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平定天下後,劉邦許諾他見天不死,見地不死是否真的確有其事

時間 2022-01-20 14:50:27

1樓:匿名使用者

劉邦承諾有「三不殺韓信」:一,天不殺韓信,二,君不殺韓信,三,鐵不殺韓信,出自《西漢演義》。但是這個在史記等正史中是沒有記載的。所以這個說法應該是傳說而已。

劉邦:漢太祖高皇帝劉邦(西元前256年冬月[1] 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豐邑中陽裡 [2] 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偉大的開拓者之

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3] 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和強大有突出貢獻。

韓信:(約西元前231年-西元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

韓信之死:司馬遷所寫的《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記載了西漢開國功臣韓信一生的事蹟,突出了他的軍事才能和累累戰功。功高於世,卻落個夷滅宗族的下場。

注入了作者無限同情和感慨。

2樓:小j屁b孩

因為整個大漢幾乎都是韓信乙個人打的,所以客套話罷了。劉邦屢戰屢敗,家底早就敗光了,韓信不僅僅打天下,而且還是乙個奶媽角色,給劉邦送兵送糧。這種人,根本沒辦法留著,如果你是皇帝,你會留著他嗎,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韓信沒有帝王之志,但是他兒子沒有嗎,他孫子沒有嗎,你肯定害怕他要是謀反了,有誰可以和他匹敵,如果沒有任何人可以於之匹敵,那留著有什麼用,反正天下你已為我打完了。

3樓:

電視上凡正是這麼說的,至於是不是真的,誰也不好說,我覺得這種事情史書上是不會有記載的

4樓:辭次平生

不知道,但是中國歷史上建國後殺功臣最多的能夠與他匹敵的就只有朱元璋了。

5樓:道法自然

史記和漢書中沒有記載這事最出的出處是西漢演繹,這是一部三分史實七分杜撰的書,許多都是虛構的

6樓:那都不是事

事實上是

沒有,不過聽著確有其事。

在韓信平定天下後,劉邦曾許諾他見天不死,見地不死是真事?

7樓:匿名使用者

劉邦承諾有「三不殺韓信」:一,天不殺韓信,二,君不殺韓信,三,鐵不殺韓信,出自《西漢演義》。但是這個在史記等正史中是沒有記載的。所以這個說法應該是傳說而已。

劉邦:漢太祖高皇帝劉邦(西元前256年冬月[1] 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豐邑中陽裡 [2] 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偉大的開拓者之

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3] 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和強大有突出貢獻。

韓信:(約西元前231年-西元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

韓信之死:司馬遷所寫的《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記載了西漢開國功臣韓信一生的事蹟,突出了他的軍事才能和累累戰功。功高於世,卻落個夷滅宗族的下場。

注入了作者無限同情和感慨。

8樓:餓去粉刺

劉邦許諾韓信見天不死,見地不死不是真事。

劉邦承諾有「三不殺韓信」:一,天不殺韓信,二,君不殺韓信,三,鐵不殺韓信,出自《西漢演義》。《史記》,《淮陰候列傳》中是沒有的。

君不殺韓信就是說劉邦自己不會殺韓信,鐵不殺韓信就是說所有的兵器都不能殺韓信,因為當時所有的兵器幾乎都是鐵質的,劉邦是天子,有了他的這三條金口玉言,當時一般人認為,韓信是不會被殺掉的,劉邦當時也認為他能拿住韓信,並不想殺掉韓信。呂后很聰明,韓信和劉邦約定「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鐵器不死」,結果就被呂后蒙在布袋裡用竹籤子戳死了,真是不見天不見地不見鐵器的死了。

9樓:辭次平生

不知道,但是中國歷史上建國後殺功臣最多的能夠與他匹敵的就只有朱元璋了。

10樓:

電視上凡正是這麼說的,至於是不是真的,誰也不好說,我覺得這種事情史書上是不會有記載的

11樓:小j屁b孩

因為整個大漢幾乎都是韓信乙個人打的,所以客套話罷了。劉邦屢戰屢敗,家底早就敗光了,韓信不僅僅打天下,而且還是乙個奶媽角色,給劉邦送兵送糧。這種人,根本沒辦法留著,如果你是皇帝,你會留著他嗎,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韓信沒有帝王之志,但是他兒子沒有嗎,他孫子沒有嗎,你肯定害怕他要是謀反了,有誰可以和他匹敵,如果沒有任何人可以於之匹敵,那留著有什麼用,反正天下你已為我打完了。

12樓:iphone27王

有。但出自《西漢演義》

劉邦承諾有「三不殺韓信」:一,天不殺韓信,二,君不殺韓信,三,鐵不殺韓信。君不殺韓信就是說劉邦自己不會殺韓信,鐵不殺韓信就是說所有的兵器都不能殺韓信,因為當時所有的兵器幾乎都是鐵質的,劉邦是天子,有了他的這三條金口玉言,當時一般人認為,韓信是不會被殺掉的,劉邦當時也認為他能拿住韓信,並不想殺掉韓信。

