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貨櫃的貨輪,在有大風的海面上為什麼不會掉到海浬

時間 2022-02-14 22:40:12

1樓:可愛的我覺得就覺得

遠洋貨輪當然都考慮到了。為了應對海上的風暴,在貨輪的底部,都有固定的槽,最底層的貨櫃都是帶槽的,這樣一來,貨櫃的槽和輪船的槽就是吻合的,而這就起到了固定的作用,底層的貨櫃卡在了槽內,即使海上風浪再大,它也紋絲不動。固定了底部的貨櫃,就相當於蓋房子打下了地基,道理是一樣的。

也有許多精巧的設計,這些設計看似不起眼,但在固定貨櫃方面,卻有著非常大的作用。

一般貨櫃都有八個角,而這八個角的作用,就是固定貨櫃的。在八個角上,都有用於固定位置的槽孔,其中,擺放的位置不一樣,用於固定的方式也不一樣。上下位置的貨櫃,是用扭鎖固定的,就是我們能看見的有斜拉索,索上面有鎖,把斜拉索鎖住,貨櫃就不會上下滑動了。

而橫排的貨櫃就用排鎖固定,就是每個角上的鎖孔都會用鎖鎖住。這樣,貨櫃就會被鎖在原地了。

為了防止出現意外情況,船員們還會使用固定的拉桿,把貨櫃從各個方向束縛起來,在如此的防護措施下,貨櫃雖然不能說穩如泰山,但就是在海上受到了意外地撞擊,也不會出現滑動而掉到大海浬的情況。所以,貨櫃裝船,不是我們所看到的把所有的箱子摞到一起,就算完事的。其中各種小竅門數不勝數。

但目的就是乙個,是把貨櫃如同放進了抽屜裡,再加上幾把鎖,那安全性就完全不用擔心了。所以,貨櫃在海上航行幾乎是不會出現掉到海浬的事故的。

2樓:匿名使用者

裝貨櫃的貨輪,在有大風的海面上為什麼不會掉到海浬?

裝貨櫃的下端都有鎖扣裝置將貨櫃牢牢地固定在貨輪上。再大的風浪,貨櫃都不會掉到海浬。

3樓:微笑的蘋果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每一艘貨輪設計時都會考慮到一定的因素,比如這艘貨輪在海浬可以承受多大壓力,以及可以抵擋幾級風力,貨櫃都是固定在船上,除非颱風大了可以把船吹反,

4樓:穎寶的貓

箱子並不像我們肉眼看到的那樣簡單的堆疊在一起,每一層箱子每個相鄰的箱子都有固定裝置在牢牢的抓著箱子,2萬個箱子就像是乙個整體一樣,所以才不會發生正常航行途中有箱子掉落海中的事情發生。

5樓:

這種情況要是能掉了還會有現在這麼大的發展,這些在航運中的問題己經被工程技術人員等全部加以解決,是不需我們操心的。

6樓:吹氣球的小男孩

不會發生正常航行途中有箱子掉落海中的事情發生。

7樓:就是這個範兒

因為他們都很好地被固定在船上,所以才不會掉。

8樓:蠟筆小新快樂

因為它們在放置的過程中都是將它們一起固定住的

9樓:

那是不可能掉到海浬的,不然造貨輪的工人就沒飯吃了

10樓:

如果那麼容易掉,那這設定就沒意思了!

11樓:sjz子夜

都是固定在貨輪上的。

12樓:

這些在航運中的問題己經被工程技術人員等全部加以解決,是不需我們操心的。

海洋分為幾個深度? 5

13樓:匿名使用者

海洋深度分為5個水層:海洋上層(200公尺以上)、海洋中層(200公尺〜1千公尺)、海洋深層(1千公尺〜4千公尺)、海洋深淵層(4千公尺〜6千公尺)、海洋超深淵層(6千公尺以下)。

根據陽光透過的光線強弱劃分,從海洋表面到200公尺深的水層,叫做海洋上層,這裡陽光透過海水,水裡比較明亮,海水是蔚,藍色的;從200公尺到1000公尺深的水層,叫做海洋中層,這裡陽光不能全部透過海水,光線十分微弱,海水是一片黑藍色;從1000公尺到4000公尺的水層,叫做半深海層,這裡覺察不到一點兒陽光,一片漆黑,是乙個黑暗世界;4000公尺以下為深海層,這裡就更加漆黑了,不過半深海層和深海層的魚類大部分都有發光器官,以幫助它們在黑暗無光的環境中覓食和行動。

