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從前有座山在哪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風聲,樹葉響聲,蟲鳴聲,鳥啼,或許還有鐘聲等自然的聲音。
流水聲,行走時沙沙的聲音,雨聲,人語。
2樓:簾閒徊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詩意:棗花紛紛落在衣襟上。村南村北響起繅絲車繅絲的聲音,古老的柳樹底下有乙個穿牛衣的農民在叫賣黃瓜。
路途遙遠,酒意上心頭,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豔陽高照,無奈口渴難忍,想隨便去哪找點水喝。於是敲開一家村民的屋門,問:可否給碗茶?
農家之意不言而喻,輕輕的棗花落下的聲音,其實可以理解為作者是感受到花落衣襟的感覺,村南村北的繅絲車繅絲,這聲音也不很大,忽聞叫賣黃瓜之聲, 這只是從詩的字句中寫明的,其實作者是寫自己已經進入了村莊,感受了這裡的濃郁的生活氣息,生動地展現出農村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3樓:紫劍琴楓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上闋寫景,生動自然,彷彿讓人聽到,草芽破土而出的輕微聲,風過鬆林聲,細微的雨落聲,子規啼叫聲……
4樓:未快自
詞人遠謫黃州、抱病遊清泉寺所作。上片寫清泉寺的風光,下片情景生情,迸發一段坦蕩、樂觀、令人奮發的議論。
浣溪沙蘇軾寫此詩的背景是什麼?
5樓:網友
寫作背景:《浣溪沙》是蘇軾43歲(1078年)在徐州任太守時所作。那年春天,徐州發生了嚴重旱災,作為地方官的蘇軾曾率眾到城東二十里的石潭求雨。
得雨後,他又與百姓同赴石潭謝雨。這首詞就是在赴徐門石潭謝雨路上寫成的。 山腳下蘭草嫩芽入小溪,松林間小路清沙淨無泥,傍晚細雨中杜鵑陣陣啼。
誰說人老不可再年少?
門前流水還能執著奔向西!
不必煩惱嘆白髮,多愁唱黃雞。
浣溪沙(蘇軾)的寫作背景
6樓:雨落青石
全詞的特點是即景抒慨,寫景純用白描,細緻淡雅;抒慨昂揚振拔,富有哲理。此前,作者於熙寧六年(1073)曾有詩云:「江邊身世兩悠悠,久與滄波共白頭。
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向西流」(《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其三)。乃是在錢塘潮來江水迴流時所生髮的感慨,與此詞旨趣有相近之處。但當時作者是自請外任,以太常博士直史館的頭銜到美麗富庶的杭州作通判,是京官下派作地方官,仕途失意之感並不濃。
此時則是以待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黃州,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輕易可以擺脫的。因此,此詞下片所表現出來的對青春活力的呼喚,對老而無為的觀點的否棄,便顯得尤為可貴。可以說,這種在「命壓人頭不奈何」的逆境中的樂觀奮發的精神,是蘇軾之所以受到後世尊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浣溪沙 蘇軾的上下闋寫的什麼?
7樓:天使童話飛
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蘇軾。
遊蘄水清泉寺,寺臨蘭谿,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浣溪沙 蘇軾下闋抒發了作者什麼情感
8樓:網友
下闋迸發出使人bai感奮的議論。這du種議論不是抽象zhi的,概念化的,而dao是即景取喻,以富有回情韻的語言答,表達有關人生的哲理。「誰道」兩句,以反詰喚起,以。
自強不息的精神。
這首詞,上片以淡疏的筆墨寫景,景色自然明麗,雅淡悽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語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啟人心智,令人振奮。詞人以順處逆的豪邁情懷,政治上失意後積極、樂觀的。
催人奮進,激動人心。
蘇軾的,浣溪沙改寫,蘇軾的,浣溪沙改寫
別山蘭 元豐五年我在蘄水縣 今湖北浠水縣,在黃州東。清泉寺遊玩,寺旁有小溪流過,溪水向西流。山腳下岸邊的蘭草剛剛萌生嬌嫩的幼苗,浸泡在溪水之中,雖然芽尚短但及其富有生命力長勢很快。松林間的沙路,彷彿經過清泉沖刷,乾淨得一塵不染沒有一點泥。傍晚細雨瀟瀟,寺外傳來布穀鳥 杜鵑 的啼叫聲。渾然忘卻塵世的喧...
浣溪沙蘇軾全文翻譯? 10,蘇軾的《浣溪沙》的全文翻譯。
蘇軾,浣溪沙 細雨斜風作曉寒全文翻譯 細雨斜風天氣微寒。淡淡的煙霧和稀疏的楊柳使初晴後的沙灘更嫵媚。清澈的洛澗匯入淮河,水勢浩大,茫茫一片。泡上一杯浮著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嚐山間嫩綠的蓼芽蒿筍的春盤素菜。人間真正有滋味的還是清淡的歡愉。注釋 浣溪沙 本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一作 浣溪紗 又名 浣沙...
水調歌頭的作者簡介和寫作背景,蘇軾 水調歌頭寫作背景
1 作者簡介 蘇軾 1037年1月8日 1101年8月24日 字子瞻,又字和仲,自號 東坡居士 世稱 蘇東坡 漢族,眉州眉山 今四川眉山,北宋時為眉山城 人,祖籍欒城。北宋著名散文家 書畫家 文學家 詞人 詩人,是豪放派詞人的主要代表。蘇軾代表作品有 水調歌頭 赤壁賦 念奴嬌 赤壁懷古 定風波 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