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在玄妙觀騎馬的夕月
都是閒的,如果忙的要死,哪有時間感慨啊
2樓:馬曉世
不是裝逼,就是正在經歷其中之苦。
3樓:求知智聖
他(她)是在人生遇到了不如意的事,有感而發。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什麼意思
佛曰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4樓:
《解》眾生是能受用人。等覺以還皆可名。今且約人民言。
以下下例上上也。娑婆苦樂雜。其實苦是苦苦。
逼身心故。樂是壞苦。不久住故。
非苦非樂是行苦。性遷流故。彼土永離三苦。
不同此土對苦之樂。乃名極樂。
經中凡是提某人的名字是令人注意,下面有很重要的開示。佛叫著舍利弗說:『彼土何故名為極樂?
』舍利弗並未答話,因為這是佛果地上的境界。舍利弗未成佛,他無話可答。於是佛繼續說,那個世界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佛說我們這個世界有五種受,苦、樂、憂、喜、舍。身有苦、樂兩種受,心有憂、喜兩種受,如無以上四種受,就是『舍』受。捨受是短暫的,如保持長久就是『定』。
雖然到了四禪八定還是捨受,而非三昧。如超過八定到九次第定就超越三界了。
『眾生是能受用人』,『眾緣和合而生者』謂之『眾生』。人是眾緣和合而生,毛巾也是眾緣和合即生,無有一法不是眾緣和合,等覺以下皆謂之眾生。九法界除六道外,聲聞緣覺菩薩皆為佛的學生,五十乙個位子,等覺最高。
在西方享受是平等的,西方世界之外,九法界眾生享受皆不平等。娑婆世界苦多樂少。苦是身心都受到壓力,樂的時間不久謂之壞苦。
非苦非樂是捨受,心不能常保謂之行苦。經中說三苦八苦。八苦是『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陰盛』。
生苦,佛在經中說的非常透徹,神識在母腹中十月,感受如在地獄。母飲一杯涼水,如在寒冰地獄,飲一杯熱水,如在八熱地獄。出去之後把前世的事情忘得一乾二淨。
出生時如夾山地獄,出來一接觸空氣,如風刀地獄。病苦老苦擺在眼前,人人皆有直接間接的感受。死時神識離開身體,如生龜脫殼。
學佛有真工夫的人,老病死皆無,年老體健,臨終預知時至,無疾而終。以上是生老病死四苦。第五是求不得苦。
慾望太多,無法達到。第
六、怨憎會苦。冤家對頭,不想碰頭,偏偏遇到。第
七、愛別離苦。心愛的人要生離死別。第
八、五陰熾盛苦。五陰是『色、受、想、行、識』,即生理與心理的造作。五陰是因,前面七種苦是果。
『樂是壞苦,不久住故』。如麻醉劑,苦是真的,樂是假的。樂會變苦,苦不能變樂。
例如跳舞是樂,連跳三天三夜,樂變為苦。三天不吃飯,苦不堪言,到了七天,更苦,絕不會變樂。非苦非樂固然好,但有行苦,俗云『青春不住』,剎那剎那衰老。
說真話,從生下那一天就一直往墳墓賓士,從無暫息。極樂世界永離八苦,苦樂是相對的,西方苦樂均無,乃名極樂。這種境界不可思議,我們不但說不出來,而且想像不到。
極樂的境界在華嚴經中說的最詳細,讀華嚴可以想像西方的殊勝莊嚴。過去慈雲灌頂法師,清乾隆時人。著作甚豐,將娑婆與極樂比較,以苦樂言,此土遇不到佛是苦,往生西方後花開見佛是樂。
此土聞法很難,西方六塵說法。此土惡友牽纏,不能稱心修道,西方有諸上善人,聚會一處。
5樓:抄白山
人生八苦。即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以及五蘊熾盛苦。
這八苦即是我們不能解脫的主要障礙。是我們生活當中常常遇到難以解決的。生苦對我們來說。
可以說基本解決。但是念頭的生成。所造成的苦惱。
即五蘊依然緊緊地煩惱著我們。老苦。死苦。
病苦干擾著我們的身體。使我們產生了身見。我們不惜一切來保護自己所謂的身體。
甚至殺害其他眾生的生命。來保護我們自己這個假合的身體。吃藥。
打針。手術一直是我們醫療的重要手段。鍛鍊。
