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舉如清代的秀才鄉試的各個級別

時間 2021-09-20 07:09:15

1樓:匿名使用者

科舉考試是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分科考選文武官吏及後備人員的制度。唐朝文科的科目很多,每年都舉行。明清兩代文科只設進士一科,考八股文。

武科考騎射、舉重等武藝。武則天時設立武舉,即是武狀元.

童生試:也叫「童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合格(學習成績優秀的一二等學生)後取得生員(秀才、相公)資格,這樣才能參加科舉考試。

鄉試: 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的一次考試,由秀才參加,考取的叫舉人,取得參加**一級的會試的資格。第一名叫解元。

會試: 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會試在鄉試的第二年舉行),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又稱中式進士),第一名叫會元。

殿試: 是科舉制度最高端別的考試,殿試試題由內閣預擬,然後呈請皇帝選定。有時由讀卷官預擬後徑送皇帝圈定或由皇帝直接擬題。

殿試題一開始是策問,後來改為詩賦,到明清時,主要仍是策問。錄取分三甲,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合稱「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稱號。

明代的科舉考試,分鄉試、會試和殿試**進行。鄉試由布政使司主持,會試由禮部主持。凡考中進士的,統統被任命為**。

一般來說,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二三甲考選為庶吉士,也都是翰林院官,其他或授給事、御史、主事,或授府推官、知州、知縣等。未考中的舉人,只授小京官或外地教職。

童子試亦稱童試,分為「縣試」、「府試」及「院試」三個階段。

縣試在各縣進行,由知縣主持。清朝時一般在每年二月舉行,連考五場。通過後進行由府的**主持的府試,在四月舉行,連考三場。

通過縣、府試的便可以稱為「童生」,參加由各省學政或學道主持的院試。府試考取的就叫生員(秀才)。鄉試考中的第一名叫做解元。

參加童子試所具備的資格

縣試:要求有4名村莊裡的人和1名秀才保舉方可參加考試。府試:要求5名村里的人和一名秀才保舉,方可參加考試,院試則要求有6名村莊裡的人和2名秀才保舉。

明清時期,有三種人是不能夠參加科舉考試的。第一:戲子本人及子女,不能參加童子試。

第二:祖上有作奸犯科的人不能夠參加童子試。第三:

父親是主考官的,其子女不能在同年,父親監考的本地參加童子試。

科舉考試是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分科考選文武官吏及後備人員的制度。唐朝文科的科目很多,每年都舉行。明清兩代文科只設進士一科,考八股文。武科考騎射、舉重等武藝。

科舉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所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它是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

科舉制從隋代開始實行,到清光緒二十七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

2樓:匿名使用者

狀元 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狀元。唐代舉人赴京應禮部考試都須投狀,因此稱進士科及第的第一名為狀元,也叫狀頭。宋代以殿試首名稱狀元。

明、清會試以後,貢士須作殿試,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為狀元。

榜眼 科舉殿試一甲第二名稱榜眼。北宋初期,殿試錄取的一甲第

二、三名都稱榜眼,意思是指榜中雙眼。明、清兩代專指第二名,第三名稱探花。榜眼授翰林院編修。

探花 科舉殿試一甲第三名稱探花。唐代進士曲江杏園初宴,稱「探花宴」,以同榜俊秀少年進士二三人為探花使,遍遊名園,探採名花,探花之名始於此,宋代又稱探花郎。南宋以後,專指殿試一甲第三名。

元、明、清三代沿襲不改。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進士 意即貢舉的人員。唐代科目中以進士科最被重視,明、清兩代,始以進士為考中者的名稱,凡是舉人(鄉試考中者)經過會試考中者為貢士,由貢士經過殿試錄取者為進士。

貢士 古代向朝廷薦舉人才的制度。自唐以後,經鄉貢考試合格的叫貢士。清代,會試考中的為貢士。

會元 科舉制度中鄉試中式為舉人,舉人會試中式第一名為會元。

舉人 原指被推薦之人,為歷代對各地鄉貢入京應試者的通稱。明、清兩代,為鄉試考中者的專稱,作為一種出身資格,中了舉人叫「發解」、「發達」,簡稱「發」,習慣上俗稱為「老爺」。

