在北京兩年半,走訪明遺臣、故舊,蒐集明朝遺聞、遺文以及有關史實,並實地考察歷史遺跡,加以補充、修訂。書成後,署名「江左遺民」,以寄託亡國

之痛。,使這部嘔心瀝血之巨作得以完成。

這個小偷可以稱為中國歷史上最可惡的小偷!小偷無非時盜些銀錢衣物,然而這個貧寒的家沒有給小偷驚喜,於是他順手拿走了談遷的書稿,算是洩憤吧。這是乙個「史家」二十六年的嘔心瀝血啊,這個小偷,改殺!

如果我有歷史的審判權,我就去捉了這個小偷,讓他償還談遷的「心血」,這是無價的心血啊!我們完全可以理解談遷在書稿被盜後的痛苦,乙個貧寒一生,終其所能才完成書稿的53歲的老文人,這個打擊無疑是天大的!談遷發出這樣的感嘆:

噫,吾力殫矣!文人的堅韌這個時候起了作用,談遷迅速從沉淪終走出,說道:吾手尚在,寧已乎!

命運對這個老人,何其不公也!嗚呼!

這個小偷的「盜品」還不如縱橫江湖的大盜,那個小偷是卑劣的!何其卑劣的小偷啊!順治十四年,談遷逝世前不久,他應同鄉友人沈仲嘉之邀,和友人錢大球去山西平陽,路過山東聊城一帶,碰見兩個強盜持刀打劫。

談遷鎮定自若說道:「我們都是讀書人,箱子裡都是破書,那裡來的錢財?」強盜見狀抱拳說「驚動」而去。

可見,這兩個強盜比起那個卑劣的小偷,可愛多了!

二,談遷的節操,作文和拒文:

談遷一直是考給別人抄寫謀生的,這是很艱苦的。儘管艱苦,他也從不為錢財和骨氣而放棄自己的原則。

崇禎十五年冬,有商船從日本走私人參,價值十萬金。在海寧登陸,前往嘉興。邑令劉憲模抓了私販,但不上報,企圖侵吞這批人參,肯託談遷寫信給浙江巡撫,買通關節。

談遷認為此時重大,隱瞞不住,拒絕寫信,後果然事情敗露,劉憲模被罷官。

順治十二年,談遷在北京。自己的同鄉,新科的進士楊雍建託談遷的老友沈仲嘉,轉求談遷代擬兩份信稿。談遷很不情願的答應了。

後來楊雍建又派人來找他,談遷一口拒絕了。在日記中寫道:我年紀老了,不受年輕人的侮辱。

姓楊的雖然是海寧同鄉,卻讓我幹著幹哪。無非是仗著自己的進士頭銜,你做你的**,我當我的窮書生,我們毫不相干。(大意如此)

但是他卻肯為一些人寫東西,不計報酬。史可法在揚州督師的時候,那篇《史相國誓師文》就出自談遷之手。此外,還為史可法擬過一篇《乞援文》。

南明弘光元年(1645)為閣臣高弘圖的記室,出謀劃策,力圖恢復。頗受高弘圖、張慎言等賞識。後擬薦為中書舍人及禮部司務。他感到「時事日非,不足與有為」,堅辭不就,引退回家隱居。

2樓:abcd百合天使

談遷性喜博綜,致力於子史百家之言,諳於歷代掌故,尤其注重於明朝的典故。因覺得明朝實錄中有幾朝實錄內容失實,而諸家所撰有關明代的史書又多有淺陋訛誤之處,於是立志編寫出一部真實可信的明史。天啟元年(1621)以《明實錄》為本,參閱諸家史書,辨正是非,著《國榷》。

3樓:_愛轉角

《國榷》這是一部鴻篇巨制!

談遷寫國榷時的故事 急!!!!!!!!!!!!!!!!!