根據海水深度,結合海底地形和海洋生物群特徵,可將海洋分為濱海、淺海、半深海及深海等4個環境分割槽。

根據海水溫度及生物種類,海洋深度可將海洋劃分為:濱海帶、淺海帶、半深海帶和深海帶。

濱海帶海水溫度晝夜變化大,含鹽度也隨水流通暢程度及氣候條件變化,海洋生物主要為能抵禦風浪的兩棲動物,植物則為藻類和紅樹林。

淺海帶水溫受季節變化,海水鹽度變化不大,含氧充足,海洋生物十分豐富。

半深海帶水溫低,生物匱乏。

深海帶生物貧乏,以浮游生物為主。

14樓:匿名使用者

海洋一般分為四層,三個水區。從海洋表層(200公尺)到海洋超深淵層(11000公尺)根據每層的陽光照射度不同,那裡生活的動物和植物也大有不同。下面就讓我們一邊下潛,一邊探索海洋吧。

海洋第一層:照光層

介紹:在照光層裡,陽光明媚,絲絲陽光從天上照射到海面下,整個海灣溫暖極了。因為這裡陽光充足,所以有很多魚生活在這裡。一般這個區域會存在珊瑚礁,生態十分優越。

溫度:平均20度,陽光充足

區域深度:0-200公尺

生物:海豚、照明水母、沙丁魚、鯊魚、小丑魚、 **吊、藍色吊、海龜、河豚、海馬、海草、珊瑚,浮游生物。

海洋第二層:弱光層

介紹:這一層算是陽光和黑暗的交叉處吧,再往下就又冷又黑了,這一層已經有點冷了,只有少數動物在黑夜時, 才會下來找食物。

溫度:5-10度,溫度慢慢變冷

深度:200-1000公尺

生物:抺香鯨、大王烏賊、大章魚等(其他生物不明)

海洋第三層:深海層

介紹:這裡已經又黑又冷了,潛水員是到不了這裡的,只能靠坐潛水器才能到這裡。這裡生物慢慢的變多,不過卻很小、很奇怪。

這裡的食物也很少,這裡的生物不僅要保護好自己,還要找方法去捕食獵物。

溫度:0-4度,夠讓你體會什麼叫作寒風刺骨

深度1000-6000公尺

生物:琵琶魚、燈魚、小飛象章魚、斧頭魚、海參、等(有海底熱泉)

海洋第四層:深淵層

介紹:這裡漆黑無比,大家都說的馬里那亞海溝就在這層,這裡已經是海洋的最深處了,裡面很神秘,連最聰明的科學家也對這裡知之甚少。

溫度:0度以下,到這裡會被凍死。

深度:6000-11000公尺及以下

生物:不明

好啦,整個海洋就給你介紹完啦!對了,忘了說海洋的三個水區了,三個水區是:陽光區、晨昏區還有死光區,再見!

15樓:四川萬通汽車學院

海洋分為三層:「海洋表層水

」為水深200公尺以上的海水;「海洋中深層水」為水深200公尺~700公尺之間的海水;「海洋深層水」為水深900公尺以下的海水。

從海洋學的理論上講,在大陸架外部海域的補償深度(即海洋植物發生光合作用的極限深度,一般認為以200公尺為其極限值)以下,便可稱為「海洋深層」(無光層)。

反之,淺於200公尺以上的海水則稱之為「海洋表層」(有光層)。

全世界海洋的平均水深為3800公尺,從海洋學理論廣義上講,地球上的海水有95%為海洋深層的海水。由於有光層與無光層並沒有乙個明顯的界限,實際上在海洋表層和「海洋深層」之間還存在著乙個過渡層,即「海洋中層」。

16樓:鏡中花

海底最深處有1種獅子魚和一些貝類。

17樓:匿名使用者

分為海洋上層(0-200),海洋中層(200-800),海洋深層(800-4000),海洋深淵層(4000-6000),海洋超深淵層(大於,等於6000)

