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提起太空人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這個神奇的職業能夠去探索我們人類未知的事情。很多小孩子從小的夢想就是做一名太空人,可以上太空,聽起來真的很酷。作為太空人,需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跟吃苦耐勞的精神。
想象一下,你和你的好朋友約好去了露營。你肯定會準備足夠的食物和水,還有睡袋和毯子,這樣才能睡個好覺。太空人在去太空之前也做這些準備工作,不同的是他們進食和喝水的方式,因為太空沒有重力。
在乙個失重空間裡,比如穿梭機。食物通常都會漂浮在空中,除非你緊緊抓住它。為了克服這個難題,食物就要非常小心的儲存好,喝的也會被包裝成脫水粉末。
在喝之前,太空人會用乙個特殊管道往粉末里加水。
跟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一樣,太空人也是每天固定的一時三餐喲(除去定時的點心)。他們吃的事物是需要按照順序來的,會放置在乙個網裡的櫥櫃托盤中固定。到了該吃飯的時候,太空人會進入穿梭機艙面甲板下中層甲板的廚房區,他們把水加入凍乾的食物和脫水的飲品中,這些水來自於輸送冷熱水的注水站。
他們用強對流烤箱加熱食物,烤箱溫度保持在華氏160度至170度之間,每頓餐的食物注水和加熱時間是20至30分鐘。
那他們怎麼睡覺呢?原來穿梭機和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一般都是睡在睡袋裡。在穿梭機裡,太空人通常都是睡在指揮椅、飛行室的椅子或者床鋪上。
2樓:生活常識百事通
太空一天十六次日出,但太空人的作息制度跟地面是一樣的,工作八小時,睡覺八小時,休閒鍛鍊吃飯八小時。這次至少準備了六十種以上的食物,有主食、副食、調味品,還有飲料等,至少五天不重樣。這些都是天舟提前送上去的。
除了食品,天舟還帶去了溼紙巾、水、化妝品等,男航天員也需要一些化妝品,比如頭髮要整理一下。水是非常重要的,一是航天員要喝,另外有些水要電解生產氧氣。
3名航天員入駐天和核心艙後將完成為期3個月的在軌駐留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訊息,在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實現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後,航天員乘組從返回艙進入軌道艙。
按程式完成各項準備後,先後開啟節點艙艙門、核心艙艙門,北京時間2021年6月17日18時48分,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後進入天和核心艙,標誌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據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總體副主任設計師高旭介紹,從神舟十二號開始,中國真正實現了載人飛船的自動駕駛。「從發射到抵達空間站,以前需要2天時間,這次大大提速到小時。3名航天員早晨從問天閣出發,晚上就在空間站核心艙裡休息了。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飛船上的計算機採用了國產晶元,計算能力大大提公升。通過硬體和軟體的全面公升級,實現了飛船上自主導航計算、自主尋找最優的飛行路線。」他說。
3名航天員入駐天和核心艙後,將完成為期3個月的在軌駐留,將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空間站物資補給、航天員健康管理等一系列關鍵技術,並與機械臂共同完成出艙活動及艙外操作。
3樓:匿名使用者
答:你好,因為太空人在太空是失重的狀態所以睡覺時應該是把自己固定在乙個地方,吃的食物都是直接包裝好的。
太空人是怎麼吃飯的啊?
4樓:教育細細說
在空間站的太空飛行器內,航天員吃飯前,防止飄動先把身體固定住。如果是在狹小的太空飛行器上,有能緊緊吸住餐具的磁性材料製作的餐盤,這樣餐具就不會亂飛了。在太空,除了傳統餐具外,還要配備用來開啟食品包裝或剪斷的剪刀。
餐盤上有能將特定形狀的航天食品固定住的粗糙凹槽,這樣航天員就可以任意地進餐,不管是手持餐盤,固定在某處還是綁在腿上都行。吃東西時,要防止到嘴的食物飛走,要注意吃飯動作的協調,手在失重的情況下不太靈活。
食物配備
如果是短期飛行的話,航天食品一次帶足。長期飛行的國際空間站會定期補給,由地面發射貨運飛船。「太空廚房」有多種功能,既可以吃飯,又可以貯存食品,加工食品,也是倉庫。
太空廚房配有可攜式水分配器、加熱器、餐具箱、廢物箱等。天上的太空廚房像地面廚房那樣煎炒、烹、炸是不可以的,只能將食品加熱,保證航天員吃上熱乎乎的飯菜。
5樓:匿名使用者
吃飯、喝水都是靠外力擠壓。要不然就滿天飛了。
便便的時候是靠外力的吸力,要不然根本拉不出來,這拉不出確實是怨地球沒有吸引力了。
6樓:網友
基本上是吃像牙膏一樣的裝起來的食物, 至於火鍋啥的, 是嚴格禁止的。
7樓:奇點講智慧型
太空人在太空是怎麼吃飯的?
