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介紹下商鞅變法後的秦國

時間 2021-09-03 06:56:14

1樓:荷心小小

商鞅變法的作用:

出現了“家給人足”的繁榮景象,全國百姓以私下鬥毆為恥,以為國家立下戰功為榮,國家戰鬥力不斷增強,富國強兵的秦國,成為戰國後期最強大的國家。廢除了舊的制度,促進了農業生產,提高了軍隊戰鬥力,是秦國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諸侯國,為以後兼併六國、統一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商鞅變法是秦國政治、經濟、軍事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全方位改革,是新興地主階級領導的一場政治革命,對秦國以至中國歷史的發展都起了重要作用。教材從經濟、政治、軍事幾方面闡釋了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

(1)經濟上:農業生產發展,實力增強

秦處西戎,地曠人稀。開墾荒地是秦國發展農業生產的特點,商鞅採取措施獎勵墾荒;獎勵耕織;重農抑商。接著廢井田,開阡陌,從根本上確立土地私有制,這一切激發了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為秦國的農業生產帶來了生機,擴大了封建國家的經濟基礎,從而為建立**集權制度和增強軍事力量,實現強兵目標打下了基礎。

教學時,注意給學生講清經濟基礎的變化對上層建築變化的作用。

(2)政治上:**集權制度建設的開始

商鞅變法政治上打擊並瓦解了舊的血緣宗法制度,使封建國家機能更加健全,**集權制度的建設從此開始。建議引導學生回憶變法政治方面的具體內容,師生共同做出評價。廢除分封制,普遍推行縣制,縣作為一級地方行政機構正式建立起來,通過縣的政權制度,全國政權、兵權逐漸集中到朝廷,建立了強大的**集權封建國家。

強化基層管理的戶籍什伍制和連坐法強化了封建集權力量。

(3)軍事上:極大地提高了秦**隊的戰鬥力

商鞅針對當時兼併戰爭頻繁的特點,頒佈了獎勵農功的二十等爵制度。官爵晉升與斬敵首級,軍功大小成正比。此法的實行,大長秦國殺敵立功之風。

並嚴禁私鬥,凡私鬥者,按其情節輕重予以嚴厲的處罰,從而使“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達到強兵目的,極大提高了秦**隊的戰鬥力。從此,秦國在對外兼併戰爭中掌握了主動權。有關這方面的資料,建議請學生閱讀【歷史縱橫】,**教材中的**,《戰國時的秦國虎符》。

以此為情境,請學生思考,**提供了怎樣的歷史訊息?調兵虎符國君和將領各持一半的目的是什麼?秦軍驍勇善戰的原因是什麼?

秦國這一時期兼併戰爭取得了哪些重大勝利?意義如何?由此得出商鞅變法使秦國實現了國富兵強的結論。

1.經濟繁榮,軍力強大。

商鞅變法使秦國成為當時先進的富強國家。由於新法鼓勵農耕,使秦國經濟得到迅速的發展,生產水平顯著提高,出現了“家給人足”的局面。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中說:

“秦國新法十年,秦民大悅,路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秦成為第一大強國”。同時,由於推崇戰功,使秦**隊的戰鬥力大大增強。統一度量衡,使全國上下有了標準的度量準則,推動了商品交換。

縣制、爵制以及什伍連坐制等的推行,雖有壓制人民的一面,但給民眾帶來某種安定,有利於發展生產,有利於富國強兵。

2.天下人才彙集於秦。

由於商鞅變法,秦國強大,經濟繁榮,天下濟世之才廣集到秦。秦出現了吸收和使用外國人才的高潮,高階**多由外國人才充任。比如武王、昭王兩代先後為相者13人,其中12人非秦人。

秦國還形成了一套吸收、使用外國人才的制度即客卿制度,造就了清明吏治。著名思想家荀況對此描寫說,“百吏肅然,莫不恭儉敦敬,忠信而不 ”,朝廷“聽決百事不留,怡然如無治者”。

3.勝利,領土擴張,國力增強。

商鞅變法使秦國的對外戰爭也取得了重大勝利,領土擴張,國力進一步增加,從而扭轉了長期以來落後被動的局面。公元前355年,秦孝公與魏惠王在杜平相會,結束了秦長期“不與中國諸侯之會盟”的局面,提高了秦國在諸侯國之間的地位。

