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派出所不負責工傷調解事宜,職工發生工傷,由國家勞動部門管轄,和派出所無關,職工發生工傷,首先要認定工傷,經過批准才可以享受工傷待遇,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規定:
第十七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鄭握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第十八條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係(包括事實勞動關係)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鑑定書)激叢晌。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明鋒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後,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2樓:左思苗
工傷應該由勞動局調解。
工傷糾紛找什麼部門可以馬上調解
3樓:上海法和
工傷糾紛找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可以馬上調解。具體流程如下:
1、去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內的勞動爭議仲裁委,申請勞動仲裁,立案時需攜帶仲裁申請書2份、申請人身份證影印件1份、相關證據影印件和證據清單2份、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資訊;
2、提交材料後,5個工作日仲裁委給予立案,然後給雙方舉證期,給對方答辯期;
3、然後**審理,之後對雙方進行調解,調解不成仲裁委下達裁決書;
4、對於裁決書不服,勞動者可以起訴到法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係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髮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工傷有糾紛去勞動局能調解嗎
4樓:潘達談娛樂
工傷賠償糾紛可以調解嗎
閉困 工傷賠償糾紛可以調解。可以雙方私下籤訂和解協議,此協議視為民事合同,雙方有履行協議約定的義務。若雙方經勞動仲裁委會調解簽訂凳態雹調解協議,這時的協議具有法律棗帆效力,若一方不履行則可直接申請書法院強制執行。
工傷,又稱為產業傷害、職業傷害、工業傷害、工作傷害,是指勞動者在從事職業活動或者與職業活動有關的活動時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傷害和職業病傷害。
首先區分是工傷糾紛還是僱傭損害賠償案件。兩者的賠償程式和標準有較大的區別,導致的賠償金額也有差距。屬於勞動糾紛應先申請工傷認定,再依法申請作出勞動能力鑑定,就鑑定結論要求賠償,協商不成的提起勞動仲裁。
要有勞動關係證明才可以按照工傷處理)工傷的賠償依據是本人工資和社平工資,起訴的被告是單位。
而屬於臨時性的勞務、僱傭行為,由僱主承擔一定賠償責任,協商不成可以直接起訴要求僱主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卹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卹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範圍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工傷糾紛找什麼部門可以馬上調解
5樓:肖紅
工傷糾紛找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可以馬上調解。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職工代表和企業代表組成。職工代表由工會成員擔任或者由全體職工推舉產生,企業代表由企業負責人指定。
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任由工會成員或者雙方推舉的人員擔任。勞動爭議調解組織的調解員應當由公道正派、聯絡群眾、熱心調解工作,並具有一定法律知識、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成年公民擔任。
如果當事人沒有勞動合同及其他證明存在勞動關係的證據,無法申請工傷認定,可以先申請勞動仲裁確認當事人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關係。經過勞動仲裁確認存在勞動關係後,再申請工傷認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係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髮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工傷後應找哪個部門調解賠償
6樓:韓飛
發生工傷後,如果用人單位不支付工傷待遇,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支付。
1、去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俗稱勞動局)內的勞動爭議仲裁委,申請勞動仲裁,立案時需攜帶:仲裁申請書2份、申請人身份證影印件1份;相關證據影印件和證據清單2份;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資訊(北京地區等不需要提供登記資訊)!
2、提交材料後,5個工作日仲裁委給予立案,然後給雙方舉證期並且給對方答辯期;然後**審理,之後對雙方進行調解,調解不成仲裁委下達裁決書;勞動仲裁一般60天內結案;對於裁決書不服,勞動者收到裁決書15天內可以起訴到法院;
3、可以不請當地律師**,請專業人士提供遠端指導服務並**勞動仲裁申請書、證據清單等法律文書。並且申請勞動仲裁期間,不耽誤勞動者去新單位工作!
4、工傷保險待遇主要的補償是:醫療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7到24個月本人工資)、一次性就業補助金(根據受傷勞動者所在省的工傷條例確定,解除勞動關係時領取)、一次性醫療補助金(根據受傷勞動者所在省的工傷條例確定,解除勞動關係時領取)、停工留薪期工資(根據勞動能力鑑定結論通知書確定)、伙食補助費、護理費、交通費等。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及受傷勞動者所在省的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
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鑑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規定。
7樓:網友
申請勞動爭議仲裁。
工傷職工與用人單位工傷保險待遇的爭議,是勞動爭議。協商不成,向用人單位住所地或者勞動合同履行地(勞動者工作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工傷保險條例》
第五十四條 職工與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按照處理勞動爭議的有關規定處理。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二十一條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
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第五十一條 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理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執行。規定。
派出所調解簽字後,還能上訴嗎,經過公安派出所調解後還能上訴嗎?
華律網 派出所的調解,屬於當事人雙方在行政機關主持下的調解程式,不具有終局性。調解協議不排斥受害人主張傷情鑑定,如果受害人能夠充分證明此傷確屬當時打架所致,並被鑑定為重傷,因未過刑事責任追訴期,則可以引起公訴刑事案件追訴程式。調解協議相當於是一份民事合同,表示已經就此事達成和解,除了協議的內容外,放...
輕微傷派出所調解有時間規定嗎,派出所處理輕微傷案件的規定時限是多久?
應當在傷情鑑定文書出具後的3個工作日內完成調解。公安機關辦理傷害案件規定 第三十六條 調解原則上為一次,必要時可以增加一次。對明顯不構成輕傷 不需要傷情鑑定的治安案件,應當在受理案件後的3個工作日內完成調解 對需要傷情鑑定的治安案件,應當在傷情鑑定文書出具後的3個工作日內完成調解。對一次調解不成,有...
打架雙方調解無效,都要拘留嗎,雙方打架派出所如果調解不成,是否必須拘留雙方?
並不是必須要拘留。根據雙方大家鬥毆情節惡性來進行處罰,可能面臨罰款 拘留十五天的行政處罰,情節嚴重造成輕傷以上後果還會涉嫌故意傷害罪,要追究刑事責任。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