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笑笑科普
如果問生命究竟是什麼?相信許多哲學家至今無法準確回答 大多數的正常人總會感嘆時間匆匆歲月如梭 自古以來許多人窮極一生
2樓:來自天門寺柔情綽態的落葉松
因為死亡後會喪失在這個世界上所享受的權利(如吃飯,玩樂等),而且一直以來人們都是怕死的,久而久之,怕死也就是人的一種本能了。其實,我也是怕死的,但是,如果把死亡當作一種解脫的辦法的話,其實死亡還是挺輕鬆的。
3樓:匿名使用者
死亡是每個人逃不脫的人生宿命,人人恐懼之、害怕之。但我們若轉換一個視
角,則會發現死亡實際上是我們每個人之人生的最後成長的階段,一直到臨終前的
那個瞬間,我們的生命、生活與人生都在成長著。所以,對"死"我們不應也不能
去害怕,而是要去**,去求得死亡所蘊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我們所應該要做的
只在於:由思想意識上的"先行到死"和直面死亡的途徑,來深刻地體察死亡、咀
嚼死亡,由對死的思考來為自我的"生"確定方向,確定意義,也確定價值。一個
現代人在其人生中達到了這一境界,他的生存與生活才是完整的,他的生命才可能
發出耀眼的光芒,他的人生才可能獲得極大的成功。
一、關於死亡的恐懼
一般而言,世上的人皆喜生厭死,根本原因是將兩者截然兩分。但實質上,"
生"與"死"猶如連體嬰兒,無法將它們分開。因為人在剛剛出生之後就在走向死
亡,死是蘊含在生命之內的,而宇宙間的有生之物無不都如此。大凡有生命者,都
會經過孕育期,然後則出生、成長,再進入衰老期,最後便會死去。生與死雖然截
然不同,判然有別,但生的瞬間就含蘊著死的因素,兩者是互滲而混然一體的。
可是,世人一般都體認不到"生死互滲"的道理,誰都只願永遠地活下去,誰
都害怕死亡的降臨。因為,在人們的眼中,"生"是盈滿著生機,充溢著溫暖、活
力、光明、擁有;而死則是生機頓失,是冰冷、枯竭、黑暗、喪失,人們怎不求生
畏死呢?但是,人是一種生物,必然逃不脫死亡的命運,無論是接受還是不接受,
死亡都會在某時某刻來臨。既然如此,人們就必須正視死亡,活著時不要回避死亡
的問題,因為即使你想回避也是迴避不了的。
實際上,人們必須理解一個道理:若是沒有死而只有生,那人也好其它生物也
好,又怎能在這個世界上擠得下?從生命之本源來說,每個生者都不應該太自私,
正如《莊子》書中所講的:天地為"父母"生我養我,那就好好地活;天地"父母"
招我們復返,我們也就要安心死亡的降臨。這實際上是留下位置讓新的生命成長,
豈非也是我們一份無量的功德?
可是,即便人們從生命之根理解了死亡的必至性,仍然會在情感上萬分恐懼與
害怕死亡。這一點必須從死亡本質的角度來加以化解。古希臘的聖哲指出:死是人
無法體驗的物件,當人還活著時,死非常遙遠;當死來臨時,人們已經毫無感覺和
思慮了。人們對死的害怕、焦慮、恐懼,等等,無不都是一種活著時才有的感受,
而死亡一降臨,人所有的知覺、心理的反映等等都不存在了,人們又怎能害怕呢?
既然不能夠去害怕,我們活著時就沒有必要去恐懼死亡。也就是說,當人存在的時
候,死亡是不可能存在的;而當我們不存在死去時,我們根本就無法害怕。因此,
活著的人又何苦要怕死呢?