呂后很聰明,韓信和劉邦約定「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鐵器不死」,結果就被呂后蒙在布袋裡用竹籤子戳死了…… 真是不見天不見地不見鐵器的死了

韓信怎麼死的

13樓:口才叔

韓信(?-前196年),淮陰(今江蘇淮安)人,軍事家,是西漢開國名將,漢初三傑之一,留下許多著名戰例和策略。

14樓:蘇納金

漢朝建立後解除兵權,徙為楚王。被人告發謀反,貶為淮陰侯。後來,呂后與相國蕭何合謀, 將其騙入長樂宮中,斬於鐘室,夷其三族。

事情經過:

韓信因為被劉邦猜忌,一直有造反之心。

漢十年(前197年),陳豨反叛。劉邦親自率領兵馬前往,韓信託病沒有隨從。暗中派人到陳豨處說:「只管起兵,我在這裡協助您。」

韓信就和家臣商量,夜裡假傳詔書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隸,打算發動他們去襲擊呂后和太子。 部署完畢,等待著陳豨的訊息。他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韓信,韓信把他囚禁起來,打算殺掉他。

他的弟弟上書告變,向呂后告發了韓信準備反叛的情況。

呂后打算把韓信召來,又怕他不肯就範,就和蕭何謀劃,令人假說劉邦平叛歸來,說陳豨已被俘獲處死,列侯群臣都來祝賀。  蕭何命令武士把韓信捆起來,在長樂宮的鐘室殺掉了。韓信臨斬時說:

「我後悔沒有採納蒯通的計謀,以致被婦女小子所欺騙,難道不是天意嗎?」於是呂后誅殺了韓信三族。

15樓:匿名使用者

韓信早在楚漢戰爭時期,就逼劉邦封他為齊王。劉邦看出他的險惡用心,所以在楚漢戰爭結束時,就奪了他的兵權封他為楚王。但韓信在成為楚王之後,依然很不安分,劉邦屢捉屢放,把他降為淮陰侯。

西元前197年,劉邦親征叛將陳豨,韓信不僅不幫忙,還派人偷偷告訴陳豨,自己會幫助他。但這回據說是有人告發了他,蕭何與呂后知道後,設計將他捕殺。

16樓:橙子橙子哇

韓信是被呂后以謀反製罪誅殺的。

韓信居人臣之位,戴震主之威,挾不賞之功。劉邦賞無可賞,所以韓信只有死路一條,他想了個殺韓信的辦法告訴了呂后。

漢高祖十年,陳豨起兵造反,劉邦率兵前去平亂。呂后與蕭何密謀,偽報陳豨已死,在韓信前來祝賀時趁機擒獲,聲稱有人密告他與陳豨共謀,將韓信於長樂宮以五刑處死,並株連三族。

擴充套件資料

韓信軼事之點兵

秦朝末年,楚漢相爭。一次,韓信將1500名將士與楚王大將李鋒交戰。苦戰一場,楚軍不敵,敗退回營,漢軍也死傷四五百人,於是韓信整頓兵馬也返回大本營。

當行至一山坡,忽有後軍來報,說有楚軍騎兵追來。只見遠方塵土飛揚,殺聲震天。漢軍本來已十分疲憊,這時隊伍大譁。

韓信兵馬到坡頂,見來敵不足五百騎,便急速點兵迎敵。

他命令士兵3人一排,結果多出2名;接著命令士兵5人一排,結果多出3名;他又命令士兵7人一排,結果又多出2名。韓信馬上向將士們宣布:我軍有1073名勇士,敵人不足五百,我們居高臨下,以眾擊寡,一定能打敗敵人。

漢軍本來就信服自己的統帥,這一來更相信韓信是「神仙下凡」、「神機妙算」。於是士氣大振。一時間旌旗搖動,鼓聲喧天,漢軍步步進逼,楚軍亂作一團。

交戰不久,楚軍大敗而逃。

17樓:金果

呂后打算把韓信召來,又怕他不肯就範,就和蕭何謀劃,令人假說劉邦平叛歸來,說陳豨已被俘獲處死,列侯群臣都來祝賀。 蕭何命令武士把韓信捆起來,在長樂宮的鐘室殺掉了。

18樓:貞觀之風

韓信被蕭何騙進宮裡被呂后**。

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韓信居人臣之位,戴震主之威,挾不賞之功。劉邦賞無可賞,所以韓信只需死路一條。

自從韓信投靠劉邦,消滅六國諸侯,在垓下將西楚項羽圍困致死,功高震主,被劉邦猜忌,

韓信平時居功自傲,利用戰功要挾得到齊王、楚王的名號,又不尊敬漢高祖劉邦,認為其只能帶十萬兵,得罪劉邦,埋下禍根。

19樓:末你要

韓信是被呂后斬殺的。

漢十年(前197年),陳豨果然反叛。劉邦親自率領兵馬前往,韓信託病沒有隨從。暗中派人到陳豨處說:

「只管起兵,我在這裡協助您。」韓信就和家臣商量,夜裡假傳詔書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隸,打算發動他們去襲擊呂后和太子。