太空人是怎麼吃飯的?
8樓:神馬時候的事
太空食品被加工成壓縮磚或牙膏管狀,兌上一定比例的水後能夠恢復原形,味道也不錯,裡面包含了人體需要的各種營養成分。在失重的條件下,飯菜無法像在地球上那樣放在盤子裡,一放到桌上就飄起來。專家們把太空食物設計成牙膏管,航天員吃的時候像擠牙膏一樣往嘴裡擠。
太空生活中,中國航天員可以吃到中式飯菜。比如八寶飯、魚香肉絲、雞丁。飯後還可以來一杯中藥和一些滋補品配製的飲料。受歡迎的是有糖衣的巧克力豆、冷凍脫水冰激凌等。
太空人在太空生活要求。
太空人在太空首先要面臨的巨大挑戰就是太空的失重環境,在失重的環境下,腸胃很難受,並且腦袋因為充血而暈沉沉的,四肢無力,這就很考驗太空人的身體素質和耐受力了,不過最保險的措施是讓太空人在太空工作生活半年,適應環境可以很好保證太空人的健康不出大的問題。
太空人在太空站要調整保持好的心情,為了使太空飛行對太空人身心的影響降到最低,太空人都會進行模擬訓練,讓身體在訓練中保持好的身心狀態,並且太空人在鍛鍊時獲得一定壓力,從而可以達到類似在地面的鍛鍊效果。
9樓:網友
太空人在太空中是怎麼吃飯的?
10樓:網友
和在地球上一樣,太空人在太空中也要定時吃東西、喝水,還要呼吸、睡覺。不過,由於在太空中失去了地球的引力,一切物體都處於失重狀態,吃飯可就不那麼簡單了。如果不固定食物的位置,食物就會飄浮在空間,想吃進嘴裡也是困難的。
為了避免麻煩,太空人吃的東西是膏狀的,就像擠牙膏那樣把食物擠進嘴裡。在太空中,太空人絕對不能吃粉末狀的食物,因為粉狀會飄浮在太空艙內,
在吃飯前太空人要做什麼
11樓:
摘要。太空人到太空也同樣需要進食。 考慮到太空與地球的不同環境,比如太空中失去了地球的引力,一切物體都處於失重狀態,吃飯會比較難。
一般他們的食物是呈現膏狀放到專門的食物袋子裡的。進食時候就像擠牙膏一樣把食物擠到嘴裡。 現在,太空食品改善比較多了,比如:
壓縮食品、脫水食物、軟包裝罐頭食品等,還有專門的「太空食堂」可提供健康可口的食物。吃得好吃得放心,也能為太空人太空作業提供更好的保障。
太空人到太空也同樣需要進食。 考慮到太空與地球的不同環境,比如太空中失去了地球的引力,一切物體都處於失重狀態,吃飯會比較陪談搜難。 一般他們的食物是呈現膏狀放到專門的食物袋子裡的。
進食時候就像擠牙膏一樣把食物擠到嘴裡。 現在,太侍基空食品改善比較多了,比如:壓縮食品、脫水食物、軟包裝罐頭食品等,還有專門的「太空食堂蘆歷」可提供健康可口的食物。
吃得好吃得放心,也能為太空人太空作業提供更好的保障。
為伍槐彎了避免麻煩,太空人腔悶吃的東西是膏狀的,就像擠牙膏那樣把食物擠進嘴裡。在太空中,太空人明粗絕對不能吃粉末狀的食物,因為粉狀會飄浮在太空艙內,如果太空人一不小心吸進肺裡,就可能造成生命危險。
不會做什麼的呀,可能飯前也會稍稍洗澡的。
飯前可能也會稍稍洗一下手的。
太空人怎麼睡覺
12樓:奇奇侃科技
太空人進入太空後,由於失重,人的方向感會喪失,因此不管人體處於什麼方向,都可以飄在太空艙空中睡眠。但是為了安全,應該睡在有防火等功能的固定著的睡袋悔慶中,以免飛船加減速時碰傷,或被流動氣流推動誤碰儀器裝置開關。 <
太空人進入太碧納握空後,由於失重,人的方向感會喪失,因此不管茄團人體處於什麼方向,都可以飄在太空艙空中睡眠。但是為了安全,應該睡在有防火等功能的固定著的睡袋中,以免飛船加減速時碰傷,或被流動氣流推動誤碰儀器裝置開關。
太空人一天吃幾頓飯
13樓:健身達人小俊
太空人每天一般吃4頓飯,一週之內的食譜不重複。
宇航滾絕巧員的食物豐富多彩,從最初的十幾種已經發展到了100多種。有人以為太空人的食品都是做成牙膏狀的擠著吃,肯定很乏味,其實這是早期太空人的狀況,現在早已今非巨集明昔比了。太空人可以在太空中吃到香腸餡餅大鍵、辣味烤魚、忌廉麵包、豆豉肉湯、金槍魚沙拉、餅乾、巧克力、酸奶、果脯、果汁等各種各樣的佳餚,美國太空人甚至可以喝到他們愛喝的可口可樂。
