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刀龍暗
2023年8月23日,教育部頒佈《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認定辦法》(第19號令),同時,取消了自2023年以來實施的《對外漢語教師資格審定辦法》(原國家教委第12號令),以“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認定考試”取代“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考試”。2023年6月8日,“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認定委員會辦公室”釋出通知: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考試及認定工作將在標準、內容和形式等方面進行調整,2023年“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認定考試”(以下簡稱漢教考試)將延至2023年上半年進行。
與此同時,2023年6月13日,“為建立對外華語教學能力專業,因應全球華語市場需求,擴大華語師資輸出規模,”臺灣公佈了其“教育部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作業要點”、“考試科目大綱”和“三科免試採認說明”等檔案,並確定於2023年11月在臺北舉辦第一次認證考試(以下簡稱臺灣考試)。其考試科目包括漢語語言學、華語文教學、華人社會與文化、國文、華語口語與表達。
如何保持漢教考試的先進性、權威性?改革是唯一出路。我們認為,改中國文化測試為人文測試,增加“試講”,關注口語表達能力,分層次考查,變初、中、高三等級為不分等級,將培訓與認定考試結合進行等,是值得改進的一些思路,在保證、提高考試效度方面將可能產生積極的作用。
一、宜改中國文化考試為人文測試
漢教考試宜考慮將中國文化考試改為人文測試。因為對外漢語教師不僅應熟稔中國文化,還應瞭解世界文化。回顧《對外漢語教師資格審定辦法》,其中對漢語教師知識結構的描述,除了“瞭解中國文學發展概況,熟悉我國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熟悉中國的歷史和地理,瞭解主要的名勝古蹟,有一定的社會、民俗知識”外,還有“對世界著名的作家和作品有所瞭解”,“具有一般的世界歷史、地理知識”。
但2023年9月3日釋出的《〈對外漢語教師資格審定辦法〉實施細則》中,卻將考試科目固定化為“中國文學和中國文化知識”,此後,這一領域的考查視野始終束縛在“中國”。我們認為,向外國人傳授漢語及中國文化,不僅要知己,還要知彼。用涵蓋古今中外的人文測試替代中國文化考試,可能更為合理。
腹有詩書氣自華,知識面豐富、人文視野開闊,這樣的教師更有可能把課上得生動有趣,更有可能吸引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熱情。專業理論知識學得再好,“乾巴巴”的教師終究是不受歡迎的。我們認為,知識面豐富、見識廣博的人,不一定勝任漢語教學工作;但知識面、見識狹隘的人則往往很難勝任。
人文測試不僅關注中外,同時也絕不僅限於作家、作品、名勝古蹟、民俗知識等,而是包羅歷史、地理、文學、繪畫、**、戲劇、影視、政治、經濟、教育、法律、醫療、哲學、宗教、科技、人物、民族、**、民俗、其它等領域。人文測試所包含的內容,將是勝任漢語教師工作所要求的基本知識,要力避偏難、偏專、偏深。
為避免成為死記硬背的考試,人文測試首先不會指定參考書目,不畫定考試範圍,其次,測試全部採用客觀題型,如四選
一、判斷題,因而題量可以相當大,比如500題,覆蓋面很廣。這樣,考生想在這科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就要靠長期積累,靠大量閱讀,廣博見聞,而非考前突擊。
二、宜增加“試講”
合格的對外漢語教師所需要的能力很複雜,影響教學效果的因素很多,漢教考試單純依賴紙筆考試可能是不夠的。鑑定考生能否做合格的漢語教師,宜增加“試講”環節。“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這個詩句也可用來形容紙筆考試和“試講”這類操作性考試的關係。通過試講,可以對考生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工作的能力進行更直觀、有效的評判,更容易判定哪些人真正具備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工作的能力。
“試講”從操作成本上看投入較大,但可以保證考試的效度,提高考試的質量,提高證書的含金量,使漢教考試不僅有國家品牌的權威性,還有質量優良、可靠的有效性。“雅思”如此大規模的考試都可以實現考官、考生面對面口試的模式,漢教考試安排“試講”也應該是可行的。
三、宜關注口語表達能力
