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小青兒童啟蒙
哈佛大學校長曾對學校前5%的學霸進行調查,揭示他們學習好的「秘訣」,結果發現這些學霸的共同點是擁有超強的專注力。
看到這個調查後,我就明白了學霸和學渣之間的差距,就在於專注力。
仔細想想,孩子要是上課不認真聽,即使再聰明也沒用。
所以,在孩子專注力的培養上,我下了很多功夫。
但家裡的老人不懂,有時處於對孩子的關心,出現的一些行為,很有可能就會毀掉孩子的專注力。尤其是以下這2種行為,非常常見。
01:不管孩子做什麼,總是打斷他。
記得有一次,我家孩子認認真真地在堆積木,但是擺了半天都沒擺出個樣子。
他姥姥在旁邊看著直著急,就問了孩子一句:「你這擺的什麼啊?」
孩子擺的認真就沒理姥姥,過了一會積木堆得實在是看不出什麼章法。他姥姥著急就推倒了孩子的積木,跟孩子說:「讓我來擺,你看你擺的什麼啊,亂七八糟的!」
孩子頓時崩潰大哭,我實在忍不住對她姥姥說了一句:「媽,你能別打斷孩子嗎?」
3-7歲的孩子專注力正是發展的關鍵期,在孩子集中精神、出現干擾的一瞬間,認知學習就會被打斷。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被打擾後也能很快回到狀態。
但事實上我們成年人在干擾消失後,都無法找回之前的狀態,更別提孩子了。
情緒管理能力弱一點的孩子,還會崩潰大哭,對性格也會造成影響。
02:3歲前,經常讓孩子看電視。
有的家長把孩子交給老人帶,但老人碰到孩子哭鬧時畢竟沒什麼精力。
有的老人發現孩子一看電視就安靜了,所以只要孩子一哭就給他看電視,而且孩子在電視前乖乖的,不哭也不鬧。時間長了,經常能看到孩子吃飯看電視、穿衣服也看電視的情況。
但是,孩子聽話的同時,專注力也在一點點被毀掉。
孩子看電視時,看似很認真。
實際上孩子的大腦發育不完全,對電視快速閃過的畫面來不及反應,只能被動接受,所以才會看著認真,其實孩子的專注力是渙散的。
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發現:
從小看電視的孩子,產生注意力障礙的問題會比普通孩子增加10%,而且在7歲後才會顯現出來。
簡單來說,孩子小時候產生的注意力問題,上小學後才會暴露出來,然而那時已經開始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了。
3-7歲,你打斷孩子的認真、打擾孩子看書玩玩具;上學後就要為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走神、坐不住等問題而煩惱。有的孩子還會因為這個問題,越來越不願意學習。
所以,在3-7歲這個階段,我們儘量不要打斷孩子,重視孩子專注力的培養。
2樓:l芝士就是力量
老人總會對孫子孫女過多的溺愛,如果在孩子專心致志的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是去擾亂孩子,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時間長了孩子的專注力就會下降。
3樓:love韓小帥
如果孩子想專心玩玩具時候,不要叫孩子幹其他事情,比如說:給孩子一邊餵飯,讓孩子一邊玩耍,這樣的話,飯也沒吃好,影響消化,也沒玩好,孩子都不知道該顧哪邊!
不管孩子在看書,看電視時候,不要突然打斷孩子去幹其他事情,這會是吃飯時間,就不要做其他事情,玩耍時間就好好玩,不要讓孩子一次性做幾件事情,根本無法專心!
4樓:右手年華
就是孩子做什麼事情,老人總是喜歡打斷他們,或者是當孩子喜歡擺樂高玩積木的時候總是覺得特別的亂,或者是在三歲前讓孩子看電視,這些都會毀掉孩子的專注力。
父母毀掉孩子專注力的常見原因有哪些呢?
5樓:張女子育兒
給孩子購買太多玩具。
如今生活條件好了,父母對孩子也更加關愛了,往往表現為滿足孩子吃喝玩樂方面,尤其是玩具,相信家裡有孩子的,估計都少不了有一堆玩具的吧,每次出門的時候,可能都會捎帶上一件玩具,慢慢地家裡的玩具就堆成了「山」。
玩具太多,對於孩子來說真不是什麼好事兒,孩子玩玩具沒有耐心,往往一件玩具玩不了多久,就不玩了,不管買多少益智類玩具,都不可能起到開發孩子智力的目的。
父母鼓勵孩子「分心兩用」
父母都是希望自己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並且多才多藝的,因此,可能會給孩子報很多興趣班,但是這樣的多興趣班,就像過多的玩具一樣,會讓孩子分心,缺乏專注力的。
並且在很多時候,孩子原本非常專注的,但是父母卻經常會打擾孩子的專注,問這問那、喂水、喂吃的、噓寒問暖,一次次關心,卻一次次在打擾孩子,毀掉孩子專注力卻不自知。反而認為孩子打「耳邊風」,父母都問了這麼多次,卻一點沒反應,不僅不專注,還沒禮貌。
以陪伴為名打擾孩子。
父母都是關心孩子的,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很多時候,父母的過度關心,卻一次次地在打擾孩子。
比如,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一次次告訴孩子,這麼玩不對,糾正孩子要如何玩!
比如,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一次次打斷孩子,你這裡寫錯了,應該如何如何!
