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時期,詩人能寫一手好詩到底有多重要呢?

時間 2025-02-16 22:50:11

1樓:網友

在唐朝,「詩」就是應考的習作,按科場考試規矩,凡指定、限定的詩題,作法與詠物相類,須繳清題意,起承轉合要分明,對仗要精工,全篇要空靈渾成,方稱得體。

2樓:聽聽的動漫屋

在唐朝,唐朝科舉制的實行,詩詞是考取功名的主要考題,唐朝的經濟離不開詩詞所奠定的基礎,因此唐朝極其重視詩才,因此詩人能寫出一首好詩,是非常重要的。

3樓:流星

唐代對我們記憶點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詩。

唐代通過科舉制選拔各級**。想要及第高中,僅僅是會背四書五經那是沒用的,還要會寫詩,作的詩不好,那麼不好意思,即使你其他的學問再怎麼高,也不會得到皇帝賞識。

唐朝詩人誰寫的詩最多?

4樓:修能一號

1.詩仙――李白。

2.詩聖――杜甫。

3.詩鬼――李賀。

4.詩神――蘇軾。

5.詩奴――賈島。

6.詩隱――孟浩然。

7.詩魔――白居易。

8.詩佛――王維。

9.詩豪――劉禹錫。

10.詩囚――孟郊。

11.詩虎――羅鄴。

12.詩瓢――唐求。

13.詩傑――王勃。

14.詩骨――陳子昂。

15.詩狂――賀知章。

16.詩家天子、七絕聖手――王昌齡。

17.五言長城――劉長卿。

18.溫八叉――溫庭筠。

19.杜紫薇――杜牧。

20.鄭鷓鴣――鄭谷。

21.崔鴛鴦――崔珏。

唐朝哪位詩人寫的詩最多

5樓:網友

唐代詩人中留存作品最多的是白居易。

白居易生前曾自編其集《白氏文集》(初名《白氏長慶集》),收詩文三千八百多篇,後散亂。現存最早的《白氏文集》是南宋紹興刻本,收詩文三千六百多篇(羼入幾十篇他人作品)。明馬元調重刻本和日本那波道園1618年本與紹興本基本相同。

清初汪立名《白香山詩集》僅收詩。近人陳寅恪有《元白詩箋證稿》,中華書局1962年出版陳友琴編《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彙編·白居易卷》、日本花房英樹《白居易研究》等,都是較重要的研究參考書籍。今人顧學頡以紹興本為底本,參校各本而成《白居易集》及《外集》,附白氏傳記、白集重要序跋和簡要年譜。

今人朱金城有考證詳實的《白居易集箋校》。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晚年曾官至太子少傅。到了其曾祖父時,又遷居下邽(音guī)(今陝西渭南北)。西元846年白居易去世於洛陽城,葬於香山。

與李白、杜甫並稱「李杜白」。現實派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6樓:網友

白居易是唐朝寫詩最多的人。

唐詩中哪個詩人寫的詩詞最多?

7樓:石子兒科技談

中國賣脊有這個燦爛性悠久的文化,而在中國學者的文化中,有乙個文化形式,特別受到歷史的歡迎,那就是唐詩宋詞,而在唐詩中非常出名的兩位詩人就是杜甫和杜牧,因為這兩個人的名字實在是太相似了,很多人都覺得這兩個人是不是有什麼關係,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杜甫和杜牧只是兩位詩人而已,其他的就沒有太多的聯絡了,他們都是我們在課本上見到最多的兩位詩人,而且他們的作品也廣泛的受到大槐配殲家的喜愛,對中國的文學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具有一定的意義,而且我相信他們也會在歷史的長河中走得越來越遠。

在中國的文學史中,最燦爛的就是唐詩宋詞,元曲,還有清朝的**,這也是我們大家都熟悉的,唐朝的詩詞,確實是乙隻特別燦爛的文化,他們通過短短的幾行字,表達出了很多的意境,而這些意境有很多人甚至是長鉛衝篇大論都無法表述的,這就是古代人利用文字的想象力了。

儘管過了那麼多年,我們現在還在課本上學習他們的詩詞,這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證明,說明他們的文化他們的是從在一定程度上是先進的,是具有文化意義的同時也是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了,這一點我覺得是非常厲害的。

而更厲害的就在於,儘管已經過了這麼多年,我相信無論再過多少年,唐詩宋詞元曲,這些藝術形式都要永遠的流傳下去,這就是真正的經典,這就是真正的文學作品,而那些一般的文學作品隨著時間的流逝就慢慢的被淘汰掉了。

8樓:幽蘭輕鈴

唐詩中寫詩最多的詩人是白乎明洞居易,他一生創作了3000多首詩歌,歲枯其中包括流傳至今的《長恨歌》、《琵琶行》等名篇。除了白居易,還有杜甫、李商隱、王之渙、王翰等詩人也創作了大量的優秀槐睜詩歌,這些詩歌反映了唐代社會的繁榮和文化的多樣性。

唐朝是我國詩歌發展的巔峰,有限出來許多偉大的詩人,你知道被稱為詩仙的是誰嗎?你能背出他寫的詩嗎?