4樓:匿名使用者

天啟元年(1621)始編著﹐先後六易其稿﹐初稿六年完成。順治四年(1647)全稿被竊﹐又發奮重寫﹐以三十餘年編成《國榷》一書。

談遷28歲,談遷母親亡故,他守喪在家,讀了不少明代史書,覺得其中錯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編寫一部真實可信符合明代歷史事實的明史的志願。在此後的二十六年中,他長年揹著行李,步行百里之外。到處訪書借抄,飢梨渴棗,市閱戶錄,廣搜資料,終於卒五年之功而完成初稿。

以後陸續改訂,積二十六年之不懈努力,六易其稿,撰成了百卷400多萬字的巨著《國榷》。豈料兩年後,2023年8月,書稿被小偷盜走,他滿懷悲痛,發憤重寫。經4年努力,終於完成新稿。

2023年,為了使新書更加翔實,59歲的他,攜第二稿遠涉北京,在北京兩年半,走訪明遺臣、故舊,蒐集明朝遺聞、遺文以及有關史實,並實地考察歷史遺跡,加以補充、修訂。書成後,署名「江左遺民」,以寄託亡國之痛,使這部嘔心瀝血之巨作得以完成。

談遷寫《國榷》的小故事

5樓:**聖龍

清順治四年(2023年)八月的一天夜裡,勞累了一天的人們都入睡了,只有錢塘江還在響著震耳的濤聲。

老秀才談遷覺得周身不適,只好一改平日夜讀的習慣,倒在床上昏然入睡了。他**想到,此時小偷正躲在屋外棗林裡,等待時機呢。

談遷家徒四壁,小偷抱起床頭的箱子。三步兩步鑽進棗林,無影無蹤了。小偷偷走的並不是金銀財寶,而是老秀才二十幾年的心血——《國榷》的手稿。

當談遷發現他的書稿被竊,頓時覺得世界在他面前倒塌了,一下子跌坐在地上,老淚縱橫地哭著:「噫!吾力殫矣!」

打擊來得如此突然,如此慘重。老秀才兩眼死盯著放過書箱的地方,二十幾年寫書的甘苦,一齊湧上心頭……

談遷二十七歲那年,母親去世了。他守孝在家,對著孤燈伏案苦讀。為著他嗜書如命,人們都笑他有書癬。

有時替人家辦事,東家送他一部書,他會高興得不得了。他博覽群書,那怕是壞書世要讀上一遍。他最感興趣的還是歷史,特別是有關明朝的史事。

守孝期間也讀到一部陳建著的《皇明通紀》,覺得寫的實在太差,史事錯訛,見解膚淺,哪算得「通紀」?就是《明朝實錄》,也頗多不實之處,多是幾經刪節,竄改,黑白顛例,是非混淆;隱去了歷史真相,**是「實錄」?所以他下定決心,自己動手,編出一部信實可靠的國史,留給後世。

乙個家境清貧、僅靠為人作記室來維持生計的平民百姓,想編修一部明代編年史,又談何容易!首先碰到的是史料的匱乏,當時象實錄一類的書還是手抄本,多藏在豪門士紳之家。談遷必須託人情.走後門,才能借閱或允許抄錄。

有時事先講好了的,可是早上去了等到晚上也見不到主人的面,只得掃興而歸。偶爾借到了珍本,人家不讓帶走,他只好從袋子裡掏出紙筆,就在人家書房裡抄起來,東家的白眼也只能裝作沒有看見了。

除了借書、抄書,談遷還到處尋訪古蹟軼聞,每有所得就記在紙上。日積月累,案頭上的稿子越積越厚,終於在2023年3月,經過他的精心編次,一部一百卷的《國榷》初稿完成了。他在自序中高興地寫道:

「故予竊感明史而痛之,屢欲振筆,輒自慚怒臂,不敢稱述。間窺諸家編年,於偽陋膚冗者妄有所損益,閱數歲,裒然成性。」但是,談遷並沒有在成就面前止步,他以乙個史家嚴肅的態度,不斷對書稿進行反覆修改增補。

聽說**有新的材料,便背上行李、雨傘、乾糧,去抄錄,即便是步行百里也在所不辭。特別是明亡之後,他懷著對故國的思念,以乙個愛國遺民的感情,來收集補述崇禎、弘光兩朝的史實,終於求得了先朝歷史的完整。全書前後修改了六次。

儘管談遷沒有錢將它刊刻問世,但是這部手稿凝聚了二十多年的血汗,得來是多麼不易啊!萬萬沒有料到一夜之間它竟然不

翼而飛,怎能不讓他呼天喊地,痛不欲生呢?