營養。好像也是長壽的秘訣。我們能不能從這個所謂的身相中再向圓滿處看一看。
因果在裡邊到底起著什麼作用。如果是主要的作用。我們為什麼不從因果上去把握自己的健康長壽。
而去求那些心外法的東西。
乙個老病死苦。帶來了求不得的苦。不是沒有。
是不是求來的。命中沒有。要想有我們就在因地里植種德本。
具體什麼時候收穫。那只是個時間問題。古人有醫生治病不治命。
你命裡沒有。吃什麼藥能解決你命裡沒有的問題。這樣不但生老病死沒有解決。
還形成了另外一種新受的苦。
求不得。什麼叫求不得。沒有非去求。
求來求去還不得。不然的話。就是愛別離。
別離是苦。我記著古詩有。天下傷心處。
勞工送客亭。也就是說親朋好友的離去。心愛物品的損壞。
都使我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不是貪戀就是嗔恚。貪戀引起了貪煩惱的作用。
嗔恚加大了地獄的作用。這就形成了怨憎會。不願意見到的事情發生。
有矛盾的人相處。使人整日彆扭。這些事情都離不開乙個我見的作用。
病老死是對身體的執著。求不得。愛別離。
怨憎會是我們心理的障礙。這一連串粗的煩惱。
如果上公升到理論。就是五蘊熾盛苦。所謂的五是數字。
蘊只是煩惱來講。熾盛見解強烈。色受想行識不是五個內容。
是五個作用。不是分開的。是剎那完成的。
對於這一切可以說。他變化的速度。我們是沒有辦法表示的。
只能用一種工具。來徹底的使他們不起作用。這就是念佛。
讓這個佛斷開與一切煩惱之間的關係。使色(物質和精神)他不產生乙個受。更不產生乙個所謂的想。
使他在煩惱還沒有完全角成。或者是煩惱還沒有建立的情況下。死亡夭折。
這就提出來念佛你怎麼念。是用根來發現塵。自己明白真實的道理。
既然是個塵。留他有什麼用。塵就是思維。
邏輯。經驗。體會的產物。
所以說佛有根塵同源。雖然他是乙個塵。只要你知道他是乙個塵。
利用這個塵來反觀內照。不然的話。這個塵就會汙染你的根。
所以,六祖大師告誡我們真正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不是世間沒過。
這個罪惡的念頭。又引起了我們無間的地獄.
說念佛就是念佛。所謂的念佛。每乙個念頭都沒有減少。
只不過讓念頭變成否定自己。尊重別人。以報恩心。
善待每乙個念頭。這樣我們的心量才能不斷的擴大。雖然他也是一種執著。
但是這個執著的作用。能使你向純善發展。他不能給你帶來煩惱。
只能把你的心量擴的越來越大。只能把我們煩惱變成菩提。這就是所謂的破見離見。
破相就是不執著自己的見解。離見也是讓放下自己的見解。我們現在沒有智慧型。
我們只有老實的跟著佛。以佛為師。把所謂的正確的。
錯誤的都一一否掉。什麼都不留下。並不指說什麼事情不讓我們做。
而是不讓我們起這件事正確與錯誤。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仔細認真看到我們自己的念頭的變化。
而且這些因緣的變化。我們就不執著他的真實。我們也就不會煩惱了。
為什麼。因為他是因緣。不是你讓他生滅變化。
是自己的生滅變化。所以說。我們先解決心受。
開始是很痛苦的。後來是很享受的。觀察不了那麼仔細。
就全部否定。他不給我們留下煩惱的後遺症。只要我們認為有好的。
有對的。你就還有貪戀。貪戀在一定的條件下。
就演變成嗔恚。乙個真正沒有八苦的人。或者乙個真正明白道理的人。
誰知道他的生活是怎麼處理的。說難就是不想放下。就是不相信。
說容易剎那成功。所以讓我們把握自己。把握不住。
再把握一次。一萬次的把握。沒有乙個不自在的。
讓八苦變成四智。讓煩惱化菩提。
法界藏身阿彌陀佛。什麼叫法界藏身。就是盡虛空遍法界無處不在。
有情無情同圓種智。不論三惡道的眾生。還是三善道的眾生。
或是解脫道的四眾生都存在。難道除了自性還有什麼。既然是自性。
我們還有什麼放不下。做不到的。要求我們預知時至。
就是讓我們相信生死無常。變化無常。隨時準備入涅盤。
身無病苦。就是不執著身體的真實。把病也當作一種修行的增上緣。