9樓:網友

詩仙李白。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說起「詩」,很多人首先會想到唐詩,為何唐朝的詩人會如此之多呢?

10樓:楊延說娛樂

<>說起「詩」,很多人首先會想到唐詩,為何唐朝的詩人會如此之多呢?唐朝是乙個強大、繁榮的朝代,經濟發達,當時的長安城就是乙個開放的國際大都市,經濟的發達也帶來了文化的繁榮,唐詩就是乙個例子,唐詩跟以往的詩歌最敬散大的不同就是出現格律詩,稱為近體詩,有絕句,律詩,分五言和七言。格律詩講求對仗、相粘、押韻,要求很嚴格。

唐朝也有古風,跟唐之前的古體詩一樣,沒有嚴格的限制。唐朝就是詩歌的全盛時代,產生了很多優秀的詩人,比任何時代都多,比如初唐四傑、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李商隱等等。其它的朝代很難逾越唐朝,唐風,一直影響至今,讓我們懷念,也鼓勵大家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詩歌文化。

唐詩為什麼優秀,是詩詞的巔峰時期。後代為什麼很難超越?先第二個問題。

從哲學講,萬事萬物都有乙個興衰存亡規律。某一新興事物包括文化領域,達到一定高峰,就會形成定式,容易固化人的思想,消融了人類自由思維空散譁間,盲目崇拜模仿,欲從中找出一些詩詞的金科玉律來,其結果束縛了人們的思維空間,想象能力,所以經典便很難超越,時代和社會現實卻不斷變化的!再第乙個問題。

要從唐詩形成的歷史背景,物質環境,政治環境,文化環境等多方面來認識,限於時間和篇幅不來講,認真思考和閱讀中國古代歷史就能發現問題根本,一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國家四分衝稿行五裂歷史到隋唐時期的統一;二是南北朝時期的文化藝術歷史及佛教東漢以後的廣泛傳播;三是唐朝時期的政治開明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的出現,思想的自由開放。

11樓:創作者

因為唐朝的詩詞概念是深入人心的,會有這方面的考試,也會有詩詞方面的表達,所以詩人是非常多的。

12樓:安妮的心動錄目

在當時可能就非常的流行這個,所以才會在唐朝的時候出現這麼多詩人。這也是自己可以理解的。

13樓:巨集盛巨集盛

因為唐朝的發展非常好,而且唐朝對於文人非常的看重,所以才會出現這麼多詩人。

14樓:情感達人小月

因為在唐朝的時候文人興起,社會比較穩定,經濟比較繁榮,所以詩人特別多。

唐朝的詩人一些別稱,比如李白又稱詩仙

李白 詩仙 杜甫 詩聖 王維 詩佛 孟郊 詩囚 劉禹錫 詩豪 羅鄴 詩虎 李賀 詩鬼 王博 詩傑 賀知章 詩狂 陳子昂 詩骨 白居易 詩魔 蘇軾 詩神 唐 朝 詩 人 雅 稱 唐朝詩人輩出,成就卓越,人們給他們具有概括性 讚美性的雅稱。詩祖 陳子昂。元 方回稱 陳拾遺子昂,唐之詩祖也。詩星 孟浩然。...

唐朝詩人張九齡《望月懷遠》是一首五言懷古詩還是五言敘事詩?

望月懷遠 是一首月夜懷念遠人的詩,是作者在離鄉時,望月而思念遠方親人而寫的。起句 海上生明月 意境雄渾闊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謝靈運的 池塘生春草 謝靈運的 明月照積雪 謝朓的 大江流日夜 以及作者自己的 孤鴻海上來 等名句一樣,看起來平淡無奇,沒有乙個奇特的字眼,沒有一分點染的色彩,脫口而出,卻自然...

都是唐朝最好的詩人,為何李白能一生遊山玩水,而杜甫卻潦倒困頓

每日知識補給站 這其實是由於李白和杜甫這兩個人的命運是有著很多的差距的,相對來說的話,李白他這個人生的年代比較的好,再加上他這個人其實運氣也相對來說比較的不錯,那有機會進入朝廷的內部成為 這樣的話,才獲得了比較大的名氣。在當時因為他有著太多的名氣,所以說大家對於李白這個人也比較的看好。在宮中生活的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