18樓:杜詩睿

分為5個水層,第1層:海洋上層(180公尺以上)第2層:海洋中層(180公尺〜1千公尺)第3層:

海洋深層(1千公尺〜4千公尺)第4層:海洋深淵層(4千公尺〜6千公尺)第5層:海洋超深淵層(6千公尺以下)

19樓:匿名使用者

海洋淺層(0~200公尺);海洋中層(200~1000公尺)海洋深層(1000~3000公尺);海洋深淵層(3000~6000公尺);海洋超深淵層(6000~10000公尺以上)

20樓:匿名使用者

海洋淺層 海洋中層 海洋深淵層 海洋超深淵層

21樓:紫衣伊子

3、4個吧 地理資料上有

22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海洋的深度12000公尺

我們知道現代海洋的平均深度為4000公尺,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為1.1萬公尺。為什麼古代海洋的深度12000公尺呢?要想搞清這個問題必須首先搞清海洋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膨裂說認為,要搞清海洋是如何形成的,必須首先要搞清地球是如何演化的。地球膨裂說認為,太陽系是原始太陽**形成的。46億年前,太陽因內部的核聚變而發生**,飛出許多熔融的火球,這些熔融的火球冷卻後形成了行星、小行星、衛星、月亮和慧星,地球就是其中之一。

一些大的火球在冷卻的過程中,由於受到表面張力的作用,形成了球形。一些小的火球來不及收縮成球形,而冷卻成了不規則的形狀,形成了火星和木星間的小行星帶、小行星。一些小一點的火球由於離大火球較近而被「俘獲」,形成了大火球的衛星。

地球膨裂說認為,46億年前地球形成之後,熔融的地球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鐵、鎳等重的物質下沉向地心集中形成地核;鎂、鋁、上浮形成地殼;氮、氫、氧輕物質等形成大氣圈。40億年前,由於地球氣溫逐漸下降,岩石圈開始形成。這時地球的半經是現地球的1/2、表面積是現地球的1/4。

因為岩石圈封閉了地球,地球內部放射性物質衰變釋放出的熱量散發不出來,造成岩石圈內部的溫度增高、壓力逐漸增大,地球開始膨裂,現地球的半經是古地球半經的2倍。

太陽的表面溫度5800攝氏度,組成太陽的物質大多是些普通的氣體,其中氫約佔71.3%、 氦約佔27%, 其它元素佔2%。太陽色球是等離子體層, 日冕是太陽大氣的最外層。

日冕中的物質也是等離子體,它的密度比色球層更低,而它的溫度反比色球層高,可達上二百萬攝氏度。因為太陽色球是等離子體層,日冕中的物質也是等離子體,所以氫、 氦, 其它元素都以離子狀態存在。當太陽**,熔融的地球從太陽飛出時,便攜帶了大量的氫、 氦, 其它元素。

這時的地球5800攝氏度。當地球從太陽飛出後,溫度逐漸降低。

43億年前當地球的溫度降到1000攝氏度時離子的氫、 氦, 其它元素便由離子狀態演變成分子狀態。

40億年後,由於地球的熱量不斷散發,地球表面溫度降到400-700攝氏度(居里溫度),氫、氧分子形成水分子以水蒸汽狀態存在,岩石圈形成。

39億年前地球的溫度降到100攝氏度沸點以下,大氣層中的水蒸汽凝結成水珠降回地表形成海洋。這時的海洋覆蓋整個地球,深度1.2萬公尺,海水並不鹹。

由於岩石圈封閉了地球,地球內部的熱量散發不出來,地球開始膨脹,體積開始增加,海水的深度開始變淺。

38億年前,生命在海洋中誕生。

8億年前,地球的氣溫逐漸降至攝氏零下30度,大陸上的海水全部結成冰,大陸被極地冰川、山岳冰川和冰原所覆蓋,冰層的厚度5公里,海上的冰層也有一公里厚,海洋生物只能在更深的海洋中生存。這就是「雪球地球」時期,這也就是「雪球地球」的形成原因。這時的岩石圈厚度最大,也最堅硬。