有病無苦。心不貪戀。不貪戀什麼。
都是因緣。剎那虛空。如水中月。
鏡中花。給都不要。意不顛倒。
往生西方的念頭不變。發願度眾生的念頭不變。虛空盡我願不盡。
哪位不是。哪位又是。不二法門就在這一剎那中。
究竟圓滿。所以說。敷脫無二。
下邊剩下的就是真信不疑了。就是讓我們解決信的問題。一念成佛。
所以說。不信談不上念佛。我們的五根能不能用上。
變現自己的極樂世界的工具。我們的自性就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就是我們自己的願力。
二力缺一不可。剩下的就是功夫的問題了。歷事鍊心。
不可逃脫。做好煩惱的準備。證大自在人
6樓:幻想與你相遇
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這四個苦是說給年輕人的吧,我感覺這些發生在年輕人身上的比較多啊,像我們沒有結婚的人。唉!苦啊苦!
7樓:匿名使用者
人生有八苦是因為太執著這些東西了,樓主可以想一下,樓主現在的一切,十年後是什麼樣子,二十年後還存在嗎?那還去執著這些幹嘛,該來則來,該走則走,隨他來去。
佛即眾生,眾生既是佛,每個人都有佛性,只是被無明覆蓋,只要去無明,每個人都是佛。
8樓:
1. 佛是門學問,不是宗教;
2. 信佛的目標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3. 佛的基本定義是一種覺悟;
4. 信佛的本質是降伏你的內心,減少生雜念的機會,減少貪、痴、痴、慢的習氣;
5. 正如《金剛經》所雲,不會以32相得見如來,凡有所相、皆是虛妄;
6. 每個人心中都有佛,關鍵看你的覺悟了。佛在心中有,何須西方求;
7. 修習佛學,會讓你對人生對事物有個正確的看法。
例如:人拉一坨屎,人類對其掩鼻而去、避之不及,而狗卻認為是美味佳餚。而那一坨屎本身不會因為你的想法而有所改變。
8. 你能見到的不一定是真實的,你見不到的東西未必就不存在。
這裡所說的八苦是告訴人們要覺悟,應該去追求正確的東西。
9樓:匿名使用者
佛說,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換今生一次的擦肩。
佛說:萬發緣生,皆系緣分!
佛說:每個人所見所遇到的都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緣。緣起緣滅,緣聚緣散,一切都是天意
佛說: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注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後,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佛說:五百年前結緣來,前生注定非今日。我叩首:若非今日是何日?
佛說: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換今生一次的擦肩。
佛說:凡事太盡,緣分勢必早盡
佛說:今生種種皆是前生因果。
佛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百態之世原是苦海,看破紅塵方為上岸。
佛說:百態之世存百態之人,人即有百態,世也便需百態,又何分苦海與岸,出世入世。人之生來,歷百難而成,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即需要百年而樹,便需歷百態而成百態,喜則喜矣,悲則悲矣,痛則痛矣,樂則樂矣。
一味無慾便樹不了人,便失去了人的本氣。
佛說:你記得回來的路,卻為何忘了人間的距離。這岸的魂,莫問對岸的魂來自**?對岸的魂,莫問這岸的魂渡往何方。去吧,相忘於黎明時分的奈何橋底。
無緣何生斯世,無情盡累此生!憶君淚落東流水,歲歲花開知為誰?多情自古空餘恨,何必一往情深?何必叫人太認真!