可見,人們對死亡的恐懼根本不是起於死亡本身,而是人們從棺材、死屍等死
亡的現象中獲得的一些恐怖的觀念。僅僅是觀念而已,並不是一種實在的物件。所
以,人類的確可以從主觀上努力,改變以至取消這些觀念,以消除對死的焦慮、恐
懼、害怕和擔心。這些有關死亡本質及如何免於對死亡恐懼的方法實際上是相當有
效的,我們每個現代人都應該經常沉思一下,去傾聽古代賢哲的聲音,積極地思考
生與死的問題,以獲得某種生死的智慧,從對死的恐懼中解脫出來。這樣,也只有
這樣,我們的人生才能獲得幸福。
但是,人們又會提出另一個問題:既然生而必死,自己生前擁有的一切都必然
地要完全喪失掉,那"生"又有何意義呢?我們生前的奮鬥、獲得、悲歡離合等等,
又有什麼價值呢?一句話,人活著又有什麼意思呢?這樣思考問題的方式是:既然
凡"有"都必歸於"無",那又何必要"有"呢?實際上,應該延伸一下再深入地
思考思考:"無"之後又是什麼呢?那必是"有"!所以,一個現代人要如中國古
代哲人所說的那樣,在對待生死的問題上,應該做到"大其心",要跳出自己此生
此世的限囿,立於宇宙大化的本體之境來看生死。如此,人又何必要悲泣於自我必
死的結局呢?要明白,"我"之死正是"他"之生,"我"必死然後"他"才能生;
有生命之物的死,恰恰是萬物之生的前提。況且,沒有前者之死,又那會有我們每
個人的生?既然"我"之生建基於"他"之死的基礎之上,那"我"為何不能當一
下他人之生的基礎而無畏地面對死,從而勇敢地步入死途呢?正如我們人在生活中
不能太自私一樣,我們在生死的問題上同樣不能自私。而且,人們在生活中自私一
點關係並不太大,不過會造成一些人生中的麻煩罷了;可在對待死亡的問題上,一
個人若很自私,極不情願地面對死,那就必然造成自我的生與死的品質極低——在
生活的每時每刻都極度地恐懼死。可是,無論你願意與否都不可能改變人必死的結
局,死亡肯定會在某時某刻必然出現。所以,任何一個人都應在生死的問題上達到
心胸廣闊,無私地對待生,也無私地對待死。當一個人能夠正確地對待死時,他也
就必能正確地對待生;當一個人真正免除了對死亡的恐懼和害怕時,其生活與人生
便走上了一條坦途。
二、關於死亡的意義
一般人皆認為,死亡是最無意義的東西;而且,它還進而吞噬掉了所有的人生
意義。但是,人們若明白了人之生必然相伴於死,我們每個人從生下來的那一刻開
始,便步入了走向死途的過程,那麼,我們在生的過程中就應該去體驗死,去沉思
死,去由對死的扣問而讓自我的生命獲得長足的發展,建構出一個健康正確有意義
的人生觀,從而使我們的生活更加有價值。這種方法可稱之為"生死相長"。
首先,死亡的存在,以及我們對死亡的沉思,可以讓我們意識到生命的有限性
,這就能使我們能夠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讓生命中的每一段都充滿內
容,都可以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跡。可見,"死"的存在不是使"生"毫無意義,而
是更凸顯出"生"的意義與價值。當一個人能夠牢牢抓住生活,不浪費人生中的寶
貴時光,努力地從事各種創造的活動,珍惜生活中的親情、友情、愛情、人情,並
儘可能多地品嚐種種人生的滋味,那麼,人們就能在死亡來臨之際,毫無恐懼,心
安理得,併為自己即將永久地安息和為別的生命之誕生做基礎而欣喜不已,這就達
到了生死兩相安的最佳境界了。可見,由"死"可以反觀出"生"的真正的意義所
在。任何人在"生"的階段時都應該生機勃勃,奮發努力;而到了死時,則應該心
安坦然,無所牽掛。
其次,死亡的存在使我們能夠擁有更健康的人生觀。在現實生活中,常可看見
許多人埋首於求這求那,總以為擁有得越多就越好;在為人處世時,刻薄、吝嗇、
毫無憐憫心,無所不為。也許他的確成功了,擁有了很多很多,可是他在這個世界
上不愛別人,不幫助別人;當然別人也就不會愛他,也就不會幫助他。因此,他在
現世的生活就肯定相當的孤獨;而當他面對死亡時,他會因為所擁有的一切都將永
久地喪失而痛苦萬分。人之生死的弔詭性就在於:人們生前擁有的少,死時就喪失
的少,其痛苦也就相對要小;人們生前擁有的越多,死時就喪失的越多,按一般的
邏輯,痛苦就必然會大。對於那些在人世間一心只知攫取者而言,這一生死的規律
實在是太不利了。
所以,為了避免死時的更大痛苦,我們有必要對自己的人生觀做極大的改變。