談遷是個堅強的人,他大哭一場之後,擦乾了眼淚說:「吾手尚在,寧已乎!」這位年過半百的老人,從零開始,又千起來了。

他以《實錄》為基礎,找來不同的本子作參考。儘管年紀大了,已非當年那樣精力充沛,但他仍然是不避酷暑嚴寒,風塵僕僕奔走於嘉善,歸安、吳興.錢塘之間,為奪回他失去的《國榷》奮鬥著。有志者,事竟成。

又過了幾年,在他六十歲那年,一部新的《國榷》又寫成了。使談遷覺得不足的是崇禎一朝史事,沒有實錄,許多記載都是來自傳聞,畢竟不失可靠。如果能到北京找些當事人核對一下就好了。

去北京,又談何容易?光是路費和食宿之資就無從籌畫,只能想想而已。也是天從人願,恰好義烏朱之錫進京作弘文院編修,聘請談遷作記室。

談遷雖然年事已高,還是滿口答應下來,帶上書稿就同朱之錫北上進京了。

到了北京,談遷除了替朱之錫作些文字工作之外,就是為他的《國榷》收集材料,一有時間,就去尋書訪人、探尋遺跡,腳磨起了泡,走迷了路,依舊興致勃勃,簡直象中了魔,不知困難、疲勞為何物。前朝的降臣、皇親,宦官和公侯的門客,他幾乎遍訪無遣,就連當年祟禎邸報也借到了手,取得了核對書稿的第一手資料。

他的東家朱之錫說他「踵副其目,腕酬其踵」,談遷真是充分調動了腳、眼、手的積極性。腳順著眼睛奔跑,手又忙著記錄所見所聞,其辛苦可想而知。他這個南方人,在沙塵四起、人多如蟻的北京,生活很不習慣。

地位的卑微又加不善交際,給他帶來無限的苦惱。致使他在精神上.身體上受到摧殘,但是他真正做到了貧而無怨,泰然處之,並且最終從收集到的豐富史料中得到了欣慰的補償。《國榷》這部書稿的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

他在一首詩中寫道:「往業傾頹盡,艱難涕淚餘,殘編催自發,猶事數行書。」這便是他一生奮鬥的寫照。

2023年2月,六十多歲的談遷,回到家鄉。大約第二年就去世了。《國榷》一書由於清初統治者壓制民族反抗運動,大興***,一直不能公開刊印,很少有人知道。

直到解放後,2023年12月,才第一次排印出版。歷史學家談遷一生的治學艱辛才得到人民的尊敬。《國榷》作為明代信史也才得以傳世。

為什么司馬遷寫的《史記》比談遷寫的《國榷》出名

之所以司馬遷寫的 史記 比談遷寫的 國榷 出名,歸納幾點,具體如下 一 史記 與 國榷 所記述的內容不同,史記 是歷史上第一本紀傳體史書。1 史記 全書共一百三十卷,有十表 八書 十二本紀 三十世家 七十列傳,共約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記載了上起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 約西元前3000年 下至漢武帝...

談遷的生平簡介

小小小馬兒 談遷 1594 1658 年 明末清初史學家。原名以訓,字仲木,號射父。明亡後改名遷,字孺木,號觀若,自稱 江左遺民 浙江海寧 今浙江海寧西南 人。天啟元年 1621年 始,他以明代實錄為本,遍查群籍,歷時六年,完成了 國榷 初稿。清順治元年 1644年 他為內閣大學士高弘圖幕僚,為高弘...

談遷 這整個名字的讀音是什麼,國榷的讀音是怎麼拼

應該是dan qian,明清之際史學家。談在做姓名的時候通淡。tan qian 早學過了 what is the meaning of 1 好像沒有別的讀音了吧 談遷的拼音 是tan qian,二調和一調!tan 二調 揚調 qian 一調 平調 談遷tan,qian tan qian 第乙個第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