解元 唐代,舉進士者皆由地方解送入試,故相沿稱鄉試第一名為解元。宋以前稱解頭。

秀才 別稱「茂才」。本系優秀人才的通稱。漢代以後,成為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

南北朝時,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設秀才科,後來漸漸廢去,僅作為對一般儒生的泛稱。明太祖曾採取薦舉的方法,舉秀才數十人,反以知府為官。

明、清兩代,專門用來稱府、州、縣的學員。習慣上也稱為「相公」。

貢生 明、清時府、州、縣學的生員,凡已考選公升入國子監肆業的稱為貢生。意思是以人才貢獻給皇帝。

古代科舉考試都考些什麼?

3樓:地下水汙

法令、算術、書法、文才、政論,這些都曾是科舉考試的題目,到了後來的明清時期則考八股文。

在我國唐朝時期,科舉制度相對完善,當時常設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 進士考時務策和詩賦、文章,明經考時務策與經義。

所謂的明經,考的就是背書。開啟四書五經任意一本,任意翻開一頁,蓋上其他字只漏出一行,然後讓補全這一行後邊的幾個字。然後隨意挑一句話,讓考生解釋其中的意思。

想考過這一科,基本上得把所以課本都全文背下,想靠運氣過關是很難的。

而進士是最重要的一科,這一科考的是寫詩做文章,還有對時政的點評。這一科也是最難得的,最能考察出乙個人的文化水平和能力到底如何。想過這一關,光靠死讀書死背書是不行的。

到了宋朝科舉進行了改革,把背書和作詩給取消了。只考時政問答,提出對時政的想法然後給出解決辦法,最後再從四書五經中挑一句話讓考試寫一篇作文。

到了明朝,是科舉制度最鼎盛的時期,這個時期的科舉是最嚴密,難度最高的。這個時候八股文正式登上歷史舞台,成了最重要的考試手段。

所謂八股文,就是要求考生寫文章的時候嚴格按照要求來。對文章的字數、句子長短,每一句的聲調等等都有嚴格要求,這種情況下寫文章就沒那麼簡單的。

4樓:歷史奇聞匣子

古代科舉考試有鄉試、會試、殿試,「高考」放在古代是哪個級別?

5樓:地煞

科舉考試的內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測試的內容是經義,《詩》《書》《禮》《易》《春秋》,五經裡選擇一定的題目來進行寫作。題目和寫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

八股文中有四個段落,每個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後來又叫八股。八股文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它關係到乙個人能不能公升官,能不能科舉考試中進士公升官。所以在**中說:

「當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須講漢唐。」「漢」是指漢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詩,漢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詩歌也好,都不如當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當時的人們都一門心思地撲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開科舉考試的大門。

科舉制,又稱科舉、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

士子應舉,原則上允許『投牒自進』,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長官特別推薦,這一點是科舉制最主要的特點,也是與察舉制最根本的區別。

科舉制極大程度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徹底打破血緣世襲關係和世族的壟斷;「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會中下層有能力的讀書人進入社會上層,獲得施展才智的機會。但後期從內容到形式嚴重束縛了應考者,使許多知識分子不講求實際學問,束縛思想。

科舉制從隋朝(一說唐朝)開始實行,直至清光緒卅一年(2023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前後經歷一千三百餘年,成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對中國在內的漢文化圈諸多國家,以及西歐國家啟蒙影響深遠。

6樓:匿名使用者

1.童生

經解、史論、

詩賦、性理、孝經論、算術、時務。(基礎語文,基礎算數,男女區分,孝順,歷史,時事)

2.秀才

八股文、詩賦、小論。(初中語文)

3.舉人

四書、五經、孝經、太極圖說、通書、西銘、正蒙、策論。(高中語文)4.貢士

大學、中庸、論語、孟子、易經、春秋、詩經、尚書、禮記。(大學語文,為人處世,道德禮儀,歷史)