不過,太空人吃飯並不能隨心所欲。他們必須按地面營養師為他們配製好的食譜用餐。美國穿梭機上的太空人吃飯時,先把標有第幾天第幾頓字樣的塑膠袋從食品櫃中取出。
每個塑膠袋裡裝有7種食品,供一名太空人食用。太空食品均為脫水食品,臨吃前可把食物放入乙個碗形的容器中,再用注射器將一定數量的水注進容器,然後再放進烤箱裡加熱。一頓飯不超過半小時就可以「做」好。
太空人在太空中怎麼吃飯和睡覺的?
14樓:微笑
太空人在太空由於是失重狀態,所以,睡姿比較奇異,而且白天黑夜分不清楚,就無法遵循地球上的作息時間,他們可以掛在牆上睡,可以靠在桌邊睡。
15樓:奇想實驗橘
在太空中是怎麼吃飯睡覺的?太空人親自示範,讓人大開眼界。
16樓:風雨有睨
再太空中吃飯是那種固定在袋子裡面,就像吸吸冰,要吃的時候對著吸一口,睡覺是用的睡袋,掛在太空艙裡面,避免人漂浮不定。
太空人是怎樣睡覺的?
17樓:刀鋒果粒橙
據太空人麥克·霍普金斯(mike hopkins)描述,在太空中睡覺是一件大事情。在地球上,當你躺下時,雙腳立刻就有了放鬆的感覺;而在太空中,你絕不會有如此感受。以至於某些太空人用彈力繩索將自己固定在牆上以求找回類似的感覺。
在太空中睡覺十分特別,沒有床的概念,哪兒都可以睡,但為了保證睡眠質量,穿梭機和國際空間站上都為航天員準備了睡袋和睡鋪。穿梭機上有四個睡鋪,穿梭機每次任務一般是七人機組,分為兩班,每個人都有地方睡。航天員用的特製睡袋是將乙個帶有拉鍊的薄袋固定在一塊硬墊上。
白天工作時,航天員們將它掛到艙壁上,晚上睡覺時再將它放下來,帶著它飄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然後鑽進睡袋中。
霍普金斯說他選擇如同蠶繭一樣的睡姿。
18樓:科技今日看
太空人在太空中是怎麼睡覺的?
19樓:科探長
太空人在太空中,到底是怎麼睡覺的?可算知道了。
宇航員在太空是怎樣生活的,宇航員怎樣在太空生活?
梨 橙星 睡覺一定要幫在睡袋裡。2 喝水 一定要用帶吸管的杯子 3 走路 一定要穿鞋底帶鉤的鞋子 4 洗澡 一定要用特殊的淋浴裝備 5 任務 宇航員走出太空艙都是執行任務,他有嚴格的工作標準。還有一個 就是可能會得太空綜合症 所以要休息幾天才能出艙工作 航天食品從本質上講與地面普通食品是一樣的,都是...
犧牲的宇航員有哪些
忐忑小眼神 根據公佈的資料,至今已有22位航天員為太空事業獻出了生命。其中有16名美國人,5名俄羅斯 蘇聯 人,1名以色列人。事件 1961年3月23日1被確定為蘇聯第一個首航太空的航天員邦達連科在充滿純氧的艙室裡進行緊張的訓練,休息時,他用酒精棉球擦完身上固定過感測器的部位後,隨手將它扔到了一塊電...
劉洋的簡介,宇航員劉洋簡介 10
杭妍歌 劉洋,男,1969年11月出生於湖南省華容縣,博士研究生,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湖南省自然資源學會副理事長。1987年畢業於瀋陽大學機械製造專業 本科 199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工商管理專業 碩士 2003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世界經濟專業 博士 2003年至2005年在復旦大學從事金融學博士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