臺灣考試的一個特點是包含了“華語口語與表達”測試專案,類似於漢教考試中“打包”的普通話水平測試,測試“應試者華語標準發音與口語的準確程度和流利程度,並據以確定應試者的華語標準語音與口語水準”。但它與普通話水平測試都偏重考查語音規範程度,對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視程度不夠。我們認為,口齒清晰,能說較為標準的普通話只是口語表達能力的一個方面,除此之外,還包括,能正確理解他人的意思;遣詞造句準確、豐富,表達得體;能進行較長時間、話語連貫的發言,允許偶爾的停頓;思維有條理,邏輯性強;知識面開闊,對事物的分析全面、深入,觀點或見解有創新;反應迅速,思維敏捷,應變能力強;應對自然從容,情緒穩定,言行舉止符合一般禮節;能應對不同的情景和話題等。
漢教考試以往的考試模式下,有可能出現這樣的現象:某些考生普通話規範、標準,筆試成績也都很理想並獲得認定,但實際教學中卻口語表達能力低下,明顯不勝任工作。改革漢教考試,可通過“試講”環節實現這方面的考查。
四、宜分層次考查
“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認定考試”可以考慮分“汰劣”、“擇優”、“操作”三個層次實行。
1.“汰劣”考試
設定普通話水平測試、漢語應用能力測試和人文測試。這三科考試屬“汰劣”考試。如果考生在這三科中已表現不佳或達不到既定標準,就無資格參加下一步的對外漢語教學專業領域的考查。
這樣設計,可及早剔除一部分知識能力結構不匹配的考生,提高考試效率;最低限度地保證考試的效度。其理念為:想做一名合格的對外漢語教師,首先要具備良好的漢語實際應用能力、廣闊的人文視野,能說標準普通話。
這是對外漢語教師需具備的基本素養。
與漢教考試相比,臺灣考試的另一個特點在於增加了“國文”一科,體現了對母語應用能力的重視,但它卻不是單純的漢語應用能力測試,同時包含了語文知識和文學常識等。我們認為,語文知識可併入“漢語語言學”科目,文學常識則可併入“人文測試”科目,這樣,一方面,可能使考試科目分工更明確,另一方面,可以使國文考試更具“汰劣”性。漢語應用能力測試測查內容可包括言語理解、言語推理、言語應用及寫作等部分。
2.“擇優”考試
設定外語、漢語語言學(含現代漢語及古代漢語等)、漢語作為外語教學理論考試科目。這三科是專業學科,是對對外漢語教師必備專業素養的考查,可稱“擇優”考試。考查對外漢語教師基本素養與專業素養的關係,恰如美國研究生水平考試(gre)中“一般(general)”和“學科(subject)” 考試的關係。
前者為能力考試,後者包括數學、物理、外語等多種學科考試。基本素養反映一個人穩定的、全面的、潛在的發展能力,不容輕視;專業素養反映一個人在某一領域的積累及潛力,直接影響著其從事該領域工作的能力及發展可能。
3.“操作”考試
獲得前六科合格成績的考生,可申請“試講”。“試講”安排若干對外漢語教學領域專家進行主觀評判。需要說明的是,專家進行主觀評判,不是請他們每次“跟著感覺走”,而是根據既定的合格“標杆”,結合自身經驗做出評判。
因此,專家們在開始工作前,首先要完成的一項任務是集體揣摩“標杆”,使自己的評判標準向“標杆”靠攏。
考試主辦方應事先確定“試講”的合格標準。具體講,應收集數十甚至更多試講人員的試講過程,然後組織相關專家逐一審查,確定合格人員,以此作為“標杆”。我們認為,明顯合格的水平是容易判斷的,明顯不合格的水平也是容易判斷的,因此,在確立“標杆”的時候,主要是將那些界於合格水平邊緣的考生加以區分,從而對合格水平予以界定。
五、宜改初、中、高三等級為不分等級
以往的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考試是不分等級的。我們認為,作為漢語教師職業准入性質的考試,漢教考試分初、中、高三等級是不合宜的。具備漢語教學能力高階水平的漢語教師,應該是那些獲得了職業准入許可的,擁有十數年豐富漢語教學經驗,且獲得教學單位評優的,教學同事推崇的教師;具備漢語教學能力中級水平的漢語教師,則可能是那些獲得了職業准入許可的,有數年漢語教學經驗,且獲得教學單位評優的,教學同事欣賞的教師。
漢教考試的任務應該主要是“准入”,而非“分等”。
舉例來談,無論是對外漢語教學專業的本科生,還是碩士生,或是其它專業的本科生、專科生,他們參加漢教考試,將他們區分為高階水平和中級水平的意義不大,可能更合理的選擇是,達到既定的標準,他們均可獲得職業准入許可,即均可獲得漢教考試的認定證書,至於他們當中誰的能力為高階,誰的為中級,可能需要假以時日,一方面,看經驗的積累,另一方面,還看本人的投入。
那些通過了漢教考試,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工作達到一定年限(如5年、10年)的教師可以申請中、高階證書。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認定委員會可出臺相關的一些實施細則,作為授予標準。
對於外國人報考漢教考試的需求,我們認為,可以考慮開發一個專門針對母語非漢者的漢教考試,而非漢教考試初級。一方面,從事漢語教學的能力,對國人及外國人應該有不同的知識及能力結構要求,應該是兩個而非一個體系。如對外國人來說,想從事漢語教學工作,可能最該先考的是漢語水平或能力考試,如必須先通過目前實行的hsk(高等)(含作文及口語考試),而不是上來就考現代漢語。
另一方面,人為地將一些科目的考查內容劃分為初、中、高**,有較大難度,其合理性有待商榷。