佛說:握緊拳頭,你的手裡是空的;伸開手掌,你擁有全世界。
佛說:悟有兩種:頓悟和漸悟。頓悟時,那靈性閃爍的一剎那,猶如霹靂驚醒了沉睡的大力神,劈開了混沌。抓住火花的瞬間,才能看見自己內心的那一汪清泉。
佛說:你要靜靜等待,等待花開的時刻,等待風拂過花萼,以喚醒前世種下的夢。我於是虔誠地祈禱,願你,能盛開最溫柔的飽含滄桑的回眸一笑。
經典佛語
經典一:一切皆為虛幻。
經典二:不可說。(有些話是不能說出來的。一旦失口,往往一絲脆弱的牽伴都會斷掉,縱然痛惜也)
經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經典四: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經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經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經典七: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經典八: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經典九: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經典十: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佛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佛說:道是修行,魔是心魔。
佛說:人臉就是一字——苦。眉毛是一橫,兩眼是兩點,鼻子是十字,嘴是口。
佛說:人就是苦今生修來生。
佛說:皈依我佛吧!跳出紅塵外,不在五行中,行僧之旅。
佛說:放下紅塵之事得人間大道!好淬鍊舍利子得正菩提!渾忘世間一切煩惱。風聲,雨聲,一世的相思。涅磐,頓悟,一世的禪鋒。
佛說:萬物皆無常,有生必有滅;不執著於生滅,心便能寂靜不起念,而得到永恆的喜樂。人因企求永遠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痛苦。
佛說:不可因傳說而信以為真;不可因經典所載而信以為真;不可因合乎傳統而信以為真;不可因合乎邏輯而信以為真;不可因根據哲理而信以為真;不可因權威而信以為真。人藉著自己一生的實踐可揭示一切的秘密,而你是自己最好的裁判。
佛說:如果人不執著世間的一切物質名利,就不會被物質名利所控制;正由於人追求這些感官之物,他們才會變得不快樂……
佛最後嘆道:一切皆流,無物永駐。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覺、感受,因為才會身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佛語——饑來吃飯,困來即眠。」言下之意若吃飯時不肯專心吃飯卻有百種思考,睡覺時不肯安睡卻千般計較,自然無法達到「用功」的境界,在我的理解,似乎就是要將吃飯睡眠降低到最低的基本滿足階段,不餓時不吃也罷,不困時醒著又何妨呢,只有關於生命本真的思索,才能夠與那些飛逝而過的時光價值相匹配。
佛 語佛什麼也沒說
佛只是攤開手掌
地里長出的虔誠,妄想著
徒步走到靈山
苦難在鐘聲裡消失
西行的路上長滿羽毛
佛伸出五根手指,撫摸著
乙隻飛翔中的鳥
佛說人生在世,如身在荊棘中
心不動則人不妄動
既不動,則不傷
心如動則妄動
傷其身痛其骨
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人生有八苦,佛曰 「人生有八苦,生 老 病 死 愛離別 怨長久 求不得 放不下。」何解?
人活在世上不可能事事盡如人意,遇到困難和煩心的事情,聽聽別人的奉勸,也有好處,俗話說,聽人勸,吃飽飯 當事者迷,旁觀者清。幸福很簡單,珍惜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有錢的時候,把人做好,不要看不起暫時比你差的人,多積德人才會獲得福報。沒錢的時候,腳踏實地,認認真真把事情做好,人生道路上沒有什麼捷徑,人生的態...
佛曰 「人生有八苦 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
大哉息乎 生 老 病 死 求不得 愛離別 怨憎會 五陰熾盛,人生八苦,莫過於此。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世間有八風,乃利 衰 毀 譽 稱 譏 苦 樂,八風雖猛,猶不可搖撼吾之本心,佛心本言,歸於心悟,佛法無言,入於寂寞。 東夷曼珠 佛說 此有故彼無,此...
佛說人生有八大苦是哪八大,什麼最苦
在西方極樂世界享受是平等的,西方世界之外,九法界眾生享受皆不平等。娑婆世界苦多樂少。苦是身心都受到壓力,樂的時間不久謂之壞苦。非苦非樂是捨受,心不能常保謂之行苦。經中說三苦八苦。八苦是 生 老 病 死 求不得 愛別離 怨憎會 五陰盛 生苦,佛在經中說的非常透徹,神識在母腹中十月,感受如在地獄。母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