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樓主好,一下也是經驗之談,望對樓主有用。
我覺得詩歌鑑賞最只要的是對詩歌整體的把握和答題的規範性。
先說對詩歌的整體把握。
詩歌閱讀作為閱讀理解類的題目,讀懂很重要,若是對閱卷老師覺得你沒有讀懂詩歌,是可以直接給你零分的。要讀懂詩歌,我覺得要從兩個方面著手,即「情」和「景」,常有人說「詩歌不過情景兩端。」大多數的詩也確實如此。
首先要看詩歌中的意象,也就是景,一般明月表相思,楊柳表惜別,竹梅菊蘭是高潔品質等等,抓住詩歌意象,瞭解詩歌型別,才能把握詩歌情感,才能做到對詩歌的正確理解。
但是,你光讀懂還是沒用,還有注意答題的規範性,一般高考閱卷老師看一道題的時間最多不會超過四秒,如何要在四秒內讓老師看到你的答案,我覺得有兩點,乙個是分步答,乙個是分點答。
分步答一般分三步:1用了xxx手法 2寫了xxx表達了xxx情感。
一般高考詩歌是手法單一化,情感多元化。所以不光要寫出手法,找對情感,還要找全情感。因為一般詩人作詩時,情感是複雜的,並不是那麼單一。
此外詩歌的手法要從 寫作角度、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遣詞造句等方面來看。
寫作角度:視、聽、嗅、觸。
視覺裡又分俯視、仰視、色彩角度等等。
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對偶、起興、對比等。
表達方式:描寫、議論、抒情、說明、記敘。
表現手法:想象、聯想、象徵、借物抒懷、寓情於景、白描、襯托等。
其中襯托有正襯和反襯,多考反襯,反襯也可叫對比,一般有三類:以動襯靜(動靜結合)、以樂襯哀、以古襯今。
遣詞造句一般用於散文閱讀,詩歌中不常見,常考的是煉字題,此處不。
此外,要充分利用一切有效資訊。如詩題、註釋(很重要,不然幹嘛註釋),包括題目本身,因為讀懂題目才知道他問的是什麼,而且有時題目會給你暗示,幫助你理解,做到具體題目你就知道了。
2樓:匿名使用者
文言文的閱讀主要靠平時的積累,而平時對文言文的閱讀又有以下幾點:①文言實詞虛詞用法;②通假字;③古今異義字詞;④特殊句式。做好這幾方面,然後平時在多看些,就沒什麼問題了。
所謂縱向對比就是古今對比,比如:宮女如花滿春殿,止今唯有鷓鴣飛。這種對比的作用主要是懷古傷今。
橫向對比就是今對今的對比,比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種對比多是表達對現實的不滿或控訴之類的。
不過具體問題還需具體分析,只是我說的情況出現得多。②想象。也就是虛寫,以表達出使人所要表達的情感。
比如: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多是表達詩人思念之情。
比喻。這種手法比較容易掌握,所以不多說明,不過應該答到「生動形象」四個字,因為這是比喻就有的共性。④擬人。
若是所擬物件較有生機或力量,則是人感情一般叫積極;若所擬物件較蕭條無力,則詩人感情一般較消極低落。⑤反襯。作用一般是烘托出所詠之物的特點,從而表達作者的感情,具體事例較多,故不一一舉例。
對偶。這種手法容易判斷,且作用上多起使結構嚴謹之用,對錶達詩人感情一般沒什麼作用,所以考察較少。因考慮到平時較少考察和看到,故還有一些手法沒有列出。
以上都是我在平時語文考試中總結出來的,較為實用,針對性相對較好,沒有生搬,絕對是經驗之談。我語文一般都是全班第一,而且考過年段第一。希望我的答案能對你有一些幫助。
求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鑑賞解題技巧
3樓:淮安第二故鄉
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鑑賞大概有以下幾種型別:
一、分析形象型。
1.提問格式:
這首詩塑造了什麼樣的形象?
試說說這首詩中的形象特點?