至於其它一些特殊群體(如漢語教學志願者等)的認定需求,有專門的認定方式來應對,可能比全部加之於漢教考試更為合理。
六、宜將培訓與認定考試結合進行
應該說,漢教考試中,考試不是目的,認定才是目的。要認定,就要使認定物件初步掌握相關的知識及能力。對外漢語教學專業的考生應該沒問題,但還有很多考生是沒接受過該專業系統教育的人,要幫助這些考生獲得相關知識及技能,從而可以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工作,提供培訓就顯得尤為重要。
為更好地為考生服務,考試主辦方可舉辦,或委託院校及社會機構舉辦規範、有效的培訓,將培訓與考試相結合。培訓包括前6科,但可能重點要放在教學實踐技能的培訓上,考生可以有選擇地參加。通過培訓,考生會對教學物件有更具體的認識,瞭解並掌握更多的教學技能、方法,演講、授課能力也會得到提高,能更好地適應海內外漢語教學工作。
七、關於免考
關於免考,我們認為,對外漢語教學專業畢業生可以免考專業課程,但其它三科及“試講”不宜免考。如此安排,有可能使一些對外漢語教學專業畢業生在免考專業課程的情況下,卻在“汰劣”考試中“落馬”,如普通話不過關,如漢語應用能力不過關,如人文知識面不過關。這不是考試設計的不合理,它恰恰反映了考試對教學的一種積極反饋。
我們認為,是對外漢語教學存在問題,現在要由考試予以調整、改進。即,培養對外漢語教學專業人才,首先應注重培養學生母語應用能力、人文知識視野、標準的普通話等基本素養,其次才是教學技能的訓練與發展,專業理論的學習和提高。之所以有可能本專業畢業生在“汰劣”考試中出現“意外”,是因為教學中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
據我們瞭解,目前國內對外漢語教學專業學士、碩士學位授予標準中,就沒有對普通話二級甲等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何文潮、唐力行(2006)美國漢語作為外語教學的教師證書要求,國際漢語教學動態與研究2006第一輯
[2] 張晉軍(2006)漢語教學能力考試擇優汰劣,北京考試報(2006-7-8)
[3] 張晉軍(2006)zhc口試實施研究方案,《考試研究文集第三輯》,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4] 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2005)《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等級標準及考試大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5] 國家教育委員會(1990)《對外漢語教師資格審定辦法》
[6] 國家教育委員會(1996)《〈對外漢語教師資格審定辦法〉實施細則》
[7] 中國教育部(2004)《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認定辦法》
[8] 臺灣(2006)臺灣“教育部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作業要點” 、“教育部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考試科目大綱” 、“教育部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三科免試採認說明”,見http://e*****.edu.
tw/news/950613/950613b.htm?open
對外漢語專業的就業方向有哪些,對外漢語專業的就業前景如何?就業方向有哪些?
上海儒森教育進修學校 一 是在新聞 出版單位 文化管理等部門從事新聞採編 翻譯 文學創作等工作。二 是出國留學做對外漢語教師 對廣大的出國留學和移民人員來說,對外漢語教師這一職業既延伸了專業能力 又拓寬了就業領域,無疑是在國外勤工助學 全職工作的的最佳選擇。目前在美國 英國 澳大利亞 紐西蘭 加拿大...
對外漢語專業畢業找那種可以接觸業務的高階助理或文秘的那種工作容易嗎?有什麼其他要求麼
接觸業務應該試著向商務英語發展了,高階助理和文秘現在要求的是漢語言,和對外漢語是不一樣的,要求比較綜合化,專業知識也比較綜合,對外漢語專業也有嘗試的,但是要兼修漢語言的專業知識。這個問題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畢竟任何工作和公司都是因人而異的。容易不容易不一定看你學習什麼專業,當然你和專門學習高階文...
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證和IPA的區別
手機使用者 注意 這個認證不是國際的 ipa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 certification association 是一個國際的認證協會,同時是一個非盈利性的組織.ipa在美國註冊.這是一個提供職業資格證明的專業機構 注意 ipa認證並不會在美國被認可的 在中國i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