由於地球內部的放射性物質不斷衰變放出熱量,內部壓力逐漸增大,岩石圈開始發生膨裂,使海水開始從大陸上退卻,流入岩石圈裂縫形成海洋,岩石圈開始露出海面形成大陸。

2億年前,由於地球內部的放射性物質不斷衰變,釋放熱量,地球內部壓力不斷增加,地球發生了大的膨裂,岩石圈膨裂露出海面形成了七大洲,海水流入裂縫形成了四大洋。

6500萬年前,地球發生最後一次大膨裂,岩石圈徹底露出海面,大陸徹底形成了;海水最後一次從地球上徹底退出,流入海洋,海洋徹底形成了。

海水從8億年前開始從大陸上退卻,到6500萬年前最後一次退卻,共用了7億多年,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大陸上沒有發現8億年前的陸相沉積層和6500萬年前以後的海相沉積層的原因。因為地質年代是根據物種滅絕劃分的,物種滅絕又是地球膨裂形成的,所以從地質年代可以看出,從震旦紀到第三紀共11個地質年代,地球共發生11次較大膨裂,(其中有5次大的膨裂) 。地球每膨裂一次就形成一次造山運動,體積就增加一次。

這也就是說,地球膨裂了11次,形成11次造山運動(其中有5次大的造山運動),海洋從地球上退卻11次,物種滅絕11次(其中有5次大滅絕),岩石圈露出海洋的面積增加11次。

古代海洋的深度12000公尺的證據:

1、我國科學家在珠穆朗瑪鋒地區,發現早奧陶世至始新世中期的海相沉積層厚達1.1萬公尺;美國科學家在阿巴拉契亞山脈發現海相沉積層厚達1.2萬公尺; 波斯灣地區的沉積岩以海相碳酸鹽岩為主,沉積厚度5000-12000公尺;我國華北地區的海相碳酸鹽沉積主要集中在中上元古界、及古生界,沉積層厚度一般6000——13000公尺。

科學家在大陸上的其他地區,發現普遍存在幾千公尺至近萬公尺的海相沉積層,例如四川盆地的海相沉積層厚7千公尺、塔里木地區的海相沉積層厚近1千公尺。既然是海相沉積層,就一定是在海洋中沉積的。既然海相沉積層厚達1.

2萬公尺,這說明海洋深度當時一定超過1.2萬公尺。

2、按科學家推算,海洋沉積物的沉積速率每千年3公釐,要沉積成1.2萬公尺厚的海洋沉積層需要40億年,這和海洋覆蓋整個地球39億年的時間吻合。這說明12000公尺的海相沉積層是在海洋中形成的。

3、因為海水總量不變,古海洋海水的總體積等於現代海洋海水的總體積。現代海洋海水的總體積為3.61億平方公里,乘現海水平均深度4公里,為14.

44億立方公里。因為古地球岩石圈膨裂形成了現在的大陸所以古地球的表面積等於現在的大陸面積為1.49億平方公里。

海水的總體積14.44億立方公里以除古地球的表面積1.49億平方公里,約為10公里,古代海洋的深度約12000公尺。

作者;賴柏林

貨櫃知識,關於貨櫃的知識求助

請參考 貨櫃技術規範因各船公司的箱子不同而有誤差,大致的資料是 20gp dc 5.69m x2.13m x2.18m 17.5t 24 26m3 40gp 11.8m x2.13m x2.18m 22t 54m3 40hq 11.8m x2.13m x2.72m 22t 68m3 45hq 13....

貨櫃船的現狀,貨櫃船的現狀

這是我最近收集的有關貨櫃船的部分資料內容,你看一下對你有幫助沒有 一 貨櫃船 container ship 的型別 一 貨櫃船舶 container ship 的型別 1 按船型分 雜貨 貨櫃兩用船 conventional ship 半貨櫃船 semi container ship 全貨櫃 ful...

貨櫃房屋好嗎?貨櫃房屋的的好處有哪些?

貨櫃房屋說實話一點都不好,夏天熱的要死,冬天冷的要命。因為外皮是鐵啊,夏天暴曬一下裡面就悶熱無比,冬天雖然能擋風但是裡面不保溫。只不過這個房屋比較方便移動,可以作為暫時的住所來使用,一般野外作業的工地這個使用的比較多,至少算個遮風擋雨的地方不是。貨櫃房屋在運送上面極為方便,它的建造方式簡單,而且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