為了生活和生存,我們當然要去謀生,要去賺錢;但我們不能以賺錢為唯一的人生
目的,不能以聚財為全部生活中關注的唯一追求。要明白一個深刻的生死之理:人
世間的物質性擁有不是人生的一切,甚至不是人生中最主要的東西;人活著時最重
要的還是一個情字,是和諧的關係,是溫馨的親情。所以,我們在世間生活,對物
質性的東西要拿得起放得下,要以與人和諧生活、愛和助人為樂作為人生中最最值
得追求的東西,併發而為實際的生活準則。這樣做的結果,我們在生活中也能得到
他人的愛和幫助,由此我們便由對死亡的體認而獲得了做人的正確立場。
再次,死亡的存在還能讓我們擁有更好的人生態度。人們若只是沉在日常的生
活中,往往對什麼都十分地執著。你的我的他的,不能混為一談,更不能讓別人從
自己這裡取得一絲一毫,什麼都得分得清清楚楚,不僅執著於己的,更盯著他的,
還渴望取得你的。而且,對那怕是一點點的損失也無法忍受,那怕是吃上一點點的
虧也是堅決不幹的。這樣的話,人們在生活中一定累得很,苦得很,無奈得很。如
果我們能夠從日常的生活中超拔出來,學會由死觀生的方法,心胸便會豁然開朗,
意識到:我們生到這個世間時,是一無所有的來;而我們死時離開這個世間也將赤
條條的去。生前的所有,都為暫時而已,我們又何必執著?實際上,我們又何能執
著?而且,我們在世間走一遭,與各種人結成各種的關係,實在都是有緣。這些人
際的關係在我們的生命中都是唯一的,不可重複的,故而是彌足珍貴的。因此,我
們何必執著於你的我的他的呢?又何必因此而形成你我他之間的緊張關係呢?所以,
我們如果在生的過程中,稍稍去想想死的問題,生活中的許多東西便會想得更開一
些,面對各種複雜的關係也能處理得更好一些。這樣一種人生的態度當然對我們的
一生都會有益處,而它似乎只能建構在對死亡沉思的基礎之上。
最後,死亡的存在使我們能時刻意識到生命的脆弱。人雖然是萬物之靈,但生
命自身卻相當的脆弱,十分容易受到外在的和自我的傷害。人的此在生命只有一次,
死亡意味著人們此生的完全結束,這就時刻提醒我們要保護自己脆弱的生命,不要
使之受到損傷,更不要淪入非正常的死亡。我們不僅要細心地保護自我的生命,還
要通過各種鍛鍊和養生努力地活夠大自然賦於我們的自然壽命,而且在任何的情況
下,都不要採取自殺的過激行為。人生中的挫折固然很多,人生中的痛苦雖然強烈,
但我們出於對生命的珍惜態度咬咬牙也就會過去的。自殺不僅是人生中的怯弱行為,
更是對神聖生命的褻瀆,它也是一種最不好的解決生死問題的方式。對自殺者而言,
人生的所有問題似乎都得到了解決,但對社會和死者的親人來說,令人痛心的一大
堆問題才剛剛開始,這如何是解決生死問題的良方呢?
由此可見,死亡不僅有意義,而且意義非常之大,關鍵在我們能否仔細地去思
索,去發掘,去顯現。能夠做到這一點,對我們的人生實在是有很多的益處。
人為什麼害怕見到死人,我們為什麼會害怕死人?
回答你好,歡迎你的諮詢。人怕死是正常的反應。有句話這樣說的,就是好死不如賴活。第一,是對世界的留戀。美好的世界加上無憂無慮的生活,對這個美好生活的眷戀 第二,對死亡的恐懼心理。死亡是人生的終點,要遭受生離死別的痛苦。我們為什麼會害怕死人?害怕 死人 好像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能,但其實童年天真的我們並...
害怕死亡,誰能救救我
灼灼其華 正常!想想開心的事情就好了 或者信教,相信有來生,呵呵,大家別罵我哦,現在的科學還是有很多東西是無法說明的,像舍利子是怎麼回事之類的。我以前也有過這個階段,有時候晚上一個人在黑暗裡會越想越怕,但是一切都會過去,你是十分正常的心理,不要懷疑。 獸護者 1。你還想好好的活著,所以你怕死亡。2。...
自己總害怕突然死亡,最近突然很害怕死亡,老是想到死,怎麼回事 ?
問渠 心理諮詢 病情分析 您好,從您所說的資料來看,您有焦慮症的傾向焦慮症有哪些臨床表現?患者表現焦慮 恐慌和緊張情緒,感到最壞的事即將發生,常坐臥不寧,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膽,心煩意亂,對外界事物失去興趣。嚴重時有恐懼情緒,對外界刺激易出現驚恐反應,常伴有睡眠障礙和植物神經不穩定現象,如入睡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