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希望你滿意
一、熱愛生活,關注生活,享受生活
熱愛生活,關注生活,享受生活是創新的前提和基礎,試想一下,如果你都不熱愛生活,對生活是一種漠視和冷淡,你又怎會去關注生活呢,不關注生活創新又從何來,創新不可能憑空而來,它不是神話,它是實實在在存在於現實中的東西。我們只有熱愛生活,並關注生活,而且要好好享受生活,這樣我們創新的靈感源泉才會永葆青春,永不枯竭,我們的生活也才會日新月異,豐富多彩。藝術也一樣是源於生活,這一點是相通的,不妨以藝術為例來證明這同一道理。
二、正視創新核心:創新思維
創新能力一般被視為智慧型的最高形式。它是一種複雜的能力結構。在這個結構中創新思維處於最高層次,它是創新能力的重要特性。
創新能力實質就是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除此之外,創新能力還包括認識、情感、意志等許多因素。創新能力意味著不因循守舊,不循規蹈矩,不固步自封。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知識創新將成為未來社會文化的基礎和核心,創新人才將成為決定國家和企業競爭力的關鍵。
創新的思維是綜合素質的核心。知識既不是智慧型也不是能力,著名物理學家勞厄談教育時說:重要的不是獲得知識,而是發展思維能力,教育無非是將一切已學過的東西都遺忘時所剩下來的東西。
勞厄的談話絕不是否定知識,而是強調只有將知識轉化為能力,才能成為真正有用的東西。大量的事實表明,古往今來許多成功者既不是那些最勤奮的人,也不是那些知識最淵博的人,而是一些思維敏捷、最具有創新意識的人,他們懂得如何去正確思考,他們最善於利用頭腦的力量。在當今的知識經濟時代,乙個人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不僅需要付出勤奮,還必須具有智慧型。
古希臘哲人普羅塔戈說過一句話:大腦不是乙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點燃的火把。其實,他說的這個火把點燃的正是人們頭腦中的創新的思維。
創新首先要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和頑強的創新精神。所謂創新意識就是推崇創新、追求創新、以創新為榮的觀念和意識。所謂創新精神就是強烈進取的思維。
乙個人的創新精神主要表現為:首創精神、進取精神、探索精神、頑強精神、獻身精神、求是精神(即科學精神)。其次,創新還要有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指乙個人產生新思想、認識事物的能力,即通過創新活動、創新行為而獲得創新性成果的能力。哈佛大學校長陸登廷認為,「乙個人是否具有創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嶺」。第三,要創新就必須認同兩個基本觀點,即創新的普遍性和創新的可開發性。
創新的普遍性是指創新能力是人人都具有的一種能力。如果創新能力只有少數人才具有,那麼許多創新理論,包括創造學、發明學、成功學等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人的創造性是先天自然屬性,它隨著人的大腦進化而進化,其存在的形式表現為創新潛能,不同人之間這種天生的創新能力並無大小之分。
創新的可開發性是指人的創新能力是可以激發和提公升的。將創新潛能轉化為顯能,這個顯能就是具有社會屬性的後天的創新能力。潛能轉化為顯能後,人的創新能力也就有了強、弱之分。
通過激發、教育、訓練可以使人的創新能力由弱變強,迅速提公升。創新思維是創新能力的核心因素,是創新活動的靈魂。開展創新訓練的實質就是對創新思維的開發和引導。
有句慧語說:「有什麼樣的思路有就什麼樣的出路。」
三、生活中有意識培養創新能力
培養創新能力,沒有想像就沒有創新。創新的實質是對現實的超越。要實現超越,就要對現實獨具「挑剔」與「批判」的眼光,對周圍事物善於發現和捕捉其不正確、不完善的地方。
古人云:「學起於思,思源於疑」。質疑問難是探求知識、發現問題的開始。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乙個問題比解決乙個問題更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有意識的觀察和思考一些問題,通過這種日常的自我訓練,可以提高觀察能力和大腦靈活性。
參加培養創新能力的培訓班,學習一些創新理論和技法,經常做一做創造學家、創新專家設計的訓練題,能收到提高創新思維能力的效果。
積極參加創新實踐活動,嘗試用創造性的方法解決實踐中的問題。只有在實踐中人類才有了無數的發現、發明和創新。實踐又能夠檢驗和發展創新,一些重大的創新目標,往往要經過實踐的反覆檢驗,才最終確立和完善。
人們越是積極地從事創新實踐,就越能積累創新經驗,鍛鍊創新能力,增長創新才幹。創新是通過創新者的活動實現的,任何創新思想,只有付諸行動,才能形成創新成果。因此重視實幹、重視實踐是創新的基本要求。
四、 永遠學習定是不變的真理。
我們必須要終身學習,學習應該是乙個習慣,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在變化的社會中一直抓住社會中最精華的東西。
我們要不斷學習,不斷總結,不斷研究外部環境的變化,不斷對自己提出新挑戰,緊跟時代的發展。我們要在創新中提公升,在提公升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
2樓:匿名使用者
現代社會市場競爭異常激烈,任何單位要想取得良好的發展,必須依賴於人才的創新能力,而人才培養的搖籃是高校,我國高校培養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如何,是否能經得起社會的考驗,直接關係到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振興。
一、高校在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
筆者一直從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通過親身體會和各種調查發現,高校在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種情況:
1.教學內容陳舊與教學方法單一,忽視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我國的創新教育還處在萌芽中,還需要對其進行大力的倡導和扶持。在目前的高校教學中,普遍存在著專業設定滯後於社會人才需求的變化、教學中專業的設定不合理等現象,學校課堂教學還完全停留在傳授知識上,仍以對原有知識學習為主要內容,教學方法形式單
一、方法呆板、缺少新意,缺乏對學生創新能力進行挖掘的手段。
2.部分高校教師的責任心以及專業素養的缺乏,影響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部分高校教師在完成必須的教學任務之餘,一心撲在自己的科研任務中,無暇指導學生參與創新活動;部分高校教師雖然參與了指導學生進行創新活動如學生科技競賽,卻收效甚微,心有餘而力不足。
3.部分大學生缺乏創新動機,不願參與創新活動。這部分學生或者沉溺於網路遊戲,或者無所事事,毫無目標,在大學期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沒有參與創新活動的動機。
4.高校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工作力度仍然不夠。雖然目前高校已逐步意識到提公升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並做了一些工作,但部分高校領導對此項工作的重視程度與對教師的科研活動考查比較而言,明顯不夠,對教師的科研活動有硬性指標要求,而對學生科研活動沒有硬性指標要求。
二、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
1.根深蒂固的傳統教育理念
儘管我國已經提出高等教育素質化的改革目標,但由於應試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各高校的教育執行機制基本上都是在應試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形成的,這種教學理念忽視了「多級主體的存在以及他們之間的認知交往關係」。在這一理論支配下,往往形成教師是主體、學生是客體的觀念,將教學活動單純地理解為知識的傳授活動。
2.高校管理層重學術、輕教學
歷史上,高校是以學術為主,還是以教學為主一直眾說不一。我國高校普遍存在重學術、輕教學的現象。因為學術能夠給學校、個人帶來教學所不能創造的市場與利益,是各級各類高校之間競爭實力的體現;高校管理層重學術、輕教學現象所造成的消極影響使教師失去了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積極性,從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各種良心迴圈機制更不可能形成。
3.教師缺乏教學效率觀且創新意識淡薄
在高校課堂教學中,教學質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一些教師缺乏應有的教學效率觀念,在思想中只問投入、不問產出。在許多教師的頭腦裡,創新意識還沒有真正確立。從教學實踐中廣泛存在的應試教學可以看出,專業教師進行教學的主導觀念仍然是「內容」意識,完成了學校安排的教學內容就算萬事大吉,考慮怎樣通過自己的教學活動去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並未成為教師教學中考慮的主要問題。
4.教師對課程缺乏編製者意識
新時期的教學改革與實踐,不但要求教師根據具體的課程實施情況對原有課程作出經常性的選擇、修正和重構,以使課程更好地為學生發展服務,而且要求教師轉變觀念,培養和增強自己的課程意識,實現角色轉變,即從單純的課程執行者轉變為課程的編製者、實施者和評價者。然而,根據筆者的調查得知,在課程實施中,高校普遍存在著教師課程意識淡薄的現象,許多教師仍固守著被動的「課程接受者」的職業角色,缺乏根據實際情況開展課程變革和編制的意識。
三、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方法和途徑
1.優化課程體系設定
研究表明,人的創新能力**於創新思維,而創新思維是建立在合理的知識結構之上的。因此,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必須通過優化課程體系,使大學生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目前,優化課程體系的核心是實行課程綜合化。
一是加強基礎課程的授課,基礎課程又稱核心課程,主要是根據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必須具備的素質標準,制定旨在使學生獲得合理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的課程。二是注重文理滲透,要求理工科學生在人文科學領域有一定的基礎知識,文科類學生也應在計算機應用等自然科學領域有一定的了解,以提高大學生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人文素質和創新素質。另外,高校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還應該多渠道優化課程體系,如縮減課內總學時,增加選修課程比例,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寬鬆的環境;實行彈性學分制、主輔修製,跨系、校選課等,促進學生專業知識由單一型向交叉型轉變;積極進行教材改革,更新課程內容,盡可能地吸收現代科學技術的新內容、新成果、新思想和新資訊。
2.改革課堂教學方法
應該說,課堂教學仍是目前我國高等教學的主要形式,而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因此,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必須從改革教學方法切入。首先,要改革課堂講授方法。