2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昨天剛回打完你另一個問題,關於變法前的秦國。分析變法前後秦國的變化,還是離不開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我大概說以下變法的措施:

商鞅在秦國的變法,是戰國時期各國進行的社會改革中最徹底的一次,由此奠定了秦國對東方六國勝利的基礎。但在商鞅前,秦國也進行了一些改革。這就是在秦簡公、獻公時進行的改革。

(一)商鞅在秦國的第一次變法

商鞅第一次變法在秦孝公六年(公元前356 年),這次變法的主要內容有:

(1)頒佈法津,制定連坐法。

(2)獎勵軍功,禁止私鬥,頒行按軍功受賞的二十等爵製為鼓勵秦人作戰勇猛,商鞅規定國家的爵位按將士在戰場上斬獲敵

人首級的多少來計算。

(3)重農抑末,發展農業生產。

由此可以瞭解到,秦軍為什麼是戰國時期最凶悍的軍隊,首先秦人希望又仗打,因為通過戰爭可以封爵,並且變法對農業的重視保證了軍隊的規模與補給。

(二)商鞅在秦國的第二次變法

秦孝公十二年,商鞅把秦國的國都從櫟陽(今陝西臨潼縣東北武屯鎮古城村南)遷到咸陽(今咸陽市東北),進行第二次變法,其內容主要有:

(1)“為田開阡陌封疆”,廢除舊的井田制。

(2)普遍推行縣制。

(3)統一度量衡,“平鬥桶權衡丈尺”。

(4)按戶徵收丁口軍賦。

(5)革除落後的風俗,“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內息者為禁”。

(6)焚燒儒家經典,禁止遊說之士。

商鞅的兩次變法,在秦孝公的支援下,推行新法達18 年,取得巨大成功,使秦國由一個落後的、被東方各國看不起的國家,變成七雄中最強的國家。司馬遷說,商鞅變法後,“秦人富強,天子致胙於孝公,諸侯畢賀。”秦孝公因商鞅的變法有功於秦,乃“封之於、商十五邑,號為商君”。

商鞅雖被車裂而死,其改革的成果並未喪失。韓非說:“及孝公、商君死,惠王即位,秦法未敗也。

”秦昭王時,荀子到秦國後,對範睢說,秦“四世(指秦孝公、惠王、武王、昭王)有勝,非幸也,數也”。這個“數”就是商鞅變法時所建立起來的一套法制制度。

至於變法之後秦國如何進一步統一六國,這就比較麻煩了,因為歷史跨度比較大,中間經歷了大國爭雄與合縱連橫運動,其他六國間的戰爭等等,總之到了嬴政時期,先後滅了韓魏趙燕楚齊六國,統一了中國。但這一切離不開商君變法。如果需要變法後的歷史程序,我可以給你詳細說一下,不過篇幅太大了,希望你滿意!

商鞅變法給秦國帶來了巨大的好處,但商鞅遇害時秦國人怎麼不同情

因為1.他得罪的是未來國君2.使大多秦國吏利益受到巨大損害3六國恨他使秦國強大.3.他變法好處最多的大多是手無寸鐵的大頭百姓.試問 百姓既有同情,也無可奈何.他們可以為商鞅和官吏.國君.天下做對嗎? 王亞菲 我覺得有兩方面原因 1.當時在政的秦惠文王,被他得罪的封建地主權貴,以及 獨尊儒術 而樹立的...

誰能幫我詳細的描述一下《商鞅變法》

參加程步的著作 真商鞅 天下萬事什麼最難?在乙個腐朽沒落的國家變法革新最難!翻閱中國五千年文明史,截止到公元1949年,我們便會有乙個發現,當乙個國家腐朽衰敗到一定程度之後,似乎是任何力量都難以挽救,除了用戰爭將它摧毀,然後重建,別無他策。歷史已有數不清的國家消亡王朝更替的事例可以證明這一點。歷史上...

秦國有商鞅變法而富強,我們的祖國為什麼不能變法呢

你是哪國的 咱們國家不富強嗎 哦 你是的泰國人。為什麼說秦國經過商鞅變法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 秦國的崛起是由內外多種因素促成的,商鞅變法只是趕上了時機,起了推波助瀾之作用 一 內部因素 1.秦國崛起在於戰略戰術及外交手段的成功互用,秦的戰略措施體現在如下方面 一是人才戰略,二是遷都戰略,三是連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