比如,孩子完成功課的時候,一次次督促孩子,別磨蹭,快點寫啊,殊不知孩子只是在思考而已,對於父母來說很簡單的題目,但是對於剛入學的孩子來說,可能需要一段思考的時間。
比如,不斷地糾正孩子寫字的姿勢,吃飯的姿勢等等。
補習太多,影響孩子專注力。
我們都知道,課前預習,是有助於孩子學習效率的。但是父母卻對此有所誤解,把課前預習變成了課前講課,甚至是讓孩子上補習班。
將所需要學習的知識,都提前學習了一遍,認為這樣對孩子學習更好。殊不知,提前讓孩子學習太多,孩子在課堂上,就會變得無所事事,因此,老師講的知識都提前學習了,聽不聽都無所謂了。那麼上課為什麼還需要認真聽講呢?
父母是不專注的榜樣。
孩子的很多習慣,可能都是從父母身上學來的,父母經常做事分心他顧,比如邊看手機邊吃飯,邊看電視邊刷手機等等一些事情,父母都是這樣做的,並且每天都在孩子面前示範,那麼孩子哪有學不會的呢?
6樓:常雲水
孩子做事有他自己的規律,可偏偏有些父母性子急,總是覺得孩子做的不好。於是就會不間斷的上前催促,目的就是希望孩子提高速度,卻從來不考慮結果。希望父母知道「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有的時候速度快,反而會影響最後的質量。
最重要的是,父母的催促會讓孩子著急,內心開始焦慮。
7樓:晨曦大櫻桃
父母毀掉孩子的專注力,常見的原因就是父母經常在孩子朗讀或者專心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打斷孩子,讓孩子幫自己做別的事情。長久下來,孩子就會失去專注力。
家長破壞孩子專注力的行為有哪些?
8樓:小星時尚穿搭
<>《家長破壞孩子專注力的行為有哪些?
1.不分時機的關心、、干擾、催促。
家長認為孩子坐不住,一會玩玩這個,一會又跑跑跳跳,做事敬冊帆情也是經常難以堅持到底亮雹。但或許正是家長讓孩子養成的這樣一種不良習慣呢?
家長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經常在孩子全身投入玩耍或者做事情的時候會不合時宜地打斷、干擾呢?
要想孩子能夠專心下來,家長就應該要保護好孩子做事情的「連貫性」讓孩子能夠享受到「由始至終」的連續感和成功感。
2.提供給孩子太多玩具。
家長想讓孩子玩得開心,玩得盡興,所以會一下子給孩子很多的玩具,讓他能夠想玩什麼就「手到拿來」
但其實一下子給孩子提供太多的玩具,孩子面對這些選擇,自然也就「貪心」地這也玩一下,那也玩一下。
這麼多的玩具其實更讓孩子分心呢,注意力不集中就是在多次的這些行為中逐漸形成的哦!
3.玩遊戲時過多的干涉、強迫。
孩子在高興地自娛自樂搭積木玩,爸爸非要參與還對孩子所搭建的汽車給一些「指導性意見」孩子游戲的樂趣就這樣被爸爸的指手畫腳打消了本來父母想要參與其中是一件姿塌好事,但是自以為是的行為干涉往往只會剝奪了孩子的玩耍自由。
4.不給孩子獨處或安靜的空間。
孩子難以心靜很多時候是因為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如果爸媽總是在孩子看書、玩玩具的時候,在身邊轉來轉去,或大聲交談,或**電視節目,孩子又怎麼能夠靜下心來呢?
所以,適當地給孩子一些獨處的時間和空間,爸媽可以遠遠地關注著孩子以免發生危險,家長的活動儘量不要影響到孩子。
5.缺乏耐心。
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會難以專注一件事,很可能是因為家長本來就缺乏耐心,在孩子旁邊過多地催促。
孩子對感興趣的事物會多觀察,爸媽這時就該放手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享受發現的樂趣和專注的快樂,千萬不要為了趕時間而催促他快一點哦!
養貓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嗎
kitty小小貓 貓貓是比較性格高冷,自主能力很強的寵物,在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跟鏟屎君太多的接觸的,是不會影響到小孩的。同時我很反對那些因為生育或者有小孩的就有著拋棄貓貓狗狗的念頭,其實對貓貓狗狗做好定時的驅蟲是完全可以排除網上說的弓形蟲的,甚至說養貓貓狗狗會讓小孩變笨都是有點胡扯的喲。從許多家庭小孩...
提公升孩子專注力的方法,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的十種方法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以後事事都會有影響。平時可以多用遊戲的方式去鍛鍊。比如 數字連線遊戲 反口令遊戲 走迷宮。這些都是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專注力的。 睿爸育兒記 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星知計畫 解憂小老師 首先要給孩子創造乙個安靜的學習環境,然後家長加以引導,比如可以和寶寶進行穿珠比賽,可以促進其注意力集...
怎樣訓練孩子的專注力,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的十種方法
一 想讓自己的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有很集中的專注力。那麼為孩子提供乙個相對安靜的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在家中給孩子乙個學習的地方,這樣孩子才能更好的進行鍛鍊。這樣能讓孩子學習得更加努力,專注力能更好的進行培養。二 不要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學習或讀書的時候,不要經常叫孩子,也不要弄出很多的聲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