積極提倡啟發式、討論式、問題式和研究式教育教學方法,讓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去提問,並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點撥以及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提高大學生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創新能力的發展。為優化課堂教學,可採用四種做法:一是「三個講」的方法,即在教學內容上強調乙個「用」字,在教學方法上體現乙個「活」字,在教學手段上追求乙個「新」字;三是「三個運用」的方法,即運用啟發式教學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運用討論式教學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提高綜合素質,運用自學式教學法伸展學生的智力和能力。
所有這些措施,會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在學習內容上主動深入下去,培養他們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興趣,以達到培養創新能力的目的。
3.改革實踐教學方法
針對當前高校實踐教學時間和空間不足且多強調理論性、結構化的現狀,實驗教學應減少驗證性、演示性實驗,增加設計性、綜合性實驗,緊密結合實際,組織學生進行「真刀真槍」的畢業設計和畢業實習。同時,還應鼓勵學生通過參觀訪問、社會考察、諮詢服務、科技開發、勤工助學等多種形式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於社會實踐,提高自身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4.建立科技導師制,把大學生科技創新納入規範化管理的軌道
為了使學生的創新活動能常年開展下去,可以制定鼓勵學生創新的若干規定,實行學生科研專案立項,選拔理論基礎紮實、動手能力強的學生組織課題小組,並配備指導教師。課題組在教師的指導下做好選題和立項申請工作,對正式批准立項課題,撥給一定課題啟動經費,為學生科研活動的開展提供資金保證。同時規定每位教師每年必須指導一定數量的學生參加各種創新活動,給予教師一定的指導津貼,同時將其與教師的職稱晉公升等掛鉤。
這樣一方面會調動大學生在校期間參與科研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參加各種科技創新大賽,讓他們體會其中的挑戰性和成就感,另一方面還可以督促專業教師廣泛參與指導學生創新活動,這對於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將是一條行之有效的辦法。我校這幾年就一直在積極探索並實行科技導師制,由一名副校長牽頭並任校科技導師制組長,各學院專門黨總支書記、一名副院長負責本學院的科技導師活動,具體由校團委、各二級學院團總支負責實施,廣泛動員學生積極參與各種學生科技競賽,如計算機與資訊工程學院已將教師參與指導學生科技競賽的成績與其職稱晉公升掛鉤。
5.建設創新實踐實驗室,為大學生開闢技術創新平台
科研能力來自於科研實踐,通過專門性的科研實踐活動,有助於學生理解、鞏固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激發學生內在的科研創新能力。科研實踐是科研工作的基礎,是科研工作的基本手段,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必須加強科研實踐環節。因此,學校應該在科研基地上做文章,通過開發現有實驗室,為申請科研課題的學生提供專門實驗室並幫助學生學會借鑑教師課題研究等方法,這些都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科研能力。
充分利用各類課程實習、設計等機會,進行課題研究;還可通過舉辦科技創新大賽等活動激發學生參加科研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6.建立和完善創新能力評價體系,將其納入學生綜合測評
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是指大學生在學習、工作中表現出來的創造、發明素養,完成實踐教學環節學習任務,從參加社會實踐、社會活動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生產、技術等方面實際問題的能力。探索並建立一整套評價學生創新能力的體系,也是一種有效的激勵方法,主要包括學生社會實踐能力評價方法和學生創新能力測評方法,將學生社會實踐和科研創新成績計入學生總學分,這些措施的實施將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培養其創新精神。
大學生如何培養自己的創業能力,大學生如何培養創業能力和創業素質
廣交朋友,培養人才,了解市場需要,學習需要的知識,總結經驗教訓,思考看自己適合什麼,根據情況制定方案,然後實施,分析解決遇到的問題,把自己名字打出去,開啟市場,拓寬市場,誠信經營,方式合理,提供好的服務,積極滿足顧客需求,與顧客做朋友,有自己見解,敢承擔。發現自己的優劣勢,優勢繼續更新公升級,更改劣...
大學生如何培養全方位學習能力,大學生應該如何加強黨性修養
1 要樹立 無處不可學 的大學學習觀。古人云 無一事而不學,無一時而不學,無一處而不學,成功之路也。因而同學們要首先改變頭腦中 學習是學校之事,課堂之事 的觀念,樹立起生活實踐中無處不出學的觀念。課堂之外,身邊的點滴,無處不可學習。例如,見電工修電燈,接插座,這就是需要學的生活知識,可能某天去企業工...
如何提公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如何加強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1 以專案和社團為載體,增強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 鼓勵學生創造性地投身於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和社會公益活動中,通過開展創業教育講座,以及各種競賽 活動等方式,形成了以專業為依託,以專案和社團為組織形式的 創業教育 實踐群體來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以社團為載體充分發揮大學生的主體作用,組織開展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