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新社會民生
立秋由來已久,是二十四節氣中秋天的第乙個節氣,我國把立秋作為秋季的開始。立秋是古時「四時八節」之一,民間有祭祀土地神,慶祝豐收的習俗。立秋一般在每年的8月7日至8月8日,當太陽到達經度135°的時候。
立秋的風俗:
1、慶豐收:由於古代的農耕文明,立秋時家家戶戶都要收割早稻,移植晚稻。
2、貼秋膘:酷暑過後,以前人們會多吃些肉食,補充一下因伏天食慾差、加上流汗而帶來的虧虛,提高免疫力。
3、食秋桃:立秋是大人小孩都要吃秋桃,每人乙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4、懸秤稱人:清朝時會在立秋這天稱體重來檢驗肥瘦,若經歷了「苦夏」,瘦了就要多補補。
5、吃福圓:立秋是台灣龍眼的盛產期,龍眼又稱為「福圓」,古有俗語:食福圓生子生孫中狀元,所以人們會在這一天吃福圓。
6、祈福:在常州地區會在立秋舉辦秋會祈福,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7、吃西瓜:在江蘇地區會有立秋吃西瓜的風俗,被稱為「啃秋」。
8、吃餃子:在東北地區會有「搶秋膘」包餃子的風俗,立秋一般是吃餃子或者包子,習慣叫「搶秋膘」。
2樓:青草
立秋,是「四立」之一,表示秋季的開始,禾穀開始成熟,收穫的季節到了。《曆書》曰:「斗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
說文解字》:「秋,禾谷熟也。」整個自然界的變化是循序漸進的過程,立秋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轉折。
如《管子》所說:「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
二十四節氣有「三暑」,即小暑、大暑、處暑,按順序分別為初暑、中暑、末暑。「三暑」中間還夾乙個「立秋」節氣,立秋之後才是處暑(末暑),「三暑」與「三伏」均代表高溫酷熱天氣,二十四節氣中的暑天比較長。暑天長對於農作物長勢和產量有利,作物要有足夠的生長時間和熱量,如果暑熱時間短,作物生長時間和熱量都不充足,長勢和產量會受影響。
二十四節氣是古代農耕文明的產物,它是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
立秋標誌著孟秋時節正式開始,它是僅次於大暑、小暑的第三熱節氣,立秋之後天氣還是很熱,中醫將立秋至秋分前這時段稱之為「長夏」。立秋後,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萬物隨陽氣下沉從而開始從繁茂生長趨向成熟。在中國古代農業社會,立秋具有重要的意義,民間在立秋祭祀土地,慶祝豐收。
立秋的由來和風俗?
3樓:熊桖巧
立秋的立有著開始的意思,秋指的是莊稼成熟的時期。根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秋預示著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到來。
立秋的風俗有很多,比如啃秋、貼秋膘、摸秋等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天的第乙個節氣,時間是每年的8月7日或8日。立秋雖然表示的是秋天的到來,但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秋天,絕大部分地區的氣候還是比較炎熱的。立秋之後的14至25天內可能還會有秋老虎,早晨和傍晚的溫度是比較涼爽的,但是中午的氣溫是非常炎熱。
4樓:天上在不在人間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主要的風俗有立秋節:秋天是收穫的季節,民間有祭祀土地神,慶祝豐收的習俗。還有曬秋的習俗。
5樓:闞臨
【 今日 · 立秋 】-立秋,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乙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
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6樓:山東小葵老師
立秋習俗有曬秋、啃秋、食秋桃、貼秋膘、吃雞蛋、躺秋。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是秋季開始的第乙個節氣,是秋季的起點,時間點是每年的公曆8月7-9日。從這一天起秋天開始,秋高氣爽,月白風清,此後,氣溫由最熱逐漸下降。
每年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立秋的「立」是開始的意思,「秋」是指莊稼成熟的時期。立秋表示暑去涼來,秋天開始之意。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
立秋不僅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也表示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穫季節到了。此時中國中部地區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進入重要生長發育時期。
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一直很重視這個節氣。據記載,宋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
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
立秋的由來和風俗
7樓:匿名使用者
「立秋」還是乙個收穫的標誌,所謂「秋不涼,籽不黃」,對於立秋,更多是有利農事的收穫。立秋表示暑去涼來,秋天開始之意。是乙個反映季節的節氣。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秋不僅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
也表示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穫季節到了。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一直很重視這個節氣,因此也稱之為」立秋「
8樓:得書文化
立秋表示暑去涼來,秋天開始之意。是乙個反映季節的節氣。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秋不僅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知嫌腔臨。也表示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穫季節到了。
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一直很重視這個節氣,因此也稱之為立秋。立秋的主要習俗有:立秋節、摸秋、秋搭衫忙會、者團貼秋膘等。
立秋節,也稱七月節,對於耕農的人們來說,秋天意味著一整年的收穫,也是好的意頭的節氣。
立秋節氣的小故事,立秋的由來故事 立秋的來歷故事
立秋節氣由來 古代分立秋為三候 初侯涼風至 立秋後,我國許多地區開始刮偏北風,偏南風逐漸減少。小北風給人們帶來了絲絲涼意。二侯白露降 由於白天日照仍很強烈,夜晚的涼風颳來形成一定的晝夜溫差,空氣中的水蒸氣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結成了一顆顆晶瑩的露珠 三候寒蟬鳴 這時候的蟬,食物充足,溫度適宜,在微風吹動的...
冬至的由來和風俗句子短一點,冬至的由來 各地的風俗 怎麼過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乙個,起源於春秋時期 中國古代使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時間在每年公曆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間。冬至日時,太陽直射地面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回歸線 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比南半球少50 北半球白晝達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晝越短。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
臘八粥的風俗,臘八節的由來和風俗?
北京的臘八粥可以說是最為講究的。摻在白米中的東西較多,如紅棗 蓮子 核桃 栗子 杏仁 松仁 桂圓 葡萄 白果 青絲 玫瑰 紅豆 花生 不下20種。人們在臘月初七晚上就開始洗米 泡果 撥皮 去核,半夜時分開始用微火燉,直到第二天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臘八節在陝北高原,熬粥除了用多種米 豆之外,還得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