部署完畢,等待著陳豨的訊息。他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韓信,韓信把他囚禁起來,打算殺掉他。他的弟弟上書告變,向呂后告發了韓信準備反叛的情況。

呂后打算把韓信召來,又怕他不肯就範,就和蕭何謀劃,令人假說劉邦平叛歸來,說陳豨已被俘獲處死,列侯群臣都來祝賀。

蕭何命令武士把韓信捆起來,在長樂宮的鐘室殺掉了。韓信臨斬時說:「我後悔沒有採納蒯通的計謀,以致被婦女小子所欺騙,難道不是天意嗎?」於是誅殺了韓信三族。

20樓:抵羊

劉邦死前跟呂后說(劉邦知道呂后在他死後肯定要殺韓信),「如果你要殺韓信,第一,不要用金屬。第二,不要男人。第三,不要讓他看到是誰殺他。」

後來,劉邦死後,韓信被呂后召見進宮,被她算計並裝在了麻袋裡,然後叫了班宮女用削尖頭的竹子亂竹插死。。

抵羊回答,希望採納。

諸葛亮<草船借箭>是真的嗎??

21樓:愛笑的

草船借箭,歷史上或確有其事,但主要人物並非諸葛亮,而是孫權。據《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引註《吳歷》,孫權屢屢向曹操軍挑戰,曹操堅守不出。孫權就親自乘了一艘輕船,從濡須口進入曹操軍水寨前。

曹操一看,就知道孫權來了,是孫權要親自來看看曹軍的陣勢(欲身見吾軍部伍也),下令軍隊嚴加戒備,箭弩不得妄發。孫權在曹操面前走了五六裡路,才返回。走的時候還向曹軍擊鼓奏樂。

所有這些都被曹操看在眼裡嘆息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但《魏略》卻不是這個說法。它說孫權不是乘輕船,而是坐大船。曹操也沒有說弓弩不得妄發,而是下令射箭。

結果萬箭齊發,都射在了孫權的船上,船就向一邊傾斜,於是孫權便下令掉頭,使「箭均船平」,然後安然回去。

22樓:霽雨若初

草船借箭,歷史上或確有其事,但主要人物並非諸葛亮,而是孫權。

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在民間流傳甚廣,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人們無不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而嘆服,以致不少人幾百年來大都認為歷史上確有其事,對其深信不疑。然而這個只是羅貫中的創作,在三國歷史上並無此事。

不過「草船借箭」故事的形成,也並非空穴來風,有些類似的情節在歷史上真實發生過,只不過時間、空間與人物不同而已。據《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引註《吳歷》,孫權屢屢向曹操軍挑戰,曹操堅守不出。

孫權就親自乘了一艘輕船,從濡須口進入曹操軍水寨前。曹操一看,就知道孫權來了,是孫權要親自來看看曹軍的陣勢(欲身見吾軍部伍也),下令軍隊嚴加戒備,箭弩不得妄發。孫權在曹操面前走了五六裡路,才返回。

走的時候還向曹軍擊鼓奏樂。所有這些都被曹操看在眼裡嘆息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擴充套件資料:

歷史原型:

據《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引註《魏略》記載:濡須之戰時,孫權屢屢向曹操軍挑戰,曹操堅守不出。孫權就親自坐大船,從濡須口進入曹操軍水寨前。

曹操一看,就知道孫權來了,是孫權要親自來看看曹軍的陣勢,下令射箭。

結果萬箭齊發,都射在了孫權的船上,船就向一邊傾斜,於是孫權便下令掉頭,使「箭均船平」,然後安然回去了。這件事後來被羅貫中移花接木,變成了赤壁之戰前諸葛亮「草船借箭」。

假如沒有韓信 劉邦注定失敗,假如沒有韓信 劉邦注定失敗

ls的諸位能不能不說空話。1.沒有韓信,劉邦在漢中時的兵找誰練?別說周勃樊噲,這些都不是這塊料。2.假設兵練好了,劉邦也出了漢中,他能不能快速擊敗章邯?不能。我們都知道,章邯是一員宿將,在楚漢之際可以說是僅次於韓信項羽的存在,就憑你劉邦那兩下子能快速打敗章邯?不能的話項羽快速回師劉邦就是死。3.假設...

平定天下是不是成語

不是成語。正心 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出自 禮記 大學 原文是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 先治其國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大意是說 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於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國家 要治理好國家的...

韓信多次要挾劉邦,為什麼劉邦不殺他?

韓信最擅長的不只是軍事,他還擅長利用時局,為自己謀求最大的利益。韓信投奔劉邦,利用劉邦不滿於當漢王的心理,利用劉邦與項羽的矛盾,韓信知道劉邦缺什麼,為自己謀求了大將軍的職位。韓信奪下齊地後,利用劉邦被項羽圍困滎陽的時機,要挾劉邦封他為齊王。劉邦氣的想殺韓信,但是被張良 陳平攔下來,劉邦想殺韓信但是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