5.進士

帖經、墨義、詩賦(研究生語文)

6.探花

經義、論、和策、武術(政治,格鬥,騎馬,射箭,劍術,破案推理)7.榜眼

孫子兵法、管子·輕重、鹽鐵論。(經濟學,辯論,外交,兵法)8.狀元

禮、樂、射、御、書、數(整體的乙個考察,除了語文,禮儀,算數,射箭,還多加了**和駕駛戰車)

古代科舉考試的排名情況

7樓:欣欣自

排名情況從大到小為: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貢士、舉人、秀才、童生。

科舉考試共分為四級: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殿試由唐代武則天首創,宋太祖時成為定例)。

1、凡應考生員(秀才)之試者,不論年齡大小,皆稱儒童,習慣上稱為童生。院試由省學政主持,童生參加。考中的稱秀才,也叫生員,一般可稱相公。

此二者只是預選形式,鄉試、會試、殿試才是正式的科舉考試。

2、鄉試每隔三年在省城舉行一次,參考者為秀才,考中的為舉人,可稱老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二至十名稱亞元。考期在八月,故又稱「秋闈」。

3、會試是在鄉試的基礎上進行的,時間是在鄉試後第二年春天,地點在京城禮部官衙,舉人參加,考中後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

4、會試合格後即參加由皇帝親自主持或欽命大臣**主持的殿試。合格的統稱進士,貢士才有參考資格。殿試分三甲(三等)錄取,一甲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殿試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進士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考試者,稱為進士。隋朝於605年首次開的進士科,被視為科舉的開始。隋、唐時,「進士科」只是科舉各科中的一科,考的是詩賦。

因為進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難,故此最為尊貴,地位亦成為各科之首。

宋代以前,進士只需要通過在尚書省舉行的「省試」。自宋以後,進士一律要經過由皇帝主持的「殿試」一關複核和決定名次。宋仁宗時,曾發生過一名通過省試,但在殿試被黜落的考生憤而投奔西夏的事情。

自此以後殿試都只定名次,而不會黜落考生。

在明朝和清朝,殿試錄取考生為三等,稱三甲。一甲三人依次為狀元,榜眼,探花,稱「進士及第」。二甲若干(清朝時一般為七人),稱「進士出身」。

三甲稱「同進士出身」。世人統稱被錄取者為進士。進士是功名的盡頭,就算是對名次不滿意也不可以重考。

狀元是中國科舉制度中的最高榮譽,是在最後一關考試(唐朝時的省試,宋以後的殿試)中,得到進士第一名的名稱。狀元亦稱「鼎元」「殿元」。

古代科舉制的利弊,古代科舉制度的弊端是什麼?

馬纓杜鵑 利 開放考試,吸收了不少寒士進入政權,有益於擴大和鞏固封建統治的政治基礎,改變了封建社會前期豪門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 廣大庶族地主通過科舉入仕做官,給封建政權注入了生機與活力 選拔官吏從此有了文化知識水平的客觀依據,有利於形成高素質的文官隊伍 讀書一考試 做官三者聯絡,把權 位與學識結合起來...

明清科舉制度的程式 古代科舉的程式

你好 科舉考試起源於隋,完善於唐,發展於宋,鼎盛於明 改為八股文 廢除於清 清光緒年間廢除 參加科舉順序如下 1童子試。只有通過了童子試,才有資格參加正試。童子試又按照縣試,府試,院試的步驟進行。童子試每年都有 好像是 2.正試。正試按照鄉試,會試,殿試的順序。正試每三年一次 好像是 另附上關於科舉...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利弊與流失,古代科舉制度的弊端是什麼?

科舉,就是讓那些聰明的人去找點事來做,免得他們會胡思亂想,甚至造反 所以說,唐太宗說 天下英雄,盡入吾之彀中 古代科舉制度的弊端是什麼? 馬纓杜鵑 利 開放考試,吸收了不少寒士進入政權,有益於擴大和鞏固封建統治的政治基礎,改變了封建社會前期豪門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 廣大庶族地主通過科舉入仕做官,給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