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與狼用了哪些樂器,《彼得與狼》樂器代表角色是什麼

時間 2025-02-19 00:05:16

1樓:韋康寧

在《彼得與狼》

中,鴨子和貓分別用的樂器是雙簧管和單簧管。

彼得與狼》是前蘇聯。

作曲家普羅柯菲耶夫為兒童寫的一部交響童話,作曲家運用樂器來刻劃人物和動物的性格、動作和神情,旋律通俗易懂。

**中用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大管、絃樂四重奏、定音鼓和大鼓所奏出的具有特性的短小旋律和音響,分別代表小鳥、鴨子、貓、爺爺、少先隊員彼得和獵人的射擊聲等。

鴨子的形象由雙簧管模擬,生動地刻畫出那蹣跚的步態;單簧管低音區的跳音演奏描繪了小貓捕捉獵物時的機警神情。

2樓:羊合英紅嫣

彼得──絃樂四重奏──勇敢堅定。

小鳥──長笛──靈巧活潑。

鴨子──雙簧管──笨拙。

貓──單簧管──狡猾的。

老爺爺──大管──絮叨。

狼──圓號──窮兇極惡。

獵人──定音鼓和大鼓──槍聲。

3樓:樹熙倪鴻煊

彼得——絃樂四重奏。

小鳥——長笛。

鴨子——雙簧管。

貓——單簧管。

老爺爺——大管。

《彼得與狼》樂器代表角色是什麼?

4樓:莫徊

小鳥:長笛鴨子:雙簧管 貓:單亮衝簧管 爺爺:巴松管 狼:3支圓號 獵人:木管主題槍聲:定音鼓和中純大鼓 彼得:賣鍵咐絃樂四重。

《彼得與狼》樂器代表角色是什麼?

5樓:小熊每天要學習

長笛~小鳥,雙簧管~鴨子,單簧管~貓,大管~爺爺,絃樂~彼得。

彼得與狼》的情節非常簡單,講述的是少先隊員彼得在爺爺,獵人和一些小動物的幫助下順利捉住大灰狼的故事。這個在成年人看來如此「幼稚」的乙個故事,作曲家卻用了出色的**語言——和聲和配器使得其在**「敘事性」上成為里程碑似的的作品。

在這部交響童話中一共有8個主題,分別是:少先隊員彼得(絃樂四重奏),小鳥(長笛),鴨子(雙簧管),貓(單簧管),爺爺(大管),大灰狼(圓號),獵人(絃樂隊)和槍聲(定音鼓)。除槍聲之外,每乙個角色都有其固定的主題,每個主題和聲的運用都獨具匠心。

《彼得與狼》這首作品雖然算不上鴻篇鉅著,但以其構思的精巧和幽默的語言得到了全世界人們的喜愛,其傳統作品和聲的超越性,某種程度要比同時代的蕭士達高維契走得更遠。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普氏在寫作傳統作品的時候往往運用調性對峙的手法,使得**的色彩突然轉換,但這種轉化卻不會犧牲調**的協和性。

《彼得與狼》樂器代表角色是什麼?

6樓:筱鴨娛樂

1、長笛代表小鳥

長笛以高音區的明亮的音色,吹出快速、頻繁、旋轉般的旋律。使媽咪和寶寶猶如看見小鳥在天空中愉快地飛翔,嘰嘰喳喳地鏈讓唱著歌。

2、雙簧管代表鴨子

與嗩吶。相似雙簧管的音色碧喚蔽,和鴨子的叫聲很像。因此,在中音區吹出的帶變化音的徐緩主題旋律,具有悲歌性,表達鴨子後來被大灰狼吞掉的悲慘命運。

由於鴨子是善良可愛的,所以吹奏出的鴨子主題音悔州樂也是優美動聽的。

3、單簧管代表貓

貓在這部交響童話裡是個調皮搗蛋的角色,因此,表達它的**,是用單簧管吹出的輕快活潑的跳躍性音調,顯示出小貓的詼諧和活潑的性格。

4、圓號代表狼

大灰狼是**可惡的,表達它的**是用三隻圓號吹奏出來的,從音色、音量和音調上,都有一種陰暗的感覺。媽咪和寶寶會感覺到這是反面形象的**。

《彼得與狼》這一曲子小鴨子和貓分別用了什麼樂器?

7樓:網友

貓——單簧管。

鴨——雙簧管。

《彼得與狼》樂器代表角色是什麼?

8樓:

彼得與狼》樂器代表角色是什麼?

小鳥:長笛鴨子:雙簧管 貓:山兆單簧管慎唯尺 爺爺:巴松管 狼:3支圓號寬高 獵人:木管主題槍聲:定音鼓和大鼓 彼得:絃樂四重奏。

哪些車用了cvt的變速箱,哪些車用了CVT的變速箱?

白羊夢天下 a6l 2.0t,2.4,3.2fsi 四驅除外 a4 1.8t,2.0t 飛度 1.3,1.5 天籟 3.5 軒逸 2.0 第八代雅閣 日產俏客 派力奧 西耶那 週末風 飛度 柔情西瓜啊 1 本田 x rv c rv u rv 繽智 冠道 2 日產 逍客 奇駿 勁客 3 三菱 勁炫as...

在《安德的遊戲》中,安德與彼得有哪些相同與不同

回憶 這部電影在我的感覺當中是很好看的,然後安德我是比較瞭解他是一個天才,然後就特別的受重視,這樣子國家就把拯救地球的重任交給他了,而彼得的話,我就沒有特別在意,然後他們兩個人的相同與不同,我都沒有特別的去關注,知道他們兩個人為拯救地球都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5065滅韓頗附 有很多相同點和不同點,我...

生活中有哪些運用了加法?

1 廚房裡有許多發明都是巧妙地運用了加法。比方說,多功能鍋,它是把烙餅鍋 涮羊肉鍋 煮餃子鍋三種鍋的功能組合到一起構成的 又如 油炸鏟,它是把普通鏟和漏勺的用途加起來構成的。2 春節放鞭炮時,也許你也會發現 加法 構成的發明。放炮可以聽到 砰 叭 聲響,放花,可以看到五彩繽紛的景象,二者相加,就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