通過詩中的形象塑造,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2.解答分析:
形象(意象):a、人(詩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b、物(詠物詩或雜詩中的物象);c、景(寫景詩或雜詩中的景象)
懂得意象合成意境,意境凸現形象。
形象蘊含詩人的思想和情感。
分析詩歌形象要根據詩歌描寫的具體物象和畫面識別其性質,在讀懂詩歌的基礎上概括出詩歌的象徵意義和社會意義。
3.答題步驟:
概說塑造了什麼形象。
結合詩句內容或表達技巧具體分析形象特點。
揭示形象表現的意義(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二、分析意境型。
1.提問方式:
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某幾句詩描寫了什麼樣的景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2.解答分析:
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託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3.答題步驟:
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
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概括景物營造的氛圍特點。
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淒涼、明淨絢麗、幽靜深寂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分析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麼而「感傷」 。
三、分析技巧型。
1.提問方式:
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達技巧(表現手法、藝術手法、藝術技巧)?
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手法(藝術手法、表達技巧)。
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這首詩(某某詩句)在寫景(抒情、描寫人物/某某)上有什麼特點?
2.解答分析:
這類提問注重的是詩歌整體的藝術表現特色,主要應從詩歌的整體構思、詩歌整體的藝術技巧方面來解答。
3.答題步驟:
明手法: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釋理由: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麼是用了這種手法。
析作用:此手法怎樣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4樓:芒果街小小屋
古詩的鑑賞太複雜了,不同的詩歌有不同的特色,而且所表達的思想和重點也不一樣,比較難有乙個統一的標準,要有統一的標準,也不叫鑑賞了。
想當年我高考的時候也頭痛過這個問題,不過我有樣小小的法寶。當時我這項的分老上不去,也很頭疼,結果有次逛書店的時候發現了了一本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袖珍唐詩鑑賞辭典》,裡面重要作家的重要作品都有,我就每天看一篇,當然不是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而是挑最容易考到的作者,裡面的鑑賞非常的詳細,跟高考的要求基本差不多,我只要挑其中鑑賞的好的句子背一背就行了,每天積累,看多了就對這類題遊刃有餘了。
後來發現這本書好我還去買了本這個出版社的《袖珍現代散文鑑賞辭典》,因為我們那個時候要考一篇現代作品的鑑賞,出很多小題,讓分析意義什麼的,不知道你們考不,反正我是頭痛。這個我也是每天看一篇,每篇每天就花個20~30分鐘,興致來了多看一篇。
我記得我最後高考的時候客觀題錯了個,好像是15分左右的樣子,但我最後的總分是122,可以知道我主觀題沒怎麼扣分了~把我的經驗給你分享,最後祝你早日考上理想的學校。
歷史方面團隊為您解答。
有哪些詩歌適合高考考試中做閱讀題目?
5樓:小玖予學姐
1、《元日》[宋]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2、《十五夜觀燈》[唐]盧照鄰:錦裡開芳宴,蘭缸豔早年。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3、《清明》[唐]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4、《端午》[唐]李隆基: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鹽梅已佐鼎,曲糵好逗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後昆芳。
5、《除夜作》[唐]高適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6、《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納早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7、《中秋月》[宋]晏殊: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8、《洞襪雀浣溪沙·端午》[宋]蘇軾: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9、《寒食》[唐]韓翃: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10、《清明即事》[唐]孟浩然:帝裡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語文試題古代詩歌閱讀《醉桃源》周邦彥主要運用了哪兩種修辭手法
火星鼠 醉桃源周邦彥 冬衣初染遠山青,雙絲雲雁綾。夜寒袖溼欲成冰,都緣珠零。情黯黯,悶騰騰,身如秋後蠅。若教隨馬逐郎行,不辭多少程。周邦彥詞作鑑賞 這首小令,寫一個婦女相思情深的衷懷。首句寫衣服的新和美。冬衣初染 表明這衣服是新的。遠山青 是說衣服的顏色如遠山的青色。舊說 趙合德為薄眉,號遠山黛,乃...
高三語文考試前讀什麼 10
高三語文考試前讀什麼 求神吧 語文這玩意就得相信運氣。呵呵 看以前做過的題吧。總結經驗。多把時間放在其他科目上吧。當然有事做啊,首先多背背詩詞啊,不是要考默寫嘛,還有作文的問題,多看看好的文章,多記些好的美的句子,這個最好了,既是課外書,還能對寫作文有幫助,何樂而不為。不過 的語文想要提公升的空間最多...
關於高三語文的問題
75?哪那麼差?你是江西的120卷子麼?文言文首先一定要把課本上的都搞懂,字字落實,要求背誦的一定要理解背誦,然後文言文就可以說是很不錯了,如果想進一步提高,那就要課外閱讀了 詩歌鑑賞首先還是要把書上的詩被下來弄懂,然後看一些高考的樣題,答案也看,找到答題的感覺 閱讀也是的,